小美赛第二期:焕然「立新」已于3月6日举办竞赛评审会,评审委员会由六位专家(白宇西、陈日飙、黄文辉、杨旭、张淼、朱雄毅)及一位社区代表(张小英)组成。在充分了解场地现状,居民需求,及小美赛可实施性、公共性、针对性等评审原则后,评审委员对收到的17组选手提交的23个设计方案进行审阅与讨论。最终选出①、②、③号地块每地块各两个入围方案。④号地块由于提交的方案未达到入围标准,仅评选出一个入围方案。

入围设计师将根据专家意见对设计方案进行深化。并在三月底通过居民宣讲会走入社区,与居民面对面沟通,就设计方案进行讲解和答疑。宣讲会后将由居民投票决定每一地块的最终实施方案。

①号地块:凉果街2号大院空地 

设计单位:壹工作室

设计说明:我们试图通过一根简洁的“纽带”来回应场地现有的诸多问题。台阶,休闲座椅,灯光等功能复合于一条600MM宽,200MM厚的线性金属装置上。舞台地块解决人群上下及避免跌落,墙上预留的固定件为搭建雨棚、幕布等预留可能。舞台对面地块保留原有三棵大树改造成为三棵树广场,扩展居民多样的活动空间。同时,将挡车桩收纳至支撑柱,解决场地举办活动时的乱停车问题。它不会对老社区的即有生态结构过度干预,而是以一种附加体的轻改造姿态共存,在解决即有问题的情况下,不会带来新的问题。老社区的“旧”生活场景,与“新”场景被这条“纽带”联系在一起。

设计单位:EINS无有建筑

设计说明:《WE微箱》认真看看人们日常的生活,街道上发生的事情,科技和互联对城市的改变。就会发现我们对公共设施的需求早已超过了城市家具这个词所能包含的。

公共空间本来就是最复杂的场所,它需要容纳是气味,是声音,是场景,是气氛,是故事,是记忆,是观点,是和我们有关的当下。

WE微箱,是一个策略,是一种互动方式。通过微介入(线上和线下),创造一种适合当下时代的栖居环境和邻里关系。

②号地块:培森大厦南侧走道 

设计师:杨琦

设计说明:本设计从四个方面呼应现实需求:一:设立体车库;界定人行步道和车行区域,保证消防通道的通畅;二:增设步道、看台、攀岩墙等设施,开辟出休闲小广场,提升小区生活品质;三:保留部分围墙的时间痕迹,添加具有艺术气息的涂鸦作品,激发人们的想象力,提升空间品质;另一部份则利用现有金属栏杆作为支撑,种植竹子美化环境;增设路灯,保证夜间行路安全;四:建筑外立面瓷砖老化脱落,设计沿墙根密植灌木,在人员出入口加设雨棚。

设计单位:壹工作室

设计说明:我们试图通过一根简洁的“纽带”来回应场地现有的诸多问题 。

路灯、路障、休闲座椅等功能复合于一条 450mm宽,100mm 厚的线性装置上。它不会对老社区的即有生态结构过度干预,而是以一种附加体的轻改造姿态共存。老社区的“旧”生活场景,与“新”的场景被这条“纽带”联系在一起。

③号地块:人民小学门口 

设计单位:星期六工房

设计说明:共生的空地,通过开放的阶梯、人性化的坡道、大树下的小亭子、带椅子的小树池、趣味性的铺装等微小的介入方式,我们希望在学校和社区之间创造一个开放、灵动、有趣、安全的空间。在上学和放学时段,更高效地疏散人流,区分行车与孩子的活动空间,为家长提供便利的等候场所。在社区的日常生活中,人们可以自然地聚集,休憩和交流。每一种生活需求都能得到理解与尊重,因而每个人都发自内心地爱护自己的家园。我们期待这样的共生。

设计师:陶曼丽

设计说明:学堂前的大树,像是社区的中心场,这里聚集又疏散着社区里的人和事。我们叫她——堂前树场。她是信息发射场,是故事发生场。基地具有集散性(短时聚集大量人流又迅速撤离)和时间性(不同时间活动及人群差异大)的特点。用“散”的策略,通过信息发射器、家长静候区、彳亍漫步路和迷你展示馆,解决集散性问题;用多机能的策略,通过放学前、下午、放学后、晚上的场景设计解决时间性问题。最后通过以共同拼贴马赛克墙面为例的公众参与方式保持场地的持续性运营、维护。

④号地块:立新花园走道

设计师:刘文丽&陈彦芬

设计说明:在对立新花园的多次的思考和考察中发现不管是车和人都处于一种持续饱和的状态,如何在使用率最大化的情况下,使社区居民生活的更安全和舒适,是目前最迫切解决的问题。我们提出“距离”这个概念把握行车与行人的安全距离,把握停车与行车的通行距离,把握行人与居民休息的距离,把握停车与绿化共处的距离。我们对住宅边界与社区界面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经过多种可行方案的尝试,最终采用小体块分散式布局,亮色的链接步道串联,以求灵活应对复杂的现场情况。

深圳市规划和国土资源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