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禾昭:深圳科技园北区高北十六街区更新(含现场视频)

2018-10-27

罗湖社会创新空间

10873 人阅读

摘要:

深圳高北十六项目所在园区的大部分具有科技园典型的高楼密布的特点,唯北区因为机场建筑高度限制,大体保留了深圳城市肌理较早期的建筑低矮、植被繁茂的风貌。在这一改造中,负责方同济大学设计创意学院深圳平台坚持以设计促进创新,具体地说是以居民在日常生活中对社区环境产生的各种需求为研究对象,结合学院创新力和产业资源来优化需求建议并促其实现。如此既尊重了社区作为创新前端的创意,又通过外部资源呵护居民的需求和创意,促其勃发,有利于推动由设计驱动的社区支持型社会创新链条的循环。

活动回顾

审校、编辑/吴碧芳、吴琼仪 图片/王禾昭

大家好,我是高北十六创意园项目负责人,来自同济大学设计创意学院深圳平台。这一次主要想和大家分享高北十六街区更新的项目,这个项目从理念的出现到落地实践,经历了从上海到深圳的过程。

前面几位老师从建筑、城市、空间的角度切入讲社区微改造,我将从设计思维创意的角度切入。我是从德国读景观建筑学回来的,毕业之后在德国做了一段时间文化和媒体方面的工作,在设计和艺术方面的工作经历让我觉得,泛设计和创意是非常代表未来的一个领域。

机缘之中我回到国内,恰巧同济大学的设计创意学院去年要来深圳建平台,想在设计思维的指导下,用策划思维、创意思维、运营思维对项目进行深入解读,这是深圳高北十六项目的开端,所以我才来到了深圳。

缘起:从曲阳社区到NICE2035

我们的故事要从上海开始讲起,就是NICE2035。NICE2035在上海四平路1028弄,也叫未来生活原型街。我们对它有一句话的描述——设计驱动的社区支持型社会创新试验,这和同济大学设计创意学院的核心理念是非常一致的。同济设计创意学院的英文是叫Design and Innovation,就是设计驱动创新。

为什么关注设计以及泛设计的理念?是因为我们认为设计是研究未来需求的,它可以驱动社会的创新。进一步问,为什么是在社区进行设计创新?我们通过案例的拆解来理解这个问题。

这是四平街道的地图,同济大学在这边,这个街道除了有院校资源以外,还有一部分文化类的资源,以及社区的资源。

在NICE2035之前,我们其实是受到了另外一个叫做曲阳社区的项目的启发。这个项目非常有意思,因为它带来了所谓社区里的社会创新现象。在曲阳社区这样的没有常见社交空间的高层建筑里,我们发现上海的老大爷和老阿姨们在没有任何外部创意力量进入和帮助的情况下,自发创造出了这么一个叫做温馨小屋的空间。

这个空间所在之处是高层电梯厅的过堂,本身并不提供这方面的功能,但是他们凭空地创造了出来。为什么能做到?是因为他们处在自己生活场景的最前端,发现了里面的问题,以及他们希望改变和改善这样的情况。我觉得这非常有意思,所以我们就开始介入这种社区里居民自发启动的创意项目。

后来我们做了一系列的工作坊,还和芬兰一个叫Marimekko的服装品牌合作,把一些纺织品相关的东西拿过来,跟他们讨论怎么样继续改善小空间。这个案例很符合我们今天想讨论的题目,就是我们怎么通过非常微小的环境改变(微创新),提升生活空间的品质。

曲阳引发了我们对一系列问题的思考,我们不断地提出问题,比如,为什么社区里面的微创新是有必要的?我们觉得日常生活场景中的智慧是社会创新的源头,因为社区是最贴近问题的第一线;同时,社区最贴近消费端;另外,社区非常多样化,空间和居住者形成了一个共同体。最后,也是非常重要的一点,由于社区里住户对于环境改变都不专业,所以它的宽容度非常高,或者可以比较随意。假如我们做一点小改变,能改好的话就好,不能的话也没有那么多的压力。

这么多的因素集合起来,让我们形成了一个新的思考,也提出一个问题,或者说是假设:假如认可社区是城市区域产业链和创新链的“前端”,我们如何实现它?

我们看看这张图,这是典型的社区里解决问题的场景,有需要就摆一张沙发。我们要重新提一下前面所说的社会创新这个概念,创新可以拆解为三种:第一种是科技推动创新,就是发明新的科技。第二种是市场拉动创新,就是出现了市场需求,由此拉动一些创新。最后就是设计驱动的创新。

设计驱动的创新跟前两者不太一样,因为设计是研究各种各样的需求,在其中寻求一个最佳方案,要求设计人员有前瞻性,看得远,才能把握未来需求,所以说在做泛设计思维的实践中自然会产生驱动创新的例子。然后通过对用户需求的洞察和对未来整个趋势的发现和创造来重整创新链和产业链,做到在社区里通过用户驱动创新,从需求侧倒逼供给侧。

既然我们认可了在社区进行设计创新的价值,那么学院的创新力量应该如何跟社区进行交流?

我们首先看一下这两个概念,第一个是众创1.0,第二个是众创2.0。众创1.0是上一个时代的东西,它更像一个容器,就是先有空间,然后创业者们聚集起来众创,但是没有形成相互之间的连接和可循环的完整流程。

众创2.0是指学院作为一个知识社区,有大量的人才,大量的创新力可以溢出来,可是它需要实践的平台,这样的平台最好是在哪儿?其实社区是非常非常适合的。所以我们可以建立这样的模式:我们投入创意能力和创意人才到这种未来生活原型的社区,然后建立各种各样未来生活方式的实验室,通过与一些外部社会资源的合作产生各种各样的原型项目和标杆项目,再形成循环,最终产生“学院+社区”这样的完整链条。通过这样的创新转化,来产生各种各样的新产业、模式和技术。

同济设计创意学院平台下的实验室有研究食物的,也有研究新材料的。我们通过点状的方式把这些各种各样的实验室植入到社区里,链接同济学院的资源,以及其这一片区含有的文化和创意资源,形成一个复合的空间和生态系统。里面可能有实验室,可以研发产品,也可能有创新教育的空间。

NICE2035拆解开正是指这样的情况——Neighbohood of Innovation, Creativities and Entrepreneurship,就是社区创新、创意、创业的模式。


高北十六:未来生活方式研究平台

讲完原始的概念和模式,再说说我们怎么把这一模式运用到深圳。我们在上海四平路1028弄做的这一件事情叫做NICE2035,也就是未来生活方式原型街。我们在深圳找到的试验地在科技园的北区,门牌号是高新北六道十六号。我们直接把这块地叫做高北十六。

对这个项目我们有两个主要目标,第一是我们想要建立Needs未来需求实验室,第二个是希望以Needs未来需求实验室为核心,在高北十六形成未来生活方式研究所的平台。

①背景

我们选择了一个实验的场地,大的来看是一个科技园。科技园是非常有深圳产业特色的地方,有高楼,建筑密度也很高。我们实际的场地是在科技园北区,也就是下图右边这张照片。借由这两张照片的对比我想说明的是,刚才王维仁老师说深圳非常大,城市建设遵照的是车行的尺度,而不是人的尺度。但是就像北区这张照片所反映的,深圳有些地方的平均建筑高度只有五到六层,最多七八层的样子,同时街区的尺度非常小,而且植被状况非常好。

这是为什么?其实有历史原因。我们用这张手绘图来说明,这张图非常简明地呈现了深圳城市肌理的变化,这是深南大道,这是北环大道,这边是典型的科技园。过了北环,一路之隔的这一边就是低密度的地方,这是因为北区有南头直升机场,对建筑高度有限制。它恰好保留了深圳历史的一个肌理,密度很低,有大榕树,很漂亮,氛围非常好。

项目具体的地址可以看这张图。这一边是典型的科技园区域,腾讯,中兴、包括顺丰等一些非常有名的深圳科技企业都在这一片。北边看起来密度很低,比较老旧,但也仍然是一个非常有科技园特色的地方。

这里有飞利浦和微软的深圳总部,有大族激光,有清华,小小的区域有十万级以上的工作人群。刚才何老师正好说了社区包括几类,科技这种类型是非常典型的,广义上是一个产业区或者办公社区。这是整个园区的场地,这是它去年的样子,其实不大,只有两万平米,一边是一个很大的铁皮房子。大家知道东鹏特饮吧,深圳本土红牛,这就是他们之前的饮料车间仓库。

当时我们发现这个地块全是卖车的,进去了以后有一个大棚,里面全是车。这一边也是非常典型的科技园信息港,小小的面积、一共六层的楼曾经产生过十几家上市公司,都是科技公司。这里之前是叫东方信息港,名字也非常geek,很cyberpunk。

这是整个地方的现状,这是园区的小建筑,底下的两张照片非常能反映科技园北区的现状,也就是很老旧的特质,因为它经历了三四十年没有修整,但是大家又天天从这里经过去上班。这是前天早上我拍的,照片里基本上全是年轻人。

所以这个区域的特质可以这么概括:一边是科技产业的社区,很科技范,连网吧名字都叫物联网咖。另一边是破旧、低密度的街区,尺度是上一个时代形成的,非常迷人,还有巨大的榕树把整个街区罩起来。

②改造:容器与内容

去年差不多这个时候我画了这张图,可以看出当时我们对这个地方的设想,我们希望用尽量少的成本去改造,所以大家可以看到这个场地的形态没有发生本质上的改变。这个项目中关键的是,我们不止要做空间容器的创意改造,更多是着力于内容方面的改造。

我们谈社区更新的时候一定也会谈到内容运营,如果只做容器不做内容的话会很割裂,因为人的肉体活在物理世界里,但是肉体里又装着一个精神世界,这一点是我们做社区更新的时候应该关注的。整个项目改造分几个角度,包括空间品质、文化氛围这些容器的部分,也包括创新业态、学院平台、创意社群这些内容的理念。虽然我更关注内容,但是空间和建筑可以比较直观地让大家看到我们做了什么,所以还是从容器讲起。

③容器:空间改造

去年这里还是很典型的封闭的产业园区的样子,一个大铁皮房把那边的饮料厂和这边的信息港分开,谁也不能过去,非常浪费空间。那里生活着很多人,都想提升生活品质提升,也有创意提升的需求。

这是改造之后的一张平面图。我们把刚才讲到的饮料厂铁皮房做了翻新,在里面填充了新的共享空间,以及各种各样比较有新意的生活配套设施,Needs实验室主要就是集中在这栋建筑里。同时,这两栋建筑也位于产业的区域,可以引进大量的创意企业和文化机构。

我们把所有的街道打开,园区的英文名是Block Sixteen,Block就是街区的意思。国内人不太讲街区,更常讲社区,或者在北方讲大院,概念中包含着围墙隔离的意思。在国外大家常讲街区,定义很简单,就是四条路围起来的最基本的城市单元,从另外一个角度讲,街区就是实体和虚体组合的一个基本单元,也是我们生活场景的一个最基本的单元。

我们除了把这一块重新改造以外,还对其他的户外街区小空间进行提升。比如这两张图,上面是原状,很破的房子,被几个很有北区档次的餐馆占据了。下面是改造后的,我们重新加固,做了一个大窗,准备把我们想要做的内容填充进去。

这是一个招牌,是我们做完的第一个小改造。我们节奏非常快,一有想法就赶紧做出来,这也是第一个为空间气质带来真正转变的改造。

这是一个小发电楼,也是很破旧的样子,我们觉得应该提升这里的文化氛围、艺术氛围,所以就用一种非常当代艺术的手法和鲜艳的颜色进行改造,这个门就是想模仿Paul Smith的粉色。

这是前面说的大棚,我觉得是最能体现低成本、微改造的一个地方。这个大棚本来只有一点点遮阳的作用,连遮雨的功能都没有,我们把它改造成一个很大的共享空间,对周围的社区开放,未来大量的创意内容都会放到里面。

这是开放和共享园区后的效果,可以看到新店铺的样子,还有衔接面,以及其他一些小装置。我们把街区打开了以后,马上有年轻人群体过来玩滑板、上课,街区生活的面貌一下就出现了。

这是晚上的样子,跟之前完全是两个状态。

我们还邀请了一些艺术家,请他们在墙上涂鸦,这一块基本是我画的。

在整个创意设计和改造的过程中,我们一直坚持低成本、高创意和快速迭代的原则。这样的过程非常快速,只有三步,就是我画草图,然后找同事做一个有尺寸的模型图,之后制作方再配合,而且都是非常微小的改变。这是我们还没有施工完的一个小小的景观装置作品,虽然还没做完,周围的人就已经坐在里面了。我会在里面加入花景。

④业态与产业

业态和产业是实现社区改变的更重要的元素。我们现在引进了好多文化创意机构。大家记不记得去年腾讯公益做过一个自闭症儿童画儿的事,其中就有它背后的创意公司。也包括其他的,比如做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他们聚集了大量的匠人,所以叫巨匠。还有一些工作室和设计类的公司。同时我们引进了很多理念比较新的生活配套设施,比如餐饮、健身这样的业态。

⑤平台与社群

现在到了我非常想讲的部分,也就是内容——平台与社群。

首先讲一下未来生活方式研究所,就是在高北、以我们同济设创学校为核心链接一大批院校资源,我们希望在这里形成一个开放的思想课堂,核心就是未来需求实验室。在这个项目里,我们其实是把之前在上海做过的模式放到深圳来,这也是同济在深圳最想做的东西。

因为在上海我们是在生活居住的社区里进行创新,来到深圳科技园以后情况不一样,有大量的产业资源和科技资源来跟我们合作,所以有机会产生更多碰撞,做出更多有趣的东西。

设计是研究未来需求的,所以我们未来需求实验室不仅研究生态,也研究可持续性。但是本质上讲,我们是在泛设计的范畴里,体系、服务、模式这一些东西都是可设计的,这才是泛设计真正关注的内容。最终形成的模式是这样的:我们有同济的平台,有人才,有社会资本,整个体系一起运行,共同孵化各种各样的产品、服务输入到社会里,来实现我们的创新价值。

我们的项目中内容和容器是同步开始策划和实现的。比如有个展览会于下个月在高新园开幕,由我策展。虽然它看起来是个展览,但我更愿意把它表述成一个各种各样的实验室和创新机构的快闪集合体。除了带来最新的成果以外,我们每一家实验室也都会带来大量的工作坊,以及其他实际的内容,来和当地的社区进行资源碰撞。在这之后我们马上链接腾讯,和他们深入合作,同时我们和本地的院校资源也建立了非常好的连接。也因为我们在粤港澳大湾区,所以我们借助这个展览,或者说快闪计划,和香港的资源建立了紧密联系。

简单介绍一下展览的内容,包括展览、大量的工作坊,还有很多新奇体验。到现在为止,我们聚集了很多创意机构,除了NICE2035这样的机构,还有很多香港、深圳以及澳门的创意机构。这正是我们最初想做的——把创意注入这个地方,来链接更多资源。

在上面的提到的事情之外,我们也做了一系列品牌化和策划思路的内容运营平台。除了生活研究所以外,我们的工作中还有“邻里”的概念:我们的活动和社区平台有着不同的定位,希望周围的人都能参与进来,不管他们是作为上班的个体还是作为企业群体跟我们接触,都能形成好的传播,让创造力和设计思维尽量扩散,所以除了文化活动、市集,我们还举办演讲,论坛,展览。这是效果图,大家有空可以在下个月底来看看。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关注过抢街事件,是珍妮特·萨迪-汗(Janette Sadik-Khan)在纽约做的一系列有关城市街区运动的活动,号召把开阔的城市街道还给城市公共空间,让人可以坐在路边。这个行动非常激动人心,也和我们的理念很贴合,它会提醒我们到底什么样的街区生活才是我们需要的。

这是我们设计的公共空间。

这是前面看到的滑板动图。这是一个非常有名的滑板团队,我上完课就买了滑板,觉得这是一种参与度非常高、非常好玩儿的活动,也是另外一种街区生活方式,非常有趣。我们现在把它纳入到整个平台里来,这个团队基本上每周都在我们的街道里面办体验课。

我们还做了音乐和文化方面的内容,以及市集。关于市集我们想了很久,差不多周一的时候我们决定要做,就快速地架构空间,然后采购各种各样的东西,到周五就把市集的框架搭出来了。12月我们会在这里办一个大事情。

我非常想在最后放两张图,都是昨晚拍的。这里有两个小朋友,其中一个小朋友在我们的唱摇滚音乐会现场,他听得很享受。我不知道他是从哪里来的,我拍的时候看到书包是打开的,他刚刚听摇滚,写完他的语文作业。把这个场景给大家看是想表示,我们做了这么多东西,是希望社区变得更好,空间的品质提高,同时有更多活动来丰富大家的体验,使人们的生活变得更好。这个小朋友的怡然自得的状态就是最好的印证。右边的图是我们前几天做的小市集,上面的所有视觉表现物都是我们自己做的,用了大量的低成本模块化的东西。这个小朋友在空无一人的一条路上,非常愉快地玩球。我也不知道他从哪里来的,但就是出现在我们的社区。虽然只是刚刚开始,但出现这样的场景,对于我们来说还挺振奋人心的。

前面展示了一年前画的社区改造示意图,这张是上个月画的。小街区成形了以后,我按照现在做出来的画重新画了一遍。我们把它定义为面向未来生活方式的街区,但它总归是一个邻里中心,所以我们把它叫做“neighborhood”,把中间大大的多功能厅叫做“里空间”,就是给邻里的空间,可以把大量的内容装到这个容器里面。

每次介绍高北十六项目我都会用这个图结尾,这是冬草地,是我们性价比最低的一个改造实践。这里毕竟是一个商业化运营的园区,自负盈亏,它要想办法活下去。但是去进行改造的人总想让这个中心变得更美好,所以我们还是把这个草地做了出来。每次看到这张图,我就觉得很舒服,很高兴。

我就分享这么多,谢谢大家。

提问:我是在深圳读经济学的一个学生,我觉得刚刚的分享很吸引,因为里面提到了一些文艺机构的进驻,还有空间的改造,使得场地变得非常有活力。我的疑问是这些业态是和当地居民本身的需求贴合的吗?因为在我看来,那些设计类和建筑类的机构是比较高端的业态,不确定他们是不是和居民的消费取向贴合。

还有一个延伸问题,当这个社区变得越来越有吸引力,会不会引发租金上升的问题,导致一些商家和居民负担不起租金,引发士绅化。

王禾昭:我先回答第二个问题,你刚才说火了以后社区的场地租金会上升,但与此同时他们挣的钱不是也变多了吗?

第一个问题,你是关心社区里的人到底愿不愿意要我们引入的业态?

提问:一方面是从偏好的角度讲,他们会不会消费这些机构提供的服务,另一方面从消费能力的角度讲,他们消不消费得起。

王禾昭:一分为二地讲,我们整个未来生活研究所分两部分,刚才你提到的文化机构带来的服务或者产品,它们在这个社区里可能是从产业方面来创造价值,它的消费群体不一定在这里。

第二点,我们认为文化还是有普适性的,而且它们自身有影响力和感召力,科技园北区在这方面的内容是很少的。所以在这个地方进行从无到有的改造时,我觉得还是应该坚持高创意、低成本、快速迭代的原则,有合适的产业先引进来,再看他们在我们这样的设计和创新平台下能变现出什么样的迭代效应。因为进来了的业态都要实现生存,所以如果它们要创造内容,就一定会思考这个地方到底需要什么,这也体现了我们提倡的设计思维和未来需求。

戴春:产业业态一定是以需求为导向的,这恰恰是我们设计师擅长的地方,也是研究需要深入的地方。一个街区,一个总体的产业属性还需要一系列复数的产业业态配合,形成一个产业系统。产业系统——其实也叫产业生态——形成了之后会产生社会生态的叠加,以及空间生态和自然生态的整体反应,然后才能形成一个良性社区。

在这里我也呼吁一下,希望社区营造不光是政府部门的事情,也不是社区自己来做的事情,而是社会各界、各个方面,以及跟社区相关的一系列力量,共同作用的事情,这样才能良性发展。





注:本篇所有图片均来自嘉宾,文本根据现场录音整理,未经嘉宾校对,请读者仅作参考。

主办方:深圳市规划和国土资源委员会

承办方:深圳市城市设计促进中心

协办方:807社区创新实验室

文章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