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倩:深圳音乐厅、图书馆是怎么设计的?

2012-06-30

深圳书城中心城南区大台阶

8296 人阅读

摘要:

“我们当时考虑到,深圳文化中心是一个公共性的文化建筑,因此不管功能还是形态都对城市有重要的责任。深圳当时还是一个年轻的城市,福田中心也还是一片空旷的土地,我们需要以建筑本身标新立异的形态,来树立城市文化成长进步的里程碑。”

胡倩

早稻田大学理工部建筑学硕士

日本矶崎新工作室建筑师

上海矶崎新工作室总监

代表作品:深圳文化中心(音乐厅、图书馆)、南京国际会展中心、北京中国美术学院现代美术馆、上海交响乐团音乐厅等。

活动回顾

深圳文化中心(音乐厅、图书馆)的主创设计师,是一位著名的世界级日本设计师,矶崎新。2006年上海矶崎新工作室成立时,老先生已是75岁的高龄。深圳文化中心是矶崎新的一个非常重要的项目,也是工作室在中国建设的第一个项目。

深圳文化中心是一个公共性的文化建筑,因此不管功能还是形态都对城市有重要的责任。深圳当时还是一个年轻的城市,福田中心也还是一片空旷的土地,我们需要以建筑本身标新立异的形态,来树立城市文化成长进步的里程碑。矶崎新老先生绘制的草图,包含两层意思——公共建筑需要的功能和元素,以及建筑颜色的确定。

五行五色

虽然建筑标新立异、形象张扬,但是在颜色选择上切入中国文化,选择中国“五行”所对应的颜色——黑、白、红、蓝、黄。白色是室外的大平台;黑色体现在背后的墙上,这是在不断妥协中得到的一面墙,我相信深圳市民也很接受这种水墨化颜色的墙;黄色体现在音乐厅的后廷栋上;红色是体现在电梯里;蓝色则是在黑墙的顶上,晚上有一条蓝色光带。

“金树”、“银树”

一开始,两个主入口都设计为金色的,我们叫做“黄金树”,因为文化局提出音乐厅与图书馆应该更好辨识,最后形成了一棵“金树”,一棵“银树”,也是作为这个城市的文化之树。音乐厅的金树,图书馆的银树,不仅在大厅中令人感到空间的宏伟,同时这些树枝,特别是图书馆,还能够伸展到各层空间,所以在每层阅读都能够感受到空间带来的奇特和新颖。

“三本书”

“三本书”作为图书馆的书库,在平面上看是三本书,在地面上看是书翻开的侧面。矶崎新老先生做草图的时候,希望用一些诗意的单词来形容每一个设计元素,但这个一直是以最通俗的“三本书”称呼。

城市公共平台

矶崎新先生在音乐厅与图书馆这两个单体之间加了一个城市广场,这块公共空间平时利用率也很高,其实这是他对这两个单体建筑在城市贡献上做的一个大手笔处理。设计中甲方要求做两个单体,但我们认为既是文化中心,就该是一体的中心。

竖琴玻璃幕墙


这张是竞赛的效果图,我们希望加入音乐元素,因此概念设计的玻璃幕墙加入竖琴元素。考虑到技术因素,最终得到认可的方案是在菱形的交点以三角形的方式做连接,让这个结构稳定。同时在交点上放置节能灯,也能体现出正面玻璃墙的艺术气息。

黑墙与建筑的正反面

背面是深灰色的墙,设计理念上称它“黑墙”。一般建筑并非需要说明正面或背面,但这个建筑的正面和背面是完全分开的。正面是一种微妙、细致的表情——面对广场空间,人在慢速行走时能感受到这种细微的变化。但是背面这一侧是城市主干道(益田路),因此设立了一堵比较让人能够区分的黑墙,车辆在高度行驶中也能感受到文化中心的存在。

敞开式的图书馆

如果是小空间看书,在家里看就可以了,特别是现在资讯发达,不一定要到图书馆看书,但为什么还要来呢?事实上求知欲望强烈的人在一起,而自己又是其中一分子,能够感受到一起学习的氛围。因此,我们采用一种敞开的方式来设计,每一个楼层都能感受到这个大空间,以及感受到其他楼层人的活动——楼板是以错落有致的方式层层叠加起来的。

音乐厅的大演奏厅

音乐厅的大演奏厅设计上包含很多专业声学知识,像这样的音乐厅当时在中国是第一个——深圳音乐厅出现之前,中国选用更传统的长方形盒子的音乐厅。

我们和声学顾问合作,选择了葡萄园式的音乐厅,人不只是对着舞台,人与人之间也有视线交流。音乐厅不能用喇叭,所以声学要求很高,个人演唱或乐团演奏的时候,必须要1800座的人都能听到优美浑厚、没有混响的声音,这就要求声音传出去后各个地方都有反射声,因此声学顾问要先在电脑上做判断。

当时做的模型有一个房间大,是大音乐厅1:10的模型,有四五十平方。我跟矶崎新先生都爬到里面去看过,这些小人都是日本运过来,身上全部穿着衣服。音乐厅设计的理论值应该是世界最好,但因为施工质量和技术限制,现在不是世界最好,但是中国最好。

音乐厅的小剧场

小剧场,效果图和建成几乎一样,这个小厅也不是规整的方盒式。我们希望做一个实验性质的演奏厅,对应21世纪的音乐。在大厅演出的多是古典交响乐,因此大厅没做太多创新。

钢结构的施工

当时深圳文化中心使用的钢结构,现在到处都是钢结构的高楼大厦,但在15年前还处在非常初级的阶段,因此在施工花了相当长的时间。施工队非常用心,在不是很熟练、也不是很有经验的情况下和日本的结构工程师和指导方做模型。

这些节点完全是不一样的,施工队在现场一个一个做节点的实样进行确认,做完实样以后再一点点安装,这是一个艰难学习的过程。做完之后上面再盖玻璃,玻璃也是一点点盖,看合不合适,是在摸索过程中才做完的。

室内的黄金树,我们也是在结构外先把装修的屋板铺好,金色树是贴金箔,银树贴的是银箔,这是当时工人贴金箔的状况。

文章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