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城营造法式与信模——城市设计观念、方法与工具的系统进阶

2018-11-02

规划大厦201

12724 人阅读

摘要:

这篇文章是黄伟文多年以来对城市规划和城市设计问题的集中思考和表达,信模——一个能快速呈现城市设计方案,通过六维评估系统与城市设计空间算法,即时可视化城市三维模型和各类指标的云端城市设计管理工具,也正式在此公开。

黄伟文

未来+ 创始人
城市规划与设计资深专家
原深圳市公共艺术中心主任
深圳市城市设计促进中心创建人
深港城市\建筑双城双年展组织者,哈佛访问学者

活动回顾

黄伟文,哈佛访问学者,城市设计促进中心的创办人及深港城市\建筑双城双年展的组织者,曾任深圳市规划与国土资源局的副总规划师以及深圳市规划局城市与建筑设计处处长等职位。2017年黄伟文创办非正规学院未来+学院,致力于寻找一种适用乡村与城市的规划建设方法,系统提升城乡品质。

从体制内一步步走到体制外,不变的是对当下中国城市设计与规划问题的深刻洞察与理解,并试图研发新的好用的工具去应对和克服这些问题。这篇文章是第28期设计讲坛的回顾,也是他多年以来对城市规划和城市设计问题的集中思考和表达,信模——一个能快速呈现城市设计方案,通过六维评估系统与城市设计空间算法,即时可视化城市三维模型和各类指标的云端城市设计管理工具,也正式在此公开。


审校:吴琼仪、吴碧芳

前言、编辑:吴碧芳

图片:未来+学院

大家好!谢谢刘磊的介绍!很高兴站在这里跟大家分享一下我离开这个系统之后的一些工作。我在设计中心成立那一天就组织了了第一期设计讲坛,今天很荣幸重新回来,也挺高兴见到一些以前的同事、领导,还有更年轻的专业者。

我今天分享的内容信息量比较大,会分两节来讲,一个是关于城市设计观念方法和工具的改进系统进阶;另外会提出一个新的规划设计产品雏形,跟大家分享。

当下城市的规划与设计问题

顶层设计与底层需求的错位

我的演讲会分为几个部分,一开始我们要从问题入手。我们这一届政府对城市提出了很多批评,也有很多的介入。总书记在2014年就对北京的城市规划做过一些视察或批评,批评主要是千城一面。为此当时住建部提出要重视城市设计、城市规划的管理,成立了城市设计处——比深圳市晚了20多年——也制定了一些设计管理方法。


我们首先要看一下目前的城市面临哪些问题和挑战,这里面包括交通、人口迁徙、住房压力。简单概括就是:我们的气有问题,我们的水有问题,我们的土也有问题。深圳前两年发生过一次比较重大的滑坡事故——这是这座城市在几十年的规划和建设中没有处理好的土的问题。

另一个就是总书记说的千城一面识别性差的问题。对这些问题,我们党中央和最高领导提出了一些很好的指示和解决方案。比如对水,现在提出搞海绵城市,上了一系列的海绵工程;对于千城一面则用城市设计来解决。大气太脏了,就关掉一些工厂,让空气变得更清新一些;如果人口太多了,就让一些人不要到城市里来;住房就通过建造保障房来解决……可以看到对于城市问题我们有很多专门的解决方案。中央召开的城市工作会议还提了一些很细的导则,比如说密路网。

但这其中有一个结构性悖论,我们的城市规划体系是一个特别明显的自上而下的体系,最终城市问题要到最顶层去解决。这样靠顶层来解决问题能否成功呢?其实这个体系在自上而下的运作本身中制造了一些它无法解决的问题。借用爱因斯坦的话来说就是,你不可能用你制造问题的思维去解决这些问题。


以北京为例。就在这一周,北京正在迁出北京。北京一直被梁思成、还有国外的城市设计学者认为是非常杰出的城市设计作品——当然这指的是古代北京。而现在北京的困境是北京市政府要迁出去,还要通过再建一个雄安来解决它的资源过于集聚带来的问题——这就是这几十年来城市规划建设制造和解决不了的问题。


我们不能只说北京,也要说一下自己的城市——深圳。深圳不同年代的总体规划是依据不同年代的人口、GDP等指标来制定,但我们所有的总体规划对深圳人口的预测都是不准的——这是城市规划本身无法解决的问题。深圳在不断制定更宏观、更长远的战略,像早些年制定了2020年到期的规划,后来延伸到2030年,再后来是2040年。所有战略都对深圳应该成为一个什么样的城市用一些宏大的关键词做出定义,比如“先进城市”、“先锋城市”、“世界城市”、“现代化城市”…….


这其中也存在结构性的错位:越是长远的战略规划,越需要长远的治理结构去匹配,而实践中却总难以做到一以贯之。我们知道,中国政府的领导一般是五年就换届,或者因为升迁等等一些原因时间更短。当领导班子的在任时间跟规划的有效期不匹配的时候,往往是换个领导就要换一个规划。所以对于规划的制定和实施这个结构性问题,我用常见的话来描述就是:规划就是墙上挂挂、纸上画画,领导换换就得改,不如领导一句话——这是自上而下的结构本身存在的缺陷。自上而下的结构是计划经济时代遗留的结构体系,认为所有的资源、所有的战略安排都应该从顶层来一层一层分配、划定指标,然后实施。

用图中上下箭头来表示这种缺陷就是:我们的城市规划体系是自上而下安排的,可是问题或情况变化却是来自于基层,来自于前线,来自于市场,是自下而上的。这种变化很难敏锐地传递到最高层,所以就在自下而上的基层市场的现实力量和自上而下的规划结构间产生了不匹配。

当然城市规划还有一个问题,它需要在图上或者电脑界面上作图——当规划设计师离开现场,就免不了产生脱离现实的弊端。

缺乏对人的关注

第二个弊端,是中国的城市规划一直缺乏对人的关注。我们规划所想象的人口实际上是一个模糊的、平均的形象。但当我们看人口结构的时候会发现,西方发达国家的人口结构是橄榄型,特点是中层很大,而中国的人口结构是倒 T形,底层人口特别多。与人口结构关联的居住问题有没有反映到城市规划上?城市规划的各种用地安排有没有考虑到这个问题?我想说的是,国内的总体规划对人和对社会的认知是不够的。

城市设计作用不明显

还有城市设计贯穿在城市规划体系里的具体运作问题。一个潜在的规则似乎是:城市规划涉及多少个层级,城市设计也要匹配相同的层级。所以等级化、自上而下的城市规划体系就自然同化出等级化的、自上而下的城市设计体系。

总体城市设计层面

我们以深圳为例看看所谓等级化的城市设计是怎么运作的。首先是总体规划和总体城市设计。深圳最早在1996年提出第一版总体城市设计,基本上是用轴线、圈、箭头来表达特区城市的结构。我不知道这种结构表达是否有效,因为城市实际运作无法使用这些结构的导引,我们所有人也都忘了这个城市设计——也就是说它其实没有起作用。


分区设计层面

分区一级的城市设计。这些分别是南山区和光明新区的总体城市设计。现在又有一些区在编制总体城市设计。大家如果了解深圳规划运作的话,也可以回忆一下,哪个区的总体城市设计起到了作用?作用在哪里?

我认为总体城市设计本身是有意义的,它的作用是保护绿色生态走廊这一类规模大的生态结构。但是别的城市规划门类,比如总体城市规划,也能起到这个作用。所以大尺度的城市设计到底要做什么?我认为编制设计前我们首先要回答这个问题,看这些设计成果能不能有实施落地的对接通道,否则无意义。

片区设计层面

再把范围缩小,我们来看片区一级的城市设计。这张图就是咱们此刻所在片区于2001年编的城市设计,当时对城市设计的理解基本上就是把房子摆出来,甚至把一些铺地、绿化和小路小径也画了。其实这个片区建设面临的最大问题并不是房子怎么摆,因为最终开发单位会自己摆——最重要的是,像我们这栋楼的用户如何才能到达对面的湖。


从我所画的箭头可以看到,这些社区的人如果想去湖边享受、散散步,其实是走不到的,因为没有路径。也就是说,我们虽然制定了城市设计,但这种设计甚至没解决人们跨过马路去水边休闲的问题。所以城市设计到底在做什么?城市设计就是摆放房子吗?这是我要提出的问题。

法定图则层面

再往下一个层次看法定图则。法定图则中的城市设计往往以一个篇章的方式出现。但是我相信,我们规划界的同仁——不管是管理者还是其它要引用这个法定图则规划的专业人员——基本上不会读该片区法定图则的城市设计篇章。所以编制这个文字篇章有什么意义?但是开发建设要照常进行,这个工业区要开发怎么办呢?只好委托一个专项的城市设计。我正好参与这个深圳湾科技生态园的专项城市设计。我最简单就是把一些通道给表达出来,把需要做公共空间而不能盖房子的地方给表达出来。我发明了空间控制总图来控制该控制的东西,这些该控制的东西都是跟公共利益相关,而不是跟要开发的建筑形象相关。控制的要素也很简单,就是这五条面向高尔夫的视线走廊和绿色的公共空间。建好后空中拍的照片看,所有的走廊、公共空间都得到了控制和实现——我们也马上搬到那里办公,可通过走廊看到高尔夫和深圳湾一角的景色——这才是城市设计应该做的事。

建筑设计层面

下一层次就是建筑设计,建筑设计也应该考虑城市设计。

这里有一个案例,是天安高尔夫住宅区报建方案。当时方案报到设计处,我对业主方说我对你的建筑设计没什么特别意见,但是我在住宅后面的工业厂房间画了一些箭头,说这些视廊不能被建筑堵住就行了。所以他们做了一些调整。我后来到现场一个一个去看实际效果,这些通廊没被堵住——哪怕你不能走到高尔夫,但是在社区公共空间里的感觉是通透的、有联系的——这就是到了建筑设计阶段应该怎么考虑城市设计的案例。

进阶城市设计:城市营造

理念:发挥自下而上的力量

城市设计整个过程总处在变化中,所以我有另外一个感想:城市设计其实不是某个人、某个设计机构就完全能确定的。这是深圳中心区不同年代,尤其是中轴线不同年代的方案,一直从最早,中规院的路网设计、1996年的竞赛、1997年的生态轴线,然后到德国奥博迈亚的优化设计竞赛,又到日本设计公司的中心广场方案,一直变化。


如果看1996年之前中心区城市设计的模型和建成后的效果,两者之间的差距非常大——也就是说没有城市设计师能够把未来建好的城市给想象出来,你的想象总会被改变!

所以我们应该转换观念:城市设计不应该是少数人的意志,不管这些人多伟大。比如说北京城,当年也有总设计师刘秉忠;巴黎的街道是由豪斯曼爵士主导拆出来;还有昌迪加尔的设计者勒·柯布西耶、巴西利亚的设计者科斯塔——现代主义的个人建筑师所主导的城市设计规划都不成功,而历史上这些个人强力推动的城市,其实在后面也会不断演变。我们要对个人意志的城市设计保持警惕,现在城市太复杂了,并不是一个人或者一个研究团队能够解决得了的。


最近林林总总的各种城市设计竞赛,大多数是让这些参赛者去构建对城市未来的想象,基本上通过效果图来表达。我觉得这个是有问题的:把城市设计仅仅理解做想象未来城市形象的工具,对城市设计来讲,并不是一个好的结果。如果城市设计只是变成了给决策者找找感觉,让他们知道未来可能是怎么样的一种工具,城市设计这个专业会萎缩,会出问题的。包括理解城市设计就是创造标志性建筑——中国这二十几年是标志性建筑热火朝天的年代,它也是有问题的。

为什么靠个人意志或者少数专业者是不够的?我们目前主要是这样:由政府和某个专业者来做城市规划顶层设计,强力去推某个理念。比如他们想达到的是A这个理想的时候,通过大量的市场反馈,大量的公众意见,还有下一步各种建筑师的互动,最后它的结果会变成B——现实比较骨感。也就是说,规划设计流程应该不是一条直线到底,而要把各种力量,各种有可能改变你的规划设计设想的力量,也包括他们的权利,都考虑进来。公众有权利参与,有权利去改变,这些都应该考虑进来,尤其是公众的意见。


自上而下的规划体系,其实需要自下而上的结构去弥补、完善它——这是对现有中国城市设计体系问题的重新思考。

做法:城市规划、设计融合

接下来要怎么办?我觉得要重新设计城市规划设计的体系。

现在这个城市规划体系我们发现它有问题了,大家想引进城市设计来解决城市规划问题。我的建议是,我们就把城市规划体系里有用的部分,假设是50%留下来,再假设城市设计有用的是80%,我们把这两个加起来整合在一起算了。这样我们可以节省资源,可以集中力量解决问题,这可能更好一点——这就是城市规划和城市设计融合的模式。

这个系数表达的是投入的资源,甚至是规划设计费。我们可以节省一下,不需要城市规划和城市设计各自做一轮,花两边的钱。当然我们也可以彻底一点,规划体系如果有众多毛病无法自我克服,干脆就放弃它算了,让它特别简化,重点依赖城市设计去帮我们解决问题,把部分城市规划能起作用的功能转移给城市设计。好像目前部委改革,就是倾向于各个地方自主做城市设计,城市规划做得特别简单,画个线控制分区就好了。我觉得这也算是一种优选的方案。

但是目前改革好像还没那么彻底,所以两个体系还保留,也在加强,又有一些问题,比如两个体系如何消除隔阂、所发生的费用会不会仍然效率低下和浪费,各自规划设计出来的成果会不会根本无法起作用,还需要花更多钱做国际竞赛什么的。

住建部城市设计处也颁布了一个城市设计管理办法。我对这个管理办法进行关键词统计,发现这个办法里的城市设计强调管什么呢?去掉无效的,有效的、最重要强调的是“特色”和“风貌”——这是目前专业管理单位对城市设计的理解,就是主要解决风貌和特色问题。像我前面提到,风貌和特色的最终理解和结果可能就是一堆效果图,或者是一些形容词,比如现代化、高大上之类。这种以风貌和特色为焦点的城市设计,其实限制了城市设计解决问题的能力。

价值观:用户思维、系统思维、国际视野

用户思维

城市规划设计界对用户需求的关注不是特别强,这也是城市规划设计往往出问题的地方。因为服务对象和委托单位往往是政府,而政府不是用户——这就是问题。

我想引进风行于产品设计界的设计思维,做一些小小的变革。规划设计第一首先是要了解用户,定义好你要解决的问题,再通过开放的方法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案,快速原型化。解决方案也不一定马上可行,所以要有测试,要调整。是这样一套设计思维来做城市设计,才更有效。

这种城市设计思维的核心简单说就是用户思维,再简单一点就是落实我党的群众路线——规划设计要跟广大人民群众需要结合起来,要到社区党群中心去跟老百姓见面,了解需求。

其次,了解需求也需要方法,这种方法强调同理心,就是要你站在用户的角度去考虑问题。

第三要开放。并不是你这个行业习惯这样做规划,习惯这样解决问题,你的答案就一定是对的。答案一定是开放的,解决方案的过程也一定是开放的。在快速形成某些方案之后要测试一下,进行迭代——这是产品设计行之有效的方法,既然城市规划城市设计经常行之无效,那就应该引进新的方法来改进它。

系统思维

还要引进系统思维。城市是一个系统,大家都知道,所以这个我不展开讲。

国际视野

还要有国际视野,这也是总书记要求的。所谓国际视野就是要了解全球城市设计领域的研究、包括各种城市设计的主义主张。有人专门研究发现有几十种主张。我把它们集合在一起形成系统。有些主张是关于城市观念方法,有些是设计的基础方法就是调研方法,有一些是关于生态环境及基础设施主张,有一些是关于空间的——越来越多的空间研究是往参数化、导则化的方向走。

调研与评估工具:六维村城营造系统

我把这些城市主义主张整理成六个板块(见ppt),我称之为新的城市设计结构,或者新的城市设计者该掌握的知识。这里每个领域我都标了要去补充的知识需要去学习,城市设计不再仅仅是空间形态、形象风貌的狭窄领域,也包括城市生活、基础设施等。这种方法不但适用于城市,也适用于乡村。它超出设计范畴,包括筹划、建造、管理运营的概念,所以我把城市设计升级为城市营造,然后把乡村包含进来,就叫村城营造法式。


这里头最重要的是达到三个维度平衡,经济、社会和生态的平衡。这个平衡还可以扩充一下以更全面具体。我把三个维度坐标向对面延伸,由包括了空间维度、时间维度和治理维度,与经济、社会和生态合起来变成六个维度。这六个维度是评估城市规划、城市设计,评估一个建设行为及后果的方法——这个方法提醒我们考虑问题如何可以全面一些。

除了评估上的六维,还有一个六维,是城市规划设计在时空维度上的跨越。我们知道,城市规划面对一块空地的时候,往往是用平面色块来做规划,这是二维的。城市设计被理解为就是解决三维的问题,把房子立起来。这种三维效果如果能分期以逐步达到,它就是四维的城市设计。但是这几乎不可能,城市规划设计从来不是一个线性的过程,它往往会节外生枝、分岔改道。这种规划设计在半路上被改变,比如五年期望达到的效果,结果出来是另外的效果,这个属于第五维度的问题,若能包容到就叫五维城市设计。

其实还存在六维的可能,则在开始时候我们就应该想象各种可能的变化因素,所提供的城市设计是一个朝任何方向改变都可以,能包容任何可能性的城市规划,我称之为六维城市规划。这跟传统的线形思维不一样:既然关于未来的设想总是会被改变,那从一开始就应该把各种改变的可能给包容进来。所以,未来的城市概念模型应该是一个可以改变的橡皮泥,你可以朝各个方向改变它,而且改变的成本很低,而不像现在一说改变就是用第二个规划、第三个规划去代替前面的规划。我觉得这个是城市规划设计应该发展的方向,叫六维规划设计。

三个设计价值观念

讲完上面基本问题以后,我会把进阶城市设计,则村城营造法式的六个方面也快速讲一下。在城市规划设计观念与思维里头,最重要需要强调的是价值观。这个价值观我从古今中外去寻找。中国古人话里最有代表性的是孔子这句“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是挺好的规划设计价值观,就是说规划师自己不想要的东西,你就不要画到规划图上——你不想被堵在路上,你就不要画那么宽的路,越宽的路会导致越多的堵车;你不想别人去拆你的建筑,你也不要去拆别人的建筑。

古代外国智者亚里士多德被上海世博会口号引用的这一句话也挺好:“人们来到城市是为了更好的生活“。这个价值观提倡城市规划是为了人类生活更好的品质而进行。

第三句话是当代的布伦特兰在联合国课题上提出的“可持续发展”这个概念,就是你现在的发展不要把后代的资源给用完,不要妨碍后人的发展。

这三个观念分别代表了:人与人之间不要妨碍别人是社会和谐准则;人向往美好生活是一个经济诉求;而可持续发展是生态需求——仍然是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三个维度的平衡。我再次强调规划设计的价值观的重要性,后面的六维评估也是从这个价值观引申出去的。

这个价值观目前中国这一届政府也是这么提的,特别正能量:“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之间的发展矛盾,就是我们要解决的”。城市规划设计也应该有这个意识,我觉得这是一个正确的价值观。

社会影响

有了这样的价值观以后,我们开展规划设计的时候要有一个基础的工作,就是了解资源,也了解你做的事情对这些资源的影响是什么。

在建筑设计也可以评估一下社会影响。

案例一:坪地建科研发楼

这是建科院要建的一栋楼,我参与了项目的社会影响调研。这是项目基地,正好面向三个方面:自然、城市和城中村——一个复杂的社会。这三个界面在一个建筑里头怎么做出回应?面对自然,面对城市,特别是面对社会。

我们更多的方式就是社群互动、调研,让社区的,不管是爸妈还是小朋友,还是外来工,还是本地的年轻一代,让他们来表达他们对社区发展的诉求。最后把它们合成,看空间上怎么响应各方诉求——我知道的也许这是中国第一个建筑单体方案愿意去委托机构来做社会影响调研,做社会方面沟通的。最后通过社会调研了解需求,建筑底层架空了,让社区人群能够穿越,跟社区有对话——社会影响研究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案例二:湖贝古村

第二个案例是湖贝古村改造。开发机构已经做的方案很少认识到里头的资源,其中主要的,一个是公园,一个是古村——这个古村完整格局有500多年的历史,很好地为深圳古老历史作了空间见证,如果把它铲除就很成问题。还有这些绿荫的道路、狭窄的街巷,都是珍贵的历史空间资源。也包括这20年建的新楼,还能用,也是资源。也包括这个社区人的生活,他们从事的海鲜批发行业,都是这个城市的一部分,也是一个产业资源。这一些都应该在规划设计里加以系统考虑,如果能系统考虑,结果应该不一样。


我们一般来说只考虑了经济上的问题,考虑交通、环境的影响,但是社会影响是考虑得少的,所以存在一些问题。你开发得到经济效益的时候,要考虑到搬出去的人住哪里,原来中低收入阶层的人住哪里。如果你研究了这些资源,其实你是可以做出不同的规划。一定要研究历史,时间是一个资源,你把历史当作一种资源的话,也许你的规划设计结果就不一样。

规划设计既然是研究空间安排的,就要对过往的空间有所研究,不能够只把它当白纸。拿湖贝例子是想说明,对城市资源要有一个全面的评估,才有更好的解决方案。你把既有资源都当垃圾,一下子就把它炸了,这里头几十亿就没了,就变成成本了。

我们在座也有很多人参与了抢救湖贝古村这件事情。我觉得这件事情在2016年是深圳规划设计界非常重要的事件,在全国的规划设计界也都很有影响。这是深圳规划设计界值得骄傲的,但是应该把它变成一种方法,变成一种制度。


实际上,在湖贝更新开发容积率不变情况下,完全可以保留古村,包括公园主要部分。而且新建筑间距也可能做得比原来更好,这些可能性都有。保留建筑面积本身在整理之后就已经很值钱。如果这些老房子能整理出来使用而不是变成垃圾,你就多100个亿的收入。


交通我们也做了研究,其实大马路的交通不如密街巷,因为这种高密度的开发靠大马路肯定是堵死。交通上我们也有一些创新,靠空中立体交通来解决,包括环这个村的立体街道,包括罗湖区要深南路上的绿色界面都能做到。从空中可以俯瞰古村,上面是一个空中街道网络

为了解决这种高密度开发必须引进新交通——我后面会介绍到我在交通这块的研究。新的交通可能性从空中就能疏散,不用集中到地面。包括车库不做地下而可利用高层的底部来做——这种案例,像芝加哥湖滨公寓也是这种方式,不用大开挖地库也能解决问题,还更便宜。城中村握手楼也有可能保留,我们曾想象整理一下给原住户住——但现在看来综合整理以后它也变贵了,还是会把原住户赶走。在屋顶开发利用上,新的高档社区可以用中原来低档社区的屋顶做花园,是一个立体叠加。

深圳在最中心的地方如果能完整留下这么一个五六百年的老村格局,就比过了广州、上海、北京——也有可能下一个改革开放十年庆总书记就到这种地方来看,上次他去广州就看老地方。所以深圳如果能把老的东西保留,这是更牛的一种设计。

案例三:雄安安置区

现在雄安很热,我去年也去了两趟雄安,也讲讲那里的第一步安置区的情况。照片这种玉米地景观和田埂路网,按常规模式推土机要把它铲掉,土地要平整,各个村也都要整体搬迁。这样常规规划,这样的常规路网,对这块土地的建设破坏是100%的。

有没有可能换一种建造城市的方式,减少对土地的冲击?这个地方其实已经有路网,机耕路及田埂,还自带有水系,因为它要浇灌。这个路网和水网可不可以成为未来城市的一部分?

像深圳的开发建设本地乡村做了很大贡献,那河北雄安乡村能不能也参与城市做贡献?所以如何认知在地资源,是一个重要的问题。当时我还在建科院,和同事一起做了个小的研究,把这块地的敏感生态资源勾勒出来,作为未来城市的绿地。每个村已经是事实上的建设用地了,通过腾挪,每个村所在地可做高密度开发,交通可以用TOD(以公共交通为导向的开发)的方式布置站点。

路网大部分沿用田埂路,少部分做一些可以通过性道路。因为有了轨道,包括我提出一种微型轨道PRT(注:Personal Rapid Transit 个人快速运输系统)也能够叠加进去,那基本上不用场平做太多新道路,就可以解决交通问题。地块在交通的指引下就可以做开发。这样的城市形态,就完全和我们用传统方法规划的城市形态完全不一样。

刚才讲的这些例子都是发展六维评估过程中的一些案例,我今年逐步把六维评估系统化建立起来。建立起来以后我做了一些小应用。这个应用是滨海大道要下沉项目。先评估现有的滨海大道六维资源状况,每个人都可以按照自己的打分得到这样的雷达图。

如果要建地下隧道,就要把所有的路面给废掉,所有的连接线也要往下穿,这样的方案比如经济上可能要花多少钱?影响多少现有的交通出行?对历史时间、对已有生态——包括大开挖以后各种土的处置——种种影响都列出来,你可以自己在评定项打个分,再从图形上看这个方案在六个维度上的表现。

那有没有代替方案呢?当然有可能,就是跨板,覆盖70%或者50%,板下现有路面照样通行,上面行人到海边也是畅通无阻,这个替代方案也可以做一个六维评估,得到估雷达图,来帮助做决策。这里具体文字部分的利、弊我也不展开讲了。


如果要建地下隧道,就要把所有的路面给废掉,所有的连接线也要往下穿,这样的方案比如经济上可能要花多少钱?影响多少现有的交通出行?对历史时间、对已有生态——包括大开挖以后各种土的处置——种种影响都列出来,你可以自己在评定项打个分,再从图形上看这个方案在六个维度上的表现。


那有没有代替方案呢?当然有可能,就是跨板,覆盖70%或者50%,板下现有路面照样通行,上面行人到海边也是畅通无阻,这个替代方案也可以做一个六维评估,得到估雷达图,来帮助做决策。这里具体文字部分的利、弊我也不展开讲了。


案例四:体育馆

包括深圳体育馆目前也碰到这个问题,它有拆掉老馆方案和老馆旁建新馆方案(学习综合专家意见可能在两三个地方可以安排新馆)。这样就两个方案:拆旧建新和留旧建新,从六个维度来打分。打分是一种大家都可参与的练习,很直观,最后六个维度的雷达图形状越丰满综合效益越高,越扁的就说明它在某些方面,比如生态方面、社会影响方面有比较明显不足。

我们也可以从六个维度来问深圳灯光秀的问题,比如从空间维度它为中心区表达建筑特征了吗?经济上花了多少钱?什么方式花的?时间维度,灯光历史发展过程是怎么样的?对表达深圳历史有什么好处?生态上有没有污染?有没有对动植物的影响?耗电耗材和持久性及后期处理如何?包括社会层面,大家有没有参与?有没有影响到旁边的住户和办公楼业主的权益?当然也包括治理上,就是政府这个决策过程是否规范严密?像这么大型的景观有没有城市的专业委员会专家参与?——这些都可以提出问题,再根据每个人自己对这六个方面的思考,或者是自己的一些调研,作出自己的一个判断。


当然也有针对开发商项目的评估,比如万村计划,对城中村的整治,当然非常好,但是也可以从这六个维度上提问。只要你用这六个维度去考虑问题,就会避免疏漏。这是一个方法,我们现在在坝光形态风貌的研究上也用这六个维度去评估它的资源及影响,这是很重要的方法。

城市基础设施研究

交通

为了把城市理解为一个系统去做好它,城市设计专业者要研究城市基础设施。比如说,现在的城市完全是由汽车决定的,所以你要研究汽车。我们要重新研究,到底什么样的交通工具和什么样的城市是适合的。这些年有了汽车之后,其它交通工具就被排挤了。汽车这样的交通工具需要快速流畅,需要立交,所以别的就要禁止,包括禁止行人走路,禁止学童,禁止马车、单车、动物、河流等等。这样的城市禁止就是把生态、生活、城市本身都搞没了。城市不是立交桥、高楼大厦组成的,城市必须由有人的美好生活组成的。如果我们建这一堆东西是阻碍人的美好生活的话,那它是有问题的。


在当代可选择的交通工具有太多,这是我列的现在全世界的各种交通工具,地下空中都有,一直到最先进的真空管。因为交通工具会在很大程度上决定城市空间形态,不同年代有不同的城市。我们现在要想象未来的话,我们应该思考:我们还坚持汽车城市吗?

各种交通工具的效率不一样的,对空间的消耗也不一样。这种比较公交与私车通行占地比例的游戏大家都在做,深圳滨海大道上也做过,私家车排多少等于一辆大巴运输量。我不具体展开讲,两者缺点很明显,包括环境污染方面。

我数落一下汽车的一些弊端,看看大家认不认同:汽车能源效率烧的汽油只有10%有效,因为其他90%是运钢铁的重量,不是运输你,因为你的体重只占钢铁的10%不到。它的设计速度一般是200公里,但你在城市里你能开多少?在深圳一般是30。但是把你管养汽车的时间也加进来——加油、洗车、维修——如果把这些时间也摊进去,汽车给你带来的速度平均其实是9公里。你拥有一辆汽车,你开它的时间和停放的时间,效率也低于10%。车库的效率也是有问题的。

道路占用刚才已经有很多实验,它占有了96%的道路资源。污染的贡献,尤其是深圳这样的城市,工业已经大量外迁或者升级,主要污染是汽车的贡献。还有死亡率,中国也是很高的,万分之六,一万辆汽车就能杀死6个人。

汽车的各种弊端已经到了城市规划设计不得不重新对其思考的一个阶段。这是全世界最新的个人化交通工具。我为什么列举个人化交通呢?因为汽车的优点是个人化。如果新交通工具也是个人化的,也能点到点,就有可能竞争取代汽车。我就想有没有新的可能,新交通工具跟玩似的,多好。

如果拿这个游戏来比较的话,它甚至比公共交通优点还要多,它甚至不占地,他只占了一个桩子的位置,就解决了很多交通问题,而且它是点到点的,不像大巴一样。最近重庆的事情就是,坐过站了,要闹,最后掉江里去了。对公共交通有一种过于正确性的推崇,好像大容量公共就好。但是大容量的公共有它不好的地方,很多人挤在一起,特别拥挤,你要陪着很多人到一个地方,特别不友好。

如果拿这个公交与私车及单车的占地游戏来比较的话,PRT甚至比公共交通优点还要多,它甚至不占地,只占了一些柱桩子的位置,就解决了很多交通问题。而且它是点到点的,不像大巴一样。最近重庆公交就是因有人坐过站了,要闹,最后掉江里去了。我们对公共交通有一种过于政治正确性的推崇,好像大容量公共就好。但是大容量的公共有它不好的地方:很多人挤在一起,特别拥挤,你要陪着很多人上下站才能到一个地方,特别不友好。

所以我觉得未来的交通应该有大巴、大容量公共交通的绿色环保优点,也应该具有小汽车的私密性优点、点到点的优点。简单讲,这种新的个人化交通工具比汽车要好500倍,在运量、速度、投资、耗能、死亡率各方面综合起来。有好过500倍的交通工具,我们为什么不考虑呢?它具备了小汽车的各种优点,而且避免了小汽车的缺点,这个是我力推的。

我在设计中心的时候和刘磊一起去推动创客比赛去发明或研发这种新的交通工具,让汽车堵在底下,让人可以在交通中解放出来,你可以上班路上做瑜伽什么的。而且它也是一个物流系统,这样快递小哥也不用骑车满地跑,它可以是一个24小时的物流系统。这个系统适用于像河套这样的地区、适用不同的生态景观敏感的地方、历史文化敏感的地方、甚至高密度的城市,甚至下暴雨,城市要泡在水里的时候,我们应该有这么一个交通工具潇洒地从水面划过,让汽车泡在水里。


这样的交通系统会形成一种新的城市形态,这种城市形态我把它称作多地面城市和超低冲击模式。这张城市截面图上面多地面部分已经实现了,就是现在的科技生态园。但是我让这个截面再进一步解放,就是它可以不破坏地形,不开挖大地库,也可以解决停车,如垂直停车楼。


做这种研发没有太多人响应,所以我就自己做了。这个中康路高线公园视频是我原来在中康路8号上班每天过天桥的时候想做的一个改进方案,就是怎么改进城市步行系统并引进新的交通可能性。我把莲花山后面的中心区中轴线延伸到跨北环,架空在中康路,然后达到梅林后山。两边建立的高架步行系统,设置空中跑道、休闲交流空间、包括小公园——中康路八号对面做一个创客中心小公园。我把PRT整合其中。包括福田第二人民医院病人没有地方去,没有公共空间,有了这个平台他们可以散步到两个公园去。底下拱形结构不影响现有车道。卓越城后退出来大面积空间可以整合在一起做得更好。包括可以在地铁站上方做体育设施。也包括把福田城管门前停车场改成一个停车场架空花园。最终,我们可以建立两个山之间的联系,扩展中轴线,实际上也是对福田区城市结构做大的改进。

福田区还有很多需要做这样类似的结构性改进的地方,如果有人愿意给我钱,我会一一都做出来。但现在还没找到钱——上面这个独立研究是我们自己自费做的。

我做的PRT研发,你可以先用手机把它叫过来,然后走进去,个人化使用。甚至,你还可以踩一踩脚踏板锻炼和发电起来。它挂在步行桥下面,经过办公楼电梯厅的时候换乘非常方便,甚至有一些是在裙楼上空走,或悬在高大挑檐下走——新的交通方式让我们有可能建立一个新的城市,这是其中一个案例。

公共厕所

除了交通,还有市政也得去面对的。所以,去年我在一个小村落里去改一个公共厕所,也正逢公厕革命。我理解公厕革命跟现在推的公厕革命还不一样,现在公厕革命主要是提高装修档次,或者是把已经设计得很好很受市民欢迎的公厕给拆了。

我觉得公厕里头也有资源,肥料应该拿来种菜,肥水不流外人田,为城市提供绿色有机蔬菜。它可以把一个公厕和垃圾站变成小农场和社区景观。现有的垃圾站和公厕都很讨厌,而且往往在社区的中心,这是完全有可能去做好的。

这就是我的进阶城市设计的第三个板块,或者叫村城营造的第三板块,要通过市政交通设施的重新设计去改变城市。

城市设计空间研究:数据化规划准则

第四板块才回到城市设计本来的主业,空间研究。我先分享一下早年我对城市空间的一个“雕塑”发现。传统城市,刚才讲巴黎、柏林,他们的街道特别明确,建筑界面的作用好像是用来围合街道的。我当时做的是跨界艺术参展作品,一边有一个泥板,邀请观众顺着泥板上的城市投影把街道广场切出来,就是切、雕或者说减法的城市。老城市街区和街道都可以这么减出来。

另外一类城市像深圳和新北京,每个建筑都捏成很特别的造型,然后它们聚合在一起,都不去做公共空间广场的整齐边界,这样所有城市空间都是漏风的、缺围合感的。这种城市生成模式我叫加法的城市,或者是塑造的城市。


雕是把多余的去掉,塑是把它生捏出来。我觉得城市空间的塑造也是这两种方法。一种用减法,创造明确的公共空间边界;一种注重实体本身,实体造型千奇百怪,但它不一定能组成一个公共空间品质很好的城市。

这里面最重要的是规则。从古到今,其实城市是由各种规则形成的。这里收集了全世界各种城市的规则,各种Code,就是城市的规范标准,或者是密码,或者是逻辑。今早我也发了一个逻辑思维微博关于规则的文章,讲曼哈顿的形成,其规则很简单。


城市的各种规则其实是城市规划设计非常重要的一步,我在城市设计处的时候,自认最重要的工作做的就是规则——编制《深圳市城市设计标准与准则》。可能大家也都忘掉这个准则了,因为它是2009版的,已经被拆解或者整合到别的准则里去了。我觉得里面的准则能够保证一座城市最基本的质量,是基本面。而且这些准则,如果它是有逻辑的,而且是可用数学描述的,它就可以变成一个程序。柯布西耶创作了一个人的尺度模数来做建筑,城市空间也需要一个基本模数。


城市设计主要是怎么塑造城市空间,而城市空间也由很多标准、规则、模数、尺度控制,也可以通过数学来描述它。所有城市设计要做的空间内容——道路网密度、公共可达性、等等。而且量化以后可以计算机自动做,而不用你自己做。

生成一个曼哈顿的路网,不需要我们学5年的本科,再学两三年的硕士,再工作几年,再来画这样的图。这样的路网图,给一个中学生一把尺子就能画出来,对于计算机就更没问题。


这是一些计算机生成城市规划的研究,我们今年也做了开发,也应用在坝光。这是街块外轮廓模型,是一个命令生出来的。街块外轮廓模型变成建筑示意性模型,也是一键生出来。


生成什么样的空间模型更适合当代生活?我提出三段式街块设计指引:底下基本架空,开放给公众,没有围墙,可以有一些公共设施或者商业配套;中间是街块主体,可以是办公、住宅等;屋顶不应该是平的,可以利用做屋顶花园、农场、太阳能发电等。这是回到古典建筑的三段式划分:顶层、中间、底层都是什么?


都应该有不同的城市角色。从城市剖面看,所有底层都可以开放给公众或留给自然,交通也可组织进来。

我现在主张的街块地块城市设计强调公共空间,要给建设地块明确公共空间和绿地比例;另外,要互相连成网络。这样就等于在城市规划原本只考虑大面积公园绿地之外,在可建设用地、某种程度已经属于业主私人范畴的用地上,又提出了一定比例的绿色,而且要落实,要网络化。这样,可建设用地也能扣出一半的绿地出来,跟城市原规划的绿地指标加在一起,城市真的可能超过一半为绿地——这也达到了总书记对雄安的要求:一半绿色。

都应该有不同的城市角色。从城市剖面看,所有底层都可以开放给公众或留给自然,交通也可组织进来。

我现在主张的街块地块城市设计强调公共空间,要给建设地块明确公共空间和绿地比例;另外,要互相连成网络。这样就等于在城市规划原本只考虑大面积公园绿地之外,在可建设用地、某种程度已经属于业主私人范畴的用地上,又提出了一定比例的绿色,而且要落实,要网络化。这样,可建设用地也能扣出一半的绿地出来,跟城市原规划的绿地指标加在一起,城市真的可能超过一半为绿地——这也达到了总书记对雄安的要求:一半绿色。

上面提到,城市设计不仅仅是一个团队能决定、或者是自上而下封闭的决策系统能决定的事情,它要和公众沟通。那怎么样沟通呢?实体模型算一种,游戏也算一种,更多公众或年轻一代更能理解游戏。所以我觉得,城市设计需要做一个改变,要通过工具的改变来分享和允许公众参与。


城市设计管理以前是二维和指标表达,后来我推动三维空间控制表达,但是还远远不够,因为需要跟公众有更多直观的交流互动,需要可变模型,比如我们现在研发的信模。

信模帮助城市设计变得智能化和开放互动,所有指标可以实时看到空间效果,能够知道和周边的利弊关系,而且这种可视化效果可以分享给公众,让公众更好参与,避免往往施工之后才发生的冲突。

住宅研究:最终是为了追求诗意的栖居

接下来讲的,是我认为城市规划设计一直忽略的居住问题的研究。总书记也一直关注并指示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当时中央住宅会议上提到的问题也是针对规划的,一条是要根据实际人口来配建设用地指标,不要只是根据常住人口或户籍人口。另一条要求大量闲置土地要用起来。我觉得都很好。我对总书记的这些文件学习得很精细,做了一些文本的解读。

我觉得住宅问题是中国城市规划设计也要关注的问题,不能只推给市场和房地厂商,城市规划可以做一些工作。

中国社会结构是下面大上面小。能发出声音的,比如人大代表的比例,越往社会高层比例越大。也就是说,我们听到的声音是社会中高层的声音,中低层的声音我们是很少听到的。因为我们很少听到,所以我们的规划会忽略一些阶层的居住用地。规划大量的居住用地一旦进入市场,其实是变成商品住宅,大量的人则住在城中村。我们现在开始想到了保障房用地——保障房用地特别少,而且特别偏远。


这就存在一个巨大的矛盾:下面的人口这么多,可是我们规划安排的居住土地没有定向安排,进入市场后的土地基本是为中高端人口供应的。这是一个盲区,我们没有面对大量中低收入人口的住宅用地分类甚至图例,所以就造成这个状况。现在我们的职住平衡有很大的问题,这是深圳工作岗位分布图,另外一个是居住密度图,两者不匹配,导致了深圳所谓的英雄难过梅林关,因为每天都拥堵,大家要通勤,因为城里住不起——所以福田区如果做总体城市设计的话,最重要考虑的是保障房人才房的问题。


中国居住区一直偏好大和封闭,城中村反而是一个开放社区。直到党中央说了,要做开放小街区,这个问题好像才有共识。我这些居住地块的小型化、混合和开放,是党中央发话之前的研究了。北京单位大院都是封闭社区,所以北京道路动态总是红色拥堵。大的社区应该被加密,留出小公共空间,做不同分类适合社区交流,也包括为保障人群或者是一些创业者提供一些公共空间做就业空间。

总的讲,居住关系到城市的幸福感问题,人的居住也有不同的追求,最后的追求是诗意的栖居,这也应该是城市设计的最高追求。

城市更新研究:新遗产、新价值

最后讲城市空间的迭代优化,涉及城市更新,涉及遗产去留。遗产能列入文物的估计万分之一,因为它必须有非常珍稀和突出的价值才能列入文物。这就出现一个问题,99.99%的普通老建筑不受保护。我们现在说的湖贝村、体育馆都属于这个类型。

因此特别需要一个新的遗产概念,我把它叫做“新遗产”。文物保护有严格要求,但一些建筑采用商业型复古也是没有必要的,对普通老建筑来讲也没必要修旧如旧,可以新旧并存。我们要管的是大多数没受保护的普通老建筑应该怎么办的问题。


要提出新的分类,把普通老建筑也变成保护类型,但这种保护不要把它变成文物建筑给禁锢起来,而是容许综合开发、活化利用。当然这也要进行各个维度的评估,看普通老建筑每个维度长短,主要是取长补短。


建筑有各种寿命曲线,时间关系我不展开讲。总的说,建筑可以有另外一种寿命,既不变成文物一成不变,也不一下子人为把它拆掉,或让它自然损坏。而是如果它还有价值,我们就延续它的生命让它走下去。有时候我们新建的建筑也不需要长命百岁,你让它临时可变就行。

之前在城市设计促进中心我们做过金威啤酒厂保护的工作坊,最后我的一个建议是,新开发的建筑面积直接叠加在老厂房的上空,托举在上面就好了。这种做法虽然听起来觉得不可思议,但是我们后来请专业团队做论证,没大开挖,建设周期缩短,其实是更节省成本,更有优势的。


包括华强云产业园,当时申报了城市更新,我们则提了新遗产思路,不拆原厂房,直接在上空建新的开发面积。城市更新给你多大的容积率,你就把它叠加在上面。

回到湖贝古村研究,你要建的建筑面积我们可以保证它一点不少,但不必全部拆了才能做到那个面积,拆一部分留一部分也可以做到,不过需要做评估。


我们也不能光说不练,所以去年在龙华上围村双年展实践分展场我们做了一些简单的保护和活化利用,包括新老房子整修活化、还有公测垂直农场。

村城营造法式工具研发:信模

我基本上讲了城市营造的六个方面,都是一种新的城市设计方法,包括评估工具、空间算法等,可以发展成一种城市设计系统工具和产品。就是我接着讲的神器——信模。


再重复一下现有的城市规划问题之一。从二维城市规划,三维城市设计导则,具体地块的导则,到设计要点,到建筑设计方案,这个过程是由不同团队用不同的作图方式,做出静止的图纸——它们之间有一个巨大的缺陷,没有数字化的关联,不能互动,相互有冲突,有矛盾,没有一致性。

我们做是一个多维和连贯的空间信息环境,不管是二维规划、三维模型、建筑示意、建筑设计要点,包括建筑设计方案,都在一个空间信息平台上,可以一口气贯通,能达到数字化关联、互动和一致性的——这就是信模要达到的目标。

简单讲,信模,我们叫城市智能互动模型。智能这个部分就是城市空间形态的逻辑可以数字化描述的,就交给计算机去瞬间生成。但生成的东西应该拿来跟人互动,让公众参与,让更多的人来调试它,让它优化。“智能”和“互动”是这个工具的关键词。

最重要的是逻辑算法,就是把城市规划设计的规则、标准及生成逻辑都变成逻辑算法。它能发挥作用在六个领域,一个是评估分析,第二是传统分区规划,第三个是空间模拟——就是把三维空间效果模拟出来,让人身临其境,知道这个空间发生什么变化,今后什么样。这种模拟,除了建模,也能自动出效果图,或者进行仿真漫游,或AR/VR增强现实的漫游。然后是公示互动、迭代优化。

我放个视频来讲它已经能达到的效果。以坝光城市设计为案例,先建一个模型环境,从64年坝光的航片到现在的航片放进去,进行一定评估。把现在的法定图则导入就会发现一些道路和用地与树木和河流的冲突。我们做了改进,建立多条山海步行通道,再一键生成它的体块模型。我们还生成城市首层,看庭园、公共空间及相互组成网络的效果。再生成示意性建筑,也是一个命令生成的。

信模可以自动分地、自动算公共面积和留出公共空间,自动生成示意建筑。原规划城市设计示范模型与开发机构的建筑设计方案有一定矛盾,我们用信模进行改进,提出三段式城市设计指引,有更精细和符合建筑专业的合理管控。根据这种管控做的建筑设计,业主和建筑师都更满意的。

信模也尝试过住宅项目,能自动寻找相对合理的建筑布局,做日照计算等。

信模更能检核、比选和优化单独地块的规划设计条件,这个尤其方便城市设计的管理。

这就是信模目前能够达到的功能,是一款能帮我们把规划设计效率提高到一键响应的程度,更是城市设计观念、方法与工具的系统进阶。未来我希望它把城市设计升级、城市营造的各个环节都能够自动完成并方便参与。这就是信模想达到的目的。

谢谢大家!有什么问题欢迎提问。

互动环节


提问一 与普通数字化的区别

提问:黄老师好!我玩过设计城市游戏,现在我们也在做坝光这方面的建设,我的问题比较具体,就是坝光用信模来玩,和雄安的信模来玩,我想知道十年或者二十年,我们能不能玩得动这个游戏?那个时候我们能得到什么样的机制?

黄伟文:机器玩不动还是机制?雄安的孪生城市投入也很大,我知道坝光也在做BIM,BIM是后期的,不是规划设计阶段用的,是建造设计的阶段用的。比如雄安已经做了一个建筑设计,孪生的数字化的雄安是建筑方案确定也做了BIM后,把BIM的数据拿去施工,当然市政管理也可以拿来用。所有这些相当于事后的、与现实同步的记录。它是立体、三维、数字化的施工图归档,这个是孪生城市的本质。

信模是用于前期,就是在规划设计还没开始,或者开始过程中用它来讨论问题,来研究问题,来互动,它是一个开放互动的系统。这个可能是和孪生城市的本质区别。孪生城市是数字对应现实,BIM可以起到在建筑和施工阶段协调各专业,但是它很难用来讨论城市规划从设计,包括公众参与,它做不到。信模的目的是做后面的这些事情,所以不一样。

你要是去说未来相当长一段时间会怎么样,我觉得信模是创新的,而BIM其实是一个成熟的工具。

提问二 治理

提问:六个评价的维度,我觉得差了一个非常重要的维度,因为在城市规划中决策维度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维度,而且决策的维度对城市的影响,在你那六个维度里头,我觉得分量是非常重的。

黄伟文:我没展开,其实是包含的,就是社会维度的对面是治理,治理是包括政策、政治、决策,所有的政府行为都在治理那个维度。政府行为政府有评估,深圳也有民间机构在评估,像有一个智人百人团,他们会每年给政府搞一个金秤砣奖评价政府的行为,其实这就是政府治理评估。

提问三 合理性与客观性保持

提问:您扩展到的就是把城市设计的内容研究,把它扩展到这六个维度里,任何一个设计都可以通过这个维度来评估。每个维度的评估体系肯定应该都是建立起来,而且标准应该都有了。我感觉到好几个维度的标准是怎么去建立的,还有很多评判是带有主观意识的,对于一个方案,可能这个人在这六个维度,即便是同一个标准,可能打出来的分数都是不一样,最终怎么判定这个东西做的合理性呢?

黄伟文:这是非常好的问题。第一,评估永远是主观的。所以六维评估是一个开放的过程,每个人都可以根据自己的主观来评估。然后,你把所有利益相关者的评估叠加在一起,你就可以得到一个相对能反映问题的一个结果,这个结果能反映出不同人的需求,不同的立场,反而它就更加科学。

至于标准,我前面也花了很长时间去做分类,就是每个维度又再细分,每个维度分6份,再分6份,216份,就这么分下去。后来意识到这个东西不能完全设定一个标准就交给机器去做,其实应该开放的。

我们在深圳体育馆拆除问题上做了一个小实验。我们只提供素材,这个维度有哪些信息我提供给你,你可以判断,你自己打分。不管是政府的决策还是周边的居民,还是建筑师、规划师,其实你都可以自己先打个分。


提问:那我到底是收集哪些方面的人,收集多少份,我才能保证叠加的判断的科学性?

黄伟文:至少是所有利益相关者。

提问四 专业度、边界

提问:我接着量化的问题说。第一是,主观性会不会太强了点,公共参与的度在哪里,会不会削弱他的专业度。因为有些人就是用脚投票跟用手投票不一样;第二个那个规划方案的0.5和0.8的系数是怎么算出来的;第三个是规划和设计的边界问题,请问您是怎么看的;第四个是我觉得信模更像是一种支持决策的工具,不知您是如何看待的?

黄伟文:问了很多问题,一口气问了四个问题,我先一个一个回答,如果记不住你就再提醒一下。

第一个,主观性评价,你担心削弱专业性。我觉得我们目前的专业性,整个城市规划学科的专业性,本身应该有自我反思和开放的勇气。所以,先开放给公众参与,我觉得是没什么坏处。这是第一。

第二,评估的专业性也容易做,因为越是专业界,其实这里头就越有相通的标准,这种标准越容易被量化。其实难的是开放性,难的是公众参与。所以我觉得,首先做公共参与,至于专业界的评价,其实我不是放弃它,也还是可以把它建起来。它是一个专业和公众开放参与的平衡,我并不是放弃专业性。这是对你的第一个问题的回答。

第二个问题,规划这个体系到底给它乘多少系数,让它有用,是0.5还是0.8?简单讲,我们规划局的同事还在这里,把所有规划局一年的课题本子都收集过来,你看有一半的本子有用吗?如果有一半的本子没有用,那就乘以0.5了。0.5的系数就是从这里来的,当然也是一个主观判断,但是也应该是一个感觉。因为中国的城市规划信息不开放,所以没有人有大数据。但是我个人认为,这些年中国委托的所有城市规划设计起作用的真的不够一半。

包括城市设计。城市设计促进中心做这么多年城市设计竞赛工作,有多少能够往前落地实施,有多少是被不断调整改变,有多少是悬而未决,领导人找不到感觉就不往前走的,还有多少是评委看不上就被毙了的。往往竞赛五个以上你只选一个,从这个角度来说有用的只有20%,另外的80%是没用的,是陪太子读书。我觉得我打0.5、0.8都挺高的。

你问的第三个问题,这两个我认为应该合一,其实它们都解决城市问题,凡是能解决城市问题的行当,不管它叫什么名字,留下来。不能解决问题的,在浪费资源,也就是浪费在座这个行业从业者的生命,那把它放弃掉,做个清理。城市设计做大量的画图工作,最后这些图搁在不知道的角落里去了,这个工作有什么意义?不管这个工作叫什么专业无所谓,它能解决城市的问题,能让我们的生活变得越来越好,这个专业就有价值,就可以继续发展。如果没起作用,其实就应该清理它。我觉得这是一个简单的道理。

提问五 专业化还是普适化

提问:我想就信模的产品跟您探讨一下,这个产品的设计初衷是您或者您的团队对城市设计理念的主张,还是更多的是为整个城市设计的行业,或者相关从业者使用的普世化工具和软件?可以看到,产品更多偏向于主观的,或者团队理念的表达。另外,关于产品后续的定位发展,是向整个行业推广,还是专业人的使用。还是关于定位的问题。

黄伟文:这个问题挺好。我最早的想法,出发点是在设计处的时候,觉得我们城市设计管理有这个需要,当年我们提出设计要点的指标都是一些数字、文字,我们不知道它的空间效果是什么样,哪怕是规划院做了,跟开发商的需求,跟最后的结果还是有很大改变。我觉得应该有这么一个工具,当我写一个指标的时候,我就知道它代表的建筑到底长多高,长多大,跟周边的空间环境是什么关系,因为我们当年提过的要点也有冲突的,也有后面费更大的力气去调整改变,最后才获得满意。

我记得2004年有一个益田假日广场的项目要点提得很高,后面做出来的方案后面住区老百姓死活不同意,最后这个死结怎么解?我们当初为什么要提出这个设计指标,把这个开发单位引到死结去?具体我不展开讲了。

其实这种事情不管对开发机构还是管理机构都是特别消耗的,这是一个行政成本。后来圆满解决了,当时的书记说是一个很好的现象,觉得应该推广。但这个个案我们花了大量的力气去做论证,为什么之前不能提前预示出来?我当时跟信息中心同事提了要求,我当时还怪他们做不到。

所以首先是基于需求。再者我自己对计算机也比较感兴趣,也自己编过程序,原来规划局仿真系统我也参与创建。这个事情酝酿有10年。在2008年2007年左右,马清云把参数城市介绍给我,也带来一些专家给我展示参数可以做的事情,我一看就觉得,这个东西可以帮我们做城市规划管理。

最后一个推动点,就是2016年的阿尔法狗。下围棋人都比不上了,那让计算机来做城市规划为什么不可以呢?很多城市规划复杂程度并没有那么难。

信模这个工作就是从今年二月份三月份开始,八九个月的工作。成果肯定带着我们的城市设计理念,我们的一些价值观,我们对城市的一些判断。对城市空间,要更多的公共空间、更多的交通开放、更多新的交通引进、更多屋顶的综合利用,这些理念都放进去变成一个算法。我算出来就是我认为最好的。

如果我们有更多投入进来,有更多科研人员进来,那我们也可以按你的想法做一个信模的各种款,就是模仿不同的规划做法,或者是规划院做法,建科院做法。每个单位都会有不同的强调,他强调绿色,他强调形态,他强调标志性,可以有不同的算法。但目前是我在做,所以是我理解的城市品质,城市价值。我也希望它更客观一点,所以要做六个评估系统,这个评估系统也想开放给大家输入。我希望努力把个人或机构的主张开放,让更专业的同行加入进来。

提问六 维度的具体含义

提问:伟文经历的大概有四五个单位,好像在设计处的时间最长。伟文是我的老师,我们在社会有个长期的制度谈会,我们不是一个来说好还是不好的很牛的单位,而是他们的反馈意见有可能检讨我们的工作,城市规划的编制工作和相关的许可工作,黄伟文一直在升级换代。以前我跟黄伟文学了七年,也算是他的学生。但是今天的学习是他的升级版,我的理解,就是刚才您说的也挺好。

第一个是二维的,城市设计的空间总图是三维的,其实城市设计原来研究的是空间的和城市形象的传统古典主义城市设计的研究手法,后来研究的越来越多,心理学、设计学,还有人文方面,自然方面各种要素的转换和吸纳。刚才您提到六要素,我认为六维度还不够,六要素比较好。我认为占的要素的权重是不一样的,在某个区域我可能更侧重以人为本方面的,有的地方我可能侧重其他方面。没有决策要素最核心的定因,可能这六要素都不存在,您给它藏在里面,不如把它赤裸裸地拎出来。所有您研究的这些要素都是为做决策的量化指标。下一步可以延展用什么样的方式去做。

法定图则是有功能,一个是容积率来决定,两个重要指标。城市设计像中医的脉络一样摸不着看不到,大家的决策好与坏很难,各说各的,跟领导的喜好也有很大的关系。如果把这六要素分不同类型,有可能作为量化的评判标准,然后用数学的方式,把一些甲方的权力关在笼子里,我们有一些基础性的决策,可以用量化打分的方式。

因为我认为维度不能这样提,要素可能更重要。

其实我理解您的信模,可能是在新时代的数字化时代就应该加一个思维,就是加一个时间。

黄伟文:我们是六个维度。加了时间,时间有四维,四维上面做改变调整就达到更多维。


提问:我这段时间学了一个十维空间,每一维空间新的变化还可以再讨论。加上时间维度之后,因为我是去了雄安干了14个月,他们的数模不是简单的录用比如现实城市和模拟城市之间的关系,而是能分析因素对决策的影响,一旦决策成立以后可能就定了这个模式,甚至跟实施、运营管理、各职能部门在同样的网络上互相提醒、警戒等,它是未来非常牛的一个城市数字化时代新的管理方式。您只是在城市设计领域一个新的探索,可能是数字化的一个其中的片段,或者一个分支,我是这样理解的。

我觉得您做的这个东西还是偏粗了一点,如果能在下一阶段深化的时候,因为我理解决策者,我觉得决策者对这个东西接纳度还不是很高,可能在为客户设计的时候要考虑再周全一点。

另外,我认为六要素要再细化一下,而且在不同区域的细化不一样。

黄伟文:谢谢!提了很宝贵的意见,这个系统确实需要很多人提意见然后改善。跟雄安的系统对比,国家整个资源的投入,有更多的资源,是各部门协调一个特别庞大的系统,希望能看到它起作用。

提问七 个人快速运输系统

提问:刚才在里面看到空中轨道的交通,我觉得这可能是未来一个趋势。我想问,在现在已经有应用还是一个初步的设想?离实现还有多少距离?

黄伟文:这个叫个人快速运输系统,也叫PRT。我刚才已经说了一些世界的案例,一个是伦敦希思罗机场转运,是一个小包车,正在运作。阿联酋一个绿色新城马斯达,跟沃尔沃汽车公司合作,做的是室内无人自动驾驶的小包包,也是PRT。目前全世界这两例子是比较新的。而英国这个例子,目前雇了一个我认识的中国建筑师是在代理,打算推到中国,所以是在应用中。

要说另类的话还是挺多的,比亚迪之前做完云轨之后还做了云巴,我有机会碰到他们时还是会劝他们做得更小一点,因为不足够小的话,就不会成为一个新的产品,在城市里的适用性还是会受限制。云轨站台墩子很大,而且属于轨道,要发改委去批,太大了。如果还是公交思维,它无法跟小汽车竞争。新交通一定要吸取或整合公共交通和私人交通的优点来做。要不只是希望大家绿色出行做贡献,跟大家挤在一起——那为什么只是我挤在一起,不是你挤在一起?所以要想推动绿色交通也得考虑个人需求。

印度也在做,以色列做了最新的,上面的轨是磁悬浮的,非常快。这个肯定是未来,我看着着急,所以我在推进。

提问八 参考依据

提问:第一个,刚才提到整个信模的系统里多个参数之间,最后衡量出来的结果里,各个参数的权重您是怎么样分配,有没有什么样的参考依据?

第二个问题,比如我在这里建一栋楼,它可能对周围的人口和交通都有影响,你用什么样的算法去控制他们之间的相互影响?

黄伟文:我们现在是产品雏形,主要还是一键生成。目前在用的数据还是经验的数据,还没有采用大数据。所谓经验的数据就是我对好的城市的判断,再结合已有法定图则给的容积率,给的土地性质,这两个就足够生成三维的东西。至于三维的东西具体是什么样,公共空间有多少比例,只不过在这个立体的东西里还有很多变量可以加入进来。比如公共空间的比例、交通步行系统,在哪里更优先,怎么形成步行街,都是未来可以加入进来的。

未来可以提供更多的互动,更多开放的参与,进来的每个变量都可以和所有的原来的参数进行关联,来统一运算,这个在数学上是没有问题的。我们要的无非是时间或经费的投入。

提问九 普适性教育体系的必要

提问:我说的不是问题,是建议吧。我觉得您这个系统可能还要基于规划专业的普适性的推广。因为我们还处于脱欧,会选出川普的时候。规划的专业性不是不重要,反而是更重要的,要从小建立一个比较普适性的教育的体系。

黄伟文:我强调开放不等于说忽略这个专业,没有这个专业这个系统是不存在的,所以这个专业始终在。但我希望这个专业也要把里头有价值的东西给强调出来,一些有可能是无用的东西我们要去掉它。

提问十 运营计划

提问:我想问一下,今天谈的的大部分是技术问题,有没有考虑过运营层面?今天看到的是信模产品的雏形,刚才看到它的很多可能性,未来+对这个产品是要把它从研究的层面做到极致,还是在应用和推广上也会花力气,接下来1-3年会不会在这方面做投入?

黄伟文:我们研发是和应用直接同步的,我用真项目的需求来做研发,所以它已经在真项目里应用了,已经解决了真项目的需求。我已经检测过这个可以用了,至于如何推广,今天反正也是第一次跟同行跟公众见面,怎么去推广,说实话我并没有想太全面。我就想着,如果感兴趣的同行,觉得我这个能帮你加快速度,哪怕你二维的东西做了,要把它拉起来需要找建筑师,那我这个就可以做到。这是提供一种可能。

还有一种合作可能是,真项目从头到尾都可以做。还有第三种,你们觉得这个有价值,愿意投入共同研发,这也是一种可能。或者是提出你的需求,然后共同定制适合你的需求,这也是可以的。合作的方式我觉得是多种多样,我们这八九个月靠的是具体项目的支持来做的研发,其实并没有专项的研发经费在投入,也挺不容易。某种程度我们欢迎更多的合作,有更多的投入进来,我们也希望请到更多的更好的人才。

提问十一 特色小镇

提问:从城市规划的角度来评价一下,最近几年特色小镇的现象。

黄伟文:中国城市造城运动里头有很多一阵一阵的运动,特色小镇也是这么一阵运动,包括新农村,包括海绵城市等,所有的这些一阵一阵的运动,我觉得都缺乏一个对城市的系统思考,我始终坚持城市营造、城市设计需要有系统思维。

特色小镇某种程度也是从浙江的村镇做出特色以后再推广,也是一种产业行为或经济行为。

至于“特色”这两个字,我觉得本身就需要评估和深入的研究挖掘。什么叫“特色”,我做坝光的时候就已经在挖掘,试图解释“特色”是什么,什么东西是你这个地方独特的资源。能够拿出来去做特色。“特色”不是外来的团队给你打造的,或者是一种新的产业的植入,这些都不完全。“特色”一定是已经在那里,因为特色实际上是两个东西在制造,一个是时间,一个是地理空间。如果归到一个,就是大自然的造化,通过时间,其实在任何一个地方已经制造了特色。只不过是我们对特色的认知有盲区。我们看到了山水、树木都认为没有特色,我们要去改造它。已有的老房子我们觉得它太老,要改造它。在打造特色的时候其实是一个南辕北辙,实际上是在破坏特色,在摧毁特色。我觉得这里头也需要系统的思维和特色的综合评估。




注:以上内容均为现场录音整理并且略有删减,未经发言嘉宾校对,请读者仅作参考。

文章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