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旅回顾 | 发现古墟:南澳墟小旅

2021-11-17

南澳墟

1633 Reads

ACTIVITY REVIEW

我们可以凭借什么去想象深圳以前的样子呢?第22期设计与生活系列活动,我们将以“发现古墟”为名,去重新发现、探寻深圳的古老墟市和他们的故事。

本次发现古墟活动选择了南澳墟作为小旅目的地,由海洋图书馆长白小刺和南渔村老渔民郭赞明导览,一起探访南澳墟。来看看小旅花絮👇

南澳墟,地处大鹏半岛月亮湾之滨,枫浪山环抱四周。作为深圳第一批历史风貌区里的唯一一个渔港墟市,南澳不仅有着墟市文化的印记,也是海洋文明的一个重要坐标。

背山面海的南澳墟镇

为了能让大家对渔港墟市有更好的了解,11月13日,活动参与者首先前往了大鹏半岛海洋图书馆,观看纪录片《南澳渔村纪事》。

白小刺介绍道,南澳村的渔民跟以农业为主、捕鱼为辅的农民不一样,被称作“疍民”的他们终年漂泊海上,以船为家,食宿婚嫁、生老病死均在船上。在清朝康熙年间重修的《新安县志》中就有记载:

粤东地方四民之外,另有一种名为疍户,以船为家,以捕鱼为业……粤民视疍户为卑贱之流,不容登岸。居住疍户亦不敢与平民抗衡,畏威隐忍,局促舟中终身不获安居之乐。

《南澳渔村纪事》由驻足深圳海岸线二十余年的摄影师周炜走访、拍摄,以南澳的《咸水歌》为线索,穿插了南澳渔民一年四季的生活场景。其中也包括两项南澳渔村非物质文化遗产活动,舞草龙以及迎亲舞。

 *《咸水歌》是疍家的歌曲,又称疍歌,源自生活、贴近生活,反映了渔民们的劳动生活、思想感情,表现了他们生活的态度、情趣、愿望以及审美观念。南澳的咸水歌中唱的是一年中每个月份的渔获,如“二月墨鱼又喷水,娇怜女子没丈夫”中的墨鱼指的是乌贼。

观看纪录片《南澳渔村纪事》

在对南澳渔村有了基本了解后,我们来到了南澳墟的所在地。据白小刺和郭赞明介绍,1962年,宝安政府于南澳渔港滩涂划地筹建南渔村(取南澳、渔民各一字,故名南渔村),建起了3排,共30间房,安置渔民上岸定居。

“我们的脚下在40年前还是海”
原本的海岸线在第一排房子前

在“上岸”以前,大鹏湾渔民渔业活动范围基本在大鹏湾周边,在自己的港湾生活、休整和交易。大鹏本土文化研究学者陈保元在文章《南渔村的前世与今生》里描写了渔民的生活光景。

疍家人的生存高度依赖产品交换,因此疍家人停靠的都是有集市的港湾。这样在大鹏湾沿岸的各个渔港就形成了一个个水上渔村,疍艇首尾相接,舢板穿梭其中,儿童玩耍,妇女织网,黄昏炊烟缭绕,茶饭飘香,灯火如织。


陈保元,公众号:大鹏文学

南渔村的前世与今生

随着填海,当年为渔民建的30间房前已不再是沙滩、海水,而是海鲜饭店、公路、广场。这30间房也多被出租成为商铺,主要售卖海鲜、干货、捕鱼用品等。

参观南澳市场

再往内陆走,我们经过了正在维修中的河道。这是渔民原来的避风港,在暴风雨时使船只得到掩护。

因南澳河道整治提升工程,也为防范在内涝时渔船阻水,现在渔船已不能再停靠在河内。在台风来临前,只能将小型渔船吊到岸上,大型渔船则停靠在其他避风港,以保障船只安全。

河道整治工程

在陆地上“冇家冇窦”,还需面临诸如台风、海啸等自然灾害,古时候的渔民为保佑出海平安都会信奉海神,而在南澳祭拜的就是妈祖。深圳民俗学者廖虹雷在《深圳民间节俗》中介绍南澳草龙舞时提到了这样一个故事:

相传有个晚上,妈祖显灵托梦给南澳的一位渔民老人,说每年的元月初二晚上,众人合力用舞龙和香火的方式,压制龙飓风,可保出海安全。渔民把梦当真,当年的大年初二就由有威望的人家组织青壮年渔民上山割野草,扎成草龙,插满高香,晚上数十人在沙滩上舞动草龙,奉上祭品,随着震天的敲锣和鞭炮声,向海祭拜。
廖虹雷《深圳民间节俗》

重建于2013年的天后宫

南澳的天后宫始建于明末清初,至今已有300多年历史。由于多次遭受破坏,天后宫失去了旧址原貌不在,年届70的郭赞明回忆,他小时候还在此地建立的学校上过学。

1992年,当地渔民及热心人士发动募捐,并于2013年启动天后宫重建工作。重建后的天后宫金光灿灿,一体雕刻的大门,光是木料就花了十几万;连墙头也是“非遗”文化潮汕嵌瓷艺术……

郭赞明介绍天后宫
让我们在金光闪闪的天后宫前留下合影!

最后,回望这一片美丽的充满故事的海。


本文整理自导览嘉宾及网络
图片/视频均来自于深圳市城市设计促进中心

文章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