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旅回顾 | 【设计与生活22】当我们在发现古墟时,我们在聊……

2021-11-09

雕塑园

1941 Reads

ACTIVITY REVIEW

我们可以凭借什么去想象深圳以前的样子呢?第22期设计与生活系列活动,我们将以“发现古墟”为名,去重新发现、探寻深圳的古老墟市和他们的故事。
 
我们选择了沙井古墟作为志愿活动地点——在这个新旧杂陈又即将进行城市更新的地方,古墟给我们这些身份各异的闯入者的感受是不一样的,我们各自也会用不一样的专业背景和知识消化它们。本文是志愿者们举行小型分享会的交流回顾,希望能够启发大家一起发现古墟的更多面。
活动现场

沙井古墟的色彩

张沁泽&马晓雨

我们是来自深圳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城乡色彩研究团队的马晓雨、张沁泽,在导师边文娟的指导下,对沙井古墟的建筑、街道色彩现状、文化内涵进行研究,以期为大众了解沙井古墟提供一个全新的视角。

国内许多传统风貌区、历史文化街区都具有各自的代表色,例如提到故宫会让人想到红色的城墙和黄色的琉璃瓦;提到皖南古村落会让人想到白墙灰瓦。但是对于沙井的色彩我们却知之甚少,因此本次调研,通过提取、量化和分析建筑单体色彩以及街道色彩,提出沙井古墟传统历史风貌的色彩保护建议。

从历史背景入手,可以深入了解沙井古墟的前世今生——沙井古墟是广东省重要的产盐、产蚝地及商业要津。沙井古墟现存宋、明、清、民国等各个历史时期的文物保护单位共33处,其中1处省级文保,2处区级文保,26处未定级不可移动文物。古墟整体为鱼骨状的半月形空间格局,以沙井大街为轴线,东西向有很多横向的小型街道。

色彩调查与量化分析

我们在现场使用NCS色卡和CBCC色卡,通过目视对比法进行测色,提取建筑色彩的色相、明度、彩度三个属性。

计划选取11个建筑(基本都是不可移动文物)进行多部位取色,将测色数量汇总成表格。然而在实地考察中发现部分建筑由于进行了不科学的更新,传统色彩已经被损毁,因此最后只选取出6栋建筑物以及构筑物进行测色。

建筑进行测色的部位是它的墙体、屋瓦、屋脊、檐口,而构筑物龙津石塔则是底座、塔身。主要提取被测物的主体色、辅助色、点缀色。总体来看宗祠建筑的外立面材质主要为砖石,正立面色彩以偏暖的黄、绿色调为主,其他的建筑外立面材质除砖石外也有一些偏灰、黑色调的涂装材料,比如白色灰浆、黑色灰浆、砂石灰浆、红色涂料等等。在所有测色建筑中,辛养陈氏大宗祠和沙三陈氏宗祠两处文保单位经过整体的修缮,较好地保持了原有色彩风貌特征,对其他文保单位以及民居色彩可以起到很好的借鉴作用。

对获取的重点建筑正立面色彩进行归纳后,把获取的22个颜色整理成为色谱进行分析,得出重点建筑的色彩属性特征为以下几个方面:都为中高明度、中低彩度的红黄、绿、蓝色相,主体色与辅助色的彩度、明度较为集中,用色沉稳大方,点缀色的彩度和明度较为分散,用色活泼明快。

接下来我们对沙井古墟主要的街巷进行了归纳,得出了三种主要街道空间。第一种是以沙井大街为主的商业区特征的街道空间,第二种是东西走向的、保留传统居住区特征的街道空间,第三种是公共休闲区特征的街道空间。

然后对沙井大街进行采色,首先对其东立面进行了拼贴和主体色和辅助色的提取。可以看出,它主体色色彩连续性还是比较明显的,但有四处色彩起伏波动的区域。主要出现的位置是天后古庙、供销社、一个比较老旧的建筑、新建的黄棕色外立面的建筑。

其次对作为沙井大街建筑外立面色彩点缀色的店面招牌、户外广告及玻璃进行色彩提取。它的广告、招牌是以高明度的蓝色和红色为主,玻璃颜色基本统一为棕黄色,但也有部分绿色。对主体色、辅助色、点缀色进行分后能够看出,这个街道的建筑色彩比较协调,色调偏暖黄,整体明度偏低,部分彩色玻璃和色彩明度较高的广告招牌对街道色彩连续性产生了一定影响。

街道主体色归纳分析

古墟色彩的形成原因

“色彩地理学”是城市色彩起源的理论,它指出城市色彩源于特定的自然地理环境和历史人文环境。例如意大利都灵的城市色彩以黄色、灰绿色为主,并且设置了黄色的色彩走廊,提到日本,大家就可以想到“日本灰”,这些色彩类似于一种城市名片。那沙井古墟是否能通过提取分析出特定的城市名片的色彩,使它成为沙井古墟的色彩名片,或是让人耳目一新的记忆点呢?

对沙井的自然地理环境中的本地的土壤——铁铝土进行色彩提取。大部分用铁铝土烧制出来的砖石色彩还是以偏暖的红黄色、绿色、黄绿色调为主,代表了沙井古墟最为基底的颜色。

对沙井人文历史环境中比较重要的沙井蚝、舞狮等进行色彩提取。可知沙井人偏爱基于农牧文化的色彩,这些色彩主要分布在中高明度、中高彩度的红、黄、紫色相之间。其中红色系使用最为频繁,代表海洋文化的蓝色系、绿色系,沙井蚝壳上的棕灰色、中国传统比较喜爱的黄色、在沙井的人文环境色彩当中使用频率也比较高。

总结梳理

最后,我们针对沙井古墟出现的问题进行探究,对问题进行了总结梳理。有以下三点。

1、色彩搭配失调。例如新建的城中村建筑,用了一些高明度的色彩,还有一些现代的涂料,像粉色、蓝色,都是村落里出现频率比较高的。

2、现代建筑材质的侵入。例如明度、彩度较高的红色、绿色的广告招牌等都是经过现代化、全球化的文化侵入之后的状态。这些现代材质的广告招牌,比如玻璃钢、塑钢板等,与古村落传统建筑的材质不相符,它的机理呈现出来的色彩也是不相符的,所以打破了原来街道的色彩连续性。

3、居民个人审美的冲突。沙井古墟周边城中村中的建筑所有者是村民自身,在使用色彩上,带有非常强烈的个人审美偏好且偏好相对之前建筑色彩有所偏离。如彩度、明度比较高的橙色,与原始建筑色相不符的紫色调、黄色调,都有在使用,它和传统建筑的色彩/基调/风格/气质不太相符。

以上是造成沙井古墟色彩失衡、或者噪色产生的原因。

因为现在的材料以及色彩种类非常丰富,施工比较便捷,但是如果没有我们自上而下对色彩的色相、明度、彩度等进行把控的话,其实会对历史街区风貌造成一定的破坏。所以我们针对沙井古墟的色彩保护提出了三种建议。

第一,通过进一步分析沙井古墟的色彩特征,提取其代表色彩、确定整体基调。第二,控制建筑外立面的主体色、辅助色以及点缀色的面积及对比度,防止色彩面积错位,对比过于强烈,影响街区色彩的连续性。第三,在主体色或者说基调色一致的前提下,对于建筑外立面色彩、色号加以管控,防止丰富多变的涂料色彩导致“色彩污染”,再对沿街建筑牌匾广告形态、色彩进行个性化的设计。

以上就是我们在老师的指导下对沙井古墟色彩的小小研究。

古墟内荒废小地块的现场调研及改造设想

王月

我是王月,园林专业。参加这个活动出自于情怀,从我的专业背景出发,沙井古墟更吸引我的是古墟内的荒废小地块——破旧的墙体中生长的绿色植物,并产生了一些改造的想法。

前期调研

经过几次调研,我对沙井古墟内现有的部分荒废场地做了简单的分类:保留建筑本体基本结构的,仅剩墙体、几乎完全荒废的,以及原房屋基址被砌成水泥地的。

调研分类

沙井古墟片区的密度特别高,导致公共设施稀缺,整体居住品质较差,如缺少儿童活动场地、缺少社区居民纳凉休憩的地方、社区内种植活动杂乱。出于这些现场调研的反馈,我在想有没有办法把这些废墟空地利用起来,更好地优化一下沙井古墟的居住环境?

孩子们只能在狭窄的巷道中玩耍
需求分类

三个地块

在调研及观察的基础上,我选取了三种不同类型的场地,分别对应种植晾晒的空地、满足老人休憩、满足儿童游玩的三个需求,利用工作空余的时间按自己的观察和想法做了简单的设计。

第一块场地,周边现状为有人居住的建筑,场地内局部保留了原有的建筑结构,墙面上保留了原建筑坡屋顶的痕迹,旁边块地块砌起了水泥。这块地方特别有趣的是水泥台阶后面还有一栋破旧低矮的住宅,与水泥基址和地面三者之间形成高差。我觉得这块的高差可以利用起来,给小朋友设计一块可以跑上跑下,有一种上天入地、飞檐走壁感觉的活动场地。

此处,我的想法是利用建筑丰富但微小的高差设计丰富的活动流线,把这块地活化为活动场地。首先是复原坡屋顶的形式,向外一侧设计为阶梯使其具有休憩观远的作用,向内设计为滑梯以供玩乐,跟后面的建筑衔接,同时把晾晒的需求立体化,营造一块比较有活力的空间。
飞檐乐园
第二块场地,仅剩下坍塌的墙体,但原有的建筑布局基本保留,内部形成一个个的小空间。考虑到沙井有金蚝文化节等活动,可以把这块地作为展场,在平日也可以作为社区的休憩空间,通过组织社区营造之类的方式构建一个内心治愈或宁静的小花园。
修复花园
第三块场地,也是在沙井中经常可以看到的水泥砌出来的场地。从我们的调研来看,它的使用率不是很高,除了晾晒,目前也没有别的使用功能。同时,根据现场调研可知沙井的居民有种植的需求,且现有的种植方式导致巷道空间十分杂乱。我的初步想法是可以做做社区共建的花园,改造场地形成有丰富的高差的种植池,再根据植的物品种选择、种植方式,形成既可以相对开放,又可相对隐蔽的空间。
享巷菜园

从5月份开始调研到10月这段时间,除了思考沙井古墟这些废旧小场地的活化改造,实际工作中也有涉及一些城中村改造项目。我所见到的城中村改造方案,几乎所有的都是由设计师完完整整地进行场地设计,没有任何社区居民参与的余地。

城中村的改造究竟是设计师为主导,还是以社区居民为主导?如何保证最终的落地成果既能满足社区居民的实际使用需求,同时又能体现设计师的审美或者是精神层面的价值输出?这是我一直在思索的一个问题。由于心存疑惑,上述的三个方案也尚不成熟,借此机会以向各位获取更多的思路。

沙井业态现状及口述史

王玥

口述史部分的内容,一方面受疫情影响,另一方面由于小组成员流失,所以我们用有限的次数,做了一些简短的碎片化沟通和交流。最后的成果主要是呈现出我们交流的内容,以及单体视角看到的沙井历史。在调研过程中,我们也对沙井的现状业态有初步了解并进行了整理,和我们口述史的内容一起跟大家进行简单汇报。

背景回顾

首先,从宏观的角度来回顾一下整个沙井的背景。结合个人的职业背景,我首先对于古墟片区更新的基本情况进行了了解。

通过宝安区城市更新局已经公开的计划信息,可以看到沙井大街片区重点城市更新单元是第二个进入“平方公里”级的重点城市单元,是宝安区和深圳市的重要更新节点。在2020年6月,片区已经公告了更新单元计划,进入专规报批的流程中,并发布了城市设计的国际招标。我们调研的范围主要是红线划定的历史风貌保护区范围,混杂着传统住宅、旧墟市建筑、临时建筑,以及非正规移民区,是混合型的历史文化街区,核心范围为23万平方米历史文化活化区。

未来该片区的整体更新方向主要是居住、商业及新兴产业,更新目标定位是深圳西部城市级中心、宝安文化之魂的人文节点、“国际会展文旅中心”的核心空间载体。计划明确提到片区涉及到沙井古墟历史风貌区的保育和活化工程,这也是在对于片区进行深入规划研究中必须要关注的部分。希望可以打造古墟新名片和深圳文旅融合发展的全新范本,承载“深圳厚度”的精神内核。2019年的金蚝节,龙津河两岸的历史风貌区就做了一些微改造和策划,对整个古墟风貌有了一定提升。

业态

我们小组在走访关键人物的过程中,对于古墟的业态和分布有了一些整体的了解。目前片区商业主要存在沙井大街南北两个中心以及新村周边的商业集聚中心,这样的用地布局也和片区的上层规划中商业用地的分布相符合。这其中,有些位置是早期墟市的位置(沙井大街周边),有些是由于城市的发展变迁逐渐集聚而成的新中心(统建楼周边)。南部中心目前集聚性不强,业态以洪记烧腊等餐饮店铺、零散小商铺为主,沿街有水果店以及点心铺子等日常生活店铺为主营方向。在蚝业小学对面和周边的北中有一些相对比较新的店铺,包括电动车、大型饭店及照相馆等。在新村统建楼周边,目前人流更为密集的地段,有一些更新的业态出现,包括网红甜品店等。

我们前期主要交流了四家店铺:1.沙井供销社。主要集中在南部中心,沿街部分的建筑比较老,业态都保留着比较早期的小店铺,这些挂着供销社名头的,很多都是八九十年代或六七十年代开始经营的,目前属于集体属性的供销社体系,是非常有传承性的店铺,有很多是卖婚庆用品、农药、农具和生活用品的,都是为了满足本地居民的日常所需。九十年代开始经营的时候是友谊商店,因为与香港的海上贸易以及较多的人员往来,这些友谊商店还可以用港币进行交易;

2.洪记烧腊。是开了三十多年的老字号,本地人大都知晓的“熟悉的味道”;

3.飞马床上用品。九十年代开始经营,主要是一些年轻的本地人着手经营的店铺,虽然名字是床上用品,但品类却少见的单一,主要为婚庆、节庆的各类相关物件,像大红色的点心篮、双喜等。

4.陶瓷专营店。经营了快半个世纪的老缸瓦舖,也是供销社的一部分。

口述史

人文、墟市、古迹这三个方面都可以从对话对象的口述中了解一二。我们第一次去现场调研时由程建老师带队讲解,老师全面的介绍带给我们关于沙井完整的历史脉络。沙井大街沿线以西在宋代为海边,海水可达天后庙前。我们现在看到的天后庙,是按潮州风格重建的建筑,但里面的汉白玉香炉为原天后庙遗物,保持了庙宇的传承。

程建老师讲解天后庙里的汉白玉香炉

我们第二次去沙井调研的时候,跟古墟的陶瓷供销社的仇伯进行了充分的对话。陶瓷供销社在古墟南边,沙井大街旁,目前还保有着很有历史感的供销社门牌。现在铺面的的建筑早期是供销社的仓库,六十年代改成了冰室,后来改成了缸瓦铺,一直营运至今,目前仍属于供销社的集体物业。仇伯本人在四五十年代来到宝安之后就一直在供销社工作,八十多岁的他仍然保持着五六十岁的精神状态,是一位比较重要的历史见证人。周边有很多原供销社的商店,有一些是销售农机化肥和种子的门市部,还有卖喜帖的,目前也都是供销社的物业,仍需支付供销社租金。店铺里的很多货物甚至是货架都是类似于“古董”的东西,成为了古董爱好者的淘宝乐园,一些港剧里经常看到的鸡公碗,在这里都能看到。

陶瓷供销社

根据在墟市漫步时和周边商贩或者居民的简短对话,我们了解到改革开放以来沙井大街沿街店铺的状态,墟市的有无,商品的销售等。在七十年代,沙井跟香港有海运沟通。在八十年代,在广州北京路那一片有一些走私交往。当时广州有很多在北京路周边的港货,是中转于沙井的;同时也是因为海运,当时的小孩子希望往更好的地方发展,当时都选择去香港发展,所以有很多华侨。到九十年代末,新建了一些统建楼、购物中心,和之前的生活方式形成了改变。沙井大街的沿线就逐渐成为了相对比较旧的商业区。

漫步墟市

虽然去的次数比较少,每位关键人物的沟通时间也比较长,但重点对话的几位人物记忆中的历史,呈现出了对于沙井的过往和发展个人化的时间线,也从侧面对应折射出整个片区的变迁,可以作为我们了解整个片区的参考。

沙井墟:技术和审美的时光琥珀

余则立

大家好,我是这次发现古墟项目的余则立。经过对沙井墟的探索和走访,我觉得这里就像琥珀一样,凝固着过去不同时代建筑的审美和相应的工业技术。程建老师说这是“标本”,还有人说这是“冰箱”,但我觉得不如琥珀这个词确切,因为琥珀相对来说更精致,甚至有可能在里面提取出DNA。我的分享会从工业技术的演进进行分析和评论。

道路适应运输方式

交通专业背景的我首先要讲的是沙井墟的路网格局和街道。沙井片区的路网格局属于方格和自由式混合,主轴也就是片区主要街道沙井大街,也就是地图上这个弯曲的线形。沙井大街的宽度不统一,南段和中段宽的地方可达12米,北段最窄的地方只有5米出头,人车混行。

较次要的街巷自沙井大街两侧垂直延伸,和两侧建筑之间的背巷大多是正交直角,形成了两个不同角度的路网。这些次要街巷普遍很窄,宽的如辛居路东段不过6米,窄的只有2米左右,建筑之间的小巷则更窄,大部分不能通行轻型货车甚至微型轿车,大大限制了可用的运输方式。尽管如此,沙井墟的路网有一个很显著的优点,就是通达性很好,基本没有断头路死胡同。

人车混行的沙井大街,主流的交通工具是电动二轮车

在以前,沙井地区还是渔港的时候,主要是养蚝、捕鱼和种植等为主,其次是渔港带来的小规模对外贸易。这时候的运输需求不大,而且沙井往陆地辐射的范围也相对较小,都是手挑肩扛为主,2米的巷子已经足够两个挑着扁担的人顺利交会,所以窄巷也无所谓。这样的街道也是适应气候的一种设计,较小的房屋间距有利于遮阳通风。但是对于必须要使用汽车运送材料的现代产业而言,沙井墟就是一个难受的地方了。

辛居路边推车摆卖的菜贩。沙井墟有一个很明显的特点,除了沙井大街之外几乎就没有街道有商业。道路太窄是其中一个原因,它不适应现代的店铺业态
图中的小巴宽度只有2.27米,两辆车在沙井大街北端相遇时候勉强能会车通过,该线路恐怕完全无法使用2.55米宽的大巴
沙井墟的自行车跟公共汽车一样都是稀有物种。不过这张照片里面除了前景的公共交通工具新旧混杂,背景的建筑也一样,中间的是镀膜玻璃幕墙——90年代很流行的一种新潮建筑风格

除了沙井大街和辛居路这些相对宽一些的街道之外,沙井墟的内街都没有商铺存在。整个沙井大街甚至连便利店都找不到,反而是木工作坊比较多,但他们运输这些木板必须要用汽车,所以没办法放到最里面,必须要租最外面的铺位。

运输如此不便,沙井墟发展成特色旅游小镇面临着相当的困难。旧改项目的新闻稿里也说沙井片区多条主干道路因此受阻未能打通。这样除了沙井大街和辛居路两侧以外,都见不到商铺,甚至连服务本地区居民的超市都没有;“金角银边草肚皮”,边角铺位主要是水果店;而小型的木工作坊也都只在有汽车运输条件的沙井大街两侧。如果改造成旅游目的地,是否能盘活片区?如果大拆大建来拓宽和扩建路网,又会产生多大的代价?

对外贸易联系

沙井墟曾经担负着宝安县西部片区对外联系的角色,香港和海外流行的文化和先进的家用电器等等,都是由海员带着首先从这里登陆。然而,自从20世纪50年代标准集装箱运输兴起,货船越来越大,能在贸易中承担主要角色的港口,对面积和水深等的要求越来越高。沙井位于珠江口水域,凭借自然淤积或人工增加的陆地扩展了面积,但海岸线的退缩令港口功能萎缩消失,今天的宝安已经不是地区对外贸易航运的要地。

在最后一次现场活动中,我跟随人文历史组的王玥行动,进了这家我们之前每次都会经过的供销社缸瓦铺。我们在店里看见了这个“台湾钟”的纸牌,一开始还以为是不是什么当地人对某一类钟表的俗称。进去一问才知道,这里以前有个台资钟表工厂,但是因为成本高决定撤资结业,积压的两三千只这样的存货就低价处理给了缸瓦铺,一卖就是几十年。

台湾钟

缸瓦铺里面还有很多有时代印记的物品,例如这个写着National的广告货架。National是松下电器的老商标,用在白色家电和电池上,在2003年到2006年间大中华区使用的National已经全部合并到Panasonic松下商标,所以这个货架起码有15年的历史。

National的广告货架

缸瓦铺斜对面的这一家飞马床上用品店也非常有时代特征。最吸引眼球的反而不是被褥棉胎,而是看起来和店面招牌没什么大关系的各种喜庆婚礼用品,尤其是在其他地方难得一见的竹篾编制的各种箩、簸箕和篮子,这些东西都是结婚的时候需要准备的,比如像我老家,结婚迎亲的时候要准备一对扁担、竹箩。另外还有在城里只有过年前才能见到的利是封等。

婚庆用品

建筑风格演进

第一次来沙井墟的时候,人文历史组的一位朋友说起这里有她们客家人叫“石米屋”的房子,我问了一下建筑专业的,这种外墙工艺学名叫水刷石。回去查证了一下发现它有很多有趣的历史。

水刷石的起源是日本人造石研究所1890年发明的,当时亚洲开始模仿欧洲建筑。但亚洲、欧洲环境不同,亚洲长期以木制建筑为主,对石材的开采利用较少也比较困难,所以需要开发一种仿石的表面。水刷石在1916年进入中国内地的契机,是上海外滩修建有利大楼。

水刷石工艺

个人推测沙井的水刷石建筑建造年代应该在1970-1990年代之间。和上海有利大楼这些配欧式铁艺栏杆的古典风格建筑相比,沙井墟这些水刷石建筑的风格更加现代一些,没有什么浮雕,最多是栏杆上的平面几何图形。

沙井的水磨石建筑

除了水刷石材质墙面的建筑,沙井墟还有一些使用其他材料的现代风格建筑,同样反映了审美和技术的变化。

现代主义风格

这种风格变化也符合时代的大趋势:从带有屋脊砖雕和墙壁彩绘的中式木构建筑,到几何图案装饰的仿西洋风格水刷石建筑,再到更“朴素”的青砖和混凝土,最后到马赛克墙面的现代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房屋。背后不仅反映的是审美和社会经济条件的变化,也有建筑材料和工艺的技术演进。

这张照片表现了沙井大街的建筑多样性,近处可以看到混凝土和红砖骑楼,外墙可以看到水刷石,使用的是铁窗框;远处那栋高楼使用了马赛克瓷砖,窗户是铝合金窗框
推测是改革开放早期村民富裕之后统一建造的楼,整体线条简洁利落,外墙使用两种颜色的水刷石,这种45度的斜墙面也是一种时代特征——住房面积比较大可以做这种设计,又不像后来城中村建筑以出租为主需要追求最高的实用率
再晚近一点的建筑显得更加简单,左一还在用水刷石,但是分模线都和窗对齐的,横平竖直,一体感很强;中间是蓝色马赛克,窗的半圆形部分有点意思;右一的装饰主要是在护栏的镂空部分切了方角

在沙井还发现有一个现象,比较老的建筑,在楼梯和阳台护栏的造型上,反而比新的建筑要有趣、花样更多、更好看,这也是八九十年代的时代印记。后期的建筑选择不易生锈的不锈钢护栏。但是不锈钢特性是不利于加工的,所以沙井墟这些比较新的建筑的护栏显得就很乏味,跟混凝土尤其水刷石非常不搭,看起来非常无聊。

通过手工或者机械的锻造、锻打、切割等手法,钢铁被赋予多种多样的造型,最后再通过油漆加上和建筑主体相称的色彩

我觉得沙井墟具备很大的建筑风格多样性,从改革开放之前到今天的各种民居建筑风格基本都能找到,而且有一些在深圳其他地区难以得见,可以说是深圳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一种佐证。而沙井墟的风貌保护区范围目前只包括沙井大街东侧,沙井大街西侧也有相当多有意思的近代乃至改革开放早期建筑,它们的设计风格反映了社会经济条件和审美的变化,和东侧更早的建筑形成自然过渡。若沙井大街西侧大部分拆除重建,新建的高大建筑是否会对东侧的古墟建筑形成压迫感?

最后,我们第一次去沙井区的时候,恰好碰上大祠堂的舞狮练习,这些少年还在努力传承这些传统,不过就是不知道他们对老村的看法如何。舞狮技艺当然是非物质文化传统,但在建筑上体现的历史,好像反而更容易被人遗忘。

寻找记忆中的南方

黄昊盛

第一次走访沙井古墟,是一种深圳——一座新城带来强烈历史感的反差。这种强烈感不是那种供人观赏的、割裂的、或是有些虚伪的历史景点,而是已经完全融入到当地生活里,充满生机,甚至是野蛮生长的。

亨利·柏格森在《物质与记忆》中说“知觉把我们置于物质当中,这千真万确,而我们借助记忆,也进入了精神当中。”在多雨、湿润的深圳,亦能去发现我们可以感知的共同记忆,这些集体记忆会藏在日常生活里,在历史变迁中留下痕迹。我希望以知觉作为方法,通过观察与体验,发掘沙井古墟空间、场所与特征中,那些在日常里习以为常,却难以察觉,具有温度和生活,记忆中的深圳。

在瑞士建筑师卒姆托一段关于“记忆中厨房”的话中,给我们带来了观察事物的启示。我们看见的,惊呼的,有记忆点的,未必是宏大与抢眼的事物,可能是普通的厨房,普通的街道,普通到也许每天都经过,脚踩在某条喜欢路上的触感。今天我希望呈现的,也是这样一些微小而细腻的场景,这些场景包含了生活的痕迹,历史的痕迹与时间的痕迹,重塑了沙井古墟记忆里微不足道的精神。

在我走入姨妈家花园时曾经握的门把手,是进入那个充满着异样氛围和气息的世界的特殊符号。我记得脚踩在砾石地上的声响,上了蜡的橡木楼梯闪烁着柔和的光泽。我还能听到沉重的大门在身后砰地关上,我穿过黑暗的走廊走进厨房,那是整幢房子中唯一被真正照亮的地方。

所有这些都是一个典型的传统厨房所拥有的,没有什么特别。然而正是因为它是如此平常、如此自然,这个厨房深深地引入我的记忆中,抹擦不去。在我的意识中,那种气氛与厨房永远地联系在一起。

Peter Zumthor, A Way of Looking at Things

空间

列斐伏尔在其经典的著作《空间的生产》中抽象地阐述了空间的三元组合。简要而言就是:一种空间是,由建筑师或规划师等城市学者定义,自上而下的空间;另一种是空间里的居住者、使用者实际生活经验自下而上呈现的空间;这两类空间,在以“空间实践”作为媒介,相互作用,相互关联。列斐伏尔的空间理论,是观察分析沙井古墟中公共空间、街巷空间和生活空间的基础。

公共空间中,因沙井曾经作为墟市,建筑整体占地面积大。如今空间性质逐渐向居住转型,曾经的公共活动空间已无法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大型的公共活动现往往集中在庙宇的前广场。而曾作为家族私有空间的部分宗祠,亦在没有家族活动时开放作为公共空间。于此同时,经建筑师与规划师之手,亦增设了供居民使用的活动区域,例如下图中的戏台。

庙宇以及宗祠前的广场以及使用方式
康乐院旁的戏台,通过设计成为的公共空间

街巷空间中,沙井则呈现多元的姿态。

沙井大街,作为串联沙井古墟的主街,呈现出未经统一规划的纷繁状态。不同年代的建筑,不同色彩的立面与错落无序的广告牌,构成了丰富且市井的生活场景。

沙井大街立面

传统街巷大于1:3的高宽比,形成了狭小却近人的空间尺度关系,并与古墟内植物、水流相互对话。同时,街巷整体向西面方向细微的缓坡,是涌向珠江口水流方向的历史痕迹。

滨水街巷,房子、街道与水的关系。

生活空间中,充满了居民自发的建造行为,即便缺少设计师的特意设计,许多场景在使用上依旧充满着多样性与精确性,而这种质朴反比精新的设计更具生机。

“透气”的屏风。通过屏风,隔离公共与私人空间,提示私人居所大门的位置。屏风上方精确的镂空位置,让大门透气的同时,又遮挡住了门后的隐私。屏风前还有石板和墩子,人可以坐在这里休息,提供一定的公共性
房前许多供人休息的石板
简易搭建后的使用空间
屋内现代生活方式的转变
房屋倒塌废后的平台,成为了居民的晾晒区

场所

场所由延续的老记忆与创造的新记忆共同构成。一种是历史延续,到今天形成的所谓“共同记忆”;还有一种,是设计者设计和因生活的改变而后天自发形成的新记忆。

沙井大街,有新时期的便利店,也有过去留下的供销社
店铺
望水而居,与临水而憩,阳台是一栋房子里最能与自然和城市亲密接触的空间

这是一个树下空间。大树枝下是一个四条路交汇的枢纽。道路坡度的起伏,与树枝“横”在头顶形成天然庇护的姿态,构建了一个非常宜人的休闲尺度。有些遗憾的是,现在这个地方只是作为纯粹的交通空间来使用,树的周围也被栅栏包起来了,希望应该更好的发挥其公共属性的价值。

这是一个树下空间。大树枝下是一个四条路交汇的枢纽。道路坡度的起伏,与树枝“横”在头顶形成天然庇护的姿态,构建了一个非常宜人的休闲尺度。有些遗憾的是,现在这个地方只是作为纯粹的交通空间来使用,树的周围也被栅栏包起来了,希望应该更好的发挥其公共属性的价值。

下图是我很喜欢的一个空间。进入前方公共空间时,会有一个“框”的提示。“框”的厚度形成了阴影,与前方空间的光亮形成了对比,拉开层次感。前方建筑被光照亮的一侧,仿佛如前面卒姆托那段话里“唯一被光照亮的厨房”,没有什么特别,却形成一种特殊的气氛,一但被感知到,就会深深的印在脑海中一般。

类似有趣空间还有很多,比如从屋内延伸到公共街巷的楼梯,建筑转角处打开的门,街道和房子入口处的灰空间,延伸至街道的绿植……这些场所的共性在于:空间在边界上带来了模糊,同时未经过特意的设计。

连接公共街道的台阶,修台阶的工匠面对“台阶如何与地面交接“时,自然且偏直觉的倒成了圆角,使台阶落地的姿态变得生动。这种原始感有时比设计师设计过,单纯视觉上所谓“好看”的台阶更有趣
用一个弧角扩大入口,给了一个入口提示;同时,在转角的一侧开了扇门,使得沿街店铺的商业面积放大,凸显出两栋楼之间的关系
一条巷道的尽头,与居民住宅大门相连。铺装的改变与雨棚空间的限定,仿佛此空间被住户“占为己有”。这是沙井古墟中典型的公共和私人空间边界模糊的例子,而这种模糊边界的野蛮状态,却有着很强重塑的潜力
挑出来的绿植成为了街道的一部分,和公共的状态融在了一起
“占用”公共空间的住房,却又在挑出体量的下方形成了能够避雨的灰空间

特征

特征具有识别性与标志性,在沙井古墟中,主要反映在:形式、材料、细部与符号中

形式与材料里。马赛克与拱在建筑中大量出现。马赛克作为建筑外立面装饰是年代的产物,而拱的出现因岭南的地理位置与历史发展,使之较早的产生了东、西相融的文化属性。

马赛克与拱
岭南地处炎热需通风形成的灰空间与具有装饰符号意义的拱

古墟变迁中的具有识别性的建造活动。下图左是一个历史建筑的大门与身后两座不同时期新建住房的组合。历史建筑大门不能被拆除,而两座居住建筑因建造年代不同带来表皮材料的不同,形成了“老中青”三代站在一起的建筑姿态。下图右室内的这条缝,就是进入历史建筑大门后,看到的两个新楼之间的交界线。

“老中青”三代建筑
“弯”了一下的防盗网,有点像传统建筑的大屋顶
深圳地区炎热和多雨,需要满足防晒和防雨两个条件的大挑檐,为了利用屋顶平台,所以有很多可以从二层上到屋顶的楼梯
阳台,立柱与树形成的关系。可以想象居住在里面的人推开门就能看到大树,躺在阳台里晒太阳的惬意
自发堆砌的塔

沙井古墟中瓷砖、马赛克、水刷石,传统砖等材料被大量使用。

在细部和符号里,可以探寻到传统建筑中的大屋顶与各式丰富的雕花艺术。

古墟中阳台使用的各式栏杆,不同的材料,不同的栏杆样式营造了非常丰富场景。在栏杆中可以找到相似或相同的做法或图案,但却很难找到相同栏杆
坡屋顶与雕花

最后还是引用一句亨利·柏格森的话,“记忆的实际功能,也是通常的功能,就是当前行为对过去经验的利用。”我们对沙井古墟发现、感受和研究的意义,不仅仅是记住或找到规律,把他们记在纸张里与影像里,重要的是在城市更迭中保护、利用经验和技术,使记忆与生活能够继续延续。

交流讨论

让我们惊喜的是,这些年轻的志愿者们没有局限于古墟的“古”,而是用更当代的目光,去关注一些“通常不会被认为值得纪念的事物”。他们关注城市的自我建设,关注需求与城市的关系,以研究者的眼光去看待一些我们习以为常的事情,并从中获得趣味。
本次小型分享会还邀请了几位深耕于深圳的“热心市民”参与,她们分别是董超媚、郭亮、李凌云、韦珏伦,对志愿者们的分享内容做了更多补充和延展……

关于城市风貌

李凌云:因为大家好多都提到关于外表皮材质的事情,我先跟大家分享一下我自己总结的如何断代城中村的房子。其实非常好断代,水刷石基本是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做的房子,最高的层高是三层,再走远一些,到宝安其他地方,还可以看到更有趣的外表皮装饰,直接用水刷石的方式把建房子的年代,比如“1983年、1987年”,变成栏板装饰物。而在八九十年代建的房子,大部分会使用小片的马赛克进行建筑物外饰,甚至还会制作一些有趣的拼花方案,而其实这一时期也是珠三角制造业发生转变的时候。另外,还有一些建筑物外表皮装饰了大块马赛克的房子,基本是2000年以后出现的。
这套断代方法是我自己结合实地调研访谈总结出来的,在这分享给大家。也基本适合包含深圳的大部分珠三角城市……

董超媚:我也补充一下,碎马赛克,在八十年代有一段时间非常流行,后来大片的瓷砖才更流行。这个白色的像厕所那样的白色瓷砖,九十年代就有了。1997年我家盖房子的时候,城市管理部门希望在外立面使用这种白色瓷砖。

马晓雨:我想提问一下,现在城中村里也会有这种竖条状的瓷砖,他们也是九十年代做的吗?

董超媚:这可能得看是哪里的城中村吧。关于外立面的选料可能和本地或者珠三角产业建筑材料发展有关系,跟市场需求也有关系,跟房东的建造预算的关系更大吧。

一座又甜又咸的城市

李凌云: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听程建老师讲,当时迁海令颁了之后,这里已经是无人区了,而陈家要掌管德盐场他们之前就是做盐的,不会其他的手艺,所以适当放了一些亲戚回来继续悄悄做盐。

黄泽碧:是的,康熙年间的《新安县志》记载,迁界后不能出界熬盐。归德盐场全靠陈隽蕙的努力,让盐丁携腰牌出界晒盐,让盐民继续工作,但当然也没能恢复到当时鼎盛的状态。

李凌云:盐业的衰落其实跟自然地理变迁也有关系,这也可能是后期深圳生蚝产业逐渐发展的原因,因为海水盐度降低了,而生蚝的生境又恰好不需要太多盐分。

韦珏伦:现在因为工业污染,已经异地养蚝了,现在他们所有的都是在台山养,再回来加工。

李凌云:沙井的发展不仅与迁海复界有关,还与宏观产业变迁和科技技术发展有关。随着盐业的发展兴盛,从晒盐到煮盐,特别是明朝后期煮盐精盐提纯工艺的逐渐普及,沙井甚至宝安也迎来了爆发式的规模发展。所以我觉得古代深圳从产业分区发展来看,也是个非常有趣的地方,因为东部(客家)在做糖寮,西部(广府)在做盐场,是一座又甜又咸,可盐可甜的城市。

空地改造的可能性

郭亮:关于空地改造,优点是,我看到了社会责任感,以及畅想。但是对于使用者的背景调查,建一个东西,谁在用?为谁去做这个事情?解决了什么问题?还需要下功夫。

李凌云:我觉得改造都非常美好,但一个都实现不了。因为在城中村里,但凡空下来的地都是不能直接拿来用的,它一定有空下来存在的理由,不是想改造就能改造的。

董超媚:土地产权的问题最重要。大家的汇报里也提到建筑氛围、本地人对这个地方的感情,包括社区营造的出发点,还是应该由所在地方的人自发去做这件事情。因为最终使用这些装置或改造空间的人,是他们。

郭亮:因为我是从设计者的角度去看的,首先看到的是人文,谁在那儿住,产权者是谁,据我了解产权者基本都不在那儿住了。大部分都是社会底层的,像保洁、保安等务工人口,他们可能会觉得这是我临时的聚集地。如果做社区营造,比如做社区花园,你造福的是谁?共创的是谁?谁在参与?有梦想肯定是好的,但不管是政府、村里还是个人给钱,在动之前,“谁受益”这个事情比较(重要),不然没有参与感。
我刚才想到,如果一定要美化那个位置,有没有可能设置成开放区域?如果足够开放的话,比如欢迎市区的人去涂鸦什么的,让外来者参与一下,因为本地者很难活化。

李凌云:但是足够开放就代表没有开放,没有一个人敢去那里尝试,所以保持现状可能是一个无奈但是目前看来最好的解决方案……

其他补充

董超媚:刚才大家没有怎么讲沙井墟跟珠江口两岸的关系。比如说,因为珠江河道泥沙冲积,南沙那一片跟陆地连起来了,龙穴岛现在基本和南沙连起来了,已经不属于深圳了。

补充:程建老师解说沙井的陈氏宗祠楹联下联的“龍蟠沙井行將霖雨蒼生”,此“龙”指的是在沙井对出海面上合澜海(珠江主要入海口)出没的蛟龙,以海岛为穴,因而此岛得名“龙穴”。与龙穴洲相近的合澜海,是咸淡水交汇区,很适宜蚝蛎生长,有大片蚝田。程建老师的《深圳古诗拾遗》便收录了清代诗人屈大均《打蚝歌二首》。其中 “冬月真珠蚝更多,渔姑争唱打蚝歌。纷纷龙穴洲边去,半湿云髻在白波”特别形象地描绘了当时渔姑打蚝的场面:海水退潮后,脚踏滑板的渔姑们飞驰在滩涂上,像在白色的波涛中滑行,半湿的头发飘在海风中……她们往西边的龙穴洲方向去,到蚝田取蚝,潮涨乃返。

龙穴岛,历史上岛四周受海潮冲剧,形成众多的海石洞,传说是明末清初华南著名海盗张保仔的藏宝洞。传说归传说,据美国圣母大学教授穆黛安(D. H. Murray)的研究,她发现就活动范围、组织架构和延续性而言,其他地方的海盗难望中国海盗之项背。她1987年出版的《华南海盗:1790-1810》呈现了鸦片战争之前嘉庆年间的粤桂沿海的海盗,此书被称为清代海盗研究的开山之作。粤语流行文化里多是张保仔的猎奇故事,而进入西方文学、电影的郑一嫂却被遗忘了——她的事迹启发了好莱坞电影《加勒比海盗》中女海盗的角色,而西方海盗里是没有女性的。穆黛安说,海盗一直被历史遗忘,有机会让这些男男女女的生命重新鲜活起来是一种荣幸。

@LOFT32 岛屿想象

如果扩充到整个珠江口区域的历史,在全球贸易的角度来看,有更多的故事。在《广州贸易:中国沿海的生活与事业(1700-1845)》一书中提到当时国外商船是怎么进入珠江口到达黄埔港的,他们先停靠在澳门等待通关,由引水人带领抵达黄埔港——这中间大概有一个月的时间,可能就是停泊在珠江口这几个口岸,最大的是虎门,旁边就是沙井了……

韦珏伦:因为我在做沙井竞赛,我说一点浅显的感受。我最大的感受是,城市未来的面貌不是设计师能够决定的。首先,竞赛上的23公顷,沙井古区会作为历史风貌区,所以更多是以保护活化的方向改造,周围不管是统建楼还是城中村,可能都会被拆除。因为容积率的设定,那周边建筑不可避免会对沙井古墟造成压迫感。就算设计师通过设计手段进行一定的缓冲,但也已经是既定的结果了。
周边这种年代较新的城中村,建筑结构价值没有办法跟古墟里明清时期的建筑,或者建国之后七八十年代的建筑相比,这个建筑价值的界定没有定论,他们可能会完全消失在视线中。

还有一个问题,我们当时去调研,其实很难真正跟租户交谈。沙井那边现在好像90%都是外来租户,所以之后如果有机会的话,对于他们的需求研究也很重要。


本文图片来源

黄昊盛、马晓雨、王月、王玥、余则立、张沁泽

深圳市城市设计促进中心

宝安区沙井大街片区重点城市更新单元计划公告


感谢参与本项目的志愿者们

黄昊盛、马晓雨、王月、王玥、余则立、张沁泽、彭镝、宋帝、曾子欣

文章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