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美赛新闻

小美赛 | 2023小美赛需求征集
2023年7月31日 11:442023年的小美赛,我们将结合年度主题“找回附近-设计结合生活”,面向业主甲方、社会公益组织、机构、设计师及社区居民等广泛征集竞赛题目,希望借助所有人的眼睛,帮助我们发现社区中亟需改造的方方面面,只要您有想法,欢迎反馈给我们。

重新呼吸的土地:梅丰社区公园
2020年11月19日 15:56从2000年开始闲置、围蔽,几次建设方案都遭到居民强烈反对,到2020年开放、成为深圳公共雕塑展“嫁接"的主展场。梅丰社区公园作为中康艺术长廊的第一个“改造节点”,已完成施工并正式对外开放。本文采访梅林街道党工委委员韩青苗、创意公园竞赛实施方案的主创设计师黄丹霞、梁瑞华,分享梅丰社区公园背后的故事。

小美赛受邀参加第二届清华“社区规划与社会治理”高端论坛
2019年9月11日 15:39本文引用自THU社区规划,公众号:THU社区规划 《活动报道|第二届清华“社区规划与社会治理”高端论坛成功召开》 7月19日,城促荣幸受邀参加第二届清华“社区规划与社会治理”高端论坛暨成都•成华社区规划与发展论坛。本届论坛由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中共成都市委城乡社区发展治理委员会、中共成都市成华区委、成都市成华区人民政府、中国城市规划学会住房与社区规划学术委员会联合主办,...

龙岭社区岗亭、校门口、游乐场的微修复,与社区工作站的新探索
2019年3月26日 10:58小美赛第三期来到了龙岗区布吉街道的龙岭社区。由居民和谐促进会票选出来的设计地块,位于城中村和小区居民楼之间,普遍存在着混合社区的通病,如人车混行、公共空间少,空间利用率低等。 不同于第二期的立新社区,龙岭没有第三方社区营造机构的介入,社区自治程度相对较为薄弱,这也正是深圳大部分社区的现状。在此情况下,如何进入社区,是本期小美赛探索的工作模式。

人民小学和社区的交汇,哪怕是一点点的改善
2019年3月11日 17:02设计师应该怎样走进社区?2017年11月,由城促发起的小美赛第二期焕然“立新”抱着这样的疑问开始了社区之旅。这一次的改造选择了立新社区内的凉果街2号大院空地、培森大厦南侧通道、人民小学门口以及立新花园入口。在整整15个月后,四个地块的陆续改造完成,但探险故事里最精彩的往往不是终点,而是沿途的奇遇、以及相伴一程的伙伴。我们希望完成的不仅仅是空间的改造,更多的是对设计力量与居民参与在社区微改造中工作模式的探索以及实践经验的积累。 本文回顾了人民小学门口的改造历程,这一地块的方案曾经深受居民及各方的认可,却因与地块利益主体的缺乏沟通,让设计范围不断缩减,最终仅留下一个树池的改造。

社区内的潮汐停车位之争
2019年3月11日 16:34设计师应该怎样走进社区?2017年11月,由城促发起的小美赛第二期焕然“立新”抱着这样的疑问开始了社区之旅。这一次的改造选择了立新社区内的凉果街2号大院空地、培森大厦南侧通道、人民小学门口以及立新花园入口。在整整15个月后,四个地块的陆续改造完成,但探险故事里最精彩的往往不是终点,而是沿途的奇遇、以及相伴一程的伙伴。我们希望完成的不仅仅是空间的改造,更多的是对设计力量与居民参与在社区微改造中工作模式的探索以及实践经验的积累。 本文分享了培森大厦南侧通道的停车位改造方案变化历程。最终让各方都同意实施的潮汐停车位,反映的不仅是“因地制宜”的设计,更是社区设计背后牵涉的各方利益,以及压在社区工作人员身上的“责任大山”。

凉果街里,社区绿化带改造大冒险
2019年3月11日 16:15设计师应该怎样走进社区?2017年11月,由城促发起的小美赛第二期焕然“立新”抱着这样的疑问开始了社区之旅。这一次的改造选择了立新社区内的凉果街2号大院空地、培森大厦南侧通道、人民小学门口以及立新花园入口。在整整15个月后,四个地块的陆续改造完成,但探险故事里最精彩的往往不是终点,而是沿途的奇遇、以及相伴一程的伙伴。我们希望完成的不仅仅是空间的改造,更多的是对设计力量与居民参与在社区微改造中工作模式的探索以及实践经验的积累。本文希望通过改造历程的回顾,分享对社区微改造的重新认识以及对工作模式的思考。

谢菲实践家:用本土实践验证好理念
2018年9月19日 17:30“我们希望不要因为工作接触到的项目与所学的不同,就把之前学到的东西都抛诸脑后,要通过实践的经验来验证理念的可行性,不断摸索更加适用于本土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