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行交通

2011-04-15

规划大厦818

6167 人阅读

摘要:

慢行交通指的是把步行、自行车、公交车等慢速出行方式作为城市交通的主体,一方面有利于缓解快交通的运输压力,另一方面有利于绿色环保以及满足人们灵活的出行选择需要。深圳的慢行交通现状如何,在什么方面还能大力改进提升?本期酷茶会中嘉宾将对此提出建议。

活动回顾

2:30pm   朱闻博(市水规院)作为慢行系统的水廊道

3:00pm  刘龙胜(发展研究中心) 新型自行车专用交通系统介绍

3:30pm  孙永海(发展研究中心) 身边的规划:规划与国土大厦之间步行联系改进建议

4:00pm  陆荣杰(交通研究中心) 深圳的慢行交通发展历程和未来

4:30pm  白小刺(媒体人)  城市自行车道之争

5:00pm   郑景轩(发展研究中心) 辨析深圳自行车交通规划建设中的几个问题


作为慢行系统的水廊道——朱闻博

深圳河流交通系统现状:缺少延续性交通系统和清晰的识别系统,水系统与城市绿地系统相对独立,河流周边形成的空间成为被遗忘的空间。


 
河道水廊道慢行系统通过河流水廊道连接几个生态结构体系,将城市内部的公园、山体与郊外的山脉联系起来,在城市局部以及区域形成生物生态廊道,让城市内部保持生态活力。

深圳河流慢行交通系统的建设成果

治理后的深圳水库排洪河--灵动于现代化都市的滨水公园 

福田河-笔架山公园段--乡野时代记忆中的河流可以再现于都市!

福田河-中心公园段交通链接设计

治理后的观澜河-清湖湿地

 

治理后的后海河一条集商业文化、健身、生活、休闲相融合的滨河绿色生态廊道。

讨论主要话题:

1、河流的可达性,过度绿化造成河流与人行空间的分隔;

2、历史上河流是衣食住行之本,现今人们回避河流,因为他已成为排污工厂;

3、被现代社会遗忘的河流。

综述:河流以带状为节体,形成片区系统,使河流给慢行交通系统创造必要的条件,河流重新回归为我们的步行系统。


新型自行车专用交通系统——刘龙胜

骑车族的问题:安全性差、速度慢、受天气影响严重、受盗窃行为困扰


 2006年德国慕尼黑理工大学提出空中自行车专用道的设想


Shweeb悬浮自行车系统 ——新西兰


空中自行车道设想——保加利亚


行驶空间分高架专用道、地面专用道和地下专用道

系统主要是利用地面、地下或地上的物理隔离设施与城市道路系统,分离的自行车行驶空间。
系统由:自行车专用道、车站、车站出入口三部分组成;同时配备环境调节、视屏监控、信息发布等系统。

自行车专用交通系统车站示意图

综述:自行车成为交通工具低碳环保、舒适、安全、与区域城市绿色系统相融合,与轨道系统相结合。关于未来的想象:悬浮、高架、钢丝等新型自行车道系统的诞生。


身边的规划:规划与国土大厦之间步行连系改进建议——平少华

规划与国土大厦之间步行斑马线成为虚设,不合乎行人步行最短距离,车辆在交叉口停放遮挡行人视线。

改善方式:

(1)压缩交叉口机动车道宽度,缩短行人过街距离

(2)取消交叉口小汽车的违章停放,恢复交叉口安全视距

(3)打通绿化带缩短步行距离,提供更为便捷的行人通道

(4)交叉口增设绿地,增加雨水渗透面积,同时改善行人环境


小汽车在人行道、交叉口处乱停乱放,挤占了公共空间,行人只能在汽车之间行走,或被迫走向行车道。宜人的步行环境离逐渐被侵蚀,行人被置于一个个险象环生的处境。“人”、“车”之争愈演愈烈。

思考:“小汽车主导模式”还是“汽车+慢性模式”
建筑师需要思考的方面需要扩大到方方面面

香蜜南二街与香蜜南三街交叉口行人交通改善建议

在您往来于规划大厦、交易大厦的时候,是否感觉到香蜜南二街与三街交叉口的过街不方便,有时甚至安全还受到小汽车的威胁?

目前,深圳市汽车保有量已达到了170万辆(截止2010年),小汽车逐渐侵占着我们的慢行空间、公共空间、绿地甚至消防通道、应急通道等。深圳发展的现实要求我们彻底改变“车本位”的交通规划理念,转而采取行人优先的人性化规划理念。

香蜜南二街与香蜜南三街交叉口行人交通改善建议只是作为一个例子,呼吁重视慢行交通,让规划行动起来吧。


深圳市慢行交通发展历程和未来——陆荣杰

资源紧缩条件下紧凑的城市空间尺度
亚热带气候城市提高了慢行空间的品质

增加慢行交通的特性即:步行过程应有趣味性;
强调沿街面混合功能,尽量缩小沿街商店等尺度,减少银行、办公机构的沿街立面宽度;步行区的附属设施,如小品、座椅、照明、通信、休憩设施;遮荫率达到50%。


减少交叉路口天桥或地道的设计,换为缓坡拱桥或设电梯;


对弱势群体的考虑

慢行交通特点及功能定位

步行交通

一般在0.5~2.5m/s,优势出行距离在1km以下。一般市民可接受的步行距离为400~600
功能定位:人们日常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城市公交系统的主要接驳方式

自行车交通

自行车交通一般速度在3~5m/s,优势出行距离在1~5km左右 ,对停车设施有要求。

功能定位:中短距离出行以及公交系统的辅助接驳方式,兼具休闲健身功能。

慢行设计指引:差异化发展


城市自行车道之争——白小刺

媒体人白小刺根据纽约公路的布局,作出在深南中路在机动车道中间开辟自行车道的构想,改变了中国自行车和行人在一个道路区域的行为方式,呼吁自行车和机动车应该拥有同样的权利。


       
 

自行车在规划建设中的几个问题——郑景轩

亚热带适宜的气候,为什么只有4%的深圳人骑自行车上下班?

答:没有连续的自行车专用道路,相关设施不健全。


爱它不容易 

   
自行车道是否与人行道共享空间?骑行不平顺对步行干扰大 


深圳发展自行车交通我们可以做些什么?

积极倡导、系统规划、良好设施、信息发布

对于政府的建议:增加自行车租用点,建设自行车停放设施,合理的自行车道,处理好机动车、自行车和行人的关系;在自行车道上建立人性化设计,如自行车道专用地图、气筒、遮雨棚、直饮水、在地铁站附近设立更衣室方便白领等工薪族换装上班。

文章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