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评城市和建筑

2012-06-08

规划大厦818

4718 人阅读

摘要:

如何运用当下最快最火的网络信息媒介讨论城市建筑的学术话题?设计中心“酷茶会”将召集建筑、规划业内人士,并特别邀请了网络问答社区知乎,最具人气的新浪微博,一起讨论在微博等网络媒介上,如何发起讨论城市建筑的学术话题,让更多人加入讨论转发互动,形成深圳建筑界的声音和力量。

活动回顾

主持人(郭晨):大家下午好,欢迎来到酷茶会,下面请中心主任黄伟文为大家进行学术课题、学术环节介绍。

网络作为城市研究工具 黄伟文(设计中心)

网络作为城市研究工具,此课题其实是城市设计处张宇星处长提出的一个想法。

下面先看下美国的盛行社交网站:twitter、facebook等,形式都是很简单的,谈的主要是琐碎事。而国内的社交网站:新浪、人人、开心网……从国家大事到生活琐事,都很热衷参与。中国社交网比美国的探讨复杂一些,探讨的问题多一些。最后是因为QQ什么都有,这就是我们的一个社交网的差别。另一个最主要差别,我们利用媒体发言的机会太少,所以这种微博自媒体,他就比西方要更活跃来探讨我们的政治、我们的生活,包括我们的学术,我们的城市,这是一个我们的意外现象。

广东省委书记汪洋问:为什么不组织一些关于岭南建筑的竞赛或是讨论?我在微博发起的话题引起了广泛讨论,我也从中整理了一份“关于岭南建筑设计创新竞赛活动的同步建议”返回省厅。对于怎样讨论岭南建筑的创作这个问题,这些讨论很有价值,我做了汇总。

关于岭南建筑设计创新活动的初步建议,首先什么叫岭南建筑:她是一种传统建筑,风格还是一种岭南地域气候的一种反应?若没弄清楚,则只会是陷入建筑的一种重复或仿制一种传统形式,则不是岭南建筑的精髓。

微博作用:于建荣的随手拍解救了乞讨儿童。如果可以用这种方法来看研究、观察城市。因为我们一出门就在使用城市空间、城市设施,这个城市空间和设施,设计是否合理,是否好用,都和每个人有关,但是如果让规划师、建筑师、包括规划官员,城市决策领导,他们要去了解城市存在的问题,这是比较难的。尤其是一些具体的基层,细节末节问题,这是比较难,但是通过微博这些手段,我们可以把一些局部细节的问题收集,汇总和反馈。这种细节、局部问题是我们改善城市环境问题从细微入手的一种途径,而微博发起正好可以一定程度的加以解决,从细微之处发起。

比如说街上树植的做法:榕树。他的树根会随着周围砖砌的高度,而长高到一定高度;砖砌拆掉后,榕树根也被抬起,而后随风被刮倒。这种现象能被改善,但是由于没有人员管理。现在手机拍照的普及,可以利用手机拍照加以记录这种现象,加以汇总,让专业者以及建设相关的人员处理,进而慢慢被改善,这也是一种方式。

通过网络和信息来研究城市的方式越来越多,近几年,能被借用的工具比较多。其中最主要的是Google earth,在没有这个之前,我们做规划比较依赖测绘图纸,但是我们借用这种工具能从上往下观看城市的面貌,通过航拍图可以很方便地看地形特征,研究街块尺寸、密度、街景等,手机与地理信息的联系也很密切。我们的规划师大部分是从上往下规划城市的。

这些新工具怎么在设计中心的网站上运用,我们也正在尝试中,在网站留言,连接到微博,这是有一定意思的。大家可以都参与进来,分享各种意见和想法。

主持人:对这位匿名网友所说的,大家有什么问题?

问:关于媒体用微博的版权问题?

新浪答:微博上内容的复制问题,所谓的营销账号。微博的内容是否属于个人的,我们在改进微博内容的重复,输出。即同一内容,若没有改动的话,系统不会让使用者发表;另外一个关于私密性讨论问题,可以用到私密群。

商业引用可以,非商业引用则不允许。

黄:如果不想放纸媒上,应该得到尊重。

新浪:最大的自由体现在心灵和外界的沟通

主持人:微博评论内容废话较多,不好甄别,内容比较散,不方便整合到一起。对于谁回答谁,谁转发谁的逻辑链,我们有没有条件看到?

答:这个模式是早期的模式,本质是有老大的,即第一个发帖的人,这种模式打消较多人的积极性。而现在的逻辑打破了这种平衡,即谁发的谁是老大,转发后也可以是老大。

新浪:在做改进,及可以篡改前一个发帖的内容,但是现在不可以,只能在原始贴的后面加以改动。

问:随手拍怎样做起来?

答:随手拍活动要让参与者有荣誉感:即观众所拍的东西、所反应的事件能得到一定的相关人士的关注,并能加以解决。另外,我们可以举行一些抽奖活动来响应民众对这种随手拍活动的参与,和激发参与活动的积极性。

主持人:希望可以看到树形结构的回复关系?

新浪:简单的树形结构还是可以的,最新的最新的API也可以。现在用查看对话功能,点击可以看到对话。

主持人:张处的“设计圈”带动粉丝,我们觉得有价值的话题为什么不能引起很大的反应?

答:其实区别在于“你想做与他想做”的问题。运用网络语言,热门网络语言,不断地试公众的兴趣点。 答:关键是找到他人想做的事,事情的动机在哪。

答:事情的目的性,运用一些语言去做一些事。微博上热门的语言。比如,之前观众反应的油价涨了的问题。通过我们不断试探,找到观众的兴趣点。

答:行业内突出问题,像效果图,评审,会得到较多人的关注,感触不同。因此,微博是一个沟通的工具,不能看的太严肃。

答:把微博资源整合,利用语言整合和赞助方合作。

答:你想做什么事情,面对什么样的群体,你所关注和被关注中,需要通过某种方式,注重互动,并能和赞助方有个沟通,因为他们或许能给你提供一些专业的看法。


知乎网友 孙晓钰

其实我的本职工作的同声传译,我用知乎用户的角度来说。知乎是什么?是一个非常年轻的产品,前年10月份才注册,过去一年在做让合适的人回答合适的问题的事情。我们平时看到知乎网页上,知乎团队:只做了 「问答」 一个功能:我们过去一年所做的大部分工作都是围绕让合适的人回答合适的问题。

每个人的知乎首页是不一样的,随关注事件的类型而有不一样的主页,所有话题都可搜索,可添加,就一个问题会有不同角度、不同看法的回答

对个人的意义:整理知识架构:知乎相信一个人的头脑之中被分享的经验、知识、见解和判断,可结交同行、志同道合者;(专业VS兴趣)寻找新的工作、合作机会(新工作、专栏、约稿、创业同事)

对行业的意义:

  • 进行讨论,也倾听其它专业人士的意见
  • 发现生力军,也让新人得到资深人士的经验
  • 让大众对行业有着更加深刻的认知(医疗,律师)

现在活跃的行业 (互联网、语言、旅行、医疗、法律) 把知乎打造成什么样子,是靠用户自己打造的。

知乎和微博:互相补充的关系,微博营销做得很成功,但字数限制问题对话题深度有错限制,而知乎没有这方面的限制,知乎的协议可制定、选择。

观众:知乎与微博的区别是,知乎是合适的人回答合适的问题,微博是所有人回答合适的问题。

观众:豆瓣的学术影响力比微博大。

孙:任何网络群体都是经过时间来运营的。

新浪:新浪微博是一个轻量性论坛。


关于豆瓣 许志宏 铁贝壳

与中心接触后我看到很多很有意思的题目,比如说香蜜湖美食坊的历史,我心里就觉得这个题目完全是为豆瓣而生的,因为微博和知乎都没办法就这个问题而展开讨论,因为它是个半熟的话题,会在想到底是是建筑圈、商业地产、城市规划,或是居住情感的问题,其实都跟这个话题相关联,但都不深。这样的话豆瓣就在其中起特别奇怪的作用,把半熟的、文青状态的人拉拢到一块,在专业问题上豆瓣与知乎的差异非常大,而且学术高度远远超过微博的程度。

豆瓣中小站相比小组的形态更丰富,包括一些论坛形态、口水化的语言形态、附图片的形态、投票召集的形态。我们有自己关注的问题,而某些问题如何吸引人,是有个前提条件,就是现有参与者,再有话题,挑战的就是到底这是公众话题还是小众话题,如比亚迪汽车是否要退出深圳市场这个话题,每个人都很愿意在新浪微博上发言,都有自己的观点,这样的问题就不适合在豆瓣发酵。而豆瓣适合反而是适合发布一些没有太大关注点话题。豆瓣是个很好的社交网络,把有相同小情绪的人集合在一起。我们的工作里面其实有很多问题是比较边缘的,需要一个推荐引擎帮我们找到有可能对它有兴趣的人,这是我觉得在做城市规划的一些小命题的时候豆瓣是个非常好的载体。我们如果借用一些不是最严谨的学术类型信息时候,豆瓣是最好的选择。其实豆瓣是个比较过时的互联网工具,在很多层面上来讲,它还是以一个论坛的形式在组织,所有人都知道现在的“去中心化”已经去到了你不拥有所发帖/主标题的权利,知乎就是个很明显的例子,没有人能看出这是你提出的问题。而豆瓣是比较原始的,跨学科、混搭的问题可以在这里放大。对于设计中心来说知乎、豆瓣、微博是三个最好的社会化网络。如果我们有机会跟知乎的官方来合作,我们可以邀请一些大腕抛出类似中国建筑圈十问,来引起大量的回复。

观众:马清运在07年双展提出十个问题问全球的设计师/建筑师,我觉得要是那时候有知乎的话会很好地得到反映。

主持人:知乎很专业,但是建筑在知乎是零点。知乎没有很多建筑、规划圈的人关注,若要用的话肯定需要做一个启动、点燃的爆炸性大活动。

观众:豆瓣的用户很多是80后,特别喜欢混搭、兴趣很广,而这就很难像在知乎网上让他们对专业的问题、知识保持专一度。

许:我觉得这其中有三个身份。微博是名片,里面有有你最关键的信息、观点;豆瓣是你的小清新;知乎就是你有的绝对专业的观点,仅仅只在于你的专业,它是找最适合回答某个问题去回答。

观众:我只用过微博。大家可能忽略一个问题,就是微博的流动性,所谓的那些在建筑届很有影响力的人,微博是他们经常在飞机上、巴士上或者开会的间期很容易去接触的东西。而另外的两个网络工具给我感觉是相对比较严肃、深入,对一些问题可以发酵的过程,需要静下心来认真去对待,需要是某些有这个时间的人群,当成是爱好愿意每天花一定时间去研究,尤其豆瓣那是一些很有乐趣的事情。我觉得其实作为推广,就要去依赖,现在的微博就是最多人使用的,对于互联网的用户来说,问题不是在于哪个入口,而是有没有机会去了解。我用互联网的体验就是微博的功能特别简单,微博的好处是对于那些在社会上非常忙的人,还可能在闲暇的时间发微博,而且微博很宽泛,不需要把自己定义成什么人,在微博上你的身份可以随便变化。设计中心需要有一个像豆瓣的东西,但是要把人从微博上介绍进来。


设计竞赛晒晒网(设计竞赛目标网) 张之杨 局内设计

设计中心成立一年,作为最早的粉丝个人期望是小范围,希望能在设计生态方面有所改善,如设计中心对竞赛的发布,去做一个网站,中国或深圳国际竞赛晒晒网。城市里发生过很多设计竞赛,这些竞赛在默默发生,很多人做了很好的设计,设计没有被选中,希望有个网做一个开放的平台晒这些项目。按照地图的方式,把项目标注在地图上,由用户自己选择。这个网站必须是完全中立的网站,各家署名自己的方案。网站可以跟帖,如果每个竞赛后面有巨大的商业价值,这个论坛一定会是具人气的。我们从业人员觉得自己的方案很好,但我们听不到评委是怎样评论我们的方案的。这个晒晒网是个积累,相当于一个数据库。很多机构愿意把自己的作品晒进去,也是对自己的推广,如果持续做三年,可以看到过去这个城市3年的缩影,我们可以得到比较客观的竞标过程的问题。如果民间和行业里发出声音。

问:是否行业间的规则是没有中标的是不能够公布?

答:图纸是两维的,建筑本身是3维的。需要一个平台提供,借助新的工具和思维方式,网站不能只靠几个人来上传东西。网络语言很生动,咱们建筑行业的工作方法上最大问题不是东西不好,是不会卖。我们行业没有明星,我们行业本身对于大众都是陌生人,设计行业如果能够用公众的说话,还是很有可能做到更好的传播的。

问:豆瓣,每个人上传的好处在,对问题半熟的人来说这个话题?

答:以我参加评标的感觉,比如,水晶岛,四合一塔,数以城市形象形的工程,无可厚非。小的项目,70%评标是我去之前没有听过的项目,100万平方公里,5个方案所有的评委都觉得是一样的差,根本没有选择。最后公布的时候,发现设计单位都没有听说过。

问:是建设局招标吗?

答:很多是业主自己招标。本地有很多中型设计院不可能做出这样的东西。一线的项目抢不到,一些不合适的公司进入到不合适的平台,得到一些不合适的项目。非重点项目占80%-90%,重点项目占10%,这些非重点项目是怎样招标的,通过什么渠道,我们都不知道。

我觉得我们的战场有很大的问题,有一大片肥沃的土地被瓜分了,我们这些精英的团队来分那么少的一部分项目,这对城市质量的提升是有影响的。

黄:我们希望你提交就是提交在网站上,然后评委在网络上评审。开标之前是匿名的评审。

主持人:咱不走题,最后的问题还是回到网络上,咱们网络的问题可以解决不?

观众:今天误打误撞,我平时对网络这方面比较菜,听了却深有感触,回头要看看知乎和豆瓣,网络发展到这个阶段我们却是需要个可以沉淀的东西,可以花时间慢慢看,我惊喜的发现80、90后在做这件事。我们大家需要各自做好自己的定位,设计中心也要做好自己的定位,解决最主要的东西,而不是解决所有东西。我们城市关注的都是很小的问题,我们去了九龙东,一个副局长开发的,这样一个署长来带领一个团队,强烈的使命感,并不是宏大的规划,他深入到每个街道,很多细节,比如工业区,他把其截断或打开。他们关注的事,我们设计中心有没有关注这些事,稍微关注一下细节整个城市影响很大,谁来关注这些细节?

观众:为什么设计中心的随手拍没有得到大家的响应?对于关注的人有个稳定的价值定位,我们才会长期关注他。比如关注城道,他讲的比较深刻、犀利比较重口味,我会关注他。另一个人,我并不是很喜欢他他讲的东西比较酸,但是他用一个大众能接受的比较轻松的方式在说,我会关注她。随手拍的照片也许浏览的时候我会看到它,也许就是对社会现象的揭露,但还么有形成一个体系,所以我没有关注到他。白小刺,他连续发了两三个礼拜“通货膨胀时期的餐桌”,我今天终于点开看了。就是您能够持续做一件事,才能得到一些受众。但如果用足够专业的语言,才能实现揭露问题的深度。

许:随手拍属于积累的小关注的话题。人民日报有个20万的事情发布,就会一下子爆了。我很多年就认识白小刺,他一直持续拍政府照,但是我不知道为什么他拍政府照,但突然有一天他红了上了网易的首页。最早的动机人很重要,拍帝都的那个人发起,然后开花。

观众:白小刺是一个人做一件事,中心是一个团队在做事。一个可提出来,我们100个人都有兴趣,就一起开张。

文章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