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京洋:上海社区更新与社区营造的创新实践(含现场视频)

2018-10-27

罗湖社会创新空间

10411 人阅读

摘要:

何京洋早先创办见山建筑规划设计公司,在实践中逐渐把握到社区的本源,即社区是一个人与人生活的共同体,好的社区生活不仅需要一定的物质环境,也在于人们的交流和交往效果,所以他又连同伙伴成立了爱创益公益发展中心,一手抓更新,通过复合的功能设计、宜人的色系和装饰以及社区文化转译和实体化打造有吸引力的社区公共空间,另一只手抓营造,发动居民加入对社区改造的建议和反馈,并组织多种创意活动,让不同年龄阶段和职业身份的人共聚、共享、共乐,实现“创益邻里”的目标。此次演讲中何京洋还以上海徐汇区的邻里汇为例,讲到社区营造工作中的难点痛点和他们摸索出的应对方法。

活动回顾

审校、编辑/吴碧芳、吴琼仪 图片/何京洋



非常荣幸来到深圳做社区更新和营造的分享。

今天上午我们一路都在讨论,我觉得挺感动的,因为看到深圳的团队确实做了很多以社区为出发点的工作。有些工作很辛苦,甚至有些是脏活累活,但是大家有情怀,愿意去推动城市社区的发展。我想这是我们迈开的第一步,也是最关键和重要的一步。

听完刚才王维仁教授和童明老师的分享,还有广州的案例,我收获很多,社区营造是可以从很多角度谈的一个议题,比如乡建,或者城市更新。当我们聊如何推动社区更新乃至城市更新的时候,我发现大家其实在很多事情上有核心共识,那就是社区营造不仅仅是改造物质环境和空间,比如刚才童老师就有提到背后的经济社会因素。

我今天想结合我们在上海的实践和大家一起讨论两个议题:如何不仅仅是改造空间,而是真正推动整个社区的更新?更新完了之后如何围绕社区本身进行营造,从而真正把社区里的人、经济和社会形成一个整体?

我是从法国回来的,之后在上海和几个合伙人成立了见山设计,是一个建筑规划设计公司。随着对社区中心的实践和探索,我们逐渐认识了一些志同道合的人,里面可能有设计师、城市规划师、建筑师,还有景观师。我们一起成立了“爱创益”公益发展中心,希望通过我们的设计和创意来推动我们的城市社区,“创益邻里、营造社区”是我们的口号。


01 什么是社区

我想再谈一下什么叫社区,community,这是我们今天讨论的出发点。我认为在今天,社区的内涵和外延是越来越宽泛的。它涵盖办公社区,也包括居住社区,还有商业社区,以及线上的网络社区。今天再谈社区,不管是哪一种,落脚在哪个空间,我们都需要去追问,社区这个议题最核心的一点是什么。

这是我们“爱创益”在社区营造节拍摄的一张照片。看这张照片,我有一个关于社区的直观认知和感受,大家都能达成共识的,就是:社区是人们生活的共同体,是与人们生长、生活交往最为息息相关的场所,这是社区的本源。它不仅仅是一个物质环境,还包括里面的人的共同价值观、有没有形成交流、联系和共识,比如最简单的,见面的时候打不打招呼。我们是从这一点出发去慢慢地营造人与人、人与社区、社区与社区之间的关系的。就是说,聊社区的时候,我们真正关心的是里面的人。

但是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这张图片是最典型的上海工人新村老公房,也是我们做城市更新的缘起。上海有很多这样的老旧房子,我们问的最多的就是这些老旧小区何去何从的问题,是直接推倒重盖?还是一步一步地改善它,让它逐步焕发新的活力?

如果我们决定选择后者,那么城市规划师和设计师应该怎么做,如何把城市社区发展的理想和老旧小区的改善和更新结合起来,这个问题是我们所有探索和实践的出发点。


02 社区营造的痛点

后来我们决定去做一些街道相关的社区更新任务,用技能、理论和团队尝试性地去实践。当然遇到了很多问题,在这里总结一下遇的比较多的痛点:

第一是人群需求多,众口难调。社区里原本就有很多社会阶层,也有各种各样的人,老人、孩子、青年,大家的知识结构、年龄结构,价值观都不一样,很难统一。有时我们还需要面临一些上海更本土的问题,比如新上海人的融入。

第二是地域文化认同感的缺失和寻找。社区里的人可能觉得住老工房、长安新村、江南新村、同济新村没什么,就是一个住的地方。反而是外来的人觉得这些地方非常值得雕刻,值得保留它原有的文化价值。我们觉得推动社区更新和社区营造的核心动力是文化。如果没有文化的内核,社区难以回应何去何从的问题。就像大家讲文明,文明告诉我们三件事情,第一我们从哪里来,第二,我们现在在哪里,第三,我们去哪里。如果连文化和文明都缺失了的话,社区要去哪里?所以我们不仅仅是帮社区找到他们的文化认同感,还要让他们架构一种文化,让别人认识到社区是有文化的,这些文化可以推动社区发展。

第三是场地条件限制多。几个老师刚才也提到了,我觉得这是一个具有普世性、共性的问题。我觉得深圳有一个非常大的优点,就是空间环境和场地限制较低,上海太挤太挤了,空间上的“边角余料”太多。我们去调研的时候很多街道真的找不到地方入驻,所以只能花钱租其他场地给社区做改造。上海原来的里弄和老公房,限制条件非常多。

第四是任务书。任务书得自己给自己做,社区更新没有固定的任务需求,每个社区的需求也不明确,必须通过不断的调研、沟通和整理来告诉大家应该如何做。这是一个非常自下而上的工作。

03 邻里汇:有温度的城市公共客厅

我们在城市社区实践方面的第一个项目是邻里汇,它是一个邻里中心,在上海徐汇区江南新村,当时领导对我们说的诉求是要做一个有温度的城市公共客厅。

邻里汇位于上海徐汇区,它周边地区的名字都很有趣,像大桥路,木桥路之类的,附近还有江南新村。它是原来的江南制造局,前清开始营业,后来民国时期演变成江南造船厂。改革开放之后,它在船舶制造行业立下过许多汗马功劳,也留下了厚重的历史积淀。现在这一片有江南新村、江南小学以及江南历史博物馆,非常难得,因为它自己有内生的文化特质,我们觉得这是非常典型的有社区文化的案例。

但是在今天,就像刚才说到的,它面临历史、当下和未来的社区的问题。邻里汇就在这个小区的角落里,原本是一个老旧废弃的物业,社区领导希望把它改成邻里汇,作为大家家门口的公共厅。我们归纳了“爱创益”的方法论,希望通过望闻问切的形式,从尊重聆听、沟通交流、真诚协作、创意改变的角度,让这一个地方羽化成蝶。  

第一是尊重聆听。我们意识到,如果我们自己都不知道历史,就没办法给别人讲。所以我们和当时江南造船厂的工人们坐下来一起沟通,基本上把整个造船船史通读了一遍,想让这一些东西深植进设计团队的骨子里。

第二是沟通交流。我们提倡设计师的参与式设计。什么是参与式设计呢,就是我们和居民代表一起开会商讨如何做邻里汇,如何做我们的社区中心,让大家把所有的诉求说出来,然后再理顺。

第三是共同协作。我们和社区居民共同营造,共同建造。这里面有很多需要反复进行的工作,比如说一起种菜园,一起搭房子,经常要重新做一遍。但是没关系,我们希望他们参与进来,不在乎做错了,或者做得不对,或者是有这样那样的反复,或者并没有按照我们最开始的计划进行。我觉得这些错误是值得的,因为即便错,它也让大家慢慢找到了共建和参与感。

第四是创意改变。把诉求梳理清楚之后我们开始把诉求转化成邻里中心的功能。

第一层是医养结合,这是最重要的。我们在功能分布图上可以看到蓝色是医疗空间,淡黄色是公共服务空间,它们是第一层的主要空间,也是邻里汇作为社区的医疗点或医养结合点最基本的功能。

第二层是长者照顾之家,属于养老服务空间。在上海提出的“9073养老服务体”中,有7%的养老服务是由社区提供的。邻里汇和其他的公共中心都有这样的照顾之家,它们和服务中心不一样的地方在于,服务中心不需要提供看护型、护理型的床位,长者照顾之家则要提供10个这样的床位。意思就是,如果一个地方要成为照顾之家,或者是中心,就要有护理床和护理人员。实际上它相当于社区门口的养老院,社区嵌入式的养老。这种做法会遇到很多问题。之前我们遭到社区居民拉横幅反对、被他们赶出来的状况,因为居民觉得这里是死人院,所以我们雇车带所有的老年人去看,告诉他们社区养老实际上是这样的,不是你们想象的那样不好。在我们给他们看过并且把事情做完之后,他们开始鼓掌,觉得这是一个能解决大家公共诉求的地方,做得很好。这也表明我们在社区更新的实践中需要慢慢、逐渐地引导居民,尤其是长者。

第三层,关于老少同乐。我们希望这里不仅仅为老人服务,儿童、青年人、白领也要有相应的活动空间。如果这里只有单一的人群,举例来说如果全都是需要照顾的老人,那么这里会过于沉闷,而且照顾压力大。另外老人也会希望多接触其他群体,接触孩子,所以邻里中心应当是一个功能复合、性能流动的地方。


04 设计:温暖色系与文化转译

这是我们最开始的设计,邻里汇第一层的入口大厅。我们想用温暖的色系表现这个医养结合空间,最后定了橙色,这是从江南造船得到灵感,以及和居民一起选出来的。在内部的装饰和点缀上我们也想给大家一种温度的感觉。

二楼我们要做长者照顾之家,这里要设计床位,一共放置了六张,旁边还有四张。这里是三个人一组,旁边还有双床房,这样就能满足私人床的要求。

三楼就是邻里老人的住宅,还有多功能活动空间,以及社区创意坊。

这是建成后的一些照片。我们要通过设计来传达一开始预定的内容和要求,包括颜色的引入还有江南造船文化的转译。我们把江南造船厂转译成一个抽象的符号放在入口的背景墙上,所有进到这个空间里的人第一眼看到的就是它。大家在这里聚会、交往,就像所有人在一条船上。2018年4月的时候李克强总理也来到邻里汇,我们很开心能得到认同。


05 营造:由点到线,由线到面

接着我们想以邻里汇为出发点,在社区里做由点到线,由线到面的改造。

这是邻里汇入口的空间,原来是一个老旧车棚,我们给它做了翻新,现在成了一个小景点,还被冠上了上海最美车棚的名字。在建设车棚的过程中我们一直引导居民和我们一起做。

随着第一个邻里汇和周边环境的改造和整理完成,我们开始在徐汇区建设其他的邻里汇,这一类型服务中心慢慢地在上海开花结果。我们“爱创益”希望逐步介入一些运营活动,把创意和设计带入社区,比如自然体验园。之前我们还在上海外滩街道做了一个有上海味道的社区养老系列空间,包括老西门街道等等。


06 文化:共同书写

一开始讲社区更新,后面讲社区营造,这其实体现了物质空间改完之后我们如何慢慢在社区中进行营造的过程。说到社区营造,大家想到很多很多词汇,包括阳光、创业、智慧,如何把这一些放到我们的社区中?我们的空间有了,功能能不能落实;计划有了,能不能推进;以及名牌有了,开展得如何。

还是回到开始说的邻里汇的例子,最开始把邻里空间打造好之后,我们设计师最大的情结就是不想走,还愿意在里面做。后面我们发起了“爱创益”亲子公益活动,设计师作为公益志愿者参与进去,希望孩子们能在这里一起成长。

我们首先推广社区自然教育,大家在这里认养一些植物,其中有一些比较特殊的,像香草、薄荷。

再就是一些创意艺术活动,邻里汇举办了第一届社区营造节,提倡变废为宝,用创意点缀社区。在营造节中,有很多国外回来的设计师们给孩子上课,还有设计艺术的冬夏令营。

慢慢的,这些功能空间逐渐变得活跃,孩子们来了,白领也来了,所有的人都能在邻里汇聚会,越来越多的人来共同书写“爱创益”的故事。


07 下一步:四个方向上的齐头并进

再讲“爱创益”社区创新的计划,下一步做什么。非常有幸,“爱创益”的团队在2018年荣获上海公益之声的十佳公益奖项。我们希望未来是一个全新的开始,可以和大家推动社区共治和营造。

2016年至今的两年里有越来越多的人和我们“爱创益”一起书写社区故事,涵盖上海许多社区。我们共同举办了百余场的社区营造合作,前来参与活动的人们最小才4岁,最大80岁。这是“爱创益”对社区更新任务的一份小小的答卷。

我们营造的类型包括邻里汇、邻里中心、社区养老,还有社区的党建园区,也逐渐在做社区营造的运营,比如有小苗成长营地和自然体验园。“爱创益”正在慢慢地和大家共同营造有机人文的社区,绿色健康有趣的社区,还有智慧创新面向未来的社区,希望在城市更新改造、创意营造、老年友好和社区自然教育四个方向上一起在齐头并进,也提出了在规划,调研,改造,以及自治方面的全新业务。

这是我们的团队,包括我本人,还有首席创新官王睿女士,包括建筑团队,社会学的团队,还有规划建筑交叉的团队。明年我们会联合推出一些社区活动,也希望和广州、北京、深圳的同仁一起推广。今年的12月份会举行社区规划大赛以及社区创新论坛。

我想最后总结一下我们的想法:创益邻里,营造社区。还要做一个小小的号召,今年12月1日“爱创益”我们会在上海发起社区自治和社区功能创新的活动,希望大家能参加。不管怎么样,我们希望和更多人一起努力,在社区营造和自治方面把社区做得更好,谢谢大家!


交流环节

提问:老师刚才提到文化、精神内涵对于社区的重要性,对那些没有很多文化层面的东西可以挖掘的衰败的社区,我们应该怎么办?还有一个问题,我是东北的,我觉得社区微改造的活动在老家那边很少,几乎没有,我们应该怎么从全国的层面区推动社区微改造?

何京洋:关于文化内核推动社区营造有几个问题:第一,如果一个社区有文化,哪怕是次文化、亚文化,我们可以慢慢挖掘,但是有的社区确实没有过多的东西传承下来,对此一个好的方式是造文化。比如前天我参加人工智能大会,很多人提到的互联网科技这样的新东西,往往会成为我们实践过程中的代名词,而且也许慢慢地就能做出来,这过程中可以培养大家对社区文化的整体认知和文化认同感。

你提到的第二点很有意义。我们现在有一个宽泛的联络组织,其中有各地的从事有关城市更新、设计创意以及对社区营造感兴趣的个体,我们还在计划中。这个事情需要从很多方向去推动,包括今天这种交流活动。我们会分一些联络站,还有一些组织,把我们的理念、经验、技术形成一个整体,让越来越多的人推动这件事情,让更多的人认识到自治和共治过程中每一个人的价值所在。

王睿:何总是做城市规划的,他从比较高的角度回答这个问题,我从自己实践的角度来回答:在社区更新的过程中肯定会遇到很多问题,这些问题都是文化发展的契机。比如说罗秀社区里面存在很多需要更新的园区,或者是需要活动场地,这些所有的问题、诉求都有可能成为文化发展的契机。所以你刚才说塑造文化,我觉得从问题入手是一个好的点。

另外说到在东北没有人做更新的问题,其实从国家政策、包括习近平总书记对东北三省的关注度来说,现在有很多返回东北、重塑东北的计划。东北资源很丰富,光特产都成为一种文化,比如东北的黑土地文化可以深度挖掘。我前天还看到吉林做花海的新闻,原来那个地方没有什么可以发展的,后来建了景区、盖农家乐,形成了当地旅游文化。所以,文化的界定不仅仅是历史或者是一个具体的文脉,我觉得还可以从思想、交流,以及其他的、我们想赋加意义的方面来挖掘。我们今天接触的文化是以前创造的,而我们可以创造未来的文化。放在未来思考今天,可能很多问题就会有不同的观察角度。





注:本篇所有图片均来自嘉宾,文本根据现场录音整理,未经嘉宾校对,请读者仅作参考。

主办方:深圳市规划和国土资源委员会

承办方:深圳市城市设计促进中心

协办方:807社区创新实验室

文章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