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4-29
深圳市中心书城南区大台阶
12169 人阅读
摘要:
“深圳的光是无为而治的。”深圳不像其他城市会刻意地去做灯光,所以深圳的夜景没有特别的地方。“深圳的夜景可能是我们的失败,但可能也是我们的成功,我们的城市要做光的减法而不是做加法。”
“来自深圳市灯光环境管理中心景观照明部的钟振宗以《深圳市景观照明发展历程及趋势》为题,首先介绍了深圳市景观照明发展历史。深圳的景观照明发展可以分为六个节点:1997年香港回归,1999年深圳首届高交会及建国50周年,2002年深南大道灯光长廊被评为“深圳八景”,2006年深圳出台景观照明相关规范文件,2010年特区建立30周年的烟花晚会,以及2011年世界大学生运动会。钟振宗分享了这些重要时间节点里的一些景观照明。
到2011年,景观照明有了一个质的飞跃,出现了一些比较经典的景观照明作品。
各种各样的灯光照明让人眼花缭乱,我们要怎么判断它们的好坏呢?以《光的戏剧性和情感》为题的灯光设计师余显开说:“如果你们去到一个地方觉得很不舒服,第一要素就一定是灯光不舒服,因为灯光真的是可以影响到人的情绪。”
因为人有五个感觉,视觉是排在第一位的,一个物体只有随着光的引导,通过视觉传递到脑海里面之后,人们才会去想、去看、去闻、去摸。专业的照明设计师应十分注重光的重要性和适度性。
不“适度”的光让有着精美木雕的大理五华楼变成了“鬼门关”。
“适度”的光,把该亮的地方亮起来,把该暗的地方还给自然,还给人们。
那么,什么样的灯光才是真正的“适度”呢? 其实不外乎这些关健词。
好的灯光作品应该囊括了历史性、地域性、唯一性、互动性。余显开认为,一个设计师一定要用心去实现一个空间的理想,让这个空间承载人们生活的故事。
同样是灯光设计师的杜健翔也认为:城市是要为在座的,生活在这座城市里的人们而亮。比照一下图片中夜间亮灯的地方,还有人口分布图,我们就可以知道:城市的主题是人,灯光是为人而亮的。
杜健翔说,“灯光就像一件外衣一样的展示着一个城市”。为了让城市中的人生活得更好,在做“光±”城市的时候要思考城市为谁而亮,也要思考不同的城市有不同的亮法。那么城市有哪些“亮”的方式呢?设计师通常会把它归类为六类。
不管城市怎么扩展和变迁,不同区域、不同文化、不同历史、不同地段都会造成不同城市的特色和品质。我们会看到一些非常好的灯光照明设计,但是不能去盲目的追逐。比如说杭州G20峰会时连栋式的墙,一些本不具备这种条件的内地城市也在做,也想要用灯光演绎整个山体、河流。其实,每个城市都有它不同的一面,要做的灯光规划也是不一样的。
而灯光规划是要控制光,让灯光为人民服务。杜健翔认为,“灯光最主要的初心是给人提供生活上的便利,一个是安全性的,我们要有灯光;还有一个是愉悦人的情感。如果你在做规划的时候没有很好领略人的需求,我觉得这就是失败的。”
再回到深圳这座城市的夜景。在嘉宾讨论环节中,策展人之一的索斌说,“深圳的光是无为而治的。”深圳不像其他城市会刻意地去做灯光,所以深圳的夜景没有特别的地方。亦如钟振宗在前面说到,“深圳的夜景可能是我们的失败,但可能也是我们的成功,我们的城市要做光的减法而不是做加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