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酷茶回顾】亲自然的步道

3417 Reads

SUMMARY:

深圳在城市建设和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同时,保留了大量的绿色生态空间,形成了半城半绿、山海相依的独特山水格局。自然野趣的山海生境吸引着人们,徒步山海已成为深圳人最喜爱的休闲活动,深圳拥有数量庞大的户外运动人群。

如何平衡城市郊野中自然保护和户外活动的关系?“手作步道”这类亲自然的步道得到越来越多的认可和关注。和传统的登山道不同,这些亲自然的步道更多保留了原有的土地样貌,遵循“无痕山林”的理念,采用木桩、石块等就地取用的材料,减少施工对环境的扰动。既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对大自然的破坏,也能让都市之中的人们有亲近自然的机会。梅林山手作步道、梧桐山森林自然步道已经进行了一些积极的尝试,我们邀请了相关设计者、管理者、专业使用者,从多个维度共同来探讨亲自然步道的设计、施工、维护、使用,为更多的远足径郊野径的建设提供借鉴。

ACTIVITY REVIEW


 嘉宾分享 

雷东风

       深圳市登山户外运动协会,副会长

         爱山人说山径

深圳丰富的山海资源

深圳在山海资源和户外运动的场地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深圳推出山海连城规划,提出“一脊一带二十廊”架构,其中这一脊是从西到东的、沿着主要山峰山脊线的一条线,今年我们登协任务就是协助把主线上的标距柱立起来,把这一脊呈现出来。2020年疫情突发,我们协会策划了深圳十峰这样的活动,到目前为止参与打卡的人数是40万,我们可以看到市民对户外、对自然的渴求。所以我们要讨论的也是怎么能够去更好地接近山野、走入自然。

人们为什么去野外登山

登山的户外运动功能大概分四大类:第一个就是休闲,在人民生活提高到一定阶段就会发展得越来越好;第二个是探险,有一定的专业度,人们希望在山野当中得到一些锻炼应对各种突发的意外状况;第三个是赛事,从马拉松热一直到山地越野热,越来越多人的运动的需求在不断地升级,这也是未来发展的趋势;第四个是教育,户外教育涵盖自然教育、营地教育、体验式教育,是一个很好的校外补充。

接近自然走进山野的姿势

对于经常爬山的人,更喜欢的是这种比较自然的土路。土路对人的关节和下肢运动是非常友好的,步伐的大小和幅度都可以随时可调。反过来说,如果都走土路,自然路可以不管吗?图片展示的是我上周去凤凰山带队随手拍下来的,还可以找到很多类似例子。自然形成的道路经雨水冲刷之后会水土流失,久而久之这个山路就不能走了,需要进行干预。我们希望以最轻量化的、机械干预最少的方式,比如用就地取材的石块、木头阻挡或引走水流,既保持了自然山径的原貌,又能做到这种维护。

蓝绮霞

             深圳境兰生态景观有限公司,设计总监

             用自然的方式连山、连海、连城——深圳梅林山郊野径设计案例分享

自然的模式是怎样的?

我们要去步入山林,为什么要用自然的方式?这是在梅林山里的一个角落,看到步道上面有蝶类、可能水边也有虾蟹,石头里面也是蛙类蛇类很多动物的家;落叶底下也有很多昆虫。通过监测可以看到夜里没有人的时候,野猪会在这个地方拱吃的找昆虫。当树木因为台风等其他原因倒下后,它又继续滋养着这里的自然万物。整个森林就是这样周而复始的生长,是一个相互依存、有机循环、相互制约的关系。

非自然物对自然的影响

左边第一张照片是我在山里拍到的照片,右边是松果,左边是酸奶盒子。我们仔细观察一下酸奶盒子的痕迹跟右边松果的咬痕是一样的,是松鼠。第二张是梅林山的消防水池,它地下的部分还保存的挺好,地上部分已经风化掉了,成为了留在山里的垃圾。埋在地下的部分成为了蛙的家。右边这一张图,水泥步道的阶梯在阴暗的地方青苔长得很多,台阶会非常滑,。但是这样的水泥步道上打的黑色沥青是为了什么?也是为了阻滑,防止水土的流失。用这样的手法去弥补原来的问题,没有得到解决,旁边又被踩出一条新的步道出来。

山林里对步道影响最大的是水。水无法攻击水泥的表面,它就去攻击底下的土壤部分。当出现缝隙的时候,土壤开始流失,一点一点地开始空脚,随之而来边上的水泥块就塌下来了。下雨天梅林山这条步道上,我们遇见了这一位经常上山的山友,他说这段路太难走了,因为石头上有很多的青苔。一般踩石头会有阻滑的效果,但是在阴森的环境下,它并不能起到这样的效果。

厘清需求是什么

回过头来,我们还是要思考一个问题,我们的需求是什么?我们在步道做访谈,了解到有一些是亲子、有一些是户外爱好者、也有一些是已经退休的、还有一些是越野跑的,还有骑行的爱好者,甚至有从香港过来的玩速降。当我们认为处在金字塔顶端主宰这个世界的时候,我们是没有办法走入自然的,我们跟这个世界好像有一种隔离感,一切都为我所用。当我们看到渺小的人类在整个生态系统里的时候,我们在城市里居住得越久,自然的基因存在我们的人体里,我们会有一种像被召唤的感觉。自然的环境有流动、有循环,我们在学着怎么样回归这个部分。

满足需求的步道可以是怎样的?

尝试用自然的方式解决,需要先了解自然、了解人。首先是要了解自然环境,包括动植物、气候、水、地质还有土壤等等;关于步道本体我们需要了解,为什么会有骑行的爱好者在山林里出现,抬着自行车半个小时一个小时到山顶就只为几分钟的速降感受;还要了解地域特色,不同的环境因子影响下做出来的步道是不一样的;还要了解在地材质,附近的木头、石头,都是我们可以利用的材料;其次需要了解人,包括不同人群的需求和习惯,人身体的反应跟步道之间所产生的一些关系,针对不同使用人群进行分类分级的设计。

满足需求的步道关键是要照顾地球、照顾人,是可持续发展的循环模式。我们希望步道对环境是友善的,不会造成环境的负担。比如水泥废弃了之后就间接成为山林垃圾,如果仅依据地形图进行挖机开路,生境一旦被干扰后是很难恢复的。我们要做一个百年步道,一千年都不会坏的步道,那是不可能的。因为大自然有水有能源流动,所以基于现实的想法,我们的材料是可以容易替换的。山友们走山看到树枝他就会往边上拨,看到石头松动了会尝试把它重新稳固。同时应该符合人体工学,减少对身体的伤害,提供舒适的行走体验给到大家。

梅林山郊野径如何用自然的方式开启?

梅林山在都市里是非常容易到达的,最高海拔382米,总长3.8公里,整个行走时间可能两到三个小时。当我们准备开工的时候,挺有趣的是很多爱好者,以为我们来搞破坏的。大家都觉得这一片是都市里的最后一片净土,在城市里面很多步道都已经修好了,只有这一片梅林山是没有修的,可达性很高、又很有野趣。

我们跟着市城管局一起尝试用手作步道的方式去修缮步道,为大家提供安全适惬的山林行走体验。项目前期我们做了阅读场地、阅读人的课题研究,包括步道环境研究,现有动植物包括昆虫;整体的地形地貌地质,尤其重要的水的问题;步道本体需要考察现有的人群、步道路面宽度、使用的强度、人流的承载量、整个里程海拔,主要考量的就是人的需求;综合性考量,就是在地地域文化特色、可达性这些。

项目中期主要考虑如何与自然协作、与人协作。左边的图里原来是山林溪谷的水往这边冲下来,我们采用了现场捡回来的这些石头坎步的方式过水。中间的图在这个地方原来有骑行者的跳台,我们跟骑行者去做一个协商。因为步道有些时候很难同时满足几类人,他冲下去的时候是很容易伤及到他人的。右边图是我们刚刚说到的消防水池,我们尽量地去弱化它水池的部分,用山林里原来的麦冬去取过来补植在周边,给它提供一些生境,后面还丢了一些树枝进来,让蛙类有更好的短暂停留的空间。

项目后期需要考虑步道长期的可持续发展和维护。就地的石材跟木头,在使用超荷载的时候、或者有松动的时候,我们每一个人都可以去行动起来,去尝试给它替换,这个是要相对简单的。

这里有一些前后的对比照。原来长青苔的黏土部分很滑,特别难走上去,后来我们用非常轻的、踏接的方式往土里嵌石块,并没有使用很宽的台阶让它往上走,因为有非常多的树根,开挖会造成破坏。

我们在这个地方利用原来的方式在下边坡砌了个薄坎,让这个路径更清晰一些。

在梅林山上有比较碎的石头,行走起来的时候其实挺硌脚的。我们在这里没有全面地去铺开做石阶,留了部分右边更原始自然的坡道。

这是尝试用木头阶梯的原状,梅林山的沙质土壤比较多,水土流失的状况比较严重。所以这里通过减缓水径流、砌筑石阶的方式去处理。

这个场景是在一个溪流边上,这里水多的时候就过不去。就用了附近水里头的石头,搬出来之后把它固定,成为了渡步的路径。

用自然步道的方式去连系山、海,同时还连接着我们。原来说我们在山里搞破坏的大叔,修到一半的时候他特别认同,路过的时候也会停下来跟我们看看、用他的经验来告诉我们怎么样的步道是好的、怎么样的石阶或者是木阶有哪些问题,我们一直在做磨合。在修筑步道这个过程当中把人都连接起来了。

叶丽敏

梧桐山风景区管理处,副主任,风景园林高级工程师

热爱与和谐的自然之路

梧桐山风景区资源和登山道

梧桐山是深圳最高峰所在,最高峰是944米,从山脚到顶垂直高度924米,占地42平方公里,与山海湖一体、景城相融,是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同时也有生态保护、物种保育、科普科研的功能。梧桐山也是深圳的生态名片,最著名的是每年三月份的毛棉杜鹃,我们的自然步道主要就是围绕着毛棉杜鹃等核心景观。

梧桐山风景区的总体规划按照生态资源、景观观赏、游客安全等因素规划了六条登山道,2004、05年开始全面铺水泥和花岗岩。原来我们也是土路,但是整个山体海拔较高,气候变化剧烈、暴雨冲刷很强烈,在几番决策之下我们是铺了水泥沥青路面和花岗岩登山步道,容易维护。

梧桐山风景区自然步道

梧桐山风景区从2016年开始修建手作步道,主要是在原生特色植物密集分布的区域,通过低度生态干扰的方法修建,兼具有游憩、科教和亲近自然等功能的步行景观小径。毛棉杜鹃或者吊钟花等都是浅根植物,观赏时花的根部被踩烂后无法正常的生长。所以我们结合植物的生长和游览的需要,修建了这些步行景观小径,至今,已修建了”万花屏”、”杜鹃谷”、”叠翠亭”、含笑径等多条自然步道,总长约9公里。

杜鹃谷自然步道,按照自然、质朴、舒适的原则。首先考虑的是自然资源保护为第一要务,梧桐山是深圳自然资源最丰富的区域之一,要考虑动物的迁徙和栖息不被干扰,植物的基本生长不被破坏,水土保持也要进行的保护。

杜鹃谷万花屏整个一大片区域是连接在一起的。这片的路很陡,如果直接铺上去可能对于很多植物就破坏了,所以我们就稍微架空了一下,做成了这样石材的步道。其他的就是我们结合当场的实际做的一些土径,自然生态为基底,通过修整路面、夯实泥土,顺应它的自然机理,我们最大限度地保持原始生态所做,我们这些路并不是全部都是拘泥于某种形式。

叠翠亭这条步道是吊钟花集中的地方。在某些很陡峭的地方,我们也用了石头和一些水泥,主要还是用原始的木头和树枝等等进行修砌。基本上我们是按Z字的路线去修建这个步道,一方面跟山形相关,另外一方面从安全角度来予以充分的考虑。同时在雨水汇集的地方也会设置排水引水设施,所以在走的时候你会看见汀步,在雨水比较多的时候水漫上来后靠汀步过去就好了。我们还设了一些休息平台,用山上废弃的一些木头,工人涂上防止腐败的漆,保持几年它慢慢腐烂。烂了之后我们又捡其他的石头、木头重新再来做,适当控制步道的里程。

含笑径是很原始的土路,其实这些土路也是做了一些动作的,但是大家看不太出来,看起来很原始。像中间的石头和排水,实际上我们是做了一些工法的,两边是把水给散开,中间的路尽量让它稳固一点。有些路我们是把草除了,中间钉了一些石头埋在土里面,或者是有些木头埋在土里面比较看不出痕迹。

按照市城管局的要求在梧桐山景区也修了一条郊野径,从望桐新路至马麻水凤到小梧桐电视塔。在原有的土路基础上通过手作步道的形式修建郊野径,长约 4公里。因为土路的维护比较难,这段时间没有怎么维护之后发现安全隐患还是比较多的。

自然步道的建设与维护

梧桐山自然步道修建工作由梧桐山风景区管理处领导亲自带队,现场勘踏、组建专业队伍、明确目标任务,从2016年到现在也有七八年了才形成今天的体系。我们动植物资源太丰富了,对它们的保护是我们非常需要很小心维持的一件事情,所以我们要先开展特色植物景观的抚育和管养工作,以后才来逐步修建步道。这些工人长期在山里,很熟悉山野地形和动植物情况,他同时也是植物维护的工人,修建的步道需要植物的破坏尽量减少的;同时也要了解野猪、狍子等动物习性,给它们留下通道,减少互相的冲突和干扰。但是步道受自然和人为的影响需要长期维护,四至六个月就要维护一次,这个也是我非常希望大家都要重视的一个问题。步道没有维护,很快就会变成安全隐患。深圳暴雨非常多,在夏季雨季一两场暴雨以后,我们的路很多就很难走了。杜鹃谷的道路,大量赏花的人遇上雨水冲刷,一个礼拜就塌了,工人经常需要紧急修建和加固。 

我们的自然步道修建涉及很多方法,包括路基、路面、台阶、导流木、排水沟、护坡和木桥等修建方法。路基多为毛石路基,以散乱的石块作为砌筑物的基础,通过石块之间互相咬合固定,再将碎石碎屑填满,有时候还要用导流的木头排水沟、木桥等等。

路面分为石头路面、泥土路面和混合路面,多数会采取比较松软的泥土路面,在路基上铺上泥土夯实,还撒上一些树叶显得自然一点。宽度一般来说支持一到两个人走,就是0.8到1.2米之间左右。为了防滑,我们在路上会做一些树桩和其他的东西。

台阶按材质的不同,有的时候是用石头、有一些是土木结合。有一些地方泥水冲刷的比较厉害,可能石头就会多一些;有些地方在转弯比较容易松的地方用石头多一点,其他就零散一点,主要还是用木头来进行堆砌台阶。

护坡也是我们比较有特色的,一般用块石、横木来护坡。横木的护坡很快跟自然环境融为一体,横木一般要略高于地面,给大家提醒防止掉下去。

排水设施,有的时候过一段时间会排一个沟,有的会用一些木头导流把雨水从旁边引走,不让它直接冲刷。这边还有木头做的小桥,你看到小桥两边其实都是石头砌的,但是这些桥我们就是用了木头,上面也是用一些泥土,铺过去整个感觉还是会跟自然结合在一起,上面经常也会生一些小植物,但是路的导向性会比较明显,大家不会在这里迷路。

深圳的暴雨较多,在暴雨和过多游客踩踏下,自然步道和设施出现不同情况的损坏。所以我们的步道是要常态化的维护,工人长期住在山上,对花草树木进行观测,同时也对步道和附属设施进行巡查和维护,及时消除安全隐患。

胡卉哲

红树林基金会(MCF),首席公众教育研究员

自然保护地的步道

我本人既不是规划师,我也没有真正建筑或者负责修建一条步道的工作经验。但也许是机缘巧合,之前我在北京的时候有参加过最早手作步道的一些培训;深圳修梅林山的时候,我们有组织过几期培训还有分享的工作坊。现在我在红树林基金会主要做的工作是面向公众的宣传和教育,尤其是基于自然保护地的公众宣传和教育。我们基金会主要关注的是湿地,湿地里一样有游步径的设计和规划的要求。在保护区,尤其是从自然保护地的角度出发,我们面临的很多都是同样的问题,我们既要保护生态资源,同时又需要让更多的公众来了解认识我们的工作,能够对生态保护事业的成果可体验、可感知,认识到自然之美。我们的保护并不是说封起山来不让人进,这样的话别人怎么能知道自然的美好和我们保护的重要性呢?步道其实是在我们进行游客管理,从规划建设到后面的使用,以及公众宣教过程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工具。

这个是美国约翰缪尔步道,全长340公里,跨越三个国家公园非常重要的自然保护区。大家可以看看它所使用的一些步道和应用的场景。从这几张图片我们至少能够看出这条步道经过了重要的水源、河流、草甸、高山、针叶林。这些可能具有安全隐患的地方,但同时又是风景非常美丽,凝聚了自然资源最为丰富、最为宝贵的场景。

当我们要面临对这些场地进行管理的时候会面临哪些挑战?这个步道它完全是为背包客准备的,包括骑车的、骑马的都不走这条路,只有步行的人可以走。一般一个背包客想走完这条步道,类似朝圣之旅大概是一个月的时间;一般的游客可能就是走一小段。从这个步道的规划上,我们可以看到一条步道的生命周期从它的规划阶段开始,要经过长期的修建,比如约翰缪尔步道大概是修了接近100年的时间。从约翰缪尔逝世之后,大家就开始一段一段地修,为了复刻约翰缪尔本人他在加州群山行走的经验,之后就是漫长的维护维修更新的过程,中间有任何一个环节断掉,之前的投入可能就会付诸东流。

约翰缪尔步道严格区分了它的使用人群就是背包客,它的修建就需要各种不同的修建等级和工法。它经过湿地、草甸、苔原、林地等不同环境的时候使用的工法、承载的等级是不一样的。同时对访客也要进行理念宣贯和访客管理。这里插播两个广告,非常推荐接下来所有要参与手作步道的伙伴、专家、研究人员能够了解这两本书。第一本《像山一样思考》,台湾的徐明谦老师写的就是他在美国阿巴拉契亚山径做手作步道志愿者学习时的感悟和记录,我们要从山的理念来理解,把人放在和其他物种平等的位置上来思考。另外还有一本就是《无痕山林》,所有进入美国国家公园的访客,他们拿到的折页一定会跟他们说LNT,中文翻译叫无痕山林。LNT无痕山林是对访客进行理念提升和管理的特别好的一系列教育材料。步道本身除了对人的体验管理之外,它也是对我们场地的一种管理和保护的体现。

自然保护地的相关管理要求

我们国家对于自然保护地有明确的管理体系。2019年被誉为我们国家公园的元年,因为发布了《关于建立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的指导意见》。根据指导意见,现有中国的自然保护地体系分为三类:国家公园、自然保护区、自然公园。自然公园它其实是离我们最近的,像风景名胜区、海洋公园、地质公园、湿地公园等等都属于自然公园的类型。所有自然保护地都有自己对于分区的规定,当我们考虑步径规划的时候,工作人员以及公众走到什么样的区域,其实是应该严格按照保护区的区域规划来进行设计的。

各级自然保护地体系也有对于公众教育进行宣教的重要工作内容。比如说国家公园的指导意见里第18条现在是我们比较关注的,要在国家公园内开展生态教育、自然体验、生态旅游等等。所有这些活动的开展就离不开我们具体的设施规划,其中步道的规划是特别重要的一环。专家提出来就是在湿地保护地的规划里面,栈道的规划是最重要的一环、往往是最先需要完成的。

另外还有一个对保护地做自然教育工作非常重要的文件就是2019年《关于充分发挥各类保护地社会功能大力开展自然教育工作的通知》。这个通知鼓励保护区要面向青少年教育工作者、特定群体和社会团体开放,建设自然教育基地。自然教育接下来会成为自然保护地一项重要的工作。在中国的自然教育推广的各个省份里,广东省绝对是排头兵,深圳又是在广东省里最早进行自然教育实践的城市。

自然保护地的步道设计

保护地给自己的整体步道来做规划,一般之前比较多的会用ROS游憩机会光谱的方法。按照美国国家公园管理方式,根据自然资源分为四大类型——人工环境、半人工环境、半原始和原始环境。需要保护的核心区,要控制游客进入的人流量和影响,我们的路可能就会用步道,你只能自己爬上去,但是你到了这里可能会体验到最核心、最美的自然的景观;也有一些人工环境,比如说入口休息区、游客中心,可能需要用汽车;有些半人工环境可能还需要一些作业的机械能够进入。我们不能全部用手作步道,需要一个整体的分区和规划。

这里列出来的是香港郊野公园不同的步道的区分,它大概会有这么几种。如果规划得当,而且技术工法真正能够适应我们环境的需求,就算是水泥路观赏、步行体验感上也不会差。比如说中间最大的这张图,这是城门水库郊野公园较低处连接城市道路的一条进山的路,它的景观也是比较自然也不会突兀,走起来的脚感也可以;同时它也能满足一些有轮的车辆,如修剪枝条这些作业车辆的进入。到景区更里面的地方,就会用更亲自然的方式,水泥加石头、自然的土路这种。

在自然保护地有特殊要求的情况下,这里我可以提供一些步道设计案例供大家参考。因为我们是做湿地保护,湿地的材料收集的比较多,这个就是湿地常见的木栈道。它不是手作,但是它一定是轻体量的,对环境尽量扰动比较少的。湿地的栈道会竖这个围挡,就是为了让游客经过栈道的时候不会惊扰到鸟类。我们任何的保护地都有自己重要的保护目标,比如说我们广东有一些森林的保护地,它的保护目标会有穿山甲,在修步道的时候可能就要考虑本地重要的比如说蛇类、穿山甲或者其他的动物,我们能够做哪些措施让我们的这种影响降到最低。

我们在做步道施工修缮的过程中,在保护地总是想到如何减少它对生态的影响,比如施工的土方、影响的范围、甚至如何降低噪音。很多保护地也都会思考如何善用本地的材料,比如两张图片上的这两条路看上去有点像,都是把木桩子作为路面进行铺设,但它是基于两个完全不同的气候条件。左边是北京西山国家森林公园、右边是深圳福田红树林生态公园。对于这种铺路方式,以我在深圳的经验它烂得还挺快,但是没关系。因为这种铺路的树桩是我们更替的无瓣海桑,无瓣海桑的木材在一段时间内公园自己的供应量还比较充足,不需要我们在额外去砍别的地方的树。旁边的西山国家森林公园也是这样,它铺的树是本地的油松,油松林老化之后就是要进行疏伐和整理,所以这种木材本地是可以解决的,不会造成太多的生态的影响和环境的惊扰。但是如果我们这个保护区没有什么树,或者没有适合做这种铺面的植物,真的不用强求做这种路面。如果是像这个山地林地,植物种类还比较丰富的话,也有一些人在尝试在已有的步径之外加一些自然体验径。它把季节性的一些材质集中在不同的路段,让大家更好地体验山林里本身已有的植物,你踩一踩可能对它的认知就会更亲切、更真实一些。

另外现在我们做得比较多的,尤其在广东省一直在推的就是自然教育径。步道除了承载观光、管理的功能,自然教育的功能也是我们现在越来越重视的内容。深圳市大概有十五条自然教育径,大家去野外的时候也可以看一下。这里列出几个不同的类型,比如说福田红树林保护区,整个游步径体验的路径和步道其实都有做重新的设计。红树林保护区的自然教育径和步道周围的生态环境本身结合的非常强的,因为红树林保护区它的保护目标是迁徙的候鸟,所以在这里面有很多关于红树林湿地生境以及候鸟的相关信息。另外还有中间这个是华侨城湿地最近特别有创新的一条月亮步道,更多的是给游客提供一个特殊的感官体验,用不同的材质引领公众走入自然,来体验自然环境的变化以及带给访客不同的感触,这也是非常创新的思路。另外还有一个就是福田红树林生态公园,我们在南区的植物园大会纪念园也新建了一条自然教育径。我们这个自然教育径的主要内容就是红树林湿地生态系统、以及深圳湾重要的候鸟,其中我们深圳湾的明星鸟黑脸琵鹭它值得一个C位,有专门的好几个地方来介绍它的迁徙以及我们投入的保护工作。

我们反过来评估我们做的这些教育工作有没有用、有没有功效的时候,第一个我们要评估的就是这个内容有没有对应到我们的保护目标。这是我们在手作步道基础上,还要承载更多自然教育功能的时候需要思考的问题。

接下来我们的自然保护地有面向公众进行宣导,让更多人了解我们的生态保护成果,让我们的生态保护事业让更多人支持这样的重任,所以我们一定会有很多相关的工作要开展,包括我们现在要做手作步道。可能未来大家也会发现我们有更多的地方要做自然教育径、自然教育展厅、自然教育活动、自然教育相关的教材课程,所有这些工作我非常希望能够有更多专业的伙伴能够支持和参与,这样能够让我们的自然保护地得到更多的支持。

交流环节

Q

主持人:手作步道这个东西大家都觉得好,修这样一条步道大概需要多少的时间成本、人力成本和金钱成本?

叶丽敏:我们长期有熟练的工人在山里面进行巡逻,做植物自然保育的时候,顺道把这些事情给做了。手作步道目前我们主要的费用还是人的成本,一定是我们技术人员在现场监督指导下开展,要有懂技术、有长期经验的人,也不能完全靠工人。有一次工人把我们原生的一些藤本给去掉了,造成了损失。

Q

主持人:梅林山手作步道和梧桐山有点不一样,梅林山手作步道是由专业的队伍还是由志愿者来完成的?

蓝绮霞:梅林山手作步道也是在尝试,第一次做的时候请了台湾的老师来给我们做技术指导,施工时设计师全程都在现场做示范和指导。步道确实是有很多要维护的部分,例如步道的木头是昆虫很喜欢的,可能比较快就会腐蚀掉。什么样的木材更适合在这个地方做步道,有一些倒木通过更好怎么样的处理方式让它更长久,确实是需要专业指导。像在台湾有标准的体系,培养志愿者培训了一定时长才可以去修路,不是说上来我们就可以去修路,到山里可能会形成更大的破坏。

Q

主持人:有听众问手作步道的施工图怎么画?是画图还是现场去做?设计费怎么取,成本费用的单方是多少?

蓝绮霞:它没有一个标准图,或平面布置图。但是我们会有工法,比如说每个台阶它的工法是什么样的,根据人体工学大概需要多少的宽、配多少的阶高,会是很舒适的步道。施工图在某种程度上我们只能说就地的部分应该是怎么处理的,也会通过建模来给工人看,尝试让他们去理解。设计费是一个很现实的问题,其实它没有一个很标准的取费方式。在山里面有可能这一公里现状都很好不太需要你做什么,可能是在下一段就遇到了边坡等等棘手的问题。所以没有办法按公里数计算,我们现在是按工作时长和投入时间取费。

Q

主持人:手作步道的很多工作是非常细致的,这个工作的节奏应该是相对比较慢的。在深圳这样一个比较追求速度的城市,这样的工作方式是否面临过甲方的置疑或者时间的挑战?

蓝绮霞:挑战和困难是并存的,我们运用了其他的办法来解决时间的问题,但我们还是通过慢下来这种方式。因为快是不可取的,快意味着你的工法不牢固。我们就近两百米取材料,一定是有人力在背的过程,没有办法做到挖土机帮你开路、快速把材料运上山的方式,所以慢是一定的。我们秉承着工匠式的原则进行,没有办法接很多的步道项目,因为人力有限。我们遵循着照顾地球、照顾人这样的基本理念去实践,不能丢失这样的原则。

Q

主持人:深圳市有很多不同背景、不同经验基础的机构都在投入步道建设工作,你们已经有了相当的实践积累,是否有可能针对自然步道的规划方法、分级分类、设计施工等内容提出明确的指导原则或者标准规范,用以指导和规范更大规模的步道建设?

叶丽敏:我们初步写了一篇论文,但是这个标准我们还在考虑当中,没有完全成熟。我也希望跟各位同行共同探讨,需要更多的案例去观察、更多的情况去分析才能得出标准,标准不能够很随便地出。我们当时做毛棉杜鹃的自然步道是探索了接近十年才出来,有一些标准是很难的,尤其是需要工匠精神的。台湾是有一些初步的理念和标准,但是在深圳是不是完全合适,我觉得可能还是要根据本土的情况再做分析,提出一系列的东西才能往前走。

胡卉哲:我想举一个例子,比如说我第一次接触手作步道参加培训和学习大概是十年前,不是像今天介绍深圳的经验,那个时候都是介绍美国和台湾的经验。我知道有一些地方这十年间陆陆续续,有的在自己的农场里、有的在自己的公园里、有的可能保护区开一个山坡,陆陆续续有这种工作坊,带着志愿者一起修,每次修几十米。但是我们能够在梧桐山、梅林山,看到真正的是有管理部门来主导、有专业的规划师参与、有正规的施工队以及志愿者参与,修了超过1公里以上的手作步道,只有在深圳。所以我觉得未来深圳要做这些事情,如果深圳不出标准,我就不知道哪里还能再出标准。但是也像叶老师说的一样,我们需要时间,现在我们的案例可能还真的不够,放到全国的范围内,我们能够了解的这种经验都是很少的。我们又不能照搬美国,美国的步道体系真的是每一段沿线都有各个地方的社区志愿者来参与,而且是常年参与。它的成本也是很高的,它还要需要社会筹款、社会动员,这个跟我们的现实情况是不一样的。所以我觉得这个一定是未来要靠我们深圳实践,甚至是扩大到广东省类似的实践。期待未来我们能够有更多的经典案例,在此基础上我觉得我们提炼出一套至少适合我们深圳本地,能够让更多的公园有更多的亲自然的步道。希望今天能参加的设计师,接下来我们做规划的时候都想到要找一个懂生态的人,都是很好的一步,我还是挺乐观的。

蓝绮霞:还是回归到理念这部分,你要想做这个事情,肯定是先了解这个事情本身,再来说我们怎么做。每座山有每座山的特质,这座山是沙土的、那个是黏土的,每座山应对的方法都不一样。刚才说的技法并没有特别重要,更多的其实是在于我们怎么去看待山、我们为谁服务,才能够很好地去做这个设计。

雷东风:我觉得关于步道不是说一定要是哪一种路面、或者是说手作步道这种形式。我想的就是最小冲击法,对自然的破坏最少是最好的。我们能够在这讨论这个事,能够认识到这一步,都是一个很大的进步。


*以上内容根据速记及讲演资料整理。

文章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