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X自然:社区连接自然 – 梅林山郊野径手作步道小旅

2022-08-29

梅林山郊野径

1862 Reads

ACTIVITY REVIEW

《设计与生活》年度策划将以“城市x自然”为主题,将通过城市调研、案例分析、交流活动等形式开展,以城市绿色空间作为话题切入点,构筑规划建筑师、管理机构、市民公众的多角色对话平台,从而推动全链条多环节实践发展。

第25期【设计与生活】小旅活动来到深圳首条“手作步道”示范段梅林山郊野径,由负责设计师、深圳境兰生态景观有限公司设计总监蓝绮霞导览,带领大家亲身体验,深入了解“手作步道”的设计理念与修建工法。精彩回顾请点击以下视频:

一条优美的步道,引领人们进入大自然的神奇世界,也抚慰了都市人久旷的生命与性灵。

——约翰.缪尔

梅林山郊野径手作步道全长3.8公里,海拔382米,步行时间约2小时。梅林山示范段是登山爱好者在中心区的“最后一片净土”,可达性很高,自然野趣,顶峰大脑壳可观罗湖、福田、南山城市景观。主线为荔枝林入口至大脑壳,支线包括自然教育径及清风岭至二线关入口。本次小旅行走路线从荔枝林入口上山,重点观察了自然教育径,至清风岭后从二线关入口下山。

作为深圳首条“手作步道”示范段,梅林山郊野径源于“无痕山林”的理念,尽量就地取材、以人力方式,运用非动力工具辅助进行步道施作,结合人文历史,参考古老工法修复步道,使步道建成后与自然融合在一起,虽为手作,宛如天成。这条步道共涉及渡步、台阶、导流横木、驳坎、消能设施、安全绳等26种工法,修建工期大约5个月时间。

步道入口

位于梅坳八路边、荔枝林下的一片简约的小空地就是步道入口。我们走上铺着细石的步道,脚下沙沙作响、头顶被树荫笼罩,就此抛下身后的都市、步入清幽的山野。

入口看上去朴实无华,与其他山野地没有什么区别,实际上经过了精心的设计和工法施工。考虑到场地人流量较大、地势低平,为了避免地面泥泞湿滑,在用细石夯实基底之后,再加上土和细石混合回填。这样雨水就可以迅速下渗排出,并且提供了柔软干爽的脚感。

原有二线关围网边界的痕迹

在保持环境原有风貌的基础上,以尽量少的干预去修缮步道,是手作步道的基本理念。上山的砌石阶梯有新旧的结合,尽量利用原有的阶梯,既能减少工程量,也能保留原有的风味。这种石阶砌法也是原有村民在荔枝林中常用的工法,吸收借鉴本土古老工法,也是对当地人文历史的尊重和延续。我们还能看到原来二线关围网的石基痕迹,已经和周围的环境融为一体。这些印记留在这里,让人们回忆起深圳经济特区的历史往昔。

考虑人体工学的步道

沿着步道逐步爬升高度,并不觉得特别辛苦,踩在松软的沙土上,脚底是踏实又柔和的触觉。用木头铺筑的阶梯更加增加了步道自然朴实的风味,与在地环境高度融合。设计师介绍,这些阶梯的设计特意考虑了人体工学,会根据实地情况调整阶梯的长、宽和阶高,让登山者的每一步都处在舒适的步距,减少对膝盖的伤害。即使是采用石头铺筑,也并非整条台阶用大石块铺筑,后部回填碎石和土,与环境更加融合的同时,也提供更加舒适的脚感。我们也注意到,这些更加软性的步道,在使用中也相对更加容易出现部分边坡塌陷的情况,需要进行常态的维护来保持更好的状态。

自然教育径

自然教育径是一段离入口路程约10分钟的支线,在自然教育径上集中展示了导流横木、排水沟、涵洞、之字步道等多种工法,并且设置了相关的教育解说牌,辅助游客了解碳中和与森林相关的知识。

对于木制排水沟的做法大家产生了很大的兴趣,设计师进行了详细的讲解。山上对步道影响最大的是雨水,如何解决雨洪问题是步道设计与施工的关键。首先需要根据地势观察水流的走向,选择坡度最低的位置来设置排水沟。用稍高于地面的两段木头拦出一个纵向的沟,拦住冲刷下来的石粒和细沙,将雨水导出。这样的设计不需要太复杂的技巧,但是需要对在地情况做非常细致的观察。而对于径流量更大的水道,则需要采用涵洞的工法,用砌石和木头结合,并设置消能设施来减缓水流对土石的冲击。

自然游乐场

在自然教育径的尽头,有一片林下的开敞地,设计了跷跷板、秋千、梅花桩这些常见的儿童游乐设施,但特别的是,这些设施全部使用在地的木材制作。在相思林下,这些纯天然的自然材质设施给人的感受与城市中的游乐场完全不同。这里有很多户外或者儿童机构会带领小朋友们来进行活动,场地使用频率非常高。场地边还能看到一些朴素简单的桌椅,是热爱这一片山林的山友们自带木板上山,自发搭建了这些家具用来泡茶、聊天。

康乐径与探险径

从自然游乐场回到步道主路,要经过一段高差很大的陡坡,在这里设计师保留了原来的地貌没有做过多的干预,只是在旁边增设了一条可以抓握的粗麻绳,称之为探险径。这一条探险径想要给大家一些小小的挑战,增加登山的乐趣。考虑到确实有部分人群会有一些困难和担心挑战探险径,后期在旁边新铺设了一条更加平缓的台阶步道,称之为康乐径。这也是梅林山郊野径上唯一一段新开的路径,其他步道都只是在原有路径上进行了修复,尽量减少对环境的伤害。

设计师补充到,在梅林山大脑壳后山的路段,不少路段采用了探险径这样的处理方法,只在局部节点特别危险的地方进行了处理,减少了对石材和木头的使用,尽量只使用在地的石头和倒木。如何考虑材料的取舍、施工介入的程度,这些都需要根据不同的步道等级和适用人群进行深入细致的考虑。

两段阶梯的比较

在一处步道旁的坡地上,细心的同伴关注到有一段较窄的木头阶梯。仔细观察这段阶梯,有明显的雨水冲刷水土流失的状况,木头已经比较松散了,让人不禁对步道施工质量心生疑虑。设计师解释,这一段是某些户外机构带公众私下自己修筑的,并不是专业的工人做的。因为施工工法不完整,没有合理的雨水导流设计,在雨水冲刷下一段时间后台阶底部被掏空。完整的步道阶梯首先要考虑雨水的导流、台阶底下需要用碎石打底,帮助雨水下渗,这样才能保证在自然侵蚀力的作用下持续地保持良好状态。手作步道表面看似简单,但如果只是简单表面模仿,不清楚其中的原理和工法,没有办法做出可持续地利用的步道。

步道雨洪管理

沿着步道不断向上爬升,山势的坡度略有增加,步道旁边有更多富有野趣的山石。在一处地貌变化丰富的小沟谷,低矮的植被格外繁茂。原来这里也是经过设计师精心修复的一段水路,采用了景观上很常见的截制坝的手法,用少量的石头对原有的雨洪路径进行拦截,减慢水流的速度。被临时截流的雨水会形成暂时的水洼,为喜欢水的动物提供临时的栖息地,也让这一片的草木更加的丰美。同时因为水流速度的减缓,也避免了水土的进一步流失,让原来被侵蚀很深的沟谷恢复了较为平缓的状态。设计师还精心地使用本土的淡竹叶、求米草等原生植物进行了补种,在环境被修复的山野,只要撒下种子,本土植物很容易重新回到这块场地。


侦探家一样的设计师

在导览过程中设计师频频提到观察水势,有小伙伴好奇提问:那我们是要到下雨的时候来山上调查吗?设计师不禁莞尔,顺势就身旁的山道开始讲解水路的观察。水冲刷的地方有比较多的沙土,水再往下流稍微停滞的地方留有一小团腐叶堆积,再往下找寻,在地势稍缓的地方又出现了一片细沙……顺着这样的痕迹,结合山体地势变化,就可以还原出现场的水路,让人不禁赞叹设计师好像推理小说里明察秋毫的侦探家。

巨石山泉休憩点

在此次考察的最高点清风岭略作修整之后,我们往二线公路方向下山。有一段步道可以依稀看到残留的水泥路痕迹,原来用水泥铺筑的小道已经在水土流失的作用下支离破碎,较为完整的部分依然进行了保留,破碎的部分被敲碎做了新建步道的底料,做到材料的充分利用。这一段下山步道和之前上山步道有比较大的差别,上山步道主要沿山脊线爬升,下山步道切等高线走山腰,水流与步道方向的关系明显不同,更多受到侧向的冲击,因而更多采用石材砌筑、加强对上边坡的处理。

其中最富有趣味的一处休憩点,从巨石缝中流出一股山泉,附近的居民时常会前来取水。在步道修复之前,这里就有山友自发借助高台搭建了凉棚、种植了木瓜树。在施工中因势利导在这里修筑了一处凉亭,成了来往的游人最喜爱的休憩点。

走完步道,好像有点明白了设计师口中“像山一样思考”的意思。每条步道说着不同的山的语言,历史、文化、气候、水文、环境、生态都有自己独一无二的特点,也体现着人与万物互相联系的整体平衡关系。设计师用谦卑、谨慎、细致的态度对待着这片山林、这条山径,让它保留了独特而质朴的魅力。

*本文内容根据现场资料整理

图片/视频均来自于深圳市城市设计促进中心

文章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