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旅回顾 | 【设计与生活26】城市×自然:宝安滨海廊桥

2022-09-02

深圳宝安滨海廊桥

2322 人阅读

活动回顾

深圳宝安滨海廊桥是全国首个空中、地面、地下“三位一体”的复合式城市绿廊。第26期【设计与生活】小旅,由深圳成行建筑设计有限公司主持建筑师成行导览,带领大家在深圳宝安滨海廊桥上穿越宝安中心区,向海出发。

【背景】

深圳宝安滨海廊桥位于深圳市宝安中心区核心地带,是宝安区委、区政府完善慢行系统、缝合城市空间的重要民生工程。项目全长约2公里,北起宝安体育场,东联宝安图书馆,南至滨海文化公园,遥望前海湾。廊桥跨越9个城市地块、6条城市主干道,穿越核心商务区绿带,生态链接宝安体育场、图书馆、核心商务区、“湾区之声”演艺中心、滨海文化公园等城市重要节点,进一步增强中心城区通达性,是串联城市能量与滨水活力的重要纽带。宝安滨海廊桥规划的线位由深规院规划,James Corner Field Operations,L.L.C.深圳成行建筑设计有限公司及深圳欧博建筑设计有限公司为方案设计单位。

以下为设计师成行导览的实录摘选,希望无缘参与本次小旅的伙伴们也能了解到现场讲解的精彩内容。

【形式】

我们在思考桥的主色调和整体形式时,调研了整个宝安中心区现有建筑,试图寻找一个属于这个场地的特殊形式语言。最后我们从宝安体育馆和农商行大厦获得了一些灵感,选择了一种更加简洁,结构外露式的造型语言。而且廊桥也确实联系了这两个建筑。所以廊桥的形式语言不是突然出来的新东西,我们试图在寻找一个区域的整体感。

深圳农商银行大厦
宝安体育场

【连接】

这座廊桥被要求去连接沿线的建筑和公共空间,沿线所有的楼预留的接口标高不同,我们花了挺长时间去处理这些高差关系。有的地块地面公园也是已经建成了,所以在这些地方不只是连楼,还是连公园。廊桥之间的很多空间对位、放大平台的布局,都是与地块的性质发生互动的,所以对于这座桥本身不需要太多创造式的设计,把这些关系梳理清楚,基本上布局结构就自然呈现了。

【铺装】

桥面材料的选择是依据使用功能安排的。这座桥被定义为是让人可以从宝安体育场一路跑到滨海湾,所以设计采用了露骨料混凝土而不是石材,或者砌块。减少了铺砌的起伏,以及跟桥体交接的不规则边角。

宝安滨海廊桥桥面

设计在行人停留的地方铺装改用小料石的设计,以此形成一种暗示——你可以停在这里。

还有一种地面材料是架空钢格栅,在底下有植物的地方我们使用了钢格栅,我们希望植物能透过钢格栅长出来,然后钢格栅消隐在草地中。

钢格栅地面,底下绿植生长出来

【入口】

宝安体育场入口大台阶是宝安滨海廊桥做得最宽的桥面,我们预期将来的宝安体育场会有大量的人流进入廊桥。大台阶上采用了凤凰木树阵,在将来开花的时候,加上艺术家做的海之网(蓝色雕塑),会形成入口进入的仪式感。我们希望将来宝安中心区大量人流来到这个点的时候,会感受到一种蓝色的暗示——如果沿着这座桥一直走,可以走到海边。

宝安滨海廊桥入口,海之网雕塑

【树林】

现在所处的位置是想打造一片可以穿越的树林。这座桥离区政府很近,这个树林本来是一片区政府的绿化隔离带,廊桥正好从这片树林穿过。

这段桥的宽度比较窄,栏杆也处理得很简单,希望行人穿过的时候可以充分欣赏周边的大树。这里面混种了一些特色树种,小朋友们在这里有机会直接摸到大树的叶子。我们采用了两种桥面遮荫策略,第一是把基础柱子都调到中间,使桥跟树离得特别近;第二在植物品种上选的都是朴树和南洋楹,将来能长成遮荫的大树。

宝安滨海廊桥,左侧为宝安区政府

【栏杆】

桥的护栏有两种,一种是格栅栏杆,一种是玻璃护栏。做格栅栏杆的部分,是因为旁边有绿化,当茂盛的枝叶穿过格栅栏杆时,栏杆就会消失掉;没有绿化的地方,就会设计成玻璃护栏,引导人往外看。这座桥上如果出现了不对称的栏杆设计,就是与两边的空间特性有关联。

两侧栏杆形式不同

【渐变】

透过玻璃护栏能看到桥面以下30厘米高的构造层,我们在玻璃下方做了渐变的纹理,就是为了模糊桥面构造的分界线,避免让人觉得这座桥很厚。当做了渐变以后,这个玻璃面就会显得更干净、更整体一些。所以这个渐变图案不仅是一种花纹。

玻璃护栏底部渐变纹理
玻璃栏杆远观效果

【反坎】

大跨度桥两侧是没有反坎的,在桥下也极少能看到落水管。因为这座桥的水就是排向这个沟的,这个沟很重要,它既是伸缩缝,又是排水口,所以可以做到两边没有反坎。不做反坎这件事情很重要,因为一旦做了反坎,成为可踏面,栏杆再加高,这座桥就会越做越高。然后再加上一米二以上栏杆高度的规范要求,小朋友可能就需要到初高中才有机会从栏杆看出去,所以我们还是尽量减少构造的复杂度,让这个桥更轻盈。

排水沟(伸缩缝)、反坎

【廊架塔】

这个廊架塔的形式语言来自于桥体的斜线母题,希望整个桥体是统一的感觉。这个廊架塔的位置,是希望所有人都能看到它,周边也没有种植高大乔木。我们希望将来会有很多海报或者装饰可以利用它,成为廊桥第一个城市节庆的节点。

廊架塔

【廊架】

借助于大乔木遮荫和周边塔楼的阴影,廊桥桥面的遮荫廊架并不多,我们挑选了人最愿意停留的地方放置廊架。每一个地块都有唯一的核心下沉广场,下沉广场的视线从一层贯通到地下三层。基本上所有的重要的座凳、艺术品、桥面遮荫空间都围绕下沉广场来做。

一般做廊架的设计,为了凸显造型,会做得稍微大一点。但是廊桥的遮荫廊架最后完成净高在两米六到两米八左右。在深圳设计遮阳很重要,廊架比较矮,会提供更亲人的遮荫体验。

廊桥上的廊架

【排水管】

我们在桥下没有看到排水管,是因为所有的排水管全在“Y”字柱子里面。设计需要严谨地在模型里模拟好弯管角度。选择更好的不锈钢材料,最后拿混凝土把钢管完全固定住,这样才能保证做这个管中管的结构足够耐久,减少维护。

桥下排水管与柱子结合

【灯光】

我们希望灯具尽量少,设计上让灯具都尽量隐藏在栏杆扶手和玻璃幕墙里。没有做太多的草坪灯,尽量用高杆灯替代,同时设计把灯光尽量结合到立体交通体系里,每一个电梯都是一个发光体,在夜间起提示作用,告诉人从哪可以上下桥。

灯具

【家具系统】

桥面上的家具系统也采用了特殊的廊桥语言。为了应对桥面上各种空间,家具系统是可以组合的,灵活地处理各种情况。每个花池有一个植物主题,可以随着季节做变换。

户外家具

【微荡秋千】

当时做这个微荡秋千,是希望它跟桥面有点互动关系。当人在秋千上微微晃的时候,可以通过玻璃窗洞看到桥上的人,这个是我们最初的想法。但是考虑到小朋友的安全,这个微荡秋千最后被固定在地上。但是这个视线互动关系被保留了下来。

微荡秋千
微荡秋千上方对应廊桥的玻璃铺地,形成上下的呼应

【草坪】

我们一直在走的都是线性的空间,只有在这个地方好不容易有一大块特别开敞的地面,可以做个标志性的东西来收尾这个廊桥,但是我们只做了个草坪。从城市生活空间来看,这个地方不需要一个标志物,更需要一个容纳空间。

这个草坪将来是属于城市的,旁边的万豪酒店也可以把它的活动外置,所以这是一个有周边物业支撑的活跃草坪。在很多景观设计里,我们好像觉得草坪是一个最无聊但又不可或缺的东西,而周边对它的服务支撑是草坪成败的关键。有绿化,有台阶,有周边物业服务支撑,才能够使这个草坪凸显活力。

草坪

【结语】

目前廊桥最核心的活力还没有完全体现,地下的商业、周边的楼宇还没有建成,我们现在还没法直观地看到一个完整的廊桥活力体系。我们觉得城市设计里,个人化的审美是次要的,主要还是由空间价值判断控制设计。所以这座桥的设计最后就变成是一个逻辑推理,问题发现和解决的过程。你看到的每一处形式,都有一个原因、有一个意图。一般情况下建筑是在设计前景,景观设计是在做背景,但是我们希望有时候建筑也要做一些背景来服务城市,景观要成为前景,来展现活力。

交流环节

Q:这个廊桥设计完成之后跟设计之初的差别大不大?主要差别在哪里?
成行:在经历过整个建设过程之后,在品质细节交接上,我觉得有挺多不足的,建成出品与我希望完成的完美程度是有点差距的,但这个差距在做完这个项目之后,我们反而有点不太在意。

做完这种公共项目之后,设计的纠结和细节的洁癖会放松一些,你会更在意你的空间判断对不对。而不是只是判断它的工程完成度。会更加关注它的出现,对城市空间是否产生积极的改变。

Q最初宝安中心区规划是策划地下地面一体的,但是因为各种原因,最后还是分层了,唯一能够地上地下一体化结合的就是滨海廊桥。请问规划中的一些控制指引落实到设计里面,有没有比较大的改变?
成行:这个世界上成功的公共空间模式里,大多数都是以街道为主的空间,把街道空间做好,是城市设计一个基本判断。但是过于复杂的立体交通,会稀释街道的活力。所以廊桥的立体体系是个新的冒险,我们尽量把它做的完善,考虑周全。

所以在做具体设计推演的时候,还是很在意规划指引是不是可以有一些灵活性留给设计去调整,既然是有一定开创性的工作,还是希望上位规划是一些细致但是也灵活的框架。而不是一些僵硬的过于具体化的限制。

Q:政府对这个廊桥的期待是一个民生工程,企业认为它是一个可以引流的、对自己商业有好处的公益项目,在您看来,想让它最终调整到一个什么样的状态,或者是这个项目在您心中最终想要达到什么目的呢?
成行:第一就是我们对城市公园里商业的态度。公园里是严格限定商业面积的,甚至在深圳的公园里是不能有品牌的商业,公园活力和商业之间的平衡很微妙,我们是希望有更多有品质的商业可以进来服务公园。

第二就是城市的公共空间承担了一个很重要的角色:孕育这个城市文化。公共空间提供的是人跟人之间互相注视的、互相激发的互动空间。我们希望有更多的社交活动可以发生在廊桥公园,像广场舞、打棋牌我觉得都ok,这都是城市文化的自然体现。

现场合影

本文根据现场资料整理

图片/视频均来自于深圳市城市设计促进中心

文章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