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石洲寻声】城中村是一个“脏乱差”远不能概括的当下

2016-08-17

白石洲

8300 人阅读

摘要:

这个活动的意义,第一点就在于让我们回到当下,让我们认识到“当下“的边界不单由视觉所决定的。人的每一种知觉都可以带给我们不一样的空间体验,这些独特的空间体验对于我们每个人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

活动回顾

声音、气味、画面……你有没有调动过你的感官来认真体验你身边的城市?如果只用耳朵、眼睛、鼻子中的一个,你会进入到怎样的世界?设计与生活12“感观城中村”系列活动正在进行中,欢迎各界朋友和我们一起玩耍!

在你百无聊赖的行走中,何不加入一点趣味,跟随我们一起发现身边的城中村?请大家参照我们“白石洲寻声”、“水围村寻味”、“南头古城寻色”的游戏方法,不限时间地点,不限学历专业,用自己的感官去体验,然后将你的发现(作品)发送邮件至designlifeszpac@sina.com,我们将借助新媒体分享出去,让我们一同认识和思考城市、感知和发现生活。温馨提示:夜晚的城中村更有魅力哦!!

2016年8月13日,一个寻常的周六下午,由人类学学者、城中村研究专家马立安和艺术家张凯琴带队,引领社会各行业20余人,在深圳当下最活跃的城中村之一白石洲,展开了一场特别的声音探索之旅。

白石洲寻声路线图,由握手302特别绘制。

蓝线:白石洲公交站→塘头老屋→白石洲与华侨城交界的小道→神树与神庙→江南百货→沙河工业区→现象空间

红线:湾畔百货→沙河医院→塘头老村→肉菜市场→沙河工业区→现象空间

寻声方法:保持安静,停止外界联系,切断干扰,将注意力集中在耳朵上。用手机或录音设备记录下引起你注意的声音。收集声音片段,编辑成作品。

照着上面的寻声地图,没能参加活动的小伙伴们也可以抽空到白石洲玩一玩,感受一下听觉所描绘的城中村肌理是个什么样。

在白石洲地铁站A出口,
为了让大家能迅速进入用声音捕捉环境的状态先进行了一个小练习,
闭上双眼聆听周围的声音。
寻声的一路上谁也没有说话。学会倾听,首先要保持沉默。
在寻声的路线上会有若干个节点,
一行人会像这样停下来闭上双眼去倾听周围的声音。
视域的消失伴随的是周身空间的放大,
正如马立安老师所说,
“当下“的边界不单由视觉所决定的,每一种知觉带来的空间体验都非常重要。
马立安老师正在用提示版提醒大家自由录音时间还有5分钟。
不知为什么,这三个小朋友似乎发现了什么好玩的东西一样,
一边大声念着“还有5分钟”一边对着镜头笑得特别欢。
艺术家张孟泰正在为稍后的分享会做准备,
这是他用自己捡来的废弃物改造的声音装置作品。

城市肌理是一种更为丰富的存在

张凯琴:平时,当我们谈到城市化、谈到城市建设的时候,更多的是一种视觉上的肌理,但是通过今天的沉默之旅我们发现,其实城市的肌理是一种包括了听觉的、味觉的、更为丰富的存在。当我们不说话,开始尝试用耳朵来感受空间的时候你会发现,这些声音的发生有它的偶然性,但似乎又有它的必然。在菜场的时候我录到了一个小朋友,他妈妈在揍他,在我住的小区也会有这样的声音,然而它们发生的方式和地点是完全不一样的。菜摊是那位母亲工作的地方,同时也是她的孩子玩耍的地方,因为孩子的过分顽皮而受到了母亲的教训。这段录音反映的是在这样一个特定的场所空间里特定人群的一种生存状态,这真的是一个很难得也很奇妙的体验。

马立安:我们用了一个小时的沉默来发现其实我们更愿意倾听彼此,也发现我们慢下来了,这与视觉是两种完全不同的感受。如果我们闭上眼睛,一下子空间就会变的很大,当你睁开双眼,你的视觉、你的思维就有了一个方向,你的心就随着这个方向而跃动。今天这个活动的意义,第一点就在于让我们回到当下,让我们认识到“当下“的边界不单由视觉所决定的。人的每一种知觉都可以带给我们不一样的空间体验,这些独特的空间体验对于我们每个人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

回到现象空间,就刚才的寻声体验,我们开始重新思考关于城中村的一切。

声音是来自日常生活的质问

张孟泰:想要去聆听的话,首先要 自己保持沉默,只有这样才能听到外界正在发生的事情,这种方法叫做“主动聆听”。当我们走在街上,常常会不自觉地过滤掉周围的一些声音,似乎对当下发生的事很不以为然,这属于另一种聆听的方法,叫做被动聆听。这个时候你并不知晓外界到底在发生些什么,但这些声音确实从你身边经过了。
 
我在白石洲闲逛,录下一些市井的声音,然后我还花了一周的时间,从大街小巷楼宇的背后捡来这么几只破旧的小板凳。我把共振喇叭镶嵌在这些小板凳上,如你所见,这些“垃圾”就变成了喇叭的扩音器。
 
汽车喇叭的声音、街道的叫卖、小巷子的宁静,风声,雨声,通过“行走录音”得到的市井之声与从白石洲捡来的弃置品相结合。这些平淡无奇、日常而琐碎的声音仿佛在向聆听者发起质问——听到了什么?心底在想些什么?


观众:我是在张老师带领的这一队的,我们一行人沉默地穿梭在白石洲的大街小巷,用这种有些别扭的非常态的方式去感受日常。我想,有些东西,或许就是因为太过习惯反而被人们所忽略,比如这些市井之声、比如每日的采买饮食、比如家人与朋友的关爱,这些东西就好像空气一样,就是因为太过习以为常,所以反而要用一些非常态的手段,才能重新审视这些“理所当然”与生活的关系,享受一些被“理所当然”所抹杀掉的乐趣。

马立安老师正在同大家分享她的体验。

城中村是一个“脏乱差”远不能概括的当下

马立安:我们生活在一个城市里,但我们并不知道这个城市是什么。我们说深圳应该是高大上,而城中村是这样脏乱差的时候,其实我们并没有就深圳某个具体的地点来进行判断,只不过是说我心里有这样一个概念——我认为的“高大上”是什么。当我们的“认为”与现实发生冲突时,我们就开始找理由来辩解,意在说明所有的问题都是因为具象的城市发生了错误。

当我们在规划一条街道时,其实是没有把声音考虑进去的,这让我们感到恐惧。不难看出,现代化的购物中心是没有像白石洲这样丰富的市场的,所以说,我们其实是在用自我的认知和期待去评价现有的城中村。然而,我们的这些概念、这些认知、这些判断和现实存在的城市到底有没有关系呢?我想这才是问题的关键所在。今天我们用一种特殊的方式走了一遍白石洲,发现这里聚集了很多人的生活,是一个很丰富多彩的地方。这是我们看到的当下,是一个“脏乱差”远不能概括的当下。

观众一:我是在马老师这一队的,当我们穿过白石洲和华侨城之间那条狭窄的小巷时,我真的觉得非常震撼,寸土寸金的华侨城和城中村居然只有一墙之隔。我平日里有在观鸟,在那里我大约听到有6种鸟叫声,非常惊讶原来大自然和城中村居然也可以这么近。

观众二:作为一名珠宝设计师我是对视觉的东西比较敏感一些,所以在每一个停留的点我都录了两段音、拍了两段视频。让我感到比较惊讶的是在这么小的一个空间里居然有那么多的业态存在,这边是牙科诊所,那边是打麻将的、买彩票的,再过去一点的地方是卖凉茶的、卖包子的,这些东西都放在一块儿,但是也挺和谐。以前我会觉得这么拥挤的空间会很不舒服,但是今天我看到,很安静的一个下午,尽管没有空调没有风扇,那里的人们也很怡然自乐的样子,真的很有意思。

全情投入的观众们,还有聚精会神的摄影师。

体会过的城市和概念性的城市,你认同哪一个?

马立安:我们所体会的城市和我们概念中的城市其实是有所出入的,这就需要我们做一个价值观的判断,你认同哪一个城市?是认同概念中的城市还是你体会过的城市呢?这一点是非常重要的,我自己的感受是,你认同体会过的城市的时候,你会发现你是可以同它发生感情的,而如果你只是认同一个概念性的东西,就会容易心浮气躁。这次的白石洲寻声就是想要邀请大家重新去认识我们的城市,去想一想它的价值到底是什么。我们到底需要一个怎样的城市?我们要怎么做才能让城市变得更加可爱?让我们从聆听开始去思考这些问题吧,比如,听到虫鸟飞鸣,会想到不要随便砍伐树木,听到小朋友们嬉笑玩闹,会思考该为他们设计怎样的城市,这些都是我们从聆听中所获得的启发。

观众一:我录了很多小朋友玩耍的声音。我是两个孩子的妈妈,这次来到白石洲我发现这里街巷的尺度非常的丰富。街道上有许多小朋友在玩,路边还有些小朋友在拍纸牌,我小的时候班级里的男孩子也很爱玩拍纸牌的,但这些在我现在居住的小区里已经很少看到了。城中村看上去是脏乱差,还有许多其他问题为社会所诟病,但事实上城中村里的这些小朋友是很自由的,他们可以按照自己的想法在这里长大,我觉得或许这就是城中村的价值所在吧。

观众二:我是一名学习城市规划的学生,我们在做规划的时候,街道的宽度一般会设定在10米左右的样子,在这种尺度的街道上我们是无法体会到像今天在菜市场里听到的那种喧闹、嘈杂、充满浓浓市井气息和生活味道的声音的。现在城市规划也在倡导开放式街区,我想在这方面或许城中村就是一个很好的借鉴的例子。

讨论会结束后的彩蛋,香山别墅VS白石洲

文章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