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COMPETITION >
  2. DETAILS

公告进程时间:2021-10-15

2021年9月17日,深圳安托山博物馆群城市设计及建筑概念设计国际竞赛的建筑概念设计阶段评审会,在深圳大中华希尔顿酒店启航6—8厅举行。本次评审委员由黄克力、刘晓都、柳亦春、西泽立卫(Ryue Nishizawa)、Kjetil Trædal Thorsen、尹南、朱荣远(依姓名音序排列)7名专家组成,对竞赛成果进行了严谨的综合评审。依照本次国际竞赛工作规则,最终确定国际竞赛第一名获胜团队为:2Portzamparc // 艾奕康环境规划设计(上海)有限公司 // 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竞赛第一名获胜方案 - 整体鸟瞰

深圳安托山博物馆群城市设计及建筑概念设计国际竞赛,是由深圳市福田区建筑工务署委托华润(深圳)有限公司承办,深圳市有方空间文化发展有限公司组织策划。

自2021年4月15日发布国际竞赛公告,竞赛吸引了全球15个国家、共152家设计公司参与角逐。为确保方案成果能优中选优,竞赛过程经过逐轮评审,全程共邀请到20位国内外知名建筑、规划、博物馆学、美术馆运营等领域专家,参与各阶段研讨与评审,以公正、专业的视角,为这一承载深圳城市发展记忆、场地条件极为复杂的项目贡献了智慧。

深圳市福田区建筑工务署署长杨曙光,深圳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福田区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华润城市建设运营事业部等相关代表出席了本次评审会。3组团队的项目负责人/主创设计师,按抽签顺序,以“现场+远程视频”的方式进行详细的建筑概念设计及博物馆运营策划方案汇报。

评审现场  ©有方

01 历史契机,注入活力

深圳安托山博物馆群定位为公益性的公共文化设施与博物馆生态社区,是集文物展示、艺术交流与配套服务于一体的多功能平台。项目位于深圳双中心(前海中心和福田—罗湖中心)之间的核心位置,北靠塘朗山,南望深圳湾,是“竹子林山海连廊”的中转站、城市轴线的“交叉口”,也是自然格局与城市空间的连接点。

本次竞赛旨在借由安托山博物馆群项目,把安托山片区在城市历史、空间规划、生态环境上的极端重要性,转化为其强大的文化吸引力。本着高度的责任感,以高度的审美精神、设计技巧、人本精神和生态理念,将博物馆群打造成为融合设计智慧、建造技术、人文精神的艺术生活殿堂,成为生态修复、环境保护和绿色建筑的先锋之作。

历时5个多月的国际竞赛尘埃落定,期待这次历史性的机会,让博物馆群成为塑造城市“完型”的点睛之笔,为片区注入活力。

现场模型及展板  ©有方
现场评审观看方案模型  ©有方

02 建筑概念设计阶段评审委员会

本次竞赛建筑概念设计阶段评审委员会,由6名专家及1名甲方代表组成。评审委员会共同推举柳亦春为评审组长。

评审专家

按姓名音序排列

黄克力 天津国家海洋博物馆党组书记、馆长、研究员,中国科博学会副理事长

刘晓都 都市实践建筑设计事务所创建合伙人、主持建筑师,深圳坪山美术馆馆长

柳亦春 大舍建筑设计事务所主持建筑师、创始合伙人

西泽立卫(Ryue Nishizawa) 2010年普利兹克建筑奖得主,西泽立卫建筑设计事务所创始人、主持建筑师

Kjetil Trædal Thorsen  斯诺赫塔(Snøhetta)建筑事务所创始合伙人

朱荣远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副总规划师,深圳城市设计专业委员会顾问

 

甲方代表

尹南 华润深圳大区城市建设运营事业部福田区设计负责人

评审委员会合影 屏幕上左:Kjetil Trædal Thorsen,屏幕上右:西泽立卫,现场左至右:尹南、黄克力、柳亦春、刘晓都、朱荣远  ©有方

03 竞赛结果

依照本次国际竞赛工作规则及流程,最终确定方案评审结果如下:


04 获奖方案

第一名

奇|足迹

2Portzamparc

艾奕康环境规划设计(上海)有限公司

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从塘朗山远眺博物馆群

设计愿景与总体概念:记录下城市发展和自然环境从对抗走向平衡的印“迹”。方案从基地现状出发,通过建立联系,修复基地现有与城市和自然割裂的形态;借助生态修复打通山海通廊。

基地A:将建筑隐藏于自然生态植被之下,解决与高速公路相邻的噪音和视线问题。建筑间塑造有不同的空间形式,提供沉浸式的空间体验,探索自然与建筑的艺术结合。

基地B:结合城市环境,重塑城市尺度和肌理,同时将自然引入核心位置,使其成为安托山自然艺术公园的第一个入口。不同手法的结合,使安托山博物馆群地块重新复活,成为城市中珍贵的艺术基地。

从北环大道看基地A
低层平台与屋顶步道的空间联系
基地A上层漫步平台
基地B东南角

优选奖

安托山艺术村落

MVRDV B.V.

广州市设计院

北京天安时间艺术中心有限公司

雅昌文化(集团)有限公司

总体鸟瞰

安托⼭艺术村落利用艺术和科技,串联起安托山的自然环境与周边的城市生活,形成四个元素交互作用的多样化场所。方案强化从华侨城延伸出来的,由小街道、广场、花园和许多不同的“房屋”形成的空间氛围,遵循着深圳“竹子林山海连廊”的城市规划,创造出可展示、挑战和体验艺术的室内外多元空间和条件,并将打破具有强烈集中性概念的艺术机构的现状。

A地块场景
B地块场景
傍晚鸟瞰
A 地块 - 艺术公园服装展

优选奖

山海石

JKMM Arkkitehdit Oy

深圳市欧博工程设计顾问有限公司

博和廊(上海)文化咨询有限公司

总体鸟瞰

方案试图创造一种新的博物馆体验范式。该园林具有纪念性的现代构图,包含着巨大的“岩石”、水面和怡人的绿色景观。拥有岩石般体量的建筑,使得“山海石”像是从山体中雕凿而出。

“山海石”为艺术创造了完美的展示场所,这也是它作为博物馆建筑的基本。整个园区的功能可理解为一个户外雕塑花园,景观、岩石和水面形成了独特的氛围和路径,可用来多方位地体验艺术作品。在“岩石”内外,均可以发现新的展览展示空间。博物馆的建筑是简洁有力的,只有当艺术品和游客来到建筑内部时,它才得以完整。

沿着宽阔的台阶往上走,建筑形体之间形成了一扇巨大的门,框选出安托山的景观。
建筑之间形成了供人们体验艺术的独特场域。

在一天中的不同时间段,从多个角度来欣赏建筑和室外雕塑。茂密的大树为人们提供了荫凉。



入围奖(无排序)

蜕变·安托山下的九个场所

MLA+ B.V.

Nieto Sobejano Arquitectos GmbH

GCAM2 LLC

瓦地工程设计咨询(北京)有限公司

总体鸟瞰
方案效果图

 

入围奖(无排序)

艺术微风

Lina Ghotmeh Architecture

AAarchitects Inc.

深圳和华国际工程与设计有限公司

总体鸟瞰
方案效果图



Client

Bureau of Public Works of Futian District, Shenzhen 

Organizer

China Resources (Shenzhen) Co., Ltd. 

Co-organizer: Shenzhen Position Spatial Culture Development Co., Ltd.

Contact:Ms. YE +86-755-86148369 and Ms. CHEN +86-19129915597 (business day 9:00 – 18:00) 

Enquiry Email: competition@archiposition.com 

Project Homepage: antuomuseums.archipositio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