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06.21
13596人阅读
由深圳市规划和国土资源委员会、深圳市城市设计促进中心联合编著,海天出版社负责发行的《趣城·深圳建筑地图》,在经历了1年半的精心准备后,即日起正式出版发行。
本书收录了深圳299座建筑,既有国际建筑大师作品,亦有承载集体记忆的普通建筑;既包括工业遗存,也收纳了历史建筑;空间跨度从西到T3航站楼,东至大鹏博物馆,为深圳第一本建筑地图。
本书定位为一部推广深圳建筑的科普读物,亲民售价38元/册,即将在深圳中心书城发售。
作为改革开放最前沿的城市,深圳的城市发展具有不同于内地其他城市的独特历程,建筑的形式也丰富多样,从国际化大都市必备的现代建筑到城市低成本生活区城中村建筑,都是深圳特色的反映。
2008 年11 月,深圳被UNESCO授予“设计之都”称号,建筑设计特色在其中的作用不可小觑。目前记录深圳城市建筑的汇编性出版物较少,专业性较强,难以在普通大众中推广普及,迫切需要一本以深入浅出的方式汇集建筑信息的导览书籍,以引发公众的兴趣,提升城市的建筑审美修养。
同时,作为快速发展的国际化城市,如何记录改革开放30年来深圳城市建筑的变迁,为城市发展保留一些文化记忆,亦是本书希望贡献力量之处。基于以上两点初衷,深圳市规划国土委组织开展了《趣城·深圳建筑地图》的编制及出版。
设计中心在前期摸底调研、建筑分类筛选、建筑信息汇编的基础上,通过公开征集、专家研讨、公众评选形式,从6 万余个深圳建筑中,筛选出299 个入选建筑。
其中的建筑,既有万科中心这样的大师作品,也有上海宾馆这样有深刻集体记忆的普通建筑;既有独具特色的工业遗存,也有一些鲜为人知的历史古建。
建筑的时间上以深圳经济特区成立30年来的各个发展阶段为主,并部分涵盖深圳经济特区成立前的一些历史建筑。
空间上跨越深圳10个区,西到新启用的深圳机场T3航站楼,东至大鹏地质博物馆,北到龙岗老墟镇,南到蛇口原广东浮法玻璃厂……
作为出品人之一,我们希望能以专业化的视角遴选建筑、以公众化的语境介绍建筑,为塑造特色化、人性化、生活化的城市建筑科普发挥促进作用,切实提升“设计之都”的城市品质与形象。
这是一个开放的、刚刚开始的出版项目,作为第一本深圳建筑地图,定有不尽完善之处,我们希望随着社会关注和公众参与的深入,以后每隔四至五年能再版一次,不断补充、完善、增选新的各类建筑,让《趣城·深圳建筑地图》成为推广深圳建筑的科普读物、宣传城市形象的亮丽名片。
本书精彩内容也将通过微信公众平台以专题的形式同大家见面,敬请期待!
作为改革开放最前沿的城市,深圳的城市发展具有不同于内地其他城市的独特历程,建筑的形式也丰富多样,从国际化大都市必备的现代建筑到城市低成本生活区城中村建筑,都是深圳特色的反映。目前记录深圳城市建筑的汇编性出版物较少,专业性较强,难以在普通大众中推广普及,迫切需要一本以深入浅出的方式汇集建筑信息的导览书籍,以引发公众的兴趣,提升城市的建筑审美修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