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回顾 | 【设计与生活28】文化建筑“新生”态

2023-05-14

深圳

2108 人阅读

摘要:

“设计与生活”是由深圳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主办、深圳市规划国土发展研究中心(深圳市城市设计促进中心)承办的系列学术活动,结合设计小旅、交流论坛等形式开展。本年度以“找回附近-设计结合生活“为主题,以承载公共活动的空间营建作为话题切入点,构筑规划建筑师、管理机构、市民公众的多角色对话平台,从而推动全链条多环节实践发展。

本期拟围绕《文化建筑“新生”态》话题,以宝安1990项目为载体,邀请设计师导览、组织相关专业人士和市民对谈,分享相关实践经验和思考。

费晓华

活动回顾

本次论坛特别邀请《时代建筑》杂志执行主编、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副教授徐洁先生担任主持人,由费晓华、刘明军、乔晶菁进行主题分享,朱荣远、黄伟文、刘磊、张之杨参与对谈交流。下文为论坛主要内容回顾,分享给当天未能在场的更多读者。

活动致辞

孟建民   中国工程院院士

            深圳市建筑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总建筑师

文化建筑的传承与重生

费晓华   深圳雅本建筑设计事务所有限公司创始人、主持建筑师

感谢孟建民院士对本次活动的支持,接下来由我做一个简短的介绍。下图红色的点是项目所处在的位置。新时代,新宝安,“宝安1990”将与宝安的公共文化建筑,一起打造未来深圳西部城市新客厅。

了解宝安的人,应该都很熟悉宝安“1990”的前身——“老三馆”,这是宝安区最负盛名的文化硬设施之一,承载着无数宝安人的记忆。在项目进行初期,我们收集到一些发生在这里的事,这些都是历史的片段,也是想继续传唱下去的故事。但经过近三十年的使用,“老三馆”功能和设备落伍了。

我们面临一个问题,如何在打造更为强大的文化设施的同时,保护其历史文化价值?这不仅是地方政府面临的挑战,更是城市发展面临的重要课题。在城市空间中,我们倡导建筑生境的空间构成及改造策略,是保持并延续其独特的生命力。

城市空间中最重要的就是项目跟城市对接的关系。可以看出原地形是中间广场较高,每栋建筑物入口都有大台阶,设置大型室外台阶是90年代许多公共建筑的共同特征,通过室外台阶巨大的体量和落差,营造恢宏气派的仪式感。然而时过境迁,现在的公共建筑更提倡人性化设计,尽量减少室内外高差,改造后所有的大台阶就没有了,广场也从L型的广场变成了中心广场+侧边小广场,拉近建筑与人的距离。

图中黑色是原有的建筑,红色都是扩建的部分。通过扩建的水晶大厅,重新梳理三栋建筑物的空间关系,将“老三馆”围合的中央广场构成了独特的场所精神。空间上,通过音乐内街,连接中央广场与前广场,再通过广场与城市连接,完全弱化了“老三馆”原有的孤立感,广场也变成了哑铃形。

通过研究宝安90 年代建筑的面砖共同语言,精细、提炼、强化,艺术加工补充在宝安1990 上。我们对外墙材料进行了更换,基本保持了原来的色彩,品质有了提高。

关于地下和地上建筑的连接问题,本次扩建了3万平方米的3层地下室,通过三个“脐带”,即垂直的交通体,分别与三个建筑相连接,再通过连廊进行相互的转换,并且通过地下一层跟地铁车站相互连接。

地铁车站是新安公园站,现在已经建成。我们在负一层已经预留了对接口,这是地下通道。同时预留了穿越城市道路的慢性地下系统连接口。增加地下室,有机更新历史建筑,复活老建筑的生机和整个街区的活力。新增的文化空间、地下停车场,以一种消隐的方式躲藏到了“老三馆”广场和市政道路的地下。

针对图书馆,为表示对老建筑的尊重,图书馆的外立面坚持采取原貌提升的方式。外立面造型上不仅保持了老建筑的轮廓线,还保留了具有时代气息的岭南琉璃色坡顶檐口。

改造前的大堂原本为单层入口,空间压抑,缺少开放性,服务台空间虽然面积大,但服务功能单一。改造后入口为通高空间,空间更开敞明亮,舒适度和整体气质都有提升。

关于使用价值的保留,之前的设备空间全部转移到新建的地下室及屋顶,原本密集的书库空间现在以开架的方式分散收藏。图书馆原有的交通体系改造后作为后勤专用,在图书馆主入口中庭两侧,分别新增楼梯和电梯用于服务读者。

综合梳理,多处微提升,图书馆在保留原有主体结构体系的前提下,对内部功能和空间做了合理转移和整合,大大增加了馆内读者的使用空间。重新划分馆内一至五层为公共活动区域,六、七层为办公后勤区域。公共活动区域以“下部老幼小,上部青壮年;下部人流大,上部人流少”的原则划区,开放和自助型的功能空间尽量布置在一层。

针对文化馆,我们设置与广场高度融合,这也是设计的创意点,同时跟城市高度融合。沿街看,这里是城市的橱窗,可以把场馆里的内容呈现在城市的街景里面,这不是文化馆的空间,是城市的空间,是城市的展厅。

这是原来的通道,打开后使舞蹈厅拥有了良好的采光,和观众之间的互动。这是刚才我们经过的地方,是刚才讲的侧面玻璃走廊,玻璃外是城市的街道,玻璃内是玻璃走廊。

文化馆改造前后大台阶的对比,现在的阶梯艺廊是新增加的空间,文化建筑要有较大的公共空间,来满足人群聚集所需的活动。阶梯艺廊的硬质界面既留存了老建筑历史印记,又能于此举办各类活动,还能拉近建筑与人的距离,且能兼顾公共交通,是本案最大的亮点。

阶梯艺廊有两组艺术浮雕墙,是老三馆使用过程中留下的历史印记。因为陶制浮雕无损拆除的难度较大,而且拆除后完整复原存在不确定性。我们最终对浮雕采用了原位保护性保留的方案。

文化馆自身也有一个小剧场,是文化馆使用频率非常高的功能空间。改造后升级优化了设备,调整座椅排距与间距,优化了剧场周边配套服务空间。改造前的“开心超市”“周末剧场”等活动也都在这里延续下来。

三楼这个孵化基地就是我们今天进行活动的地方,后面就是展厅。将原本封闭的舞蹈室调整到一楼,对该区域进行了开放式处理,增加了公共性。


四楼原本都是办公空间,现在办公都挪到五层以上,本层改为工作室、排练室,将墙壁打开后,整个空间都显得非常明亮,玻璃墙面对物理空间的舒适性有很大的提升。

五层以上基本都是工作人员使用的区域,原屋顶露台改造为屋顶花园,让所有人在学习办公之余去屋顶花园放松休息成为一个不错的选择。

针对音乐厅,这个广场是原来放映露天电影的地方,现在也予以了保留,希望露天电影放映的传统能够延续下去。

演奏厅最大的特点是,原有台口的结构梁柱得以保留,进行了加固。二层的观众席,原本是进入演奏厅后,从一层两侧的过道上到二楼;改造后是从前厅上到楼座和包厢,流线更加清晰,排距加大提升舒适度。

原来的新安影剧院出入口是从这大台阶上去,现在大台阶拆除之后,变为工作人员出入口;原本的外墙已经变到内部,为了保留记忆,延续了室外面砖的做法。

演奏厅的休息处,原来休息厅是左边这样的,比较低矮,里面就是演奏厅,我们改造后有了更高的前厅设计,更有殿堂感。

未来这里是宝安非常好的观景点。特地安排了垂直交通系统,希望可以持续引导人流到这里来。屋面达到1600平方米,面积相当大,使活动更方便,用途更有弹性。想象得到,随着城市更新,周边高楼林立,未来这里就是城市的地面,不但要好看还要返还给公众利用。像徐老师讲的,“人民城市为人民”。

水晶大厅的二楼我们希望能够做成一块漂浮的板,就像一叶轻舟一样飘浮在珠江口,这张照片可以看到,楼板都是漂浮状态,跟柱子没有交接。

可以看出来整个建筑群落,新加的部分基本上是公共空间和交通面积,在水晶大厅的区域,在交通功能的基础上增加了更多的功能,成为了可以想象的城市空间,在未来通过城市的运营,最大限度发挥它的作用,这个体块不但是连接地下地铁车站非常重要的殿堂级入口,同时也是进入音乐厅的殿堂入口。

这五六年的辛勤劳作才终于有了这一朝的绽放,在此,感谢为“宝安1990”项目付出心力的每一位参与者。最后,我们看一个建成后的小短片作为我分享的结尾。


让记忆更加美好

刘明军   深圳市宝安区公共文化体育服务中心党总支副书记、副主任、研究馆员

从东晋咸和六年即公元331年建县至今拥有近1700年的历史,今天的宝安朝着建设“世界级先进制造城、国际化湾区滨海城、高品质民生幸福城”的三城目标砥砺前行。宝安区面积有397平方公里,去年全国创新区县排名第二,今年深圳市GDP第一季度宝安排名第二,宝安区的经济发展需要更强文化来匹配。宝安要在黄金内湾100公里当中体现出宝安价值。因此,举办了一系列品牌活动,例如湾区粤剧节、名家宝安行,大美宝安艺术展、宝安马拉松赛事等。

今天的活动特别契合今天的主题”找回附近-设计结合生活”,我分享一下宝安1990。我在这里工作,我的星辰大海就是宝安1990。这里承载太多老宝安人的记忆,记录了很多人厚重的情感。三十多年来,这里是宝安人参加文化活力的重要聚集地。改造以前,这里的大楼每次下暴雨渗水都特别严重,所以我们打报告申请进行安全防护改造。

2016年某一天,时任区委书记黄敏同志来到广场,了解我们的改造情况。听了我们汇报以后,说我们的思想观念、改造举措跟不上深圳宝安的新定位,提出要把这里变成深圳西部的文化地标。所以,当时简单的改造就停下来了,之后就开始了全面的升级改造准备工作。最后面向国际招标,产生了刚才向大家介绍设计情况的公司。

改造过程中,让我们真正感受到了设计的力量,既留下了老宝安的味道,又看到新时代的气息。以前只有2万多平米的空间,改造后现在达到6.2万平米,地上、地面、地下寻找了更多的空间。这样改造后,我们目前开展的很多活动,大家反应都非常好,全国各地参观的人也很多。未来我们将会朝着文化活动、文化场景、文化消费、24小时文化新业态打造更具新时代魅力的文化新空间而努力,特别是音乐厅、6个电影厅、地铁连接的商铺怎么合理利用,都在紧锣密鼓的筹备之中。

记得关山月美术馆陈湘波馆长之前说过,设计是深圳前行中最鲜活的文化注脚。现在文化公司很多,真正的文化设计需要文化的价值和内涵,这几年在改造的过程中,我才真正参与到设计的活动中,得到很多感悟,设计师应该成为我们文化工作者的朋友,要把设计和文化工作融合在一起,让设计的力量助力更美好生活的实现,希望未来有更多的设计和创新元素助力宝安区的文化体育事业的发展。宝安1990以古树发新芽的设计理念,让我们看到了设计在工作学习生活中的强大力量,设计让生活更加美好!

五分钟的“文化”圈

乔晶菁   附近居民

我是住在附近的是一位当地的居民,曾经我算过时间,从我们家来到宝安1990,步行时间5分钟。所以1990是我生活的“5分钟文化圈”。

随着宝安区的经济发展,新建了很多大型的文化设施,但随着文化中心的转移,宝安的老城区文化氛围慢慢淡了。这个时候,像宝安1990这样的文化设施成为周边居民的文化刚需。并且,老三馆是承载了宝安文化和记忆的。在图书馆我看到很多留言,很多打工人在这里不断学习和自我充实,提高文化水平;很多学生在这里自习,考上了心目中的学校。这里诞生了深圳独有的打工文学,是宝安文化的载体,见证了宝安30年的沧桑变化。

去年宝安1990拆了围栏,当我第一眼看到时,就被惊艳了。品字型的建筑加上前面小广场有机结合在一起,大块玻璃幕墙和时尚的造型,跟周边的恒明珠广场、御景台和海雅缤纷城相得益彰。

开馆后,我经常带娃过来,走得最多的是图书馆。一进入图书馆,通高和采光让人觉得舒畅,色彩明亮轻快,心情也愉悦,符合青少年图书馆的定位。在室内的设计上也很有心思。一楼大厅设置一个围挡,围栏后是阅览室。通过巧妙的设计,营造了静谧的氛围。这个氛围让我们很快安静下来,进入阅读的状态。带着孩子阅读,一方面是增加了阅读储备,另外很重要的一点是让小朋友活泼的性格能够沉静下来,专注做一些事情。这里就提供了这么一个好的环境。图书馆一楼的北侧是宝安1990的记忆,有当时的图片、书册,还有一些文创作品,给不了解宝安1990的人,有比较全面的直观的了解,感受到宝安1990的文化底蕴。图书馆有好几个不同分区,非常全面,而各有特色。特别是国学馆,里面的书桌、装饰都是中式风格,别具匠心。图书馆的开放时间到晚上9点,在下班回来,吃完饭还可以带小朋友过来看看书,为周边居民提供了很好的文化场所。

宝安1990里还有文化馆和音乐厅,文化馆的阶梯艺廊,给人以恢宏大气之感。音乐厅的玻璃幕墙和厅内声学设计,都给我带来了非常好的体验。

三个场馆都有一个特别之处,那就是与广场在一个平面上,门前没有台阶。每次一路走来很平坦很舒适,感觉特别顺,潜意识里就觉得过来很方便。这些设计在无形之中就提升了我的体验感。


虽然老三馆不是严格的历史保护建筑,但是对这座城市的历史意义和价值传承是值得探讨的。下面有请各位专业嘉宾聊一聊,从历史传承到城市更新结合当前需求激发活力,与我们分享一些您的观点与思考。

朱荣远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原副总规划师

作为一个规划师,我一直在关注深圳城市更新当中,特别是那些有公众集体记忆的项目,这涉及到深圳文化价值观的风向。深圳这个城市是中国现代化的先行者,无论是新建还是更新行为都在表达对文化或是价值观的选择。这次宝安老三馆的更新不是革命性的行为,把它推倒重新建设最容易,但恰恰选择以一种延续历史生命的方式,以原有建筑布局和环境的基础上,增加部分面积,与时俱进,更新的功能和形象,将深圳的社会文化生态用这个项目表达出来了。

项目所在地,是当年宝安县从特区迁移而规划的新城区,记录着七十年代末期和八十年代初期中国建设城市的一些标准和方法。我们在街道上行走,无论是从尺度还是留存的建设符号都会发现那个时代的年轮和历史记忆。在过去有一段时间里,拆老的、建新的、制造一种假的历史符号,是文化的虚伪和文化的虚荣,这是不应该出现。宝安区政府的选择和设计师的选择就很好地表达了一种既实事求是又与时俱进的历史价值观,这是深圳先行示范应该释放的信号和信心。这个项目的设计是成功的、有分寸的、新旧是交融的,这是难得的设计师和政府价值共识、协同、协作的结果。

这个项目和深圳其他成功的实践经验告诉我们,及时的修正主义是非常关键的。设计之初,类似的更新项目是很难一开始就100%想全所有事,有些问题是施工过程中反应出来的,有些则是在使用过程中反应出来的。及时的设计变更是存在必要性的,应该鼓励通过必要的变更,将更新建筑的事情做得更好,不应该让制度卡死那些应该变更的机会,关注更新过程的合理性,让设计师有完善和优化的机会。深圳有必要以此项目为案例,实事求是地完善和优化相关制度、投资额度、标准和机制,为类似建筑更新设计和建造创造良好的氛围。

我关注建筑空间的时间和文化价值,让生活在这里面的人,能够在时间和空间融合中产生特别自豪的感觉,并能够给人产生一种生命的附加值。未来的宝安还有很多类似的历史改造,我相信宝安区政府对历史街区和历史建筑的更新观念和制度条件会更加成熟。宝安1990开了一个好头,在未来宝安有机会做得更好。

宋明江   深圳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宝安管理局副局长

我是老三馆改造的全面参与者,从立项到竞赛至现在的验收,我都有参与。1993年,我到了宝安生活,住在附近,经常跑老图书馆看书,对这里印象特别深。一开始这里的立项改造,只是小补小漏的修改,大部分功能会迁到新建的公共文化艺术中心去。当时,时任宝安区委书记黄敏同志非常有前瞻性,决定把这三个馆留下来进行品质改造。所以,后来才有新三馆和老三馆一起搞国际竞赛的事情,要继续延续与经营新老三馆的品牌名字。

整个项目关注点处理得很好,原来影剧院建筑主体是朝外的,对品字型的轴线产生负面的影响。现在看水晶大厅做得很精彩。还有群艺馆门前原来大台阶被包进室内形成一个很特别的阶梯剧场,对于熟悉老建筑的人来说是一种很特别的体验。我对文化建筑生态的一个理解,是设计师与文化建筑后期管理运营者相互之间的磨合,怎样能更多实现原设计师的意图。现在还没有正式开馆,这些融合的理念可以再慢慢完成。

黄伟文   未来+合伙人和创意总监

深圳拥有大量三十年历史的90年代建筑,他们都在中国的遗产保护体系之外,在陆陆续续被拆掉。在这样的背景下,看宝安1990这个项目的价值就显得非常重要

九十年代著名的南油文化中心是汤桦老师作品,2007年曾有计划要拆,我的第一反应是让开发机构找原建筑师研究。我读大学的时候看杂志,那时候南油文化中心,跟深圳体育馆一样,是封面建筑。这是深圳面临的共同问题,九十年代快速建设的这一批建筑是否应该退出历史舞台?

宝安1990立项时,时任宝安区委主要领导提出了非常好的引导,老建筑有价值可以通过改造把它活化,重新注入新生命。这也是中国建筑界的新课题,对于这些不是文物的建筑,我们保什么,拆什么,改什么?当我们面对有记忆的老建筑时,我们怎么评估老价值,比如90年代是中国后现代建筑流行,有符号、中轴、对称、大弧形平面等等这些痕迹,如何识别、呈现甚至加强,时间会给它加分,而我们要顺应时间的加分,共同把它擦亮。

就宝安1990而言,设计师在空间维度上做了很多整理工作,包括立面、广场、地下空间、无障碍等等。挖掘了很多空间,把高差处理平整。但是否有一种可能,原有的这些高差可以利用起来,让广场上有起伏的地方变成座位、变成景观,在空间上把缺点变优点,这可能也是一种特色的做法。

环境维度生态资源要评估,老广场上原有的三组老树木,这些树木可能比建筑还古老,南方的榕树可以生活几十年,可能是先有榕树再有的老建筑,这些应该得到珍视。社会维度用户体验也要评估,老宝安人的记忆,什么地方能有触动,让使用人参与访谈,得出更恰当的空间使用逻辑。历史维度上,宝安文化馆历史被溯源到民国时期,非常独特,因此对历史的挖掘和使用,不只是写在纸上,也要写在大地上,通过空间呈现出来就更有意思。管理维度上,建筑面积较原先增加了两倍,对运营者提出了挑战。这个地段有地铁,商业价值是能够发挥的。那么,如何在政府文化投资的基础上,结合商业投资,形成更好的闭环,这是非常值得继续深化细化的工作。

刘磊   深圳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城市设计与公共艺术促进中心主任

深圳的公共建筑寿命并不长。我们之前参与编过《深圳趣城地图》,现在回头看,地图上的建筑正在逐渐消失。曾经你认为有价值、有意义的房子,却没有受到足够的重视。在当时没有适配的保护机制、政策法规的背景下,宝安1990这个项目可以做成,是非常不容易的。同时,还调动了甲方、运营者和使用者的参与,更是难得。

虽然深圳通过双年展开始了对旧建筑、旧城区的认知启蒙,并促成了一些旧工业区改造的案例,但在拆旧建新的存量发展老思路影响下,真正主动保护和利用起来的文化建筑并不多。反而深圳有几次陷入了历史建筑保护的社会事件中,把新与旧、拆除或保留的矛盾带到了争论漩涡的中心。

尽管现在有更多老房子改造类的项目机会,但本地建筑师缺乏对改造这类改革开放早期文化建筑的研究。当时开展新老三馆竞赛时,有一个数据特别有意思。新三馆报名投标的有40多家,老三馆只有17家,有近3倍的差距,为什么?很明显,改造类项目更有难度,时间比较长,对设计事务所的运营来说效益也低。

2019年前后,深圳市公布了历史风貌区与历史建筑的相关政策,加大了保护力度,这也是对新时代城市存量发展的积极回应。希望未来通过政策的完善,给予建筑师更多机会,开展更多的历史建筑活化的研究。宝安1990就是一个很好的开端,对深圳的历史文化建筑的改造再利用具有非常重要的里程碑意义。

张之杨   INGAME(局内)设计咨询有限公司创始人、主持建筑师 

            深圳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客座教授及研究生导师

今天讲深圳文化建筑。什么是文化?文化就是慢,开始变慢,放慢的感觉。深圳到今天都是高速发展、快速迭代,快速卷的时代,这种沉淀的东西,他需要慢慢来。特别是做老三馆是非常复杂的过程,建筑师凝聚了8年时间,包括计划、流程、例会、图纸、现场反馈需要配合非常细致和有系统。所以,这恰恰是新生态,它是老的,又是新的。

深圳的先锋性在于实践创新,机制的创新和观念的创新。建筑师需要拥有跟自己的历史和自己的年轮和平相处的技能,需要很快又很细致地面对未来新话题、面对存量建筑的技巧。在过去十年的惯性思考中,一算账拆了比改了省钱,就会优先考虑前者。但可喜的是,近些年深圳整个社会、政府的意识形态慢慢准备好了面临新的转变,与自身的过去自洽相处。那么,文化建筑也迎来了普遍的机会。

汤桦  深圳汤桦建筑设计事务所有限公司总建筑师 / 事务所创立人

现代社会通常把历史建筑定义在古建筑上面,我认为是狭隘的。严格的讲,已建成的建筑都可以叫做历史建筑。我们不应该认为90年代的建筑无法跟200年前的建筑相比,它们在时代记忆和年轮上是平等的,有其固有的建筑专业价值。从历史的角度而言,九十年代的美学跟宋代的美学同样珍贵。但在当下的造城运动中,九十年代的建筑往往被认为是没有价值而被快速抹掉,这是不公平的,势必对建筑历史研究产生断代的影响。

另外,现代建筑学跟传统工匠造房子的方式不一样。比如中国木匠,他建房子时都有实际的业主,具体的起居和习惯都会表达。但现在的建筑师设计建筑,使用方是抽象的,他们的生活习惯、身份或是美学趣味都不知道,设计对象是抽象的。但宝安1990不一样,他面对的是具体的对象,是建筑师、居民、使用者和业主共同打磨的成果。

宝安1990这三个建筑拥有三种美学,均属于九十年代典型的建筑样式,包括45度的轴线布置的剧场,当年在九十年代设计图纸里经常出现,但建成的不多,保留下来的更是珍品。那么在这组1990年代的建筑之间,以当下的建筑学语言嵌入和并置,产生一种新旧共生的场景,对历史文化、对城市和建筑专业来说都具有独特的价值。


文化建筑的新生态,生态是要有生命的,生命就在使用过程中间,下面请这里的两位使用者分享一下他们的感受和体会。

吕路  使用者

我们去年就开始在馆里面做活动,像国家级、省市区级的活动,有上百场。现在的场馆声场设计特别好,基本不用太多音响,直接人声表演就可达到效果。像文化馆的这些小剧场,活动就更多了,报名的热度非常高。现在的展厅可以同时接纳几个不同类型的展览,现场的灵活性和科技感都是满满的。

周楚翔  使用者

我是一个老宝安了,机缘巧合的原因,99年来到这栋建筑物的六楼上班。因为爱好,也因为工作,我平时下班后,没事喜欢到处乱转,品味人间烟火,寻找创作灵感,对这里的一草一木都充满感情,对周围的一砖一瓦也很熟悉。我曾半开玩笑说过,这里附近哪里有一块砖头是凸出来的、哪里有一块砖头是凹进去的,我都了然于胸。刚才跟随大家走访了一圈,看了我十分熟悉的三个场馆,以前的一些回忆又重回心头,深有感触,因此赋诗一首:

建筑是一个凝固的音符、一首打开的哲理诗、一座城市的眼睛与封面。当一座建筑与我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相得益彰、水乳相融,那它就是这个城市里最温暖的内核。所以有人说,建筑是人类写给时代的情书,它写给远古、写给当下、更写给未来。两年前,有一次坐公交车,耳畔突然传来报站的声音:“宝安1990到了”,那一刻,第一次听到这个如此熟悉的名字,莫名感动和骄傲涌上心头。

如果说庄稼是农民写在大地的论文、果实是植物写在大地的论文,那么建筑就是建筑师写在大地的论文。品字型的宝安1990,是品质的象征。我们在品字型的宝安1990里面品读生活、品鉴艺术、品茗论道、品味幸福人生。我们在生活中享受设计,在设计中感受生活。当生活和建筑完美而有机地融为一体,那我们普普通通的日常市井生活,也便实实在在地可以成为一种属于自己的欢乐庆典。


人类为了美好的生活聚集在一起,所以有了城市。城市的公共性是普惠到每一个人的,无论是发展阶段还是追求自我的阶段,都是在想象什么才是更美好的生活。宝安1990给了我们一种答案!

文章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