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设计百分比

2011-10-14

规划大厦818

8546 人阅读

摘要:

"城市设计百分比策略是《设计标准》有关城市公共开放空间、公共艺术及保障性住房等相关规定的实施而展开的研究,它将以《设计标准》作为指南,从政策层面给予支持并使其易于操作,从而促进城市设计向更为理想的方向发展。"本期酷茶会上嘉宾将分享有关城市设计百分比的要旨、确立、实施等方面的案例和经验认识。

活动回顾

主持人:大家好!今天下午的叽喳酷茶正式开始,今天的主题是城市设计百分比,下面有请徐文。


历史居住区保护策略初探    

主讲人:徐文

大家好,演讲题目有点改动,我根据深圳的情况,对历史居住区的保护,哪些值得保护,该如何保护,保护时该

注意哪些误区方面来探讨。

保护历史居住区关键是维持其活力:

文化延续性—延续当地传统文化活动和生活方式

社会平衡性—不同收入、阶层可以和谐共处

历史遗存真实性—不是假古董、老房子还能用

历史居住区活力在空间环境上的表现:

传统公共空间场所—为传统仪式、公共活动提供场所

不同等级道路共存—狭窄交错的巷道促使居民以步行为主的同时增加相互间的沟通和交流

街坊式的居住模式—不同收入、阶层的居民共享社会公共资源,提倡邻里间的互助

历史居住区保护主要对象:

传统公共空间:祠堂前广场、村口池塘、晒谷场、共用取水口等

不同尺度的街道:居住区内部小尺度、相互交错的巷道

历史遗存建筑:祠堂、名人故居等

传统的居住建筑空间布局:北京四合院、上海里弄、云南一颗印

历史居住区保护的几个误解:

恢复原貌:城市中搭建的一个“布景”例如:奥运会北京,整体对四合院进行刷新,但这并不是一个很真实的状态,没有尊重人们在生活区居住的一种状态,形成像旅游景点的虚幻,很不真实。

重单体,轻整体:所有传统建筑应作为“意义族群”而集体存在

 “腾笼换鸟”:改变原建筑功能,或干脆空置

布鲁塞尔:新建时配合了周边的建筑风格

历史居住区保护的几个原则:《西安宣言—保护历史建筑、古遗址和历史地区的环境》2005

1、历史建筑、古遗址或历史地区的环境,界定为直接的和扩展的环境。

2、其重要性和独特性来自于人们对其社会、精神、历史、艺术、审美、自然、科学或其他文化价值的理解以及之间的重要联系。

3、必须前后一致地、持续地运用有效的规划、法律、政策、战略和实践等手段,同时还须反映这些手段所作用的当地的或文化的背景。

4、有关历史建筑、古遗址和历史地区保护与管理的法律、法规和准则,应规定在其周围设立保护区域或缓冲地带,以反映和保护其环境的重要性和独特性。

5、开展监测,应规定对识别、衡量、防止和弥补古迹遗址的褪变、重要性消失或平庸化所采取的方法和行动,并就保护、管理和展示活动提出改进措施。

我们进行改造的时候可以继续延续以前的风格,百分比建设者主要考虑的是传统居住空间但在现代生活方式中是最难与和谐的,我讲完了,谢谢大家

主持人:谢谢徐文的演讲,历史街区,历史和更新的比例,一种是完全拆除,一种是完全保护,但这不现实,没有多余的土地进行改造,这就有一个比例,到底保留多少,更新多少,街区既可以发展也可以保留一些历史。

观众: 百分比是个数字标准,还是个范围?

徐文:很难有个标准比例,应该按保护的具体事物而看,这才是重要的

主持人:城市设计基本不重视规模,对一些公共的东西需要一定的强制性,比例不是一定的。

观众:既然要保护历史遗物,那为什么不全部保留?

徐文:保留是需要资金的额,政府没有大量的资金,而市场是不会自愿去保护的。

主持人:如果大家没有问题了,下面有请黄卫东
 

你被城市设计了吗?   

主讲人:黄卫东

我这个话题会相对轻松一点。城市如同书,是应该能够被读懂的:街道、步行路、广场、公园和设施都是城市的语法,不仅能使城市充满活力,而且能使城市激发和容纳多样性的生活,从安静的、冥想的一直到恬噪的、忙碌的……城市因人而生动,它是为人而建的:一座人性化的城市,拥有精细设计的街道、广场和公园,不但为参观者和过客增添传奇,还能为每日在此创造和生活的人们带来愉悦。

城市设计的价值在于从城市生活角度追求可持续的活力:多年来,城市的设计师们几乎没有将城市生活和人性化城市空间置于城市重要的价值判断范畴,热衷于宏大的城市战略叙事,壮阔甚或怪异的建筑形象,城市缺乏丰富的表情,生趣寡淡。在深圳谋求“现代化”、“国际化”、“先锋城市”的当下,城市设计应推动建设一个活力的、安全的、可持续的且健康的城市。

城市设计百分比策略及政策制定:是《设计标准》有关城市公共开放空间、公共艺术及保障性住房等相关规定的实施而展开的研究,它将以《设计标准》作为指南,从政策层面给予支持并使其易于操作,从而促进城市设计向更为理想的方向发展。

政策制定:不同地块内的公共空间比例。轨道站点附近的低收入住宅比例。城市更新地区拆除重建的比例。公共艺术品百分比。残障设施的比例。

城市中人们的想法:

而我们的城市是这样的:

我们的目标应是这样的:

让生活享受城市设计

生活——空间——建筑

少与多

量与质

内涵与外延

排斥与包容

城市设计百分比策略及政策制定:

要旨在于对人的充分尊重,而非自上而下的规定

广泛调研——目标——原则——内容+设计——百分比——政策

采用人性化维度的通行原则,比如“街道应明确给行人最高优先权”等

外延及相互关系(人——活动——功能)

希望深圳的明天会是:充满活力的城市,安全的城市,  可持续的城市 ,健康的城市,谢谢大家!

主持人:谢谢黄卫东,讲的非常精彩!

观众:既然华侨城诸多方面都做得很好,那深圳其它地方为什么学不到呢?

黄卫东:几种因素:一个是人群,高层人的眼光,有好的规划,管理机制,能够快速的敏感到城市规划的问题,如果每个地方都有如此好的人群,机制,那么深圳任何地方都可以做的很好。

观众:你提到的安全性,安全健康与城市规划的联系比较虚化,你觉得以什么样的指数去界定?怎样才算安全?

黄卫东:这个正是我们要深入探讨的问题,我也很想更加深度的去参与你说到的问题,城市规划需要与人的安全健康联系在一起,这只是一个方向。

主持人:百分比也可以代表多样性选择,一份好的调查问卷是不是能真的了解周边居民真正的需求。对于公众参与,在城市规划方面能不能做的更多一点?

黄卫东:没错,这个问题提得很要紧,这是我们都在关注的问题,只有让公众参与到规划,我们的规划计划才能更人性化,做的更好!

王星晨:进入下一个话题,下面我们有请张凯琴!


艺术百分比计划     

主讲人:张凯琴

大家下午好,首先,艺术百分比计划是什么?是一道地方性法律,将建筑造价预算中1%的资金运用于投资与该建筑相关的艺术品。

艺术百分比的由来,现状,操作方式

由来:起源于三十年代经济大萧条背景下的美国,是罗斯福新政的措施之一。新政使的许多美国人“又回到了工作岗位”,包括艺术家也受雇于“联邦政府有史以来最大型的艺术项目”。

美国经济萧条时期一辆车只需要600多元就可以买到

同一时期也有很多其他艺术类计划,但都由于不适应,一个都没实施。

旧金山大桥建设期间情况

艺术百分比计划:

在Edward Rowan的建议敦促下针对每一座新建的联邦建筑,总投资中的百分之一会被拿出来为这座建筑作“装饰”。这项计划在它1943年因第二次世界大战开始而被关闭前遍地开花。Marlene Park和Gerald Markowitz认为这项计划的“目的是创造一种当代美国艺术,既不是学院派的,也不是先锋派的,而是基于普通公众的体验和接受程度”。


一些反映美式郊区生活的壁画画,美国的田园风格壁画

战后艺术百分比计划的恢复:

战后,联邦各个州以战前的“艺术百分比”计划为蓝本,分别设立了自己艺术百分比法案,由建设资金中抽出的百分比也有所增加。(2.75%,4%,2%)

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后,新型的艺术家甄选制度出现,由专业人士组成的评审委员会逐渐替代了建筑师组成的评审委员会。

之后,艺术百分比计划在当地“艺术家公平联合会“的努力下,又扩展到办公大楼、桥梁及城市大门等大型建设项目中。

马里兰州首府巴尔的摩跟随费城之后于1964年出台了艺术百分比政策。当时的市参议院William Donald Schaefer(后任巴尔的摩市长及马里兰州州长)层对于艺术的重要性说过这样一番话:“问题的关键不在于我们是否能承担在这些新建筑里设立艺术品时所需要的花费,而在于我们是否能承担如果不对艺术投资所造成的后果…正是这些雕塑、油画、马赛克、喷泉等等形式丰富的艺术品让我们枯燥无趣的新建筑们变的富有生命力、更加迷人。人,才是一个城市存在的根本。”

1976安装完毕  艺术家于1973年逝世

1967年旧金山也通过了该项法案。夏威夷1967、华盛顿1974、其他地区也都在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末和八十年代设立了自己的艺术百分比计划。

艺术百分比项目的大致操作方式:     

——新的建筑项目立项

——相应的资金注入艺术百分比项目

——成立该项目的评审委员会-代表建设方、建筑师、社区居民、政府文化事务办公室、专业艺术家、该建筑未来的使用者。

——首次会议-委员会将会发布在该地点设置艺术品的所有要求

——投稿-艺术家递交他们以往的作品图录及简历给艺术百分比项目

——初选-委员会会挑选大约30名适合该项目的艺术家(艺术风格及资历)

——复选-委员会经过反复斟酌比对,继续缩小入选艺术家的范围,最终确定3-5—

——人参与该项目的设计

——创作设计-艺术家结合自己的风格针对该项目进行创作,包括:创作说明、模型小稿、   

——工程造价,然后面对委员会做作品阐述。

——作品阐述-除了面对委员会,该社区的居民也会受邀列席作品阐述会议,听艺术家的宣讲,并给出自己的意见。

——终选-委员会提出的意见会被公布,然后评委会投票给这些方案,最终选出实施方案

公共艺术是一所没有门槛的美术馆,公共艺术是与我们有关的艺术品。我讲完了,谢谢大家!

观众:如果计划出现意外,超出资金由谁买单?

张凯琴:计划的时候会有一部分资金是用来维护的,也可以从其它的基金会去申请。

观众:深圳的艺术品是高高在上的,你认为这样的艺术品在城市中好吗?可以给城市,居民带来积极的影响吗?

张凯琴:现在城市艺术品都在强调人与艺术品的互动性,所以艺术品更应该注重与人之间的互动,而不是高高在上。

王星晨:谢谢张凯琴给我们带来精彩的内容,有请下一位!
   

城市设计百分比与开发强征    

主讲人:杨晓春

大家下午好,我们来看一个案例。

案例:1994年杜兰诉俄勒冈州Tigard市案

申请:扩大水暖用品和硬件用品商店

条件:其贡献出用于为排水道、绿道、自行车道使用的土地。

法庭判决:政府胜诉

城市必须建立一些个性化的决心

该决心可能会要求与开发计划产生影响的性质和程度相关的奉献精神。

百分比问题的本质:事关城市个性化追求的开发强征问题,可能超越常规的城市规划管理内容。

个性化追求:保障性住房;公共开放空间;公益性设施;公共艺术品;屋顶绿化;地面停车率;交付住房装修比率;绿色技术使用

开发强征的实施关键在于:1、规范的开发许可制度;2、法律授权3 ;  “理性关系”成立

第二起案例:1987年诺兰起诉加利福尼亚海岸委员会案

申请:拆除现有独立住宅,并用一个更大的独立住宅取而代之

条件:沿海的步道必须与一个更大的步道系统相连接 。

法庭判决: 政府弥补业主的地役权

“理性的关系”——强征与完全拒绝许可的理由相联系,强征就是合法的

开发强征的实施手段:

1.“粗糙比例”控制:共识性追求,如保障性住房、公共空间

2.委员会审查(淘汰机制很重要):软性追求、如城市艺术品质

包含性区划条例:

——15%-30%的保障性住房

——大型或新开发项目

——空间区域划分

——拖延开发的手段

芝加哥的公共艺术强征:

——需要 design board设计委员会通       

——可以强势要求式样、风格、材料

杨晓春:今天就讲到这里,祝大家周末愉快!

王星晨:大家有什么问题?

观众:你提到的理性关系,它的重要性体现在哪些方面?

杨晓春:所谓理性关系,在土地私有的情况下是非常重要的,作为土地国有,土地收回完全不成问题,如果不实现的话,就需要讲条件,有规划是好的,但是大型的东西,例如广场,保障房啊,规划里是不会说的,理性关系在于你增加了多少的容积率,你就应该为城市提供对应的奉献

王星晨:我们谢谢杨晓春,有请下一位!


城市配方     

主讲人:黄伟文

城市和乡村的结合,进一步的计划:构形 。在工业化之后,人应该居住的一个环境是什么样的。现代城市由这几种颜色组成:红色,黄色,绿色,白色。

人在城市里有怎样的需求?:一 有居住的住所, 工作,餐饮,健身,修身,城市规划要从一个人来考虑,这些功能能不能围绕在人的周围?城市不应在很大规模上在研究生活交通,而应以一个人的活动范围来研究,规划范围应考虑人,能够用绿色的交通方式能够到达工作的地方。

每一个城市的规划图;都应该考虑对一个生活在这里的人是不是满足。

深圳规划强调中心,强调等级,这是很严重的等级规划。如果按土地经济规律来划地的话,就是太均匀化,那不这样的做的话规划的比例 配方 功能怎么出现呢?那就按需求出现就好,很多的配套是刻意自发产生,而不是需要自上而下规划的。

我们不应离开自然界来考虑问题。以生态为一部分,配方不仅仅是考虑人的需求,还应考虑万物的需求,要做一个好的配方我们还需要最更多的研究。方式规划,自发配置,我们不可能满足所有人的要求,所以规划越松动,自发就越能发挥作用,但是现在的城市规划想把所有的都配齐了,但这毕竟是至上而下,少数人的安排。

黄伟文:我讲完了,谢谢大家!

观众:配方虽然说是刻意自发的,但是也是需要有计划的,怎么来看这种特区内的计划和自发的规划

黄伟文:特区内是有计划的,如果只有规划控制实践,那么规划控制就没有了自发的基础,会非常的不方便,特区外自发的现象多一点,只是比例不一样。

观众;中国的城市为什么非要建设的那么大,而不能是一个小圈子的组合?

黄伟文:我们规划是和行政架构特写吻合的,是受深圳市领导规划的,这几千公里都是一个市的,应至上而下,而不能一个个独立,欧洲城市能够独立的,因为它不受管制,它是独立的,只有联邦政府可以管制, 这是和我们的城市体系没有一个地方自治有关的。

观众:我们已经通过这种机制建设到了这种结构,那在这种体制下,如何才能让它更人性化

黄伟文:我们正在策划一条从香蜜湖地铁站到规划大厦最为方便的路,我们可以通过这个计划更加深入的去了解如何让它更加的人性化,自上而下的配置,也留下了很多问题值得我们继续探讨。

王星晨:谢谢大家!我们今天的叽喳酷茶就到这里!


文章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