竞赛的策划与机制

2021-08-21

线上

6432 Reads

SUMMARY:

竞赛策划过程中最大的难点是什么?又该如何更好地搭起业主和设计师之间的桥梁?本期酷茶会的五位嘉宾,结合工作和研究经历,分享竞赛策划的点滴和优化建议。

ACTIVITY REVIEW

政府规划师角度下的竞赛组织经验分享

陈耀许
广州市城市规划设计有限公司
重点项目所执行规划师

首先什么叫做政府规划师?就是要思政府之所想,将政府的行政决策与设计技术结合在一起,推进规划项目的实施。公司2003年起协助市规划局开展了第一个竞赛组织工作,后续陆续服务以及参与到广州开发区其它地区共二十几个国际竞赛项目。

2013年由广州市政府统筹、市规划局以及相关业主单位一起组织开展了广州文化设施四大馆(广州美术馆、博物馆、科学馆、文化馆)的国际竞赛,整个组织流程与形式都非常完善,成为广州市政府类竞赛操作的典范,也指导着广州近几年的大型竞赛组织工作。

今年开展的广州市变电站国际竞赛,做出了新的探索以及新的尝试,是全国首个市政类设施的国际竞赛活动。筹备阶段首先提出了三个目标共识,指导整个过程的运作。第一,建立总体的工作目标。以变电站建设和城市发展如何融合,如何通过变电站景观及功能提升来解决市政设施建设带来的邻避问题为命题,希望竞赛实践在全国范围内起到示范性作用;第二,建立行业设计的目标共识。通过做实小项目,以点带面实现城市风貌的大转变。此次竞赛以城市公共利益为切入点,向设计行业传递提升市政公共设施对城市的积极意义;第三,建立全民参与的目标共识。变电站作为邻避设施,部分市民对它的认知始终存在一定偏差。这次竞赛除了面向专业组专业的设计机构,也希望可以扩大受众面,营造政府、行业、市民多方参与支持。

广州变电站景观与功能设计国际竞赛宣传海报

在三大目标共识下,竞赛分成院士组、专业组以及公众组三个组别,以面向不同层次的参赛对象,实现院士领衔、国内外专业设计机构支持以及公众参与的竞赛目标。首先,院士组强调发挥示范性作用,会选择开展一些近期的实施项目确保落地;专业组面向国内外专业设计机构进行方案征集,为中远期实施的变电站提供集聚创意性及可行性的设计理念;公众组强调全民参与性,选取市民身边的变电站广泛征集创意,激发公众的创意创想。

按三个组别开展变电站国际竞赛

竞赛规则方面,通过梳理北京、上海、深圳多个城市近百个国际竞赛案例,参考对比竞赛的程序、评审方式、入围单位的数量等方面。同时了解国内外优秀设计单位在时间、奖金等方面的诉求,不断完善竞赛工作方案。另外也征求等各院校以及本地建筑和法律专家意见,确保竞赛规则科学可行。

竞赛出题对于竞赛组织工作来说也是重要的一环。首先是确定设计范围,变电站竞赛特殊的地方在于不是一个固定地块,为了形成示范效应,我们从全市数十个重点变电站中,选出一批涵盖核心商务区、产业园区、西关文化区,还有高密度的大型居住区、教育园区以及滨水景观带多种类型的地区变电站作为题目。其次,要根据不同分组的专业水平,差异化编制设计任务书。例如公众组会放低竞赛成果的要求,确保更多的市民和设计爱好者可以参与进来。最终,通过邀请专家对设计任务书提出的工作范围、工作深度、成果要求等进行评审,确保任务书内容是清晰的,引导出来的成果是可以落地可以使用的。此外,任务书里我们特意要求设计考虑跟周边风貌及社会行为等方面的需求分析,贯彻设计使城市更加美好的共同价值观。

23个城市变电站、6种地区类型、3个分组方式

为了提供竞赛的社会参与度,在邀请工作方面下了大功夫。首先是院士组,前期由主要领导带队,亲自拜访,给他们详细介绍竞赛的设想并发出邀请,最终有幸邀请到何镜堂、崔愷、王建国、孟建民以及普利兹克奖获得者矶崎新及其合伙人胡倩,还有澳洲的菲力普考克斯先生共6个位来参与院士组的设计。专业组方面,通过视频连线、邮件及电话,邀请全球近百家设计机构关注此次竞赛工作,最终报名截止前收到全球8个国家共66个设计单位报名,最终择优选出15家参赛。公众组方面,报名期间多次拜访本地院校,同时以海报、公众号的形式向全国其他十多所高校发布信息,最终收获194个团队共222份参赛方案。

为达到更好的竞赛效果和影响力,变电站竞赛将宣传贯穿到全过程中。宣传方案强调全系列、全时段、链条式,以“点亮万家灯火,解密能量秘方”为宣传主题。通过设计一套形象主题、拍摄一套形象的主题片、组织一次活动启动会、组织一次深度访谈以及组织一次圆桌论坛等一共“十个一”的宣传举措,在社会媒体中形成矩阵式的传播。

广州变电站景观与功能设计国际竞赛启动会

竞赛组织也从三个方面来保障竞赛的公平公正公开和程序的合法化。第一,组建市领导挂帅的竞赛委员会,即竞赛的决策机构,统筹竞赛过程中的一些重大决策事项,确保整个竞赛的公平公正;第二,由主办方主要领导亲自部署和定期督导。第三,部门各方深度交流、积极协助,发挥自身职能来合力推进工作完成,每周召开工作讨论会探讨竞赛工作方案和细节,确保按节点稳步推进。

总结来说,对于如何做好政府类的竞赛,作为政府规划师,我认为在开展竞赛过程中应该区别于其他的竞赛项目,重点从下面几点来谋划:第一,紧扣政策以及城市发展要求,竞赛策划及任务书设计都要关注城市公共空间以及公共性;第二,注重效益,确保竞赛做有用的规划,竞赛的成果最后能产生效益,满足政府财政审计要求;第三,做好政府跟企业、设计师之间的桥梁,加强各方的对话,使得整个工作顺利推进;第四,营造城市事件,更好更广地传达共识;第五,确保竞赛程序的合法合规以及公平公正。


政府规划师在竞赛策划组织中的五点责任


为公园城市寻找设计最优解

王济民
成都设计咨询集团锐意设计中心
副总经理

探索新设计模式的有效尝试,如何让设计竞赛与政策的有机推融合,顺利推进项目落地?

国际上对竞赛有着相关政策,国际建筑协会于2004年的5月审议通过了国际竞赛标准规则,并且以联合国教科文

组织和国际建协的名义向全世界发布了这一项规则。规则倡议凡是重大的国际竞赛,应邀请国际建协竞赛工作组作为咨询部门单位,国内的竞赛应邀请各国的建筑学会作为咨询单位。美国土木工程协会于1995年的时候发布了关于设计竞赛的第439号文,认可基于设计竞赛作为选择项目工程团队的方法,并且明确设计竞赛可以成为实现项目解决方案的有效过程。德国针对设计竞赛以国家条例的形式,制定了区域规划、城市建设和建筑工程的相关条例,明确了设计竞赛涉及的范围,竞赛的种类,以及竞赛有关的人员的类型、工作流程,具有很强的规范性和合理性,保证了各类竞赛有序开展。

我们国家关于鼓励设计竞赛也出台了一些政策,国务院《关于推进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的若干意见》里提到,“加强创业孵化、加大对创意和设计人才的创新扶持力度,规范和鼓励举办国际化专业化的创意和设计竞赛活动,促进创意和设计人才的创新成果展示交易”。在2017年5月,四川省启动了首批城市设计试点,四川省省委、省政府出台了《关于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工作的实施意见》,选择有条件的城市现场展开试点,因地制宜地展开城市设计,对避免城市千城一面、延续城市文脉、塑造城市特色、提升城市的环境品质具有重要的意义。

以上政策表现出设计行业要通过设计和创意满足人们对居住环境以及文化汲取的内在需求。同时,设计和文化服务行业迫切需要更开放的平台,展现自身的实力,避免行业同质化恶性竞争,需要开展多元化的探索,完成从项目的价值到品牌价值的升级。另外,设计竞赛组织机构在全国范围内多处开花,但缺乏上位政策来提供统一的完善的制度引导和规范的流程指引。所以需要我们共同努力,尽快推进设计竞赛的相关制度出台。

我们对设计竞赛后续的发展做了一些思考。首先可以通过有政府、国资机构或者是企业联合行业主管部门及相关协会共同发声,制定竞赛的规则政策。主要有以下四种方式可以达成目的:第一是促进设计竞赛的规范化和标准化。通过多地联动,完善设计竞赛涉及的范围、竞赛种类、机构类型、工作流程等等,保证各种竞赛有规可依,有经验可参考,有制度可保证,从而提高开展效率、减少纠纷、提高品质。第二是推动成都设计竞赛机制的常态化。竞赛组织机构应搭建长期稳定的专业团队,来提供高质量的全过程服务,并且在服务过程中互相交流累计经验,进一步的降低建设成本,增加设计资源的储备。第三是确保竞赛优胜方案的落地。竞赛组织机构应针对不同项目组建有针对性、了解项目背景的专业全面的专家组进行评测,确保优胜方案的可实施性。

设计竞赛发展的探索与思考

易小楠
成都设计咨询集团锐意设计中心
品牌总监

设计竞赛是否能成为城市高质量发展的途径之一?设计平台如何能建立公信力?如何提升竞赛推广的效率?

结合天府新区两所学校竞赛案例,有四个亮点。一是坚持问计于民,凝聚共识,在项目前期通过上万份问卷提取了需求关键词,并组织了家长、社区居民、公众进行研讨,将公众需求做出了技术语言转化。第二是专家决策评审公开,尊重专业,确保过程的公正。三是开展广泛的业界讨论。四是重视宣传、加强引导,运用新媒体矩阵推动事件的营销,形成良好的城市形象输出。

天府新区学校竞赛问卷调查核心关键词


关于高质量发展

设计在城市高质量发展中起到核心纽带、互联互通的作用。但是现在设计行业从业人员人数庞大,整体水平良莠不齐,建设市场上还是存在很多低价中标的恶性竞争。另一方面建设周期短而导致设计时间的压缩,试想设计师在很短的设计周期内来创作一个可能要屹立几十年上百年的作品,又怎么来体现城市的高质量?我们举办竞赛的初衷是为了解决问题,把时间多留一些给竞赛,让多家单位来一起参与方案设计,最后请专家一起来做选择题,而不是让职能部门一直做纠错题,可以节省政府和建设公司的人力时间成本。只要竞赛前期的需求调研足够精细,竞赛的机制不出大的问题,选出来的作品发生偏差的概率是很小的。

设计竞赛如何来助力城市高质量发展?一个是通过模式上的创新来同时兼顾城市建设的效益和品质,促进城市建设的高质量发展。第二通过竞争的机制激活设计行业的整体创作能力,促进设计行业的高质量发展。

关于公信力

现在设计团队最担心的就是竞赛的公平性。首先组织方要保持自己客观的态度。第二是评委的公信力,评委个体应该具有独立性和不同背景,避免相同倾向。第三个是竞赛机制的公开,机制有可能因为项目不一样而有所不同,机制可能是有缺陷的,但一定是公开的,如果是因为隐瞒机制而引起公平性的质疑,是影响平台信誉的。作为国有的设计平台,我们并不仅仅是为了完成一项竞赛组织工作,还具有引导行业良性发展的社会责任。

关于竞赛推广

组织竞赛都希望有大量高水平的团队来参加。一个高能级平台就是最好的推广方式。奖金是很重要的要素,我们要争取在有限的经费里面,让更多的资金倾向于为设计行业的创造力买单。活动的推广也是必不可少的,需要推广的方向有三点,第一个是城市对于创意设计抱有开放引入、公平对待的态度,这是城市形象的推广,第二个是对于优质设计团队的推广,给他们足够的展示空间、给予他们价值感和认同感,第三才是活动本身的营销。

我们最近正在组织“社区美空间”的活动,把社区小体量建筑拿出来做大规模的征集,这次征集的项目总共有14个。这个活动是基于创新高质量发展社区治理的尝试,活化社区是现在在增量转存量大背景下城市的发展目标,让更多设计师和公众的目光能够投到最小的也是与人关系最密切的社区营造上来,给城市更新这个课题带来一些新的思考。从公信力层面,初筛作品通过不记名的方式组织一批优秀的专家来进行盲审,确保评审过程当中没有倾向性。终审专家团的孔宇航老师、刘家琨老师、青山周平老师、陈暄老师,分别代表高校学术派、独立建筑大师、海外建筑师、室内设计师的不同背景。整个初审和终审都采用直播加录播的方式,保证评审过程的公开和可回溯的。在推广上,通过媒体联合来进行高效推广,接下来也会对社区治理、社区营造这些角度,组织一些圆桌会、访谈会,发起专业领域对这个课题的一些思考。

成都首批命名的社区美空间

总结以上的内容,作为国有设计平台,我们使命首先是要在政府、平台公司、设计师、专家、公众之间建立有效的链接,第二是保持公平、公正、开放的客观独立性,第三是尊重专业。希望在我们的共同努力之下,能够让设计这个具有创造性的行业发挥出它最大的潜能和价值。


行走上海——城市空间微更新计划

陈敏
上海城市公共空间设计促进中心
微更新计划项目负责人

自2015年上海城市公共空间设计促进中心成立以来,初心是通过展览和试点实践这两种方式来推广城市发展理念,提升促进城市空间品质。主要业务是两年一届的上海城市空间艺术季,每一季针对城市中重要的发展主题。比如第一届2015年是城市更新,第二届2017年主题是连接,对应黄浦江的贯通,第三届2019年主题是在滨水空间如何提升功能转型,给人们带来美好生活。

第二项主要业务便是“行走上海——城市空间微更新计划”。上海于2015年颁布了《上海市城市更新实施办法》,市规划资源局在2016年推出了城市更新的四大行动计划,希望通过一些试点来探索更好的实施路径。“微更新计划”就是在这个背景下应运而生的。上海有大量老旧小区亟待品质提升,空间有效利用,因此,我们首先以社区空间作为第一年的试点,希望通过公开征集方案的方式实现四大目标,一是将有机更新的理念推广出去,二是推动各个区县、街镇自主开展空间微更新,三是探索社区规划师制度的工作路径,四是实现全流程的公众参与。在此基础上,我们制定了三年行动计划和工作机制,让促进中心成为牵手社区和设计师的工作平台,从操作可行性较高的社区公共空间开始,逐步拓展到城市中多元的公共空间,积累经验总结成设计引导,再挑战新的空间的类型。

计划启动之初,大家对于社区可以更新到什么程度,并没有统一的认识,更新的迫切程度也不一样。我们做了几项预热、动员活动,比如邀请上海市16个区的区规划资源局和街道代表来做头脑风暴,向街道征集试点,也想公众发出征集帖“身边的空间是否需要更新”;向社区分发微更新计划的通俗易懂宣传册,让公众快速理解什么样的社区空间可以更新,怎么样的更新方式比较好;做快闪式启动仪式,通过微更新案例、墙绘、社区共建花园等方式吸引了很多设计师的眼光参与报名。

微更新计划快闪式启动仪式

报名设计师包括高校师生、知名设计师事务所、设计院所、独立工作室等不同类型。我们组织设计师踏勘现场,与居民们沟通,设计师们也自发开展更多样的调研活动。社区项目的目标客户群体是社区居民,他们对于社区更新的需求是多样的,有些需求会相互矛盾。通过深度调研,征求居民、居委会、街道的意见,达成微妙的平衡,从而产生需求更精准的设计任务书。

方案评审阶段为了让居民更好参与,也让设计师们有获得感,我们成立了由专家、公益组织、区规划资源局、街道、居委会、居民共同组成的大众评审团。设计师现场汇报,居民和专家都可直接提问。完成汇报的设计师们可以旁听其他团队汇报,了解居民和专家的关注点,其他团队的“解题思路”,形成良好的学术交流氛围。优胜结果及评价意见会在官网和公众号上公布。优胜方案不一定是最优解,但却是综合考量了功能提升、操作性、经济性等多方面的最适合的方案。

迄今为止,微更新计划共推出29个试点,涉及全市9个区23个街道。建成试点有小区公共空间、服务设施、街角空间等。活动推出后,有很多街道主动联系我们协助开展了30多个微更新项目的方案征集。同时,我们建立优秀设计团队库,便于推荐给有需求的社区。

2016-2017社区空间微更新试点

通过试点项目的推进,我们也在做跟踪观察和总结反思。首先,访谈参与的设计师,他们都希望用技术回馈社会,把研究成果结合实践做出作品。其次,观察区、街道(镇)自主探索的微更新的运转机制,如各区开展的“美丽城区”、“美丽家园”、“美丽街区”等项目,社区规划师制度,以及社区营造活动等;还有,社区居民的观念也改变,逐渐接纳微更新,甚至主动参与评审、交流促成方案。然而,我们也观察到不少问题,比如设计质量良莠不齐,有的没落成,有的建成后维护不好等等。究其原因,点状更新很难解决社区系统化的问题,社区需要专业智囊团长期跟踪和支撑,社区基层工作人员和居民也缺少共同治理的方法。

因此,我们也在思考,微更新计划往下还能做什么?

2020年,我们将这几些来的观察与思考,总结成《社区微更新的上海实践》一书(计划今年出版),归纳了空间使用、交通组织、设施配套、景观设计、艺术营造等五个方面18类问题,通过40多个的案例分析,总结设计引导手段和相关政策支持。该书的内容在“上海城市空间艺术季”、“上海规划资源”、“上海发布”等微信公众号发表,引起社会广泛关注。我们希望这本书能成为社区更新工作的优秀案例集、设计指导手册,帮助更多的人参与社区更新。

 “睦邻微空间”改造前后

同年,另一项延伸工作是对2018至2019年探索的“桥下空间微更新”的总结,希望这一空间类型吸引更多关注,激发更多管理部门的理念认同。我们把上海的桥下空间归纳为高架道路的桥下空间、轨道交通高架桥下空间和跨河桥引桥桥孔空间三种类型,两年共有6组试点。与社区空间不同,桥下空间的产权、管理部门、使用人群都很复杂,而现有管理条例对桥下空间的功能仅允许做停车、绿化、道班房,功能突破也难度不小,需要更多部门共商推进。以2018年苏州河跨河桥试点为例,虽然设计范围不大,但对功能提升、空间风貌、色彩比选等进行多轮方案调整,经历2年才建成。试点给主管部门带来很大启发,随后他们又在中环桥下空间进行更大规模的更新实践,为市民提供了一个色彩丰富、融休闲运动和良好步行系统为一体的桥下空间。我们从竞赛到项目落地,推导设计理念、优秀案例和设计引导,从而也使得市政府对桥下空间的建设指导提出更新的意见。

苏州河沿线凯旋路桥下空间

另外,我们还在探索与更多部门合作。2020年的微更新试点“乌鲁木齐中路公厕”,便是湖南路街道、徐汇区绿容局、衡复集团与我们合作推进的。政府、业主方和居民的共同需求,不同部门跨界合作,使得项目推进异常顺利。目前,这个项目已启动更新实施,预计今年年底完成。

乌中驿站方案征集收到的众多方案

回头看,很欣慰地发现,2016年设定的那些目标已基本实现。最后,我想以2016年的试点长宁区虹旭小区作为结尾。这个小区第一年成为试点时,居民并不清楚需要更新什么。经过一轮更新后,居委会和居民都受到很大启发,积极发掘小区的闲置空间推进微更新。他们还成立了志愿者团队来持续维护这些更新设施。这一小小案例,是我们希望看到的未来场景,微更新计划从试点探索到机制推动,未来走向多元化融合的日常社区治理中。


竞赛机制的发展趋势和对深圳的启示

陈家进
深圳市城市设计促进中心专员

 

设计竞赛的基本原则

追溯设计竞赛的起源和发展历程,有关研究文献认为如今设计竞赛的模式很大程度延续了在十八世纪发展下来的规则传统。正如奥地利建筑工程商会在2010年的章程中写道:我们无需在21世纪推翻过往积累而来的评审规则和组织方式,因为对竞赛和建筑师本质期望很大程度继承了历史经验,而这些经验体现在以下四点基本原则:优胜者中标、高质量的竞赛组织、评审中建筑师处于主导地位和合理的奖金。在当下的视角来看,这四点也应该是举办设计竞赛最核心和纯粹的初衷和追求。

深圳竞赛:参与和投入

从深圳市城市设计促进中心的竞赛公告平台上摘取了从2017年到2021年200多条公告数据,可以发现商业办公、城市设计、文体设施的项目类别占较多,其他类型也逐渐采纳竞赛模式去征集方案或者设计师,如医疗建筑。行业内常说深圳的竞赛竞争异常激烈,从报名踊跃度来看确实如此,根据过往四年的项目数据,平均每个项目共有30-40家报名单位(不拆分联合体计算)。在单年项目数量和平均入围名额并没有大幅度提升的前提下,联合体各成员单位入围次数持续增长,例如2020年58个项目里涉及735家设计机构(次),说明各设计机构更偏向组成联合体参与,这是否也意味着同一块蛋糕要被更多的机构分享呢

统计近年促进中心挂网公告项目联合体内设计机构入围次数

我们也可以思考一下如何衡量竞赛过程投入的高低。为了方便评估,我们借用有限数据中的奖金总额和项目总投资额,并相除,得到一个0.28%的平均值,考虑到前期策划投入和竞赛组织等工作的支出,实际比例会稍高一点。相较而言,由于总投资额一般较低,景观类比建筑类的平均值高一些。为什么要用这样一个方法来作为评估竞赛投入的参考呢?因为2012年英国皇家建筑学会的报告曾给出一个举办竞赛费用占项目本身总值的比例,区间在0.5%-2%,具体取决于竞赛规模和项目本身情况。当然,拿深圳跟国外作硬性对比并不准确或严谨,但这种横向纵向的比较方式也许能提供一些思考空间——我们对竞赛投入了多少?

竞赛政策历程与策划:以英国为例

总结近年国外在竞赛政策方面的发展动态和新尝试,可以将各种优化过程归纳为四点:制度完善、理念推广、专业把控和规则创新。我们引用一份建筑行业咨询公司在2014年发布的趋势报告来展开英国公共建筑方案设计招标制度的变革历程,报告统计英国政府部门从2009年第一季度到2013年第四季度执行的建筑服务类招投标类型分布,其中81%的标项通过“限制性方式”(Restricted Procedure)执行,换句话说,就是在意向征集阶段设置比较多的资质门槛和指标要求,如企业年均收入、保险额度、获奖数目等,同时经过资格预审后,方案的成本因素在评标维度的比重也大于对设计质量本身。与此同时只有12%的标项采取不设类似门槛的“开放方式”(Open Procedure)面向市场,另外还有极少数项目按全程暗标的设计比赛或者沟通、谈判形式执行。

英国建筑类服务招标类型分布(共988个标项)
来源:Project Compass 欧洲建筑工程招标趋势 2009-2014

上述市场现状一定程度反映了公共部门在经济紧缩下对招投标项目风险管理的考虑。虽然原则上并不违背法定欧盟招采指令和当地公共采购法规所倡导的“最具经济性价比优势”(The Most Economically Advantageous)原则,但逐渐保守的建筑竞赛文化对中小企业和青年建筑师并不是那么友好。从中标结果来看,也确实是由体量庞大的综合型企业和建筑设计事务所占据公建市场份额。

在听取从业者的声音后,政府和行业各界开始了一系列的改革措施。第一是政府调控,把开放方式提升至招标类型总量的30%,并剔除部分门槛条款。第二是行业学会、协会和策划机构创新竞赛的机制,目的是低成本、高质量举办竞赛以应对公共建筑拨款缩减的影响,例如近年衍生出来的面试竞赛(Competitive Interview),便是通过简报面试的方法把设计理念传达给主办方和竞赛评审,减少各方在小型项目上时间和资源调配的工作负担。第三是建筑学会对成功竞赛案例进行宣传

2014年以来英国采取的招投标改革与竞赛推广措施


采取一系列措施后,招标类型组成在随后几年有了显著变化,开放方式从2014年仅占总体的14.3%提升至2016年的36.9%。我们无法推论设计质量是否因此提高或者更多中小企业和青年建筑师得以受惠,但这种市场信号多少能提高一些积极性。上述的政策历程对深圳的启示不在竞赛门槛的相似性,毕竟众多深圳竞赛的开放性还是有目共睹的,值得思考的更多是如何基于市场现状作出机制优化对策,例如在公共部门认可竞赛的基础上在未来加强对竞赛规则的宣传、实现竞赛常态化的同时探索多样化、弹性化的执行方式,吸引多元的设计力量参与。

最后分享一下国外竞赛策划者的心得。我们常常问任务书怎么写才能把业主诉求和项目愿景更好地传达给设计机构。一位经常为国际知名项目策划竞赛的英国策划人马尔科姆·雷丁先生曾在一篇采访中提炼了两点经验,一是在前期征集阶段把部分任务信息作可视化呈现,方便设计师运用视觉敏感度去了解项目的设计要求;二是强调以沟通和回应的方式遴选出走心团队,避免单纯地让机构把同类型项目列出来或者贴几个图,而是尝试用草图、图例、文字等素材,去解释哪些过往设计经验可以匹配到当下的设计任务中。

孟买市博物馆北廊拓展项目竞赛任务书进行的建筑功能可视化



交流环节

刘磊
深圳市城市设计促进中心总监

刘磊:在竞赛策划和组织过程中最难解决的问题是什么?是否思考过一些解决方案?

陈耀许:遴选出入围单位的环节非常重要和具有挑战性。在收到报名材料后,怎么能找到跟业主需要的那些特质相关的设计机构?现在竞赛报名一般情况只要求提交商务资料,虽然有业绩案例、人员构成等等,但如果保证这些人员可以保证参与度与质量,达到业绩案例的水平,是个重要挑战。我们也在实践,在报名阶段增加概念提案,首先从报名单位提交的方案创新性和可行性去评判,最后才结合商务情况进行考量,整个遴选规则就相对更加复合。以此为基础,怎么才能有效把各因素综合起来形成准确、高效、符合业主需求的遴选方式,这是要进一步思考和努力的事情。

易小楠:设计竞赛是寻找优质方案的途径,但并不是紧急解决问题的途径,设计需要精雕细琢,但现在因为很多项目建设周期比较短,留给竞赛的时间周期也比较短。所以最大的问题还是对于竞赛认知上的薄弱和机制上的缺失,一个好的项目不管通过哪种方式开展,都是需要时间来沉淀的。

陈敏:如何让面向社区选题的任务书更加精准、更加有可操作性来指导这些设计方案更好地落地,是我们一直关注的点。另外,选择试点时要确认其所在街道或业主方的实施经费是否有保障。


刘磊:竞赛策划中经常被热议的问题是第一名是否会作为后期深化设计或者最终实施的单位,各位怎么看?

陈耀许:大部分竞赛都是从入围单位里面评审选出2到3个的优胜方案作为最终优胜方案的备选,一般由业主经商务谈判、征求意见等综合论证后,确定最终谁胜出。关于最终优胜方案的特质,我认为首先还是考虑方案必须具备可实施性,毕竟业主投入资金组织竞赛,肯定是想要一个能用的方案,方案要站在业主的立场,从实际出发。第二是要最大程度处理好各专项设计内容,没有明显短板。第三是相比其他的方案要有亮点,可以吸引到专家以及业主的关注,相信会有助于方案的脱颖而出。


刘磊:如果评审专家和业主或者决策者这两者之间产生不一致的意见,是否有解决方法?

易小楠:我们在强调平台的有效链接,有效链接的意义不是你知道我,而是你信任我。平台在组织过程中也需要发挥链接作用积极引导竞赛的走向,强调尊重专业。但尊重专业的前提是我们要把决策者或者业主的核心需求搞清楚,保证需求转化成技术语言的这个过程足够准确,只要这个方案是专家认可的具有落地价值的,平台有这个责任去从中协调。

刘磊:小竞赛鼓励新锐设计师参与,但到后期会有一定的风险,可能会不如更成熟、更有执行力的团队。是否应该坚持第一名?

陈敏:社区微更新在报名阶段对所有设计师敞开,不设资质门槛,给更多年轻人实现的机会。在方案评审时会考虑设计师深化和跟踪实施的能力。评审时专家、主管部门和居民代表间会有有趣的“battle(小争议)”。居民往往喜欢效果图好、汇报出彩的方案,而专家和部门会从操作性、实施性、经济性等方面提出建议,这是一个非常好的交流平台。每个试点选出一个优胜方案和两个优秀方案,最终交由优胜团队深化。根据项目的难度,我们也会请专家指导,业主方也会请深化实施公司协助深化方案。比如苏州河沿线长宁区段的两个桥下空间,优胜方案的团队成员都是年轻的设计师,业主方邀请做长宁区段贯通项目的景观设计公司跟进配合优胜团队共同深化实施方案,既保障方案原汁原味的呈现,也更加具有落地性。

文章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