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建筑与工匠精神

2021-10-16

线上

9294 人阅读

摘要:

基于当前信息时代的视觉消费理念逐渐在各个领域的拓展,包括建筑设计领域也有受到影响,所以提出这样一个话题,希望能够在网络快消时代把建筑师对于怎样去传承新的建筑精神,以及如何与社交媒体相结合。我们也很荣幸今天邀请到四位当前高人气建筑设计师,和我们一起讨论怎样将这种新的设计理念、新的传播手段融入到日常生活当中以及设计工作当中,如何在细节之间去体现对于人的需求的一些思考,以及如何结合互联网传播方式来传递新的建筑价值。

活动回顾

青山周平:木木美术馆、失物招领、味从山海

青山周平

B.L.U.E.建筑设计事务所创始合伙人/主持建筑师


我们现在也在做一些探索和建筑的新的建造方式,也跟传统的建筑建造方式不一样的建造方式。但我现在探讨的建造方式不是运用新的技术,比如说3D打印机、机器人等,它也属于一个新的建造方式,一个比较积极的用新的科技、新的技术的一个建造方式。那我是正好是相反,像今天的主题一样,我们其实更多的是用身体思考建筑,这样一个方向去探索一个新的建筑、新的建造模式。

第一个项目是我们在北京的隆福寺做的木木艺术社区的改造项目,我们其实是二次改造。所以我们可以看到建筑外立面都是新的,它本来是一座老建筑,但是它后来被变成一个新的建筑的感觉。因为这次的改造需要把这栋楼改成一个现代艺术美术馆,所以很多窗户是都不能有的,比如说原来的建筑都有各种各样的窗户,但我们要把它改成一个展厅,大部分的窗户都要封起来,就是为了未来的展览的使用,所以外面大部分的墙面改成一个实体的状态。

我们这次想用的材料是镀锌钢板,它其实是在城市里面经常看到的一个比较便宜的工业材料,因为我们这个美术馆的项目其实也是比较低成本的项目,所以我们采用了比较便宜的工业材料。我一直想用这个材料的原因是它是一个比较便捷的状态。从图片里可以看到金属板有变形的部分,这个变形是工人安装的时候随便安装、随便打螺丝,随便施工的时候偶然出现的变形,我觉得这个部分是比较有趣、比较好看,所以我一直想用这个材料探索这个材料的可能性,有点像我们打印纸直接用手折,折完之后打开的这种比较随便的凹凸、造型,这是我们这次想用的一个材料。

所以我们就开始研究这个材料怎么做有比较好的效果,经历了几次的尝试后,在我们自己做的过程中越来越发现,原来我们用的金属板太厚了,所以特别费劲,而且它做得不好看,原来是1.3毫米的金属板,这个图片中用的是0.3毫米的。比如说折两三次就会出现最左边那样的大的图案,越折越多,越来越像右边的图片一样,它的图案越来越小,越来越细腻,最多的时候变成一个最右边那样的比较小的细腻的一个图案出现。再多折的时候,金属板开始破裂,然后我们最后决定用五种不一样程度变形的金属板,做成一个它的建筑的外立面。

我们可以看到,所有的金属板当然是不一样的图案,看起来是一样的,但实际上没有任何的金属板是一样的效果,而且也有些是小的图案,有些是大的图案。其实这样的做法是有什么意义呢?我觉得没有太多的实际的意义,因为这样的图案用机器我觉得也可以做类似感觉的一个效果,为什么我们要做这个东西?我也不知道,可能我们是想探索一种没有意义的事情,或者用手做的时候,就是材料上产生的,或者建筑上产生的一种情感的联结,因为它是没有办法复制的,它只有在这个地方这次出现的一个感觉。

这种外立面的效果是至少我了解的范围内,之前在别的地方没有出现过,这是第一次出现的新的外立面的做法。这个效果其实给我们一些启发,我们也思考,为什么我们的设计出现了这样的思考或者这样的探索。我回顾来看,在很早的时代我们的身体是我们价值的载体,因为那个时代没有机器,所以产生价值都是我们用自己的身体,是那个时代最重要的价值载体。但工业革命时代之后,它产生一个变化,因为机器出来了,它替代了我们的身体,所以那个时代我们的价值载体也从身体慢慢移到我们的知识,这个时代我们的知识越来越变成价值的载体。但是后来到了互联网时代之后,我们的价值的载体又开始有变化,因为互联网有大量的知识,人的知识的量没有办法超过这个互联网里面的知识的量,所以这个时代知识的量会越来越变得没有意义,这个时代越来越多的有意义的就是它的智慧。互联网有大量的知识,但是它没有智慧用它,我们这个时代越来越变成我们的智慧,越来越变成我们时代价值的载体。

但是我们现在的时代越来越进到下一个时代,就是人工智能时代也可以说大数据时代。这个时代其实是人工智能会超过我们的智慧,它可以离开这个知识带来新的知识。所以人工智能这个时代越来越变成它新的时代,这个时代我觉得我们的价值载体又开始有变化,就是我们的智慧越来越变成我们的情感,就是我们的心或者我们的感情这些方面。因为我们了解人工智能没有感情,没有情感,它没有新的,这种时代的背景我觉得让建筑也产生一些变化,我们在学校里面学建筑都是功能主义,就是二十世纪初开始到现在一直是功能主义是很重要的部分。

所以我们做设计通过合理的、平面的规划、功能合理的分配,理性的判断、逻辑性思维,都是我们做设计时候的一个很重要的部分,但我们现在越来越变成大数据人工智能的时代,我觉得建筑设计与建筑本身的价值又变成一种设计师个人的梦想或者感情、或者体验的东西,这是我们第一个木木美术馆项目之后开始思考的一个问题。

这样的过程中我们开始有了第二个项目,在阿那亚我们要做一个小型的甜品店,它的位置是在阿那亚社区里面的面向广场的一个地方。因为它是一个海边,我们想做成一个石头一样的空间,我们希望在这种比较自然的石头里面,客人随便放松这样的一个概念。然后我们就开始做一些模型,我们先开始做这样的尺寸的模型,然后它是中间有这样的几个比较随便的造型的石头,这些石头的造型其实是没有特别用脑子思考的,它更多的是用手直接做,就随便做的感觉,它出来一些比较即兴的造型,这些造型其实设计师是没有办法百分之百控制,它是一种偶然出现的造型的感觉。

这个项目有趣的地方是整个项目没有用电脑做三维的模型,都是用手做的。我相信用手这样做的比较随机的、偶然的、即兴的这种造型,给人们一种放松和自由,尤其是阿那亚这样的海边度假的一个地方。其实做完之后对我来说这些造型其实也是一种不像我自己设计的感觉,是偶然出现的一种感觉。近一点的地方看,它的混凝土的肌理都是没法控制的肌理或者自然的肌理。我觉得这样的感觉会出现另外一个那种感受。

最后一个项目也是用手建造的模式,它是一个小的室内设计。它是一个家具品牌展厅,在杭州天目里,它的整个空间有整面墙是用木头,很多不一样的木头的颜色、尺寸、造型建造的。我们用的木头、材料都是他们品牌、家具、工厂、仓库里面发现的一些废弃的木头,我们用这个木头做一个木头的展示墙。

我们可以看到不同木头的状态,每块拥有不同颜色、造型、尺寸,甚至变形程度都不一样,所以我们没有办法画效果图,但经过实验,它做完之后应该是有很好的一个视觉的效果。在施工阶段设计师在旁边和施工方一直沟通,呈现一个展示木头墙面,它会出现这样的一个很没有控制的感觉效果,每个木头都有一种个性。


这个跟我们平时施工的做法不一样,设计师根据他的需求把自然的东西改成他想要的样子,这是我们常规做施工时候的感觉。但我们这个项目,设计师不再是这样一个角色,每一个木头是要看它的状态的,就是木头、材料、设计师变成一个平等的状态,他要听材料的意见。整个这个项目虽然是很小的一部分,但是给我一些启发,这个项目当中我们探索的是人已经放弃这种中间的高角色,它要下来跟木头、材料、自然、动物变成一个平等的状态,它尊重别人、尊重别的要素,这样的一个感觉。这个对我来说也是一种打破二十世纪之后我们人为世界的核心这样一个世界观或者建筑观。

分享这样的三个项目,都是探索不用太动脑子做建筑,用身体做建筑,用身体思考建筑,这是我觉得接下来的时代、大数据时代、人工智能时代,人和自然产生越来越矛盾的时代,我们可以值得思考的一种建造的态度。


米笑:加厚的立面:以用户需求生成视觉形象

米笑

扉(建筑、美术馆) 合伙人


柯布100年前提出“新建筑”的定义的时候,最重要的一句话是“建筑是一个时代的镜子”,新建筑应当反映一个时代新的生活、生产方式。

互联网的发展极大地改变了我们当下的生活方式。比如人们可以在家工作同时带小孩,社交,发展出一种全新的无界的生活方式。紫泥十二门无界社区就是这种工作生活方式的反映。这个房子大家会看起来觉得真的有点像机器,就像柯布说的“居住的机器”,是利用工厂园区里一个车间,以参与式的设计方法改造而成。在这个过程中我们邀约很多朋友去现场,整个讨论的过程经历了大半年的时间,最后我们把它叫做紫泥十二门。紫泥是说这个地方叫紫泥村,因为泥巴挖下去就是紫色的;十二门,我们当时的想法是汇集各种行业有趣的人,十二是虛指多,门的意思是门道,专业。

这个房子其实就是一个多米诺式的框架,非常整洁的柱网。整个设计我们称之为加厚的立面。这个加厚的立面其实是通过一个六个不同的房子组合出来的,因为每个房子都有一个主角的原型,就是他所代表的一类人群的需求。比如这些创意工作者都想拥有更多的花园,所以它就长成了这个样子,就是我们先在里头挖,挖了个花园,又在这个花园里面建厨房、书房等等。

厂房前面的旧围墙也以加厚的方式增加了一些公共的使用空间,比如说搭建木台子,它就可以变成一个茶室,因为正好在这个围墙前面的树底下,又可以作为一个小舞台。围墙上面就有一个注意来车的凸透镜,也保留了,让新生活和旧厂历史共存。

所以我们没有设计房子的立面,是由使用空间直接生成的,这是在房地产里面可能不太能够实现的用户参与设计。但之所以变热搜就说明这是贴近大多数人的需求的。

接着我们讲一下北大电教楼。我第一次看到这栋楼的时候是夏天,听说很快要拆了。这是个很美的绿色的魔方。后来我们发现这栋里面有非常多的师生留下的一些记忆,大家都有记录他们在这里上的课或者做的演讲或者研讨会,所以我们就想能不能把它保留下来,把它变成一个交互的共享的反转课堂,大家可以把教与学能够结合在一起。

我们翻查了各个时期的北大地图,发现北大从60年代大概文革以后,一直到1998年建成百年讲堂之间,这个期间建的其它所有房子都拆了,也就是说近现代的其实基本上都拆没了,只剩下这最后的一栋,也就是说如果拆了这栋电教楼大概整整至少有三十年的校园发展史会空白,往前就是五几年的房子。所以就跟学校说这个房子不能拆。经过3年的努力校方决定要保留,变成他们的数学科学学院。我们想能不能把中国对世界数学的贡献通过设计呈现出来?就想到了勾股定理,我们小学就学的345定理。建筑外立面考虑跟整个校园里面的现有建筑取得和谐,选择了比较保守的设计。

最后讲一下古村的改造。瓜岭村是华侨村,有一整排的祠堂和2个漂亮的碉楼,都是市级文保。这些碉楼代表了广东地区在民国时期一个很重要的建筑特色,也说明这个村比较富有。所以这个村子获得了“传统风貌古村”的称号受到规划保护。

我们在做调研的时候发现一个问题,他们很多房子为什么塌,可能跟他们分家有关。像我们看到村里面最漂亮的这个锅耳墙三间两廊建筑,大概有四个兄弟,最后就分成了四伙。其实大家都没法住,通风也不好,慢慢房子也塌了,大家也都各奔东西去了。我们就想有没有可能利用现在新的规划条件,尽可能的增加使用空间。原来的房子其实是有一个小院子的,我们也希望盖完以后每家人都还有院子、花园,建成后每一户我们都等比放大了1.8倍,原有的锅耳墙也留着,方便邻居串门的巷道也留着。我们希望在古村改造的时候,还不仅仅是改造这个房子,而是说能不能让我们的家人能够重聚在一起。


罗琦:创造城市中安静的小世界

罗琦

深圳市物言建筑设计有限公司创始人/主持建筑师

我有一个比较个人化的观点,一直觉得建筑和空间它不能孤立来看待,我们不能把它当做一个单独的场所,这样它就会被切断于它的时间跟空间,它是人、场地、事件等多元的一个载体,它是一个复杂大世界里面的片断,我习惯把它描述为一个“小世界”,也就是说做建筑或者空间对我来说是一个工具,我的目的也不是为了建筑,而是为了创造一个新的小世界。我看重的是空间给人带来的心理体验。

深圳这样一个高速发展的城市里面,现在到未来的一段时间内,理论上是不会缺乏华丽、新潮、高级,以及政治正确的建筑空间,但是人们生活得越来越焦虑,其实深圳这个城市最缺乏的恰恰就是真正让人内心宁静的空间。

第一个分享的项目叫做帐幕,它是一个音乐与信仰的精神空间。它的投资人彭光华先生找到我和曾军说,他希望是一个有音乐,人可以在里面冥想的空间,但是演奏者又不希望与这些坐在里面的听众互动,只是希望人在里面找到安静。更希望的是人在特别消极、情绪接近崩溃的时候,尤其在深夜发现这个地方,能重新找到安静,重新找到希望,而且是24小时免费开放。这对于我来说是一个抽象的问题,即什么才是真正的宁静。

我假设了一种情绪,只是极端的安静,一个密闭空间,人在里面我觉得会产生一种幽闭恐惧的感觉。相反如果完全是一个开放的状态,你可以看到外面的风景或者自然,内心比较放松,但是这种情况下外部的信息其实也是对人的内心带来了某种意义上的干扰。所以我得到的结论是在静定的时空中感知时光的变化。

最初的思维从路径和光来开始思考的,非常直白,有一个门洞,直接进去,我觉得必须把这个路径不断拉长,而且在路径上建立不同的空间尺度的转换,以及空间体验的转换,迂回曲折,一步步的营造这种空间心理氛围,最后到达主厅,主厅与外部形成一个强烈的反差,也就是说外面可能只是一个世俗世界,普通的,跟大家平时生活的没有任何区别,但是你到了里面它就是一种强烈的反差,你就好像穿越到一种平行时空,忽然到了一个抽象的世界,同时一定要引入自然光,自然光是随着时间、环境、天气在不断地变化,它是一个很重要的信息,它无时无刻不在变化,它告诉你的时空、提示人。

山墙部分的光源有一些比较细腻的思考,它要创造一个主光源跟辅光源的光环境,要创造一个又是不明不暗,但又要均匀的光,所以这种光线的开口它一定要多元化,而且要控制进光量。

演奏区跟听众区我们是用竹钢的竖挺做了一个百页半隔断,百页的粗细和间隔、角度都是精确推算过。观众挨竖向板越近越看不到演奏区,离得越远反而是一种朦胧的半透的效果。光穿透百页之后到达室内空间的时候,它的削减依然还能保持有效。

阳光有时候通过侧面洒进去的时候会形成一个十字架,有某种隐喻吧,但是它是一个虚空的空间,因为我并不想让人看到一个具体的东西,只是让人产生一种比较抽象的适合冥想的空间。

很可惜,帐幕在今年的6月30日就关闭了。这个全年24小时免费开放,小红书排名第一,这个“深圳必去的20个景点之一”的网红打卡地不复存在了。这五年一共是付出了430万,完全没有盈利,这是一个非常纯粹的行为。我在设计的过程当中也是保持了一种纯粹的心态,把自我的执念放在一个比较退后的位置,在做这个过程中完全是在思考来到这里的人会取得如何的心理体验,是一种类似无我的状态吧。很多人在这里留下了真实的故事和回忆。

第二个项目是社区党建书吧。平时党建书吧大家都不愿意进来,但又是提供给民众用的一个项目场地。这是一个非常极端的场地,只有80平米,而且完全没有采光,也就意味着这个空间是完全利用人工照明。如果你只是简单打造一个书吧或者一个图书馆,它势必会形成一个非常消极的空间,它更像是一个商场里面的店铺,人从外面一目了然看到里面,如果用普通的常规策略,无论如何怎么做都吸引不了人,而且呆不住人。

我的空间希望是这个空间虽然完全没有采光,是一个黑暗的空间,但是我营造一个内部的小世界,依然能让人愿意在里面待得住。

这个自问自答就是,既然完全无自然光,与世界无直接联系,场地外部又不可控,不知道会做成什么样子,如何愿意让人停留?答案就是彻底深入到内部的内部,就像在地球内核里面发现新世界。

设计利用纤细的钢结构和书架将空间二次围合,形成“墙”间分为外围环形展廊与内部图书馆主厅。“墙”屏蔽了店门视线,这反而引起了人们的好奇心,需要经过外围展廊才能进入并发现内部主厅。空间原始梁底净高4.5米,设计利用有限的层高搭建了环状夹回廊增加空间的利用率与复杂性,充满探索趣味。地面积仅80平米,但设计通过整体缩 小物件尺度,以及利用空间的立体层次创造出比实际更大感受。这是一个纯人工照明的空间,设计师用最简单、质朴灯光来创造让愿意长时间停留的光环境。

在这个空间里,结构、家具灯都不是孤立存而所有元素共同严密地组成了空间本身。它们相互关联,缺一不可有着严谨的建构逻辑,也遵循功能的实用性人化同时表达精神性。

最后就打造了一个从外部看,你不知道里面会怎么样,你就进去之后穿越了一层外面的画廊,它有一个画廊,有一些作品可以看。慢慢进去你才可以窥视到里面别有洞天。


兰敏华:新时代背景下的新式阅读空间

兰敏华

深圳市本果建筑装饰设计有限公司创始人/设计总工


今天分享的是我们在盐田壹海城做的一个小体量项目——灯塔图书馆。现今图书馆因为世界、人的变化,跟以往传统的图书馆相比,也不再是单纯的只提供给人看书阅读的空间,承载了更多的功能。一个项目为什么要这么设计,是一个设计师应该重点去考虑的问题。跟甲方多次沟通后,甲方的诉求是想做一个示范性的项目,在海边搞一个地标性建筑吸引更多的人来到图书馆,看书或者到图书馆来做一些活动、布展,甚至来蹭蹭空调也行,让大家更多的亲近图书馆、亲近书。所以这个项目的重点就是向人们传播书的重要性,通过图书馆这个载体让更多人喜欢书、喜欢阅读。

项目选址背靠城市绿化带,面向大海,在这样环境优美的地理位置,要做一个什么样的建筑才能够达到预期效果呢?我们首先想到灯塔。这个位置连接大海,灯塔是能指引人归航、指引迷路的人找到归路的存在。而书是人的精神食粮,指引人进步。书也是人生的路标,所以灯塔这种属性跟书籍是相通的,灯塔这个造型放在这里就是比较切题的一种方式。我们让灯塔最顶部长年都亮着,永远都不灭,通过这盏灯光起到灯塔的作用,指引迷航的人归途,以此来彰显书籍的重要性。首先它是图书馆,其次通过书和灯塔的联系,能够与爱书的人产生情感共鸣,吸引这些人来到图书馆。

灯塔的首层有一个户外小露台,是两本书的造型。而整体建筑除了是一座灯塔,还是一个船的造型,与大海有更多的联系、更多共通的元素。船开到书的上面,有着“书海遨游”的美好寓意。支出去的区域一方面有漂在海上的感觉,给人惬意的感受,另一个方面可以作为图书馆后门的雨棚。建筑二层只有80平方,主要功能是一个小环廊,提供一些阅读区域。图书馆空间不光是可以在这里阅读,也提供了一些座位,让人在这里看风景、发呆;二楼的处理还考虑了图书的承载量的问题,需要满足藏书标准。灯塔三层空间考虑人随时可以拿本书看看,看看大海,看看远山、看看远处的风景;顶层小空间除了做了毛笔样式的一盏灯,还提供了几个小座位,一个望远镜,可以远观大海和周边的城市景观。但出于建筑安全的考虑,顶层的位置没有留大量仓储,日照过长,上面会很热,所以它其实不太适宜人往楼上走,按甲方要求,平时把它封起来,需要的时候才放人上去。

灯塔的外观效果由三个部分组成。最前面是为了增加进馆仪式感而做的廊道,日常也可以用来做一些小型的展出。廊道外立面用镂空的方式做了“书籍是屹立在世间的汪洋大海中的灯塔”这句跟建筑很贴切的话,它会随着早晚不同的阳光照射角度而不停变化,投到廊道里。这里做了两层的高度设计,让大家通过一个狭窄的巷道,突然进入一个高空间里面,有豁然开朗的感受。建筑的中间也是它最高部分,塔柱。灯塔采用八边形,有利于抵抗风压,晚上会看到顶上那一盏灯长期不灭。基于环境效果和能耗平衡考虑,做的偏小的仓储,八边形周围一圈做了八条小小的场所,隔一段留一个空,人在廊道上走着也有一定的变化。靠最左边专门做了一个观海阅读的区域,感受人好像是漂在海上阅读。第三部分是小馆的核心多功能的空间,两百多平的空间里既可以阅读也可以做一些沙龙、小型主题活动,让图书馆承载更多的功能。后面一些位置其实一方面也可以给人阅读,但是更多的是人们到这里来,能够有个吹吹空调、发发呆、想想问题的地方,相对其他区域有一定的隐蔽性。

整个建筑是钢结构,利用两排八灯柱来作为支撑体系,交通和界面处理都由这两排八根柱延伸上来。八根柱形成的的八边形,是外边的小窗户一直延伸上来的。通过楼梯上行,每走一步在不同窗户前看到的画面都不一样,有海、山、树木、城市……上半部分还做了镂空处理,让人除了能看到海,还能够仰望星空。

建筑外观用集装箱、陶砖两种材料组成。灯塔部分用白色的陶砖,其他部分用集装箱造型,符合盐田港口的地方特色。灯塔图书馆里面也配备了一些必备智能设施,比方说近距投影、智能借还书机、消毒机等,还有一些大数据,网络惠民等功能。

观众:灯塔图书馆是怎么报建的,因为它所处的位置实际上是公共海岸线,建筑师怎样保障它的合法性的?另外灯塔图书馆的设计访客量和目前实际访客量,之间是怎么平衡和管理的?

兰敏华:它属于一个临时性建筑,没有严格的土地使用证的,设计上只是作为临时性景观建筑在那里,如果有需要,是可以拆除或者移走的。关于访客量,起初结合图书馆定位预计容纳量是在100人以内,但是实际的情况可能远远超过了预期。馆方制定规则,采取了预约进馆的方式,保证它能够正常运行。

文章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