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文1 | 发现古墟,发现另一个深圳

2021-03-31

线上会议

2691 Reads

ACTIVITY REVIEW

我们可以凭借什么去想象深圳以前的样子呢?第22期设计与生活系列活动,我们将以“发现古墟”为名,去重新发现、探寻深圳的古老墟市和他们的故事。与以往的设计与生活不同的是,我们希望将志愿者调研置于公众活动之前,希望在发现古墟的同时,也发现热爱古墟的人,共同产出成果。

借本次活动,我们希望关注古墟,乃至关注历史风貌区能够成为城市的公共课题之一,“给予深圳仍存有的片段式的历史文化城镇更多的关注,让这些历史碎片得以真正融入这座开放而年轻的现代国际化大都市的城市生活中去。

深圳有古墟吗?

在一个以发达、富裕而闻名的新兴城市,今天的深圳最不缺少的就是商业空间,这里购物广场林立、步行街通达,有满足需求的各类商铺,但是几十年前、甚至几百年前的深圳人在哪里购物呢?像影视剧中的热闹街巷是否真实存在呢?深圳有没有过像清明上河图那样热闹的集市活动呢?

 想要回答这些问题,就不得不提到“墟市”——一种典型的小农经济自给自足的商业活动,由农民、商贩、小手工业者共同参与,习而成俗地形成定点、定时进行商贸活动的市集。明清经济史专家李龙潜先生认为“墟”是指没有固定字号商店的定期市场,但在固定时间内、固定的地点进行商品交易的聚集点;“市”是设有固定字号商店,“常日为市”的常开市场。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不仅在农村建立“市”,也在“墟”里也建造了有固定字号的商铺,“墟”与“市”便合二为一,产生了“市与墟兼之”的“墟市”。

被认为只有40年历史的深圳会有古墟吗?其实,早在康熙二十七年(1688年)的《新安县志》中就有记载,当时的新安县内(含香港)共有28个墟市。到嘉庆二十四年(1819年),新的《新安县志》(含香港)记载的墟市数量增加至37个,新增了包含王母墟、沙井墟在内的11个墟市(原康熙《新安县志》记载中的4个墟市已废止)。

康熙及嘉庆墟市分布图(以今深圳市地图作为底图,墟市名称及分布参考郑兰雪《深圳传统墟市建筑研究》、葛琳《深圳市近代教会建筑传播与影响研究》)

深圳地区的墟市在大多在明清时期出现,在清末民初由于西方商品经济带来的冲击,墟市的发展达到顶峰——“数量最多、规模最大、交易最繁盛、也是商业发展达到最高潮的时期。”如今赫赫有名的东门步行街(深圳墟),连同观澜墟、清平墟和沙头角墟一起并称为“深圳四大名墟”。

中华民国时期深圳地区墟市分布图(以今深圳市地图作为底图,墟市名称及分布参考郑兰雪《深圳传统墟市建筑研究》、葛琳《深圳市近代教会建筑传播与影响研究》) 

人口聚集是商业活动的基本条件,墟市作为传统村落的重要功能场所,墟市的形成自然与周边的村落息息相关。明清时期广东的墟市有相当一部分是地方性的农村小市场,是几个农村范围内的农民直接地互相交换剩余产品。同时,这些农村小市场,往往是附近村庄一姓或数姓的地主所建,他们提供土地而成为“墟主”。这些既是地主又是墟主的封建把头式的人物,有权向市场上进行贸易的农民抽税,在深圳历史上也曾发生过因抢占墟市地盘的民间械斗。

各墟市之间也有不同,墟市的层级大小即是其货品、商铺种类的多少,辐射范围的大小;因迁海复界政策,深圳在复界令后迁入了不少客家人,嘉庆年间的《新安县志》就对村落的记载就有了本籍村和客籍村的区分,这也形成了本籍墟市和客籍墟市之分,墟市中的货物也有所差别。相邻的墟市之间往往会错开墟日,让买卖双方都有交易的机会。

2015年,深圳市土木再生城乡营造所发起了“福田新家谱”活动,调研员们前往福田区内15个原自然村里走访,调研了包括墟市、码头在内的内容。来自福田村的黄先生迅速答出了周边墟市的墟日:一、四、七日到上水、沙头墟,二、五、八日到深圳墟,需要买小鸡和小猪就在三、六、九日到龙华墟……村民的口述和物理空间的留存能够能反映出一个时间、空间内的商贸活动,这些记忆的碎片可以拼凑成了几十年、甚至几百年前的深圳生活图景。

深圳墟全景 © 何煌友(图源:廖虹雷,何煌友,李群《井,街,市:从深圳墟到东门商业区》)

墟市和建筑

作为深圳最广为人知的墟市,甚至是深圳市得名的缘由,深圳墟最早记载于康熙年间的《新安县志》。1911年,广九铁路建成通车,深圳墟成为了广州香港互通的重要门户,卖农产品的谷行街(今解放路)、卖小吃和杂货的维新路(今人民北路)、永新街、南庆街等处商业街迅速发展起来,形成了今天的罗湖旧城。

深圳市本土文化艺术研究会会长廖虹雷曾在文章中描绘深圳墟的旧日光景:(深圳墟)南来北往的物资和客流空前繁忙,不少行业应运而生:富源米铺、祥光百货、同和中药店、仁爱药房、曾苏民医师、梁四姑接生……,商行数百家,遍布大街小巷。

1974年的上大街 © 何煌友(图源:廖虹雷,何煌友,李群《井,街,市:从深圳墟到东门商业区》)

同样因交通而兴旺的还有观澜墟。这里因河运便利,地处惠东宝交界,曾经是中外商品交流的中转站,素有“小香港”之称。古墟也有200多年历史,由一条南北走向的观澜大街,四条东西向的东门街、新东街、卖布街、龙岗顶街,以及沿观澜河的西门街组成。

墟市贸易的发展不仅给人们的带来丰富的经济生活,通商带来的外来文化也影响着本地文化。古墟内的骑楼建筑就是典型的经通商渠道进入深圳的建筑类型。

古墟现存15座碉楼、100间商铺、数百栋民居,是目前深圳地区唯一完整保留下来的清末民初墟市和骑楼街区,被誉为“深圳近代民俗第一街”。其中,最抢眼的建筑莫过于观澜公益酒家。

观澜古墟鸟瞰 © 《深圳市历史风貌区(第一批)和历史建筑(第二批)保护名录》

这座有着红色外墙的四层西洋式建筑被当地人称为“红楼”,尽管墙身已经斑驳,但从罗马柱、圆拱形的阳台还是看得出原本的富丽堂皇。据说在民国时期,“红楼”是观澜古墟最高级的场所,是当时惠东宝一带社会名流的聚集地。2009年,原定拆除重建的“红楼”被改为保留建筑但向右前方平移43米,这也是深圳首个文物建筑平移工程。

观澜“红楼" © 《深圳市历史风貌区(第一批)和历史建筑(第二批)保护名录》

和观澜古墟一样,龙岗老墟也有着一座被起了外号的高层建筑。不同于集酒家、旅馆于一身的“红楼”,龙岗老墟里的这栋高层建筑是一座全封闭的民居,因为外形奇特,被称为“怪楼”。曾在2012对龙岗老墟进行城市研究的冯果川先生认为,“这是深圳最神奇的一栋建筑,超越了对建筑学的认知,是一栋不可画的建筑。”

龙岗老墟“怪楼” © 深圳市城市设计促进中心

“怪楼”位于龙岗老墟上街一号尽头,高25.6米,加地下室共11层,像一座从地底冒出的堡垒。整栋建筑全部用的钢筋混凝土,内部家具均由混凝土现浇,从外面看几乎是没有门窗,但内部却是明亮的。传闻其建造者曾亲历抗日战争并认为未来还会有一场大的危机到来,他希望这座房屋能够从世界末日中生存下来……

整栋建筑包括所有家具均由混凝土现浇而成,并涂上了不同的颜色。冯果川认为这是老人内心世界的一种建筑语言的转译成果,富有强烈的个人色彩 © 筑博设计

古墟里埋藏着说不完的故事,这些故事随着城市的更新迭代在逐渐被遗忘,在经济发展和文化保护工作重心失调的情况下,墟市和这些建筑都面临着逐渐凋零或被完全拆除的处境。

发现古墟

自2017年起,深圳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根据深圳历史资源特点制定并通过《深圳市历史风貌区和历史建筑评估标准》,于2019年年底公布了《深圳市历史风貌区(第一批)和历史建筑(第二批)保护名录》(下称《保护名录》),并将测绘、建档、挂牌,设置保护标志,标明保护范围,研究落实具体措施。《保护名录》的出台补全了对文保单位与历史文化街区以外的历史资源保护,肯定了这些历史建筑和历史风貌区对深圳的重要性。

第一批历史风貌区 © 《深圳市历史风貌区(第一批)和历史建筑(第二批)保护名录》
历史风貌区名录及分布(按《深圳市历史风貌区(第一批)和历史建筑(第二批)保护名录》重绘)

第一批公布的26个历史风貌区里,涵盖了古城、古墟、古村,包含海防文化、盐运文化、墟市文化、民系文化等,体现深圳作为千年岭南重镇、深港澳文化之根的重要地位。其中,古墟占有7席,分别是现存面积最大,有着千年蚝乡历史的沙井古墟;与深圳墟同列深圳四大古墟的观澜古墟、清平古墟;约200年历史,作为龙岗发源地的龙岗老墟;曾是大鹏片区的经济、政治和文化中心的王母墟;聚集疍家渔民,作为深圳滨海渔村缩影的南澳墟;以及民国时期公明人口最集中、最繁华热闹的骑楼商业街公明老墟

王母墟 © 《深圳市历史风貌区(第一批)和历史建筑(第二批)保护名录》
南澳墟 © 《深圳市历史风貌区(第一批)和历史建筑(第二批)保护名录》

面积达21公顷的沙井古墟是深圳现存面积最大的商业城市型风貌区,沙井古墟自北宋时期便是归德盐场所在地,沙井因盐而兴,有着作为盐场、蚝乡近千年的海洋经济史。区域内含有1处省级文保,21处不可移动文物和2处历史建筑。

在前期调研时,我们有幸邀请到在宝安扎根多年的程建老师导览沙井古墟,站在80年代因小额贸易发达而兴建起来的蚝民新居前,程建老师指西边的小巷,告诉我们蚝民和渔民以前就是从这条路出海工作,“你们出生得太晚,可能想象不到以前的深圳是什么样的。”

雍睦堂陈氏大宗祠,位于沙井墟历史风貌区 © 程建
沙井墟历史风貌区 © 程建

而我们可以凭借什么去想象深圳以前的样子呢?第22期“设计与生活”,我们将以“发现古墟”为名,举办一些活动去重新发现、挖掘深圳的古老墟市。

通过此次活动,我们希望能够落实深圳历史风貌区《保护名录》规划,推广建筑保育;重新解读深圳“小渔村”的历史,建立城市发展与历史相呼应的新价值观;也借此对深圳文化和城市特征的重新解读,“来了就是深圳人”其实是深圳作为一座移民城市自古就有的融合传承。

 一如筑博设计的建筑师在完成龙岗老墟的城市研究后,在《时空边缘——龙岗老墟镇城市研究手册》的末尾写下的总结,我们希望关注历史风貌区能够成为城市的一个公共课题,在大众参与和各方利益的平衡过程中拓宽思路,让更多人参与,“给予深圳仍存有的片段式的历史文化城镇更多的关注,让这些历史碎片得以真正融入这座开放而年轻的现代国际化大都市的城市生活中去。”

在沙井墟历史风貌区发生的活动 © 程建

参考资料

李龙潜《明清时期广东墟市的类型及特点》

《宝安文史丛书》编撰委员会《康熙新安县志校注》

《宝安文史丛书》编撰委员会《嘉庆新安县志校注》

郑兰雪《深圳传统墟市建筑研究》

葛琳《深圳近代教会建筑传播与影响研究》

廖虹雷,何煌友,李群《井,街,市:从深圳墟到东门商业区》

《深圳市历史风貌区(第一批)和历史建筑(第二批)保护名录公开展示公告》

筑博设计《时空边缘——龙岗老墟镇城市研究手册》

深圳市城市设计促进中心《城中村:消失中的城市》

文章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