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动城乡”网络平台搭建研讨会

2014-12-13

规划大厦818

6154 人阅读

摘要:

“互动城乡”计划的主旨是以分享现有项目信息为基础,建立可提供公共参与功能的网络平台,进行线上线下推广并搜集反馈意见,未来就搜集数据进行分析、重建,并分享展示给公众。“互动城乡”研讨会邀请到相关领域专家,将针对现阶段大背景下的城市数据及公共参与等课题进行经验分享与交流。

活动回顾

付娜:谢谢大家今天来这边参与我们论坛的活动,今天的论点从时间表上也能看得出来,开始有关于智慧城市对于大数据的介绍或者是探讨,中间茶歇之后的下一部分演讲会关注观众参与的话题。这次的活动是由土木再生和设计促进中心两个部门一起合办的论坛,所以他们会先为自己的机构稍微做一个简短的介绍。

IMG_9257

万妍:

大家好!我是土木再生的万妍,先跟大家介绍我们这个机构。我们全名叫深圳市土木再生城乡营造研究所。“5·12”汶川地震那一年其实是中国NGO的元年,中国出来了很多NGO帮助汶川地震的援建工作,土木再生也是发起了一个关于帮助灾区的机构。当时我们是通过在深圳的一些设计师,主要是规划师与建筑师形成一股力量帮助灾区建了一些小学和幼儿园,目前是有五所小学和幼儿园已经全部投入使用。

汶川地震以后,其实多年以后这些事情就淡出了人们的视野,但是我们发现灾后重建是一个很长期的工作,它是需要我们不断的去思考、不断的去讨论的一个事情,就是灾后社区怎么复活,怎么让这个地方真正建设起来。我们的土木再生这个名字的来历是希望能够通过土木建造的一些方式和思考帮助社区的再生,包括土木专业和社区的再生,后来就有了“5·12”营造计划,之前是对建造的一些经验的总结,包括我们通过交流、研讨、调研、学生工作营、展览和出版方式集中讨论“5·12”地震以来的各种乡村、边缘社区设计营造实践案例及其对新型城镇化的启示。所以说“5·12”慢慢又变成了一个村络计划,因为我们发现其实乡村是一个一个很复杂、很普遍的问题。在中国城市化快速发展的背景下,乡村其实是被资源掠夺和日益凋敝的一个现状。所以我们就发起了一个村络计划,它是跟土木再生通过新媒体、数据研究,地图绘制等方法进行的一个乡村实验研究。其实可以从我们这三个项目演变可以看出来,我们土木再生其实也是在转型,它从最初专门基于灾后重建的工作过渡到对于周边城乡环境设计质量的关注,包括本地传统的、当下的以及未来的土木建设方式进行研究探索。我们是2013年正式注册成为一个民非的NGO。关于村络的计划,我下午的时候有一个详细的介绍,希望跟大家探讨一下。

谢谢大家,这是目前的一个简单的介绍。

付娜:然后是设计促进中心。

IMG_9265

刘磊:

非常感谢大家在周末的时候来到温暖的818。首先介绍一下我们城市促进中心,如果大家在深圳,可能对我们有一点点了解。其实我们也是从2011年的时候,当年也是2010年的时候深圳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冠名为“设计之都”,当时成立初还是想推广城市设计促进,所以叫城市设计促进中心。其实在成立之后,我们并不是一个设计生产的机构,并没有投入很多的建筑设计,我们一直在搭建一个研究性的平台、一个讨论性的平台、一个活动的平台,能够让专家、学者,包括市民参与到这样的平台当中。

今天这个讨论也是我们一系列活动当中的一个,所以其实谈到今天的主题,我主要想说两点。第一,其实我们城市设计中心在这三年一直在做很多研究,我们也整理出了一些资料、数据,但是我们还是以非常传统的纸质的媒介、出版物的方式,包括数据库,怎么来搭建一个网络和公共信息平台,一直是我们想做的事情。第二,我们一直想推动城市思想和市民的活动,我们也一直在找寻各种各样的方式。今天在这种新兴媒体快速发展的大背景下,我也想把这个话题再拿出来,包括我们中心未来如何和市民互动,包括下午和我们的一些沟通信息。我想今天主要是这两个主题。

最后是谢谢付娜,付娜也是加入中心大概半年的时间,从她加入的第一天起,我们就讨论想看这样的论坛,但是由于各种原因,导致了今天我们才来开这样的会。但是从那一天起,她就坚持着来推动这件事情,所以非常感谢付娜,也恭喜她今天做了主持。

付娜:

我觉得这个话题是挺振奋人心的,我觉得如果可以有这样的一个公共平台,我们的交流或者是我们对数据的理解会在市民层面有一个不同的认识。我希望大家的讨论后如果有问题,每个演讲者之后都会有一个十分钟的问答环节,所以大家对于他们的观点有什么提问的可以有一个交流。第一位演讲者是城市数据派的站长,她会对2013到2014年城市规划与大数据的研究这个部分和在她的平台下面看到的一些情况和大家都在做的一些事情做一个介绍。

城市数据派:2013-2014年 城市规划与大数据研究人群画像

城市数据派简称“小派”,是一个专注城市数据以及智慧城市的公共社区。从2013到2014年跟踪城市规划大数据的发展过程,并亲身经历了此间的规划论坛大数据。“小派”将平台运作一年的数据做一个定量分析,为大家介绍在城市数据和智慧城市的大背景下,专家们到底做了哪些研究。目前这个平台上已经有120位关于智慧城市领域的专家学者。“小派”研究的“人群画像”,包括了城市数据以及智慧城市的行业领袖(专家)、行业人群(用户)、行业组织(官方大数据论坛)三种分类。 目前关于城市数据和智慧城市的120位专家来自中国30多个城市,大部分集中在北上广深,北京占30.5%、上海19.0%、广州16.1%、深圳11.5%。在年龄分布上,青年骨干集中在30至40岁。而在性别比率上,男女比例为9:1。

在专业背景上,城市规划和地理遥感平起平坐均占26.3%,其次则由计算机与软件占据15.8%,因此同时具有三个专业背景的人才将在这一领域具有强大的竞争力。70%的专家都工作在高校和研究院。

在城市数据和智慧城市的研究方向上,主要分为以下四个方面:

第一是理论与系统研究。其包括智慧城市顶层设计和规划编制、规划管理、规划实施、数据的类型和应用,以及开放数据。代表学者有崔功豪、柴彦威、李刚等。

第二是城市实体空间研究。包括城市等级的体系,人口分布、土地利用、交通出行、公共设施、功能研究、生态环境、公共空间这几大方面。代表学者有龙瀛、甄峰、王波、邱建栋等。

第三是城市社会空间研究,包括城市特征与活动,城市社交关系,城市重大事件的一些研究。代表学者有金耀辉、李清泉、茅明睿等。

第四是公共参与研究,包括公众数据互动,也是土木再生举办“城乡互动”研讨会最关注的话题。代表学者有蒋波涛、王鹏、茅明睿、宋刚等。 总体来说,智慧城市的专家们主要集中在北上广深一线城市,年龄主要在30至40岁,专业背景多为城市规划、地理遥感以及计算机软件的专业的男性。整个研究大概集中在理论、实体、虚拟以及公众参与这四大板块。

付娜:第二位是王鹏,他的主题是智慧城市规划和智慧城市的规划。

IMG_9277

王鹏:智慧的城市规划与智慧城市的规划

感谢深圳促进中心给我们这个机会,让我们在深圳也有一个实际交流的机会。我们可能到哪儿都讲这个题目,因为内容比较多,我可能侧重点不太一样。今天刚好城市数据派也说这个题目,一是城市规划大数据,一个是公众参与,而这两个领域也都是我比较关注的领域,所以这里面也都会有些涉及,所以我可能把这方面的东西稍微细讲一讲。

我是建筑学和城市规划的专业背景,只是在这两三年时间调到清华同衡科研与信息中心,从事这方面的从事这方面的研究,这是我们的清华同衡。 大概是这四个部分,主要的是二、三部分,我们所谓的智慧的城市规划和智慧城市的规划的研究方面。

第一部分讲讲智慧城市与城市规划的一些简单认识,这个就不细说了,因为我们在城市规划和城市发展的其实一直是与技术相辅相成,共同发展的过程。在我们这个时代,可以说我们影响最大的技术是IT技术、信息与通信技术,我想智慧城市会是一个非常关键的名词。 智慧城市的概念在各个领域其实有不同的说法,我们认为它的核心是利用信息技术解决城市问题,其实就是城市规划的一个初衷。所以我觉得信息技术加入到城市规划其实可以帮我们更好的解决这个问题,越来越没有明确的学科的分界,各个领域融合得非常好。 国际上智慧城市发展沿革其实这样的一个过程,虽然这个概念到今天也没有几天,在发展模式上一个从自上而下到自下而上的变化过程,一开始是政府主导、跨过IT巨头主导,慢慢变成公私合作,社区组织参与,小微企业创新的趋势。在项目内容上一开始是技术导向,从IT硬件系统升级,管理平台的开发,智慧新城建设,慢慢过渡到问题导向,慢慢变成公众参与平台、APP大奖赛,基于市场需求的APP开发。 这是一些案例,就不具体说了,韩国松岛是政府主导、大企业主导,它是项目规划过大,试图一次解决问题过多,信息技术飞速发展超过了规划者的判断,往往最后都没有实现目标。而一些自下而上的案例,像美国的纽黑文SeeClickFix,由市民用手机去拍摄上传到网站,城市以非常低的成本去了解到这些问题,然后解决这些问题。实际上像刚才说的以政府去投资这些事没有由公众来的效率更高。像巴塞罗那Citymart.com,企业可以在上面提交自己的解决方案,用过这个方案的政府、城市可以上去点赞,别人可以去筛选自己需要的方案,提供解决问题。 这是我们同衡原创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相结合的智慧城市发展模式。我们说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的结合点是所谓的分享信息或者说城市数据、开发数据的一些东西,各行业有自己的数据采集、分析,最后共享到城市数据的中心,实际上是把各个行业的数据在一起,然后再分发给各个行业。实际上所有行业的数据叠加在一起才能发挥更大的价值。现在数据的壁垒,各自掌握自己的数据,实际上我们很难进行一些全面的分析和应用。

这部分是我的主要工作,以数据为核心的“智慧城市”体系结构,也就是所谓的智慧城市规划的研究。我们做规划的可能感觉我们规划使用其实从20年前的CAD到现在的GIS到现在大数据与SOLOMO这些数据的产生给我们行业带来了很多的变化。 在我国新型城镇化的背景下,原有的蓝图式、扩张型规划逐渐式微,而关注人的需求,面向社区、面向管理、面向存量的新的规划方法论呼之欲出,大数据生逢其时,将会成为新的规划方法论的核心。 刚才也提到了,大数据使我们在空间上成为研究人的新的工具,一方面是研究人的行动行为,它客观的到底是在哪儿,在做什么,怎么使用这个城市,包括主观的思想表达会通过一些专业化的意见收集的平台、社交网络去收集主观诉求和需要。 它带来很直接的变化,一个是数据供给渠道的增多和数据分析技术的进步。更重要的它给我们带来了规划参与主体和平台的拓展,使多元协同参与成为公众参与的可能。以前面对面的方式,在很多行为下效率是非常低的,政府和公众交流的时候实际上有很多的壁垒。这个工具实际上降低了交流门槛和成本。 这是所谓的大数据,右边的是一般概念上IT意义上的大数据,来自互联网和物联网的数据。而左边的往往是我们被忽略的传统的调查统计、遥感测绘的数据,这些数据经过新的系统的加工和整合也会变成一个大数据的概念,也会有很多新的方。对一种数据、开发平台再加工、再认识,比如城市化的数据库,下面也会提到一些东西,就不细说了。刚才很多专家对来自互联网和物联网的分析也做了很多的研究。

我们把上面的整合在一起变成的以数据生命周期视角重新认识传统规划流程的框架,实际上是一个数据分析、数据加工,对数据综合应用的过程,实际上我们所谓的两类的大数据。 下面对一些具体的环节有我们自己的一些案例和开发的介绍,比如调研阶段有做城市规划的调研平台,像我们办公室里一些基础的图纸带到现场去,在现场我们可以去定位,做一些编辑,给它增加一些属性。以前的工作量是很大的,回来还要整理等。而这个可能一半以上的工作在现场就可以完成,包括一些多媒体的记录,回去后利用图纸做进一步的分析、编辑。

这也是刚才提到的基于LBSN结合的社交网络的概念,做城市规划公众参与的平台。我们在很多项目里面会尝试这样技术的积累。这两个刚好一个是蒋波涛老师做的,一个是周恺老师做的,都是跟我合作的,一个是钟鼓楼的团队,一个是梅州的团队,这也是公众参与遗产保护的民间团队工作中都在应用的平台,都是有APP、社交网络和LBSN平台相结合的信息沟通、讨论、互动的综合的技术框架,我们也希望这套服务器在深圳能够落地,也是我们一直以来的想法,现在是技术上积累得比较完善,职能项目也是非常好的积时机。

QQ图片20141222152019

(见图)这是钟鼓楼片儿区,周恺老师的作品,我们也是叠加了各种矢量和属性的信息,包括我们团队在调研的一些数据放在上面,可以由公众上传一些信息,一些评论,通过微信的互动。


QQ图片20141222152024
平台互动的示意

梅州围龙屋关注团队,我们也是召集一些志愿者到现场调查梅州围龙屋破坏的情况,通过APP采集了一些照片和信息,然后很快的把它放在LBSN平台上,这个效率是非常高的,当天去十几个人就采集到,当天晚上就可以在这个平台上展现。也是我们用这个系统汇报围龙屋破坏的情况,可以很快的进行反馈现场的情况和沟通,这个效率非常高。这也是在其他项目的总规的调研里面可以非常快的速度就去定位、查看。 这是我们做的另外团队的平台,是香格里拉做筹建工具,当时也没有什么数据可以参考,所以就建了一个LBSN平台,由当地居民去上传照片,被我们的作为依据。基本原理也是一样的,在LBSN平台上做一些信息的分享和互动。

在数据分析层面,我就简单说,这是热图功能的挖掘,一天24小时城市空间里面移动的变化过程,做成了多媒体的动画,然后和整个路况做一个对比,实际上是一个比较有意思的作品。让我们规划师能够很容易的去发现城市的中心、居住的中心和工作娱乐的中心在一天内的变化,而以前我们是没有这种平台去识别物质空间以外的东西的。像分析层面可能比较多是智能基础设施网络数据的分析应用,可以非常精准的描述城市用地的性质,或者办公用地和居住用地的局限、形态可以很精确的描述这个地的性质,通过大数据分析识别出来,实际上这对城市现状的识别比以前的手段是要精准很多的。

这是我们做的控规图则出图的平台,这是减轻规划师负担的一个工具,相当于我们全院的几十个总规项目,可能一个人就可以做出图工作,效率非常高。在管理应用阶段也是把在规划过程中产生的数据在后续的管理实践、工资分析、规划理念或者遗产保护理念的传播方面去发挥作用。 这是另外的技术的应用比如说我给SOLOMO做的中国传统村落运营平台一开始可能是一个数据库,帮助公众了解村落,比如旅游、住宿,提供一些便利的市场化服务。现在还只是一个内部的系统,将来还是会面向公众使用的。我们也做了一个APP,实际上是村里面的管理人员,比如村书记拿手机用APP拍照,然后上传到省里的专家让他们监管几千个村庄的情况。因为以前没有这种手段,其实是没有办法有效的管理这些上千个村庄、上万个项目。国家投了上亿的资金去做了这些事,这是现场的人员通过手机监管,这种方式可以有效的帮助政府管理。 智慧城市的规划这块就简单的说一下,实际上国外很多的智慧城市的规划跟城市规划是分不开的,像伦敦的智慧伦敦规划其实可以把它归纳到我们所说的自上而下、自下而上纬度上。一方面会有顶层的设计,保证大系统的组织架构,另一方面也是很重视公众的参与治理,开放数据,利用民间的力量去帮助城市管理的做法。

纽约也是一个很典型的,政府通过开放数据法案提供必要数据开放环境,然后去编制一些顶层的设计,也有一些政府层面做的公众重要的一些平台,更重要的是发动民间的力量用开发数据提供城市管理或者城市服务的APP,也是以非常低的成本一方面提供服务,一方面培育新的企业。最后达到一个共赢的结果。纽约也是硅谷之后,美国新的IT创新的中心,获得大量的科技人员还有企业发展。

总的来说,智慧城市要以问题去出发、建设。这有两个具体的,一个是如何更好的发现城市问题,一个如何更好的寻求解决方案的基石。第一是要以人为核心,这个东西不是口号,而是真正的把它做到第一位,实际上是如何帮人规划,如何解决人的问题,让人去参与规划或者政府制定的过程。

更好的发现与看不见的问题,一个很好的办法众包,就是老百姓自己去看到问题再拿手机拍照或者在一个平台上上床,告诉政府要解决这个问题。政府不可能看到所有的角度、所有的问题,而这些看不见的问题要靠公众发现去告诉它。开发数据是帮助政府更好的发现看不见的问题,因为数据隐藏着大量的信息,只有通过数据开放以后,让一些研究的团队、机构,甚至社会众包括的去研究。我们现在看到有很多这样的机构和团体,它会帮助政府发现一些很难从表面看到的深层次的问题。

更好地寻找解决方案的机制是与利益相关方一起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这就是所谓的社区问题解决平台。所谓的公众参与平台的典范,就是旧金山ImproveSF社区问题,这也是我们参考的一个案例,它虽然是一个网站,但实际上涉及到了线上线下结合的讨论问题的办法,它也是有主持人去主持发起一些项目,然后他控制讨论的进程,这是和美国传统社区公众参与结合起来的网络互动的新模式。

基于以上的认识,我们也是在各地不同发展阶段的智慧城市里面提出了一些不同的典型的应用或者一些典型的计划。在发达地区,比如在北京我们可能更建议事去做一些公众参与帮助城市品质提升的APP平台,在发展地区我们关注的是城市的产业发展,它的城镇化的促进,它的节能减排、建设管理,而欠发达地区实际上是帮助它实现产业的发展,尤其是落后地区的旅游,包括遗产方面的帮助。 基于以上这些认识,我们现在也在筹建新的机构做这些事,叫城市数据运营,实际上是城市规划的进一步的延伸和应用。这样所谓的大数据实验室一般会建在城市的政府的部门里面,实际上是告诉他放心的把这个数据开放给我们,在他的有效监管下,我们帮助他进行数据的分析,包括参数的研发,发挥这些数据的价值。一方面可能会达成管理层的决策支持,一方面也会对接市场,为公众提供了一些产品和服务,未来也希望孵化一些相关的企业、产业。现在我们做的一个是北京西城区的实验室,在重庆也会落地以生态智慧城市为主题的实验室,现在也和深圳在谈类似的实验室,想在这边做尝试。这是一个组织框架,横向是实现商业应用的纬度,纵向是优化政府治理的决策,中间是我们这种机构,实际上是一个开放的平台,不是一个固定的形态组织,也是可以做一些众包的事情,我们有更多的机构比如BAI、数据企业去解决更大规模的研发和实验工作。 这是我们的一个系统平台的简单介绍,和北京西城一起来做的事情,把一些传统的数据、新兴大数据放在这个平台上,有些是政府提供,有些是合作伙伴慢慢注入到里面去的。 这个案例是出租车轨迹分析的结果,这是一个比较传统的分析过程。基于这个分析结果,我们做了这样一个“哪儿打车”的APP,告诉你所在的地方可能会有一个更容易遇到的出租车概率更高的地方。实际上我觉得这种方式更方便一点,大家用起来门槛会低一点。可以作为一个补充,其实也是用它做了一个示范,数据为老百姓做的事。

这个案例是北京旧城文化遗产的APP。 这是在北京白塔寺社区做的有机更新公众参与的APP,这是一个系统,我们做了一个社区公众参与的APP需要有哪些内容,比如社区发展展示,公众的论坛、政府信息的发布。这个平台实际上是政府和开发上主动去要求做那样一个东西,就是我刚才说的在一些发达地区实际上已经进入了一个政府和开发上需要和老百姓沟通才能把城市的中心和城市的提升做得更好的一个阶段。而在以前在这种大规模拆迁或者是政府讨价还价的阶段,这种事情不可能出现的。所以我们觉得深圳农村发展阶段实际上是最适合公众参与真正实施落地的一个地方,所以我们觉得这个机会也是非常好的。 北京文化遗产的APP,包括一些基本的功能,这个功能可能比较简单,两个月就开发出来了,也没有过多的复杂的功能,就是基于百度地图,我们可以调研百度的街景,找到某一个文化遗产以后可以看到具体的照片和详细的信息,有保护区和文化村落,有一些遗产的详细信息和官方的数据,然后就可以进行分享和打分的机制。这像文物的大众点评一样,让公众都去发表意见。这个上线了两三天其实也是在媒体和公众中引起了很大的反响。

这是我们明年想在西城做的一件事,就是用一体化的物联网设备去监测室外的环境数据,包括PM值、二氧化碳、二氧化硫等室外污染物,包括室内的一些质量和能源的一些数据,我们做一些三维的系统、做一个可持续化数据的平台,未来做一些分析的工作,慢慢在这个平台上做一些社交的内容、公众参与的内容,然后实现我们所有的城市信息平台的长远的目标,最终是一个城市空间和城市虚拟的数据做一个完整的结合和长远的目标。 谢谢大家!

付娜:大家有什么问题吗?关于大数据这一块或者是公众参与这一块?

周恺:在漫长的智慧城市建设中麦克斯(音)提出了PPPP的模式,我们熟悉的是PP公私合营。在建设中应该是由自有机构、私有机构,有些功能是要有公共的数据平台,各个部门的数据,这应该是政府应该扮演的角色。有些东西应该把它交给私营机构,像的打车,有些东西可以做起来,但是公众要花很多钱才能做起来。另外,这个涉及到数据开放的一块,我们应该把一些有用的数据开放出去,允许一些有兴趣、有技术的技术人员单个人以自己的角色来加入智慧城市,把单个功能合在一起就能形成很好的良性的智慧城市的生态环境。我想在王鹏的报告里面或多或少也涵盖了这方面的内容,我觉得这是一个可以提出来的理念和概念。

付娜:昨天下午我们有一个酷茶的论坛是说创客,其实我觉得在数据或者是像空气质量或者是的打车,很大程度上我们好像也在做创客的事情。这个事情要做,每个人怎样去参与。现在很多人会测试APP,就像大众点评。我当时有跟一些经常用APP的人聊,我说我觉得社区是一个很重要的尺度,在社区这个概念里面有没有这样子的APP是大家可以互动去进行交流?他说有啊,很多这样的APP都在实验去做这样的事情,但现在这样的数据或者交流,他们的数据也不是公开的类型,对吧?是一个关闭型的数据类型,在这个方面,在大数据的研究方面是不是会对这种APP的数据或者是这样的一个数据是什么样进行分析或者是现在有什么样子的运用?

王鹏:现在都是各自为战的状态,未来我们的城市数据是希望成为大家的共同平台,包括创客都可以用共同数据,他自己也分享数据,像一个互动的状态。这是一个中国现实的折衷的办法,还是政府直接管,但也能让大家参与进来。像西方那样开放,实际上在中国是非常难的。 付娜:大家还有没有问题?

IMG_9379

提问:你怎么样扩大信息流?可能APP是作为一种辅助的手段。

王鹏:举个例子,比如说昨天双12的时候北京的几个超市都爆满了,超市半价。针对他们的需求只要有一些小的策略,其实不需要很高的策略,他们可能也就装了一个APP去使用,包括公众参与也是这样一个下载,当然下载以后也是考虑到大家的需求,也照顾到他的感受了,这个东西就是他需要的,就是值得实验去探索的。 提问:比如说我们在一个规划上开发建筑,费用大概是? 王鹏:可能也是大家在一起做事,当然我有自己的团队,我们今天来了深圳想做一个开放共享的平台,包括地方志愿者、机构做成一个平台,形成一个城市当中的东西,包装一个平台。比如我可能两三个就可以做成,我们会做一些积累,可以比较低的成本去复制。其实功能区主要是做一个比较好的基础,大家再做这种变革,有一些免费的技术的平台。

付娜:下一个是蒋波涛老师。

IMG_9296

蒋波涛:开源WebGIS来设计公众参与系统

感谢促进中心邀请我过来参加,虽然我是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毕业的,但是我没干这个事情,我后来去做了地理信息相关的事情。刚刚讲了很多APP工具,我们一般讲起来是把它作为一个开放的项目来看花费是挺大的。因为我们做智慧城市的项目不管怎么样,一百多万是跑不了吧,买一个基础的服务器、技术什么的可能就要花六十万吧,还有一些相关的费用。但是这些需不需要呢?我们通过一些手段是不是可以把费用降低到一个大家都可以接受的程度? 第一个问题是针对公众参与规划,我们去做一个APP,它是不是一个技术软件、技术工具?如果用了这个技术工具,那么它和我们现在各种各样的正在开发的软件、系统有什么差别?如果它不是的话,和我们常用的像打车的软件的这些东西也有差别。

首先我们谈到GIS会想到什么?可能会想到谷歌地图,现在已经打不开谷歌地图了,国内的数据非常陈旧,或者是想到oracle,oracle非常昂贵的。昨天看到一个信息是说10.3的版本出来了,他们说这是一个里程碑,他们的软件越做越大,卖得越来越贵。但是我们觉得这并不是GIS的全部,我们至少可以看到在商业领域可以需要的非常多,比如商业软件,我们从数据库讲起,有各种关系性的数据库叫空间数据引擎,对应的也有PostgreSQL+PostGIS。如果是ArcMap,开源领域也有AGIST、uDig等,其实还有很多,如果包括Web的服务有AreGIS Server,开源的有Geoberver等都非常多,但是所有的这些在开源里面其实有更多的选择,像OpenLayers、Leafletib等。我们的关注点是能不能用开源软件实现我们自己的一个意图。

从三个方面来讲,用户特征,我们公众参与规划开放工具,我们到底属于什么样类型的用户,这对于我们选择什么样的架构,选择什么样的软件和工具去开放应用和APP是非常有帮助。公众拿着APP和我们进行交互的时候,这是一个双向的过程,中间会有开源软件的框架的设计。

首先我们讲一个非常古老的话题,一般的政府习惯于把所有的用户都分为强GIS用户弱GIS用户,这是一个很经典的分法,但是我觉得这在现在来讲没太大的意义。我们希望规划、国土、公安这些部门分为强GIS用户,其他的教育、环保是弱GIS用户。但是他强在什么地方,弱在什么地方是讲不通的,为什么出现这种情况?可以看技术软件一般发展的历史,在最初我们所用的软件都是单机版的,当时我们的数据都存在本机上,不是说数据放在服务器上,然后软件在本机上,我们所有的数据加上程序都在自己的本机上。后来性能有了发展以后了,我们把数据放在专门的数据库里面,通过一个关系数据引擎,然后在我们自己的客户端去开发一个程序。这种架构有一个天大的问题,就是用户不能太多,不管用什么样优化的手段,只要你的用户数超过十五个就会很慢,这是它本身的一个问题。其次,如果你的数据库很大,它会原原本本的反应到你的客户端上面。这整个过程是它要传递的数据非常多,所以性能下降得非常快。这是我们几年前做相关方面的应用,不管是规划系统,还是国土的管理系统都会遇到这个问题,解决不了的。

在GIS开始的时候也有人利用浏览器展示地图,后来人们认识到在浏览器上可以做更多的事情,当时出现了好几种技术,一种叫阿扎克斯(音),大家发现浏览器里面有一个能够传递数据的功能,它能使我的页面的一部分内容去分析。因为以前提到一个信息,你点到以后会发现网速不快的时候整个页面空白了,然后你再等着页面再显示,这是因为你把整个页面的信息提交了,后来我们把页面的一部分内容提交再分亏。有了阿扎克斯以后,人们就追求非常炫的页面端的效果,比如我们想在页面上看到三维效果、看到三维地球或者看到漂亮的图表,这怎么办?最开始想通过脚本语言去实现,发现很困难。后来Adobe发明了flash,微软为了相应的功能的实现,开发的技术是银光,这应该是两三年前非常火的技术。但是后来也有人发现把浏览器改一下让它适应一种新的模式HTML5可能效果会更好。我们现在发现Adobe已经不支持flas了,微软不再支持银光了。但是ArcGIS 发布的ArcGIS Serverr仍然支持这两种API。其实我也用过flash和银光编些系统,我总觉得晃来晃去,非常不舒服,最后我们都统一到HTML5上面去。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开始强GIS技术用户,就是用GIS架构的,最初可能是规划、国土、测绘的部门要进行数据生产,从基础数据转换入库。在这个过程中,你的位置的要求是非常高的,而且整个操作是不可能用Web浏览器完成的,你必然得去开发一个程序编辑,所以它可能强就强在这个地方,弱GIS可能是弱在这个地方。 我们说现在情况有了变化,就是数据的生产者已经太多了,首先是国家社会信息局原来组织过一个项目叫地理空间框架,以及他做过天地图的版本,他把谷歌连着以后,他自己去做了一个网站,让很多城市的基础的数据都已经上线了,真的是在数据上取代了,在功能上保证了。其次,有各种各样的商业地图,比如百度地图,腾讯的搜狗地图、高德地图等等,但是他们自己有自己的问题。还有一个很重要的数据是OSM,但是很可惜我们自己查了一下OSM技术在国内大概是北京、上海、广州、武汉一部分地区的数据比较好,在一般城市可能主要是街道存在。 这是数据的生产者,最上面的地理空间框架可能一般是由地方的规划局、国土局在应用这个项目,这应该是很多城市都有的,包括公众版、用户版。其实底图数据已经有了,我们是作为一个消费者,我们不必去关心它的强弱。它可能有三类,第一类是把地图用在我的流程里面,我们现在开发一个国土类的管理系统。第二种是交互的应用,最后一种是浏览应用。我们现在要做到公众类、交互类的双向的系统。

它几个特征是这样的,第一应用复杂度中等,它不需要我去工作流的机制,也不会像简单的技术浏览一样只需要看地图,去定位。第二,实际上在浏览、查询的基础上加了推销,你要把你的信息推给用户,用户要上传消息,这样互相的交流。我们不需要再去做底图,比如公安局做一个系统,可能你做的第一步事情是找测绘局或者国土局把当地的底图找过来配图、切片、维护。其实现在这个工作就不需要了,因为你要的仅仅是作为底图,你的业务层是放在你自己的编码。第三,我们做这样一种APP的时候,应该是Web端和Mobile端并重的,我不仅仅是提供浏览器的界面,还有手机的,不管是安卓的,还是苹果的。 在这个特征的基础上,我们这个需求有一个分析,首先有四种,第一个是开源架构,第二个是选择底图,第三个是如何去开发Mobile和WEB的分析,第四种是系统的维护。

第一,为什么选择开源架构?费用低廉是最重要的,我们平时开发一个政务型的应用,你没有一个一百万是做不下来的。但是使用开源软件架构,你的费用可以低很多。在这种大的应用里面,你去买他的数据库是一种浪费。

第二,代码公开是安全性的保障,你可以知道代码是怎么写的,怎么实现的,你不必担心有人在你的帐号里搞鬼。

第三,需要开发一些新功能。我们以前用三维的时候有很多的国外的软件进来,但是现在国外软件已经出去了,为什么?现在中国用户有很多很特殊的要求,但是这个特殊的要求得到他们反应和反馈的时候非常长,用户就受不了,我们和围墙(音)合作的时候,我们要求半个月以后就要有一个新的功能。

第四,使用开源架构可以锻炼你的技术开发人员,实际上对你自己本身是一个非常好的帮助。

该选择什么样的地图?底图有很多种,有天地图等。选择地图的时候还有一个坐标系的问题,这个坐标系的到底是什么样的解决?这一张是OSM的数据,就是开源的数据,这个数据是专门配色的,我们一般看到的OSM的数据底图非常丑,但它是为了一个代码、服务器、网站配色的,实际上它为许许多多的互联网进行专门的配色。这也是一种生产方式,你免费的软件、免费的地图服务怎么样赚钱,你应该满足不同的客户,配合他自己的要求专门去做这种配色。 它的问题是什么?首先,看起来深圳的道路网是比较清晰的,但是可能放到一定级别以后发现地面的东西很少,这是它本身的问题。第二,高德地图的图形很不错,但是有偏移。这个是诺基亚的here地图,我们也可以自己开发APP。因为在主流的商业都是把它切成了图片,只要一切成图片就没有秘密可以保留,都可以有办法把它弄下来。这个是非常偏得非常远,我截几张图的时候屏幕是没有动的,这是高德自己配的图。最后一张图是天地图,出的效果还不错。所以我们在应用的时候有两种选择,第一种如果是你做这种比较细致的,比如说你要深入到每一条街道去看看那些废墟或者历史建筑保护,我们是建议加上天地图坐标系的东西。但是如果你想追求图形漂亮一些,对那些细节的街道不那么重视的话,我们建议你用OSM的地图加上天地图坐标系。我们一直认为天地图是国家规划局出的一个服务,肯定也和高德地图一样有坐标系的偏移的,但事实上天地图真的没有偏移。国家现在是两千坐标系,但是两千坐标系与GPS导航定位中的坐标系的差距非常小,大概是在毫米级别,所以这根本就不需要去考虑。

Web和Mobile,写了一次代码在浏览器上看不到,然后把它编成安卓的版本,成了一个原生的APP,然后再形成页面版本。不管是在Web上面,还是在原生的APP上面,还是在页面版本上面,它都是形成一个相关的定位系统。 系统的维护便捷。如果是公众APP,不管是手机端的APP也好,甚至是你开发一个网站给他,让他在图上点一下输入信息也好,对于我们的管理来讲你要去维护这一套信息,如果你用ArcGIS来做肯定要把图层打开编辑。但实际上我们现在已经做到在一个界面里同时可以编辑文本信息以及编辑这些空间信息,可以同时做到这个东西。如果你发现用户点的这个点不正确,你可以直接在页面上面修改他的位置、修改他相应的一些信息,这个都可以做到。

框架的设计。我们前面选择了开源的架构、选择了这些工具,我们该怎么样去做一些相应的其他的选择?首先是服务器的选择。我们现在很多搭建的应用包括政府行业的应用,我们首推的是公有云,比如阿里、腾讯,因为非常便宜,我们最初一个最基础款的服务器一年大概就三百块钱,性能高一点的可能就一千就拿下来了,而且拿下来以后你就不用担心网络等很多问题了。第二是移动端的选择。你现在一个政府类的应用,你去找一个开发公司做国家型的APP,他会问你是要安卓的还是IOS,甚至IOS还有两个版本,你必须为这个东西去付费。但是我们在开源上面选择追求的是能够编译出三个不同版本的东西出来,开发的费用也能够下降,我们开源讲的是整个架构成本的软件费用下降,你不用去买技术服务器,不用去买商业数据库,现在是讲怎么把开发的费用也能降低。 数据库的选择当然是选择开源的数据库PostgreSQL,完全能够在数据库里存储空间的点、线、面,或者多点多线多面的要求,还可以选择Oracle spatial、Sql server,当然如果你不选择Sql server也可以选择MongoDB。如果MongoDB,Web的界面不用转换就可以直接是一行一行的数据。但是这一点点性能问题在今天硬件这么发达的情况根本不是问题。

页面端的选择,我们现在展示的是Leafletjs做了一个页面示,它有很多功能,比如做热图、点距等等东西,刚才打开的梅州的系统也有点距功能。它的优势是第一个性能非常好,第二个是插件非常多,比如定位,甚至还有专门追踪GPS点的,按照时间在点上运动的等等功能。 最后通过手绘的一张图,就是怎么样去做我们的架构,首先在底层上设的阿里云或者腾讯云作为我们自己的整个服务器,包括数据,如果你做了一套APP,你保证了数据的安全性,你可以专门在阿里或者腾讯上申请服务器,你可以同时买一个应用服务器,也可以再买一个Web服务器,把它们两个分开,这是可以的。然后选择一个开放环境,就是开放语言。

我们采用开源软件的数据库,在上面实现需要的功能,包括信息的处理、信息的检索等等相应的一些功能。这些都是为了我们的业务层,也就是我们用户交上来的信息。左边是公众的地图,我们选择高低图、高德等作为底图,最后底图和整个业务叠加以后,我们就能够做到自己的一个功能。

为了我们的研讨会,我也做了一个APP的界面,可以看到其实定位非常不错,一般到街道级别的应用完全足够了。我现在使用的是天地图的地图,我们可以看到它是这样子的,如果看影像是这样子的,如果你去采集信息业绩这个位置可以直接上传上去。我们原来跟王鹏做的有一个规划调研的情况,我们没有采用帮用户直接上传图片,为什么?因为太耗流量。你拍下来的图片,我们把它压缩一下到几百K,然后直接提交上去,或者你先把它保存,当用户在有wifi的地方再一次性上传。 选择相应的开源软件或者架构,我们完全可以搭建一个应用平台,而且你可能只需要写一次代码就可以把全部终端全部搞定。这样基础的平台软件的费用,你开放的费用都会大大的降低,最后我们整个事情就能办下来了。如果是一个超过五十万的项目,你通过一些相关招投标,很多事情会拖得非常长的,如果是控制在五十万以下可以自行采集信息。使用开源软件做,速度会非常快。原来我们给王鹏搭建梅州的围龙屋的系统,开放时间就半个月左右,其实很短。后来我了解到一些开发流程,他们告诉我说如果你在半个月还不能解决问题,那个活你就不用做了。

一些主要的东西就是这样,最下面是一个网站,我在Web上做的东西也放到这个网址上去。大家可以看一下开源软件在Web上可以做到的一些东西,我们有了更多的选择。

付娜:大家有什么感想或者是问题?我觉得特别在现阶段,当大家都很想参与到一个新的想法或者新的概念,如果是一个基础的平台搭建起来.如果大家有详细的想法可能是比较简单,可能不需要写代码,但是我自己创造我想要做的事情,在这样一个环境里面,我觉得对城市的改造或者提升或者是城市生活或者是社区营造等等方面可能都是一个新的尝试和方法的创造。

提问:你如何评价一个成功的公众参与平台?APP怎么去推广,怎么样吸引更多的人?

蒋波涛:我最初是研究AarGIS的,我对AarGIS玩得非常熟,但是我后来发现它实在太重了、太大了,我只想显示地图做一些检索,它让我们花那么多钱去买那套软件,其实很不必要的,所以后来我们选择一些相应的开源工具。现在这一套开源的工具完全可以满足所谓弱GIS用户以及需要公众户参与的用户需求,这是一个技术上我觉得它成功的。

第二,我们凡是做一件事情,你要考虑它能够降低成本,能够节约我们的一个开发时间。我们现在有很多的想法,你需要把你的想法快速的实现,不是说做一个计算机的程序,像我们现在很多的APP一样,甚至每隔三四天就能有一个新的版本,在传统的技术开发里面这是不可想象的。现在我们要追求的是一个更好的可以推广的APP的应用。其实双向的交互的问题也能够通过一些相应的方式解决,比如现在手机上有这种技术了,比如淘宝在12 月12号会莫名其妙推送一些信息给你告诉你什么东西降价了,这个东西实现的方式也并不复杂,它是有专门的消息推送服务的。我们在做公众参与的时候也可以采用这样的技术,当你有新的信息的时候,像群发短信一样,手机上会有不同的信息跳出。我们管理者能够推送到客户,客户在浏览器上只要需要打开程序就可以上传一些相关的简单的信息,拍一张照片,然后点击提交就完成了交互过程。

对于APP怎么推广,怎么样吸引更多的人,我觉得还是必须要有激励基础,仅仅是靠人的自发的热情持续的去做一件事情,这肯定是很难的。你只能通过计分、通过画东西,通过一些相应的经济的职能的机制和手段才可能。我们做问卷调查还送礼物呢,是吧?为什么做APP不能这样做呢?你一样是做问卷调查,是吧?

IMG_9389

付娜:特别是公众参与的,他可能需要提供信息给大众,我觉得跟自己生活比较不相关的事情是比较难推的。

促进中心:有没有开三维地图?我们的城市建筑管理中也遇到一些地图,未来有没有这种图?比如建筑是有一个体量的。

蒋波涛:这种还没有看到,但是有一些像诺基亚的here地图你如果去点击三维地图可以在Web上看到相关的信息,但是具体的信息没有办法提供。这个层次应该说不是我们光凭一个浏览器或者凭手机能够解决的。具体的相关信息不可能把它放到很大的环境上面去。

我们做BS架构的时候,你要它速度快,传速的信息就必须少。所以我们现在为什么把地图切片呢?我们以前没有想过切片,你去访问一次,它返回一次,显得很慢。后来谷歌地图想了一种方式,它把地图切片。或者说OpenLayers想了另外一种方式,这种方式也很巧妙,它不切片,但是它是切片式的去访问,也就是说它的一个页面上虽然不切片,但是每次都只访问很小的一部分。然后把访问极小的一部分叠合在屏幕上面,这样虽然花的时间比同一张图片更多,但是你在图片上可以看到一张又一张的图片出来,你会感觉好很多。在现在也有更多的解决方式,我们有很多人追求说我的业务数据不缺片,比如我们去做规划调研,调研这张图可能是不切片的,那你是希望它以什么样的方式放到浏览器上?它是以点、线、面的方式。

促进中心:现在主要是浏览器技术的问题。

蒋波涛:其实浏览器上跑地球是可以做的,包括我自己也搞了一个商务软件,到时候可以展示看一下。这样是可以实现的,但是意义并不是很大,它顶多只能展示全球不同地方温度的气候情况变化,你要真到某一个城市去显示建筑物,加载的量太大了。 嘉宾:现在可以用街景代替模型,这是一个替代的。

嘉宾:在模型中展示的一些数据,随着硬件的提高可能是一个趋势,我们现在在研发的过程中。

付娜:下一个演讲是周恺老师。

IMG_9371

周恺:网络公众参与的理论和技术模型框架

谢谢大家!首先感谢邀请我请参加这么有意思的讨论会,也都是一些很实干的年轻人在参加这个讨论。我的研究其实关注的点更关注到人的角度,因为我本身是城市规划专业出身,所以我来做技术研究,做技术的开发,可能跨行去做一点点的尝试。但我更关注的是如何在城市规划中应用这些技术,以及你把这些技术拿到规划中去会碰到哪些问题。具体到公众参与方面是在什么样的程度上可以做公众参与。刚才你们提到什么样的系统是好的系统,我的看法是取决于你的公众参与想干什么,有些公众参与是想把这个方案告诉大家,让大家看一看,了解一下。那么这样的方案,能这个方案讲清楚就是一个好的公众参与。有些公众参与是想要引起一些话题让他们讨论一些事情,你能够吸引足够的人来讨论,这就是一个好系统。甚至有些公众参与系统纯粹是为了引起大家的关注,就像王鹏开发的围龙屋和钟鼓楼。如果你这个系统能够吸引足够的注意力,那么你这个系统就应该是成功的。 这个汇报是我在海口会上做的一个汇报,然后我把丰富了一下。因为今天时间比较长,上次只有十分钟,今天我可以讲得更详细一点。

关于我为什么来做网络公众参与?其实这不是论文,那个时候我的导师给了我一个命题做关于可持续城市更新中计算机或者网络技术的支持。在英国或者西方背景下对可持续的研究分为经济社会和环境,对于社会科持续的角度,他们提出来需要更多的底层的参与和各种利益集团之间的合作完成社会可持续的城市更新。如何通过计算机或者网络的技术来支持是我的论文要做的观念,也形成了一些体会,最后形成了我对网络公众参与的理论和技术框架的思考。

我今天可能讲这几方面,首先网络公众参与可能跟我们平时讲的普通的公众参与会有一些不同。在这样的背景下,网络公众参与应该有什么样的不同的理论基础来指导,我们想收集到什么?我们想收集到的信息该怎么办?另外,基础框架该如何设计。另外,我想跟大家分享一些关于相关案例的介绍,国内外案例评述,案例的评述中可能贯穿了网络公众参与应用的发展历程。最后我想引起大家关注的一些是在这个参与过程、在这个技术平台开发中可能要注意到的一些关键的问题。

首先为什么要用网络来进行公众参与?有了互联网以后,这种互联网的非常广泛的联络性让我们觉得这是一个非常强大的通信工具,可以让我们在这样一个数据的虚拟空间自然而然的进行公众参与的过程。我记得在本科的时候,我们老师讲一个空间是如何影响一个决策,如何影响一个制度的发展,他提古希腊有介于半室外半室内的空间,在这种柱廊的空间能产生古希腊的民主意识的制度,包括后来产生医院以后会有医院制度,有社区就会有社区规划。我们现在处在一个信息化的时代,有这样一个信息化的虚拟空间,必然会对我们的规划决策或者更大城市政策的决策成产影响,这样的数据的空间也应该是一种决策的空间。把我们网络代进公众参与以后有各种各样的好处和坏处,好处就在与参与的时间、空间更加自由,你可以在家里,你不需要去某一个地方参加某一个会。另外参与可以长期有效,现在的参议形式不管是问卷还是会,可以在特定时间、一次两次、三次,这样的技术可以更好的实现一些。在访谈中到有人说有这样的工具会很好,可以让一些弱势群体通过这样的渠道来表达一些意见,让他们能够发挥声音。这样可以让参与规模更加大,如果把互联网跟公众参与加在一起就是公众参与的大数据。

同时在这个过程中也会有很多缺点、技术门槛,并不是所有人都回用电脑的,不是所有人都愿意上网的,这就涉及到一个老年人问题。老年人问题可能比我们想象的要严重一些。我记得有一次开会的时候有一个老教授也提到老年人的技术门槛问题,他说我发现有一些老人即便他会用电脑,但是他到了一定年龄以后,他的视力,他的手在抖,没办法握住鼠标没办法进行这样的一个参与。还有匿名性的问题,匿名以后他会做很多好的、坏的一些事情。包括参与度,如何让大家参与得更多,这样的参与是不是有效。还有一些网络上的公益行为。就是我们把网络开放到公众参与领域以后会遇到的一些问题。

首先还是想讨论一下关于公众参与的事情。我们现在在规划中对公众参与的基本理论有两个,一个是参与阶梯理论,我相信很多朋友都听说过,就是把对市民决策的参与分为几个层面,最底层是没有参与的,我只是向他咨询一些问题,但是发展到一定程度上会出现一些象征性的参与,我会把一些我做的规划告诉市民或者是咨询他们一些意见,可能还会找一些意见人士进行争论。但是他觉得一个理想的公众参与应该是到一个护权的层面上,应该要市民之间产生协作,然后产生一些护权,产生一些让市民主导的规划决策过程。所以在这个理论中更多是市民和当权者之间的矛盾对抗的感觉,慢慢把权力从当权者中拿回市民,有一种解放的理念。所以我觉得这种理论更加强调一种冲突和矛盾,他可能忽略了更多是一种参与、和谐的状态。

另外一种公众参与的理论是交流式和协作式的规划理论,随着环境的复杂,现在有各种各样的人参与或者各种各样的利益集团参与以后。现在做成一个合理的规划、可实施的规划必然要求建立各种团体之间进行合作的网络,所以因此就出现了这样一种交流协作式的发展,要保证能够更大范围的让人家参与,能够让人家在参与过程中积极的对话,能够形成一种共识,能够达到最后行动的指导。在这个方面,我们现在讲协作式的规划,它的关注点更多是对机构管理的看法,协作规划是更加提高规划部门的管理的执政能力。所以这跟我们现在物联网的规划又有差别,互联网的规划更加平民、草根一点,更加有互联网精神一点。

所以这就引起了我的一个问题,如何寻找一种符合互联网情况、互联网精神的公众参与规划的理论基础,我们需要得到什么,我们想从中间得到什么?在我的博士论文中最开始读的是《群体智慧》这是2004年写的一本书,核心点是群体在一定情况下,他决策智慧会高于其中最优秀的个体,这就是我们说的群体的智慧。这种群体的智慧出现需要有几个条件,第一个是每个人不一样;另外,每个人要有独立的做出自己决策的能力,就是我不受其他人的影响。而且这些人中间要足够的分化,他们能够按照自己的思维方式根据自己的特定的情况来进行思考。最终把各种思考整合在一起,这样就形成一个比个体更加聪明的角色。在这书中他举了一个很有意思的例子,就是在一个农场的聚会中,他们有一个小游戏叫猜猜你有多重。他说如果你能够满足这些东西,找一堆来自不同方面的人进行充分的交流,最后能够得出的一个结论往往跟它的答案不会相差太远,这是他对群体决策智慧的考虑。这是关于群体智慧很有意思的一本书,让我感到一种希望,互联网的参与其实就是在形成这样的一种群体的智慧。

《群体的疯狂》跟它是完全相反的,而且这本书是1841年写的,刚才那本书是2004年。这本书说每个人作为一个个体的时候通常是理性的,会冷静的思考,但是你把他放在一个群体中,他变得非常顽固,有时候变得非常疯狂。这本书中提到了群体偏移,一个群体可以成员带来更大的自信,我在这个群体中,那么我可以做一些平时不太敢做的事情。而且会产生很多勇于冒险的人进行领导。这些人往往表现得比其他的人更加自信,这样就可以帮这个群体的人去做一些非常出格的事情。群体的规模越大,这种个性就越多,群体的规模越大,这种冒险的激励就越大。互联网这样一个群体就是非常明显群体偏移的群体,在互联网的世界往往不理智、不理性的,大家会被一些言论所左右。这是我对关于两本书的解读,觉得很有意思。 我们想创造的结果是尽可能的发挥群体的智慧而尽可能避免群体的疯狂。在我们的网络公众参与特别是城市规划的公众参与中,我们的群体智慧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认识到每个人的认识都是有价值的,另外,我们要认识到大家一起来进行集体的行动也是有价值的。

为什么个人认识有价值?这里涉及到一个概念是地方性知识,每个人根据他的生活环境、根据他过往的经验,根据他自己的知识的结构会形成一定的地方性知识,就是我住在这儿当然知道这儿是什么样的情况,往往很多情况下他了解的知识他自己都不太清楚,就像你会骑自行车,但是你不知道为什么两个轮子可以走。这样内深的知识,我们现在越来越看重它。基于这种内深的知识、地方性的知识对我们的规划来说可以拓展我们的视野,不光是从统计、调研上来,也可以从个体的经验去获得一些规划将来的设计和决策能够有作用的一些信息,比如说一个鞋子可能穿的人更舒服。另外一个是对群体行动价值的发现,我们说现在是关注就是力量、围观改变中国的时代。南京汉口路西延工程获批和穿越三高校引起了各种争议。一旦有了这种集体进行关注,这样的规划建设或者城市的发展就会产生一些变化。当然这些是有一些相对负面的例子。 还有一些很正面的例子,上面的案例是在曼彻斯特读书的时候遇到的一个更新案例,它是把曼彻斯特北部的一个老的垃圾场进行一个绿化更新,他们就采取了合作规划的方式把这边市民集中在一起,然后问他们到底需要什么,有些说需要一个后花园,有的说想把它变成一个可以遛狗的地方等等。形成这样的一种合作制,大家一起来决定怎么做的规划模式。还有一个规划的举措很有意思,这边的道路中有一条蓝颜色的路,这是地方决策要做的事情,在地方会议中这地方原来有一条河流,大家都很想念它,如果能恢复它更好,但恢复不了至少让我们有一种念想。这种想法可能是规划师不会想到的事情,但是对地方居民来说是很重要的。

还有一个正面的例子是纽约的高线公园,原来是一个高架,想把它拆除,就形成了高线的朋友们的组织,留下来可以做什么样的设计让大家更好。现在留下来做成公园以后觉得这个效果不错,每天去纽约旅游的游客很多要去看一看。现在这些人组织把关注可以变成运营的事情,借助高线公园运营一些商贸等,它能够保证公园自己运营80%费用,由NGO进行组织。 其实这也是一个如何从一个群体的行动中改变规划、改变城市设计的一种力量。所以我们现在越来越认清楚集体、群体的价值在我们的规划中有很重要的份额。

我们的过程中一方面可能是个体的认识,另一方面形成群体的认识,这样形成了我们对新的公众参与的方向的把握,形成了我们为什么要通过互联网来进行这样的公众参与的理论基础。

接下来的一个技术平台、技术框架过一下,其实是一个扶贫的技术,一方面把你有的信息共享出去给别人,另一方面从公众中收集你觉得有价值的信息,并且在公众中形成一定的讨论是更好的。

接下来跟大家分享几个关于开发案例的分析。 这是第一个案例,这个可能是我自己发现最早出现公众参与的系统,这个设计把英国一个山区的小镇通过开发形成了网络的地图,这个地图上允许小镇上的居民通过鼠标选择建筑一条街留下信息,然后把信息反馈给政府再进行讨论。这个系统应该把市民集中在一起,最开始用的工具是一个沙盘,把你的意见写上去。这是九几年的时候就有这种想法,把这种想法放在网上就变成了最早的网络开发系统。很有意思的是会发现这些小镇上居民的参与热情还是非常好的,包括一些老年人群体,我们原来可能认为他的技术不熟练,但是他会把家里的小孩叫过来加一些语言。只要你的参与意愿够强,他会有自己的解决技术的办法。这是最早的。

再晚一点是英国西部区海岸保护政策发布及公众参与,更多的是强调政府信息通过这样的平台公布出去,海岸线的每个地方的保护政策是如何指定的,就形成了这样一个展示的系统,这是一个参与的系统、这是一个展示的系统,这是最早的尝试。 这个是芬兰的softGIS,主张用GIS来收集一些软的信息,这些信息包括人在社区中的体会,就是我们刚才说到的地方性知识可以给规划决策产生参考。他做了很多案例的尝试,比如赫尔辛基要求人家提供城市的空间中哪些是正面、负面的空间,如果这边是好的就是正面的,如果这边不好就是负面的。在这样的一种基础上再进行一些数据的处理,哪些地方是集中的,它的密度怎么样,空间有什么问题。这个系统的开发让我们觉得网络公众参与开始转向更加地方化的更软的信息的收集。

这是伦敦UCL开发的伦敦社区参与,也是更加关注居民在社区中的一些体会。他要求居民在这个地图上选择个人记忆的一些地方,哪些地方是我觉得可以改变的地方,哪些地方是我觉得喜欢的地点,哪些地方不喜欢的,哪些地方是可以增加我的一些愿望。所以他把这种地图GIS用来收集个人相关的记忆、社区问题等等的改善意见。

这是布里斯托城市交通公众意见收集系统,他为了改善这个城市的自行车的车行环境,在很短时间内发布了这个系统,让人家提供平时觉得有价值的可以骑自行车的路径是什么,并且允许人家对这个途径进行评判和意见的收集。这个系统的开发的时候,推特和脸书的社交网络集成的比较紧密,这样可以让参与的受众更广、参与的范围更大。 这是关于国外收集到的一些案例,另外有两个我个人参与到的公众网站收集的案例,它们也会有特点。

第一个是关于汕头市城市总体规划的公众意见征集网站,他们想要一个信息平台公示,让他们知道他的总规成果,或者是在中间完成一些信息的衔接。所以他要求我们在他自己的信息库的基础上给他们一个向外发布的界面,让人家能够在规划的前期、中期和后期对规划的成果进行了解和对他的成果进行一定的参与。我想他的意思可能更多是对于了解规划公示的要求。其实在这个过程中更多是考虑政府对他规划的信息的发布如何让他展示得更加清楚,如何让大家了解总规背景的情况上知道总规是干什么的。

另外是刚才王鹏提到的钟鼓楼改造的案例,它更多的是引起关注的问题。其实大家有这样的一种倡导,然后如何让这些倡导变成一个可以凝聚大家的一些信息的地方。其实王鹏说到他手上有很多的照片、地图信息,他们需要一个地方公布出去,王鹏把这个也做得很好,通过微博、社交网络形成大家对这样的改造项目的关注,我觉得这可能是这个信息最成功的地方。当然我们一开始设计的时候也想让大家进行交流和互动,但是我们在讨论的过程中希望有更多的人参与。但是王鹏考虑到安全的原因,还是要去注册一个用户名,这就产生了一定的壁垒,这样人家的参与的热情就会不太高。这也是以后设计公众参与平台中考虑到的,安全性越强,参与度就会降低一些。

最后,想到最近两年的一些探索,我觉得有些东西可能重要的问题大家在将来的开发中或者实践中有一定的准备去面对,首先是公平的问题,这有技术门槛,老年人的问题,因为网络公众参与不可能保证你的参与群体可以参与很多人。网络公众参与我们传统参与不同,平常做的问卷、开会还是要做,但是网络公众参与在针对某些特定的问题、群体中会有一些好的作用,比方可能对年轻人或者是不太愿意参加大会的年轻人可能会有更好的作用。

另外,在这个过程中我们涉及到各种部门之间的决策,我接触过一些规划管理部门,他们对于技术的应用也有犹豫。本身公众参与是一个让他们的决策过程更加复杂的事情,如果我想让这个决策过程更加快,我就要尽可能简化这个公众参与。如果用一个比较复杂的公众参与,说白了是给自己找麻烦,那么为什么要做这个事情呢?而且政府部门在公众参与过程中会有很多考虑,如果把这个东西发布出去是不是代表我就肯定要对他反馈给我的意见进行一些办法来解决它?是不是说明我收集和承诺了就要解决?甚至包括我们这个系统应该放在什么地方也有很多忧虑,放在规划局网站上就是一个非常官方的东西了,是不是用在非官方的参与形式是不是用这种非官方的参与形式,对于规划局来说中间可以做的弹性的调整更大,如果放在媒体上或者NGO上,这样我可以去采纳它,但是并不代表这就是我的意见、我的承诺等等。他会有一些决策方面的考虑,当然在我们的系统开发的时候应该要尊重并且理解到的。

另外涉及机构,我的接触中对很多设计机构对这种系统参与的形式还非常的热衷,他们认为我在规划编制中要求公众参与,那么我在这个项目中可以用一些新的技术让公众参与做得更好、更完善,我为什么不这么做呢?但在设计机构的参与中往往更多是项目目标导向,更加关心的是把自己项目的东西呈现出去,它可能并不太在意他能够怎么影响我或者我能够如何让公众在这个过程中改变公众决策过程。这方面不是他们很关注的一点。其实这就是为什么我现在觉得可能NGO是更好的这样一个角色来处理这样一个事情,利用相对于独立出来,而且你们的价值取向可能更接近网络公众参与的价值取向,你想在公众参与中获得一些新的东西,然后影响决策,这跟你们本身的机构的价值是相吻合的。并且对于NGO来说,你们的持续运行能力会比他们强,你们愿意把这个东西一直维护下去,如果能够有人维护这个系统可能会更好,就像刚才的芬兰的案例中的设计中会跟社区的NGO进行合作,就是我这个系统由大学开发出来以后转交给NGO进行维护和运行。这是各方面决策的差别,这也是将来我们如果把一些系统放在实际中运用会遇到的一些问题。

最后是路径,从近两年的探索来看,我越来越觉得技术上是一个问题,但技术上有很多方法来实现,很大的一个阻力来源于技术上的。我们在讲这些决策的时候,在政府来说你给了我这个技术、信息,我如何在政府决策中运用这些信息,现在的决策一般是从上往下来实现的,但是如果从上而下的决策目标遭遇到从下而上的意见的时候,你如何协调?这才是很多参与公共系统没有被很好实施的关键所在。所以我现在认为要把这种技术用到一个合适的规划问题上是最关键的,有些问题可能在公众参与的角色或者介入点是比较弱,但是有些问题的介入点会比较强,就像我们前面说的历史保护的问题,你们说到一些城市的市民的意见采集的问题,甚至跟市民生活密切相关的问题。找准密切的问题,把这个问题作为参与的出发点,这才能让大家更加有激情参与,这样才能让它产生的更好的实,所以选择合适的规划问题、选择合适的利用渠道这可能是将来这个系统是否成功的关键点。 我觉得网络公众参与的价值在于利用技术手段发掘多种知识来源,特别是体现在个人价值的认识、个人认识能力的肯定,以及大家一起来做事情的肯定。另外,我觉得可能要谨慎选择规划的问题,选择一些合适的领域来进行参与,并且我们在参与过程中要认识到不同的角色、不同的部门扮演着不同的角色,不同的渠道有不同的方法。我也希望通过不同的方面来探索,能够把这个事情推广出去。 这是我的一个介绍,谢谢!

付娜:我有一个问题,像您说的特别是在城市问题这个角度上,很多现实的案例都显示当群体发生出一个声音后可能很容易造成一个叠加的效果,这个叠加效果可能是好的、可能是坏的,在很多现在的案例上可能城市规划或者重建是一个点,但是可能它会引起公民对各个层面的想法或者是一个关注。比如城市旧改可能是旧改一个块,但是他可能会带到教育的问题,等到公民在发生的过程,这就是为什么要注册,要有壁垒,要有检测,再就是信息发布之前的整理过程。在这一块,你应该怎么看?

周恺:我觉得这是必然的会出现的问题,当你把这个平台开放了以后会收到各种各样的声音,你会看到有些人会主导这个话语让这个话语根据他的意思去发生转移。我们在设计系统或者引导这个系统运行的时候有两个原则,第一是刚才说到的还是必须让所有人有发出声音的可能,尽量扩大权力,另外在有必要的情况下增加大家参与的理性。我觉得一方面你提供足够的信息是可以增加参与理性的,就是把你所了解到的信息或者可以分析出来的信息,如果一些谬论或者谬误者会在实际认证下会变成很荒谬的,你提供足够的信息给大家让大家做出一个合理的判断。第二是允许出现你想不到的状况,可能会出现一些极端的言论,保证他不产生恶劣的影响。所以这也就是为什么把这样的系统不放在一个官方的平台上,好处就在于如果在规划局的网站出现这样的东西会非常不好,但是在中性的平台上出现这样的问题,大家可能会说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大家自然而然不会去关注这样极端的东西,然后大家建立一个比较正面的讨论。所以一方面要尽量开放,另一方面还是要保持宽容,因为我们必须是从中寻找价值的关系。

付娜:下一位是黄源,以恩宁路街区旧改为例。

IMG_9395

黄源:城市更新中的公共参与:以恩宁路街区旧改为例

非常付娜对我的邀请,其实我今年差不多7月份才来到深圳,我之前一直在广州。刚才周老师讲到公众参与,我觉得这是属于非常具体的案例,正好也可以跟大家一起来探讨一下具体我们在城市参与中出现的问题。 城市发展主义可能是一个很宏大的叙事,在城市高度发展的过程中其实很多东西是没有很好的被回应,这些问题积累到近五年、十年开始有一个爆发。我们今年能看到很多在无论是一线还是二线的城市都会中这样的状态(见图),可能最终面向的是比较单一性的功能或者景观,或者更具体来说是如果切入到旧城案例来说基本上有这样的状态,当然我只是作为一个引子来谈。

QQ图片20141222152528

我具体想切入到恩宁路这样的状态,恩宁路位于广州荔湾区,所在地也被称为西关。它的区位其实是差不多一百多年、不到两百年间形成的,尤其是商业繁荣之后慢慢带来一些东西,我们经常说广州东关、西关这两块。商业发达之后,慢慢有一些外贸港市带来一些富商居住,当然也会大量的人口聚集,聚集可能会有多样的商业行为,包括粤剧等等。

到民国时期的1931年,当然更早一点,当时有一个拆城墙的市政建设,后来慢慢影响到恩宁路这一块,随着人口的增多,整个交通各方面都要有所改变,当时恩宁路就开始做了骑楼的建筑设计。这个骑楼也是从东南亚慢慢影响过来的,这个骑楼在今天,包括恩宁路的保育运动也是一个很重要的元素。

QQ图片20141222152700

(见图)这是一个骑楼的景观,目前是在上下九的商圈里,所以繁荣性是很强的。很有意思的是当我们进入到这个区域中发现上下九是非常闹市的一个状态,但是一到这边是比较安静的。这也是让我们整个小组觉得这个地方很有意思,生活很便利,而且居民在这里住得很舒服。但是可能在一些更具体的建筑上可能会有一些问题,如果更一步看,广州到2006年、2008年之后,尤其“三旧”改造,它拿到中央获批土地的特权。当然2008年还有2010年的亚运会,其实很多因素都在影响广州改造的推动力,包括现在的“三旧”改造,广州已经在不断的开始去推,计划在2020年完成。

(见图)这是2010年的状态,基本上还是有一些拆迁。

QQ图片20141222152741

我们小组在2010年成立的时候开始去了解、认识这个地方,因为小团队的来源比较多元化。刚开始有一个社会评估的路径,我们去了解恩宁路这个街区的状况就做了一些问卷,一家一家去做了一些数据性的东西,我们希望能够有一些客观性的判断,招的很多资源的团队,以学生为主,包括建筑学校的老师带队。但是我们知道恩宁路有历史的沉积,有民国时期的富商建筑的西关大屋,也有60年代之后砖木结构,包括90年代之后有混凝土,还是很多元化的层面,当然居住人群也是很不一样的。在这样一个区域来说,我们可以看到周围是有一些社会经济活力的,应该是沉积比较久的,不像广州的一些村落,它是一个旧城的状态。到2011年,这个地方已经有蛮多的建筑。

以前恩宁路水路是很发达的,以前是有河涌的,60年代后就把它填上了。以前是有很多的船来往,当时河涌是冲下城里面的,特别是在清末时候,更早的前期,农村的物资就供应到城里面,也是通过水路。到60年代之后,随着人口各方面慢慢的建筑密度就盖起来,变成下水道了。政府又把它重新揭开了,形成了这样的状态(见图),后来考虑了旅游的规划,想建成所谓的威尼斯,当然达不到种程度,但是希望会有一些东西出现。

QQ图片20141222152750

我想分享一些我们小组包括我个人在这个过程中的参与。我们谈到公众参与蛮有意思的是在中国这样的文化基因似乎很难去找到,但是西方的古希腊、雅典就会有比较多的文化基因,在很早的时期伯里克利有一个演讲里面就提到关于公民的状态,公民会参与公务事务的辩论,参与一些政策的制定,尤其更重要的是他觉得公众性的决策一定需要在大众的充分辩论之后才去进行,不然会觉得有害的。今天几位老师分享的案例还是在实践的,只是在里面增加了具体的技术。

在2010年的时候有一些青年人在网上平台聚集、发酵,我们就随着进程不断的介入。具体来看的话,2007年有一些数据,涉及的面积接近2000户,里面有公房、私房,这就是历史的问题了,60年代的富商可能就分为所谓的贫穷的人住在里面,隔成很多户,有点像今天所说的蜗居。但这个房子是属于公有的,被国家没收了。当然还是有一些可能在八十年代建筑的房子是属于私有的产权。还有一些产权不明的,其实就有点复杂,广州这边其实有很多海外的华侨或者后人,可能有好几个人共享产权,所以在这个过程中处理的时候就会面对很多的问题,包括法律各方面都会出现很多问题。

到2010年的时候恩宁路有一些居民联名公开信对这个规划方案有一些意见的表达,但政府还是在进一步搬迁。到2011年的时候也只剩下10%,公有的人其实不需要解决,主要是解决私有的资产。后来他们争取了一个结果,基本上是希望货币补偿的方式。居民在过程中也慢慢开始用一些宣传策略的方式,包括要求把恩宁路南北两片地块都纳入历史文化街区保育,也是吸引了大众媒体的关注,其实通过须提的施压还是蛮有影响力的。

如果简单去分的话,社区居民基本上还是比较传统的或者在政府游戏规则里面或者任何范围内去做一些行政的信访的方式、公开信的方式,还是有一些渠道去表达意见。但是民间的力量其实并不是一个一个成熟的NGO,甚至在刚开始只是一个兴趣小组,可能刚开始大家在一个认识的阶段,还是了解居民,就跟居民沟通,特别是还在坚持的居民。他们有一些城市规划,我们能知道谁在做这些规划,谁是规划师,包括古建筑,甚至政府官员、媒体,其实是有很多沟通平台,其实在一定程度上也在帮助居民传递声音。我们自己也是希望给一些意见书,对政府来说你想发声,那你要给我有价值的、有建设性的东西。其实在这个程度上,其实也是推进尝试去做这个东西。

更具体的是我们去看一个居民背后的内在动力,为什么有的居民愿意去做这个事情。其实还是跟利益需求相关的,他不一定很关注未来的区域会怎么样,但是真正有一些是跟利益相关的。可能在很多城市根本不可能有这么大的一个发酵结果,可能很快就解决掉这个问题了。但是在广州由于大众媒体、由于社会的环境,包括政府相对来说还是有一个比较好的互动,包括居民在过程中也会慢慢有一些变化,以前可能是利益需求,但是沟通之后可能会认识到一些价值,甚至在抗争中会去捍卫自己的价值。可能不仅仅是物质层面、经济层面,可能有一些历史记忆的层面,当然这还是一些少数的居民。 这是当时的一些图片(见图),这是当时我们参加深港双年展的时候有一些公众的对话论坛,包括我们邀请街坊居民参与进来,尝试去搭建这样的平台。

QQ图片20141222152843

刚才周老师也谈到参与阶梯,我们看这个参与基本上还是在这条线上(见图),不可能再往上去看。政府可能还是在红色的区域里面,可能就是提供一个资讯给你,告诉你我要做改造了,我要去干什么了。在大多城市可能有个别不同,很快就会搞定了。但是在这边是有一些居民不愿意,会开始去做一些用法律的方法去做诉求的表达,包括《物权法》,包括用联名信发出一些声音,甚至民间人士参与进来之后,媒体不断的跟进,不断有新的新闻出来,所以这就一直被关注,这对相关的决策部门有很大的压力,但最终还是没有更进一步的往上面去一点。政府的还是有一些积极的回应,当然有的回应可能会晚一点,但是我们看到还是有一些互动性的成果。有一些不一定是可操作的,但是他至少去表达的,我觉得这已经是给了一些选择。在这个过程中,由于不断的有学者跟专家的提出建议,政府也会去采纳,在中国这个层面来说还是不错的一个结果。

我们看一下外部的民间力量。广州为什么有这样的活力,其他的城市没有这样的活力?其实他跟香港的观念、经验是可以分享的,这些东西对他们是有影响的。我当时简单梳理过一些东西,这是有时间的一个逻辑关系。其实更进一步去看,从2000年开始,羊城网就参与到天字码头的保育。到2008年是一个蛮关键的节点,有很多年轻的个体去表达老城的记忆。有不同的平台,官方机构也在关注,广州的不少媒体也在关注。这样慢慢影响到整个广东,像佛山、新会、湛江、汕头等,其实开始都是有一个发酵的作用,但这是另外的一个故事,今天不去谈。 (见图)这是我们当时做的一个意见书。

QQ图片20141222152951

这是当时的深港双城双年展做的一些相关展览,我们之前做过很多方式,其实都是在传递。

QQ图片20141222153009

我们小组最终有一个解散,有一个公开信(见图),算是一个部分的回顾,因为经历了很多,回顾起来还是蛮有挑战的。我们的未来会发生什么样的故事发生呢?刚才前面的几位老师分享了国外的案例,我个人也很关注这方面,包括阿姆斯特丹的维基城市,它可能是在市民参与的层面上去做的,刚才周老师提到集体智慧,它非常强调这种。它认为规划是80%的沟通,你经过一个非常好的沟通之后把城市愿景呈现出来以后,从小众开始,通过很多工作坊对周围的人士有一些讨论,把群众的热情慢慢调动起来。这样有了热情之后,基于技术平台,我们就可以收集到很好的意见。QQ图片20141222153027

纽约的一个案例是Change by Us,让市民去提案,形成小团队,然后去支援。 谢谢大家!

付娜:我觉得恩宁街是挺特殊的,也是未来肯定会越来越的地方产生这样声音的一个案例。接下来其实也是梅州现在正在发生的事情,我觉得也是很值得大家去关注的。

IMG_9415

汤敏:利在社会:专业型社会企业与社会网络

我在做梅州围龙屋之前,也是和王鹏了解了一些信息之后,其实他们参与的比我还更早。我之前是在做一些可持续城市方面的公益传播和做一些公益批判。当然梅州围龙屋出现之后,我就觉得比较紧急,所以我在方式上可能跟大家有点不太一样。我特别感激酷茶会,这里的一群朋友是去年他们就想请我去学习的,结果我没去成,今天王鹏老师把这批主要的班子都带到这里来了。还有恩宁路的一直在精神上鼓励和经验上支持的团队,如果我在三年前听到我们圈子里还有这么一群人,我可能就不会去骂城市规划了。我今天是跟大家学习的,其实也是有一个思考,我现在就很模糊,希望和大家说出来以后,大家帮我去想想该怎么做,我现在这个坎已经卡得比较深了。

其实我觉得我们发展到现在很多时候实际上是在困惑的,前三十年大家把经济搞上去了,是否要思考这个时代的价值。我觉得我们现在似乎很难在互联网的BAT时代重新塑造你自己的身份和使命,当然这是个人的角度。发展是为了什么?可能在过去的这段时间我们也看到很多商业发展,其实社会的和谐需要更多的社会组织的发展。是我们可能也做了好多好多的演讲、传播,甚至我们还形成了一大批的微信自媒体,但我们的确很难找到这个口径,刚才黄源说他们的NGO解散了,我是特别心痛的,其实中国太需要这样的NGO成为精神领袖了。我认为为什么没有这样的环境让这样的机构发展实际上是需要去思考的,一方面事有宏观的背景,另一方面我们个人本身觉得自己很屌丝,还有一方面是个人英雄情结比较强,我觉得很多同志是功成身退,我把事做我就退掉了。但实际上恰恰是他们选择了退,就是正义的力量没有伸张,丑恶的力量在发展。

在发展的过程中我们想弱势群体怎么办呢?我以前是做规划设计的,我自己也是一个规划设计师的。在规划的过程中,可能自己也来自弱势,总会想到这些东西,但是想到政府和开发商,你总会觉得他们不会理解或者理解但是不会认同。更让我更失望的发现是统一战壕的兄弟从来不会跟我一样想。所以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一个优秀的规划师的一个重要职能是如何能清楚的判断政府和开发商想要的是什么,把他的利益放大化,这是一个优秀规划师的表现,我很难接受这个身份,所以我就不跟他们干了。我想这些东西怎么办?他们说你不要想这么多的东西,你只要想怎么把这个小区圈起来让富人们住的很安全。当然我们老师教的时候的确不像他们做的那样教的,出了事的时候,他们就骂老师教的时候的不好。当然我更多相信我老师说的是对的,尤其是到现在像旧城更新、古村落等等的发展,有可能大家说其实是社会在破坏,把垃圾墙扔走,把政府给围攻了,把车子给倒了。实际上民众的声音形成了群体的疯狂,我刚才听到这块也担心控制不住真的有可能造成群体疯狂。

我觉得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群体疯狂?其实很大是来自信任问题。我们可能都在讲这个时代面临很多的生态危机、粮食危机、文化身份的危机等等。但是我觉得最大的危机是信任危机,一件好的事情如果大家都不相信,我知道这是好事,我们俩都能赚钱。就拿古村落来讲,古村落要活化,企业说我想做古村落旅游,我想发展农村经济,企业进不去;社会说我要文化复兴,我要中国传统文化复兴,最后都是空话,原因在于我们谁都不信谁。政府说我能把它做好,村民说你顶多是像以前那样用五千块钱占我几亩地,三百万卖出去,你说我怎么相信你在说真话,对吧?企业说接受我,一定把它给你做好。村民都不相信。我觉得这是我们很长一段时间造成的最大伤害,就是我们谁都不相信谁。我认为这是我们之所以要做这种非盈利机构也好,其实大家要重新培养一种信任机制,用一种信任机制来架起合作的桥梁,如果没有信任,我相信其他什么都是白扯的。

我在2010年的时候也才刚毕业一年,出现这个情况,我无法跟我战壕的兄弟们说你要去思考一个弱势群体,他们会直接说你别做项目了。我那时候出了中国第一本生态和都市主义的书,是我和我的小伙伴们一起出的。出了之后,我们当时在长三角开讲座开了一百多场,当时特别累,但是团聚起来了一群热心人,他就说我帮你做策划,帮你搞场地,你就来组织课程。这是为什么说一个普通人做公益比较难?有的时候你在做这样子的事,你能赚钱吗?你靠什么养活自己?逐步的纠缠到很多思想。我刚刚讲通过你去做传播。我们现在已经形成了一定的力量,现在又是互联网,后面又通过微信群,包括通过民间的NGO组织,当然就不是我这个圈子里的,是环保圈的等等。

我们在北京四合院的例子是怎么来解决个体无力的事情。在北京四合院有一棵大树,开发商想把它搬走,就是古树移值。当时是中国最顶级的设计公司在做这个方案,有点良知,他就跟我们说这事怎么办?我们就干了一件事情,把这帮人团结起来在大树保护的NGO伙伴里把这个事情推出去了,因为这帮人之前一直在搞事,也知道这是一帮难缠的主,如果恩宁路的也变成让政府难缠的主,所以很快这个事情就解决了,可以把一定树搬走,把大树都留下来。 还有梅州这件事情,昨天清华社的一个记者因为这件事来采访我们公司,就聊起来,他说他是第一批,所以梅州这件事情受到了很多社会各界人士的关注。我们最后发现这些人很有社会价值的事情是能传染这么多人。我的一个理解是我们当时做梅州这件事做了两个月,自己也付出了一些风险,我们感觉全国有很多这样的地方,仅靠这几个人做得下去吗?我是从北京大学的时候就开始做这些事,后来到长三角做了一段时间,一直做到珠三角才关注到梅州这件事。当时一召集,才发现真的是很快,我觉得这些有意义的事情远远超过了你的想象,三天时间我就找了五百人,就把各路神仙聚集在一起了。然后大家就分区,你是这个城区的,你是那个城区的,大家形成这样的一个服务群体,但是我们现在依旧没有身份。

我们怎么把一个人、一个公益的兴趣点、一个有关社会有价值的东西传承给一群人呢?比如说你是个设计师,你碰见做恶的开发商或者做恶政府,如果你找到那些出名的人,因为他们出名了,所以他们的威胁系数不是那么高,反倒我们这些人危险就是很高。你不再做生意,其实别人也不知道你不再做生意,但是他们不再做生意,别人就知道他们已经不做生意了,所以别人就知道他们肯定出事了,别人就会尝试去帮助他们,我觉得这是一种正能量的问题。第二个是解决公益无利的问题,就是做这些事情怎么来赚钱。我不知道带着挣钱的方式去做这件事情是不是龌龊?但是在这个过程当中,如果你不挣钱,我觉得你基本上就废了。我们当时也不是因为挣钱去做的,但是做的过程中发现这个事还真是很有意思的,所以我给大家讲几件事情。

朴门永续和华德福的事情,他们的运作模式可能都是以社会组织和NGO的形式,在这个过程当中你说他的这个盈利性强不强?如果说他要想盈利,尤其是像华德福这样子的全是靠资源存起来的,所以他们本身的盈利性,我觉得我一点都不担心,尤其现在是以用户中心、数据中新和以流量为中心的,他们囤积了很大一批的流量。怎么去开发这批流量,怎么去开发他们的商业产品,其实这并不是一件很难的事情。他通过价值观、通过技术平台传人,人传完之后去获得回报,而这个回报怎么来分配就体现在了事情本身。下面有讲分配的,华德福采用非盈利机构,赢利不能分红,只能用于学校的再发展和奖学金,这就是如何把一个社会型的事业,就是人从人的事情。我们这些平台出来由志愿者推起来,志愿者在过程当中的付出全部是要被衡量,并且是可以被等价回报。但是如果不回报,这些事情是要被公开,再去做其他的好事。非营利不等于不盈利,非营利是非常社会的更大盈利。

通过多年的志愿者团体的关注形成了一个网络,大家可能知道中国现在的自然学校、自然教育,这些人慢慢的形成了一个网络,并且把他自己对孩子们的健康成长的情绪最后做出来。但他们现在生活状况都不是特别好,挣钱不多,但是积极性极高,所以这个事情是可以去做的。

还有一个古村落的,我们正在做一些探讨。我理解古村落也是一个社会事业,这个社会事业怎么发展,比如刚才说政府不再被信任,很多地方的政府已经不再被信任了。你走到村里,村支书和政委书记之间的角色是完全不一样的,村长是知道老百姓需要什么,镇长上面的,所以这两片恰好是两个主体在博弈,很多时候村长被镇里压住。但是他就会不爽,如果他不爽他可以发动村民去搞。我觉得台湾桃米村的经验给我很大的启发,这是NGO组织在协调这些关系,NGO组织在民宿、在旅游、在政府这里获得的10%的运营资金,等这个运营资金扩大之后不断的扩大自己的组织,培养队伍。我觉得中国太需要用这种方式协调,同时取得信任的模式。

QQ图片20141222153310

(见图)这是创意市集,这些东西都可以通过这种方式来做。 萤火虫的案例很有意思的,萤火虫是志愿者网络的叫徐松(音)弄出来的,之前是一个兴趣网络,因为他们特别爱好,就把各种类型的爱好者最后在广东一个地方做出来了,做出来之后其实是一个非盈利的机构,也没有注册,在中国同样是非法的机构。但是他把这事搞出来之后形成了一个非常好的效益。由于他的出发点开始就不是以商业型的,所以徐老师现在的发展,我觉得我是特别推推崇的,他想在全国不断的把萤火虫带给大家,不仅是带给大家一个理念,更多是带给大家一种自然认知和萤火所身处环境的土壤、水、控制等等一系列的环境的安全生态,这个背后的意义非常强。我特别希望有更多的组织机构和力量可以帮助这件事情一起发展,比如可以成立一个萤火虫的会议,然后找一个萤火虫的点,他目前还是一个很成功的点,NGO非营利组织是可以可持续盈利,甚至不断的扩大的社会价值的产业链。 前面是自己的一些摸索,后面我就具体来看一些书,我希望能找到社会企业的一些理解。不同的商业企业家明确了自己的社会使命,社会主要在于世界变得更美好,并且很鼓舞人心的,因为商人总说我的目的是让客户更美好。我是觉得以市场、商业、客户的角度出发其实还可以往前走。

讲到特质,包括责任感、实际行动,和谐的社会组织。我刚才讲社会构成的结构,第一个有商业部门,也称为私营部门、营利机构或市场,第二个部门是有联邦部,第三个部门有独立部门或非盈利部门。这是讲了一个比例,私营部门已经成为美国就业市场中最大的雇主,现在是75%,但是非营利部门已经到了9%。在中国,比如今天你搭起一个育婴关爱,比如说妈妈经常关爱孩子,可能你也会马上成为这样的一个组织。因为你是真心的爱护儿童,会有很多的支持者,这些支持者就是数据的流量,这种社会组织的团体是可以继续发展的。 这就是社会组织的工作阵地——社区,我觉得这点和我们传统的商业是不太一样的,商业其实是走线的,比如京东,垂直电商其实是走线的,一根线。未来工作的发展是集中在这个片区,我就在这个片区里做事。还有他与社会的、社区的组织能力,还有社会企业的收益,还可以接受风险投资。我们今年在慈展会上发起了全国的首个社会企业投资联盟,就是有资金会帮助这样的组织发展。

刚刚讲到社会组织,我们之前的发展历程,我讲一个梅州之外的事情。剑川沙溪是我参与梅州之前做的一个事情,沙溪比大理那些更超凡脱俗,大理都被大家玩坏了,而沙溪的确是安静,可以听到马蹄叩石板的千年古镇的声音。也不是中国人把它修好的,是瑞士人把它搞好的。搞好之后比较讨厌的事情是什么呢?这是全球白族人民最大聚集区,白族人民在那里拉山歌。但是有一个比较恶劣的事情的是在当地的剑川古镇建了一个硫酸厂。白族人们都不知道,等某一天厂全建好了之后,那时候环保界的人也参与了这个项目,看到的时候什么事都干了,按照程序来讲就是正确的,程序合法了,但是你要放到整个社会价值来讲风险系数非常大,我相信不仅是风险系数,是绝对会把整个流域破坏掉。

NGO的伙伴人也采取的这样的行动,先是自媒体开炮了,之后当地政府出面我们坚决追究法律责任,最后大媒参与了,他们又稍稍收敛了一些。后来我们开始陆续给云南省环保厅、大理政府挨个约谈,我们去约谈他们。因为当民间组织有了一定规模的时候,他们还是得重视,所以他们去到环保厅约谈,大家都正面接触。在约谈的过程,对我们来说就是我们收集证据的过程,我们要求他给我们信息公开,要求他给我们环境报告,要求他给我们规划程序报告。现在我们在走一些法律诉讼,一定要打官司。当然今年的《环保法》这些已经鼓励了公民诉讼。我们觉得这条路走下来,由这个环保事件走下来发现一个什么问题呢?就是走得通,这条路走得通。你看成立了组织,你可以去打官司,但是别出格,出格之后会有刑事等乱七八糟的罪。

后面是我们一个社会或网络的肤浅经验,感知现实,关爱社会,宣传与布道,策划与发动,尤其是在一件事要出来之前,第一个人的行动力是非常关键的,组织和跟进,沟通合作,阶段性的告诉大家,最后还要不断地区评判。 这是阿拉善,公益下乡,这是邓飞,他是去年中国十大社会人唯一一个做公益的。

QQ图片20141222153329

这是与我们行业相关的社会公益组织(见图),我跟他们接触久了之后发现他们极其热情,所以这时候我们的交叉是特别有必要的,专业志愿者和有一脑子热情的志愿者搭起来,这事就好办了。 这就是一些组织、一些伙伴,包括怎么关爱儿童,走进山水。我当时在北大做演讲的时候,我们为了做这件事情也是做了做了一票媒体,这票媒体就是小媒体,我们自己给自己贴个面叫自媒体,还是很有效果的,现在也在逐渐的出去,包括去做一些论坛,策划发起来,跟进,这些就不讲了。还要自己去表达,知行合一。 最后还有讲到人,需要是什么样的人?因为他是需要你有社会关怀和实现这种技能两者合一的人,如果有文其实还可以,但是如果太偏就要拉回来。因为我们在过程中经常有一些知行不一或表里不一的人,精致的利己主义者,说一套做一套的人,这是我们必须要去警惕的。我们要坚持知行合一,也是一个漫长且需要勇气的践行过程。 还有一个是做一个社会的人,六个圈子,就是每个人要跨六个圈子,这样对你整合资源非常好,当你发起一个社会项目的时候。还有一个是在做一件事情的发起的时候,你会发现一个人发起,五个人支持,二十人反对,五十个人关注,二十四个人无所谓,这是一开始的。其实你会反对的人不是很多,但是你第一年可能会发现支持的人还没有反对的人多,但这个都不重要。重要的是你支持的人比你反对的人的增幅要好,就是说你不要看绝对量,你要看相对量,所以你可以去做那1%的发起人或者你要做一个5%的支持者。

还有是随时做可变换角色的人。我觉得要做一个促进者、领导者、与跟从者之间,要根据需要随时转变角色的人。 这是在讲我们梅州志愿者的团队,这是一个社会项目,这个项目应该是目前引起社会关注最多的项目。这是我发起志愿者的稿子之后,我们几天之内传了这么一帮人,讲了我们的行动计划,这个行动计划目前也是我们正在一起来推的,从梅州这件事引到了全国的志愿者网络。我相信这对各地的线下的资料的收集保护会有很强的线下保护,第二也会对未来的活化起到很强的教育传播,乃至跟村民建立信任。我特别希望他们能成为未来发展过程中具有公信力和真正为老百姓做事的人,同时搭起来一个台,让这些人走出来,不然我觉得你要去拆他的房子,他们真的会跟你拼命的。现在要再去农村发展、旧城改造,这些地方非常严峻,严峻他们把口撕开了,再也回不去了。大家可能在各地都有粉丝,大家都有很重要的力量可以一起来讨论这个事怎么继续去推进。 我还是喜迎社会大网络的发展,把我们的社会缺失的那一方慢慢的补起来,谢谢大家!

付娜:很有热情的发言,大家有没有想要讨论的?我觉得您做了很多事情,你这是一个人的力量带动了大家。基本上今天早上的论坛就到这里了,下午是一个内部讨论的阶段,很感谢大家来参与。我们的速记或者资料会尽可能在网上跟大家分享,之后可以关注我们的微信平台,会对这个论坛做一个后续报道。谢谢!

IMG_9449

文章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