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质量

2011-05-27

规划大厦818

5747 人阅读

摘要:

"人们来到城市,是为了生活;人们居住在城市,是为了更好地生活"。除了提供更集中和多样的发展机会,城市若想建立自己的形象、提升吸引力,似乎还要在生活质量方面对它土地上的民众做出承诺。深圳若要达到好的城市质量还存在哪些问题,应该怎么改进才能成为宜居的人性化城市?本期酷茶会中嘉宾将就此进行讨论。

活动回顾

2:10pm  王芃(深圳市规划与国土资源委员会)                                

汽车、人、城市质量                        

2:40pm  孟岩(都市实践)                                

深圳二期                        

3:10pm  柳贤亚、宋明钟(韩国交换公务员)                                

对中国深圳和韩国光阳市的城市感受                         

3:40pm  刘珩(南沙原创)                                

美术馆是城市,城市是美术馆                        

4:10pm  闫晋忠(计划财务处)                                

城市管理中的细节问题                        

4:40pm  金心异(深圳市政协委员)                                

退步动力    


汽车、人、城市质量    

主讲人:王芃(深圳市规划与国土资源委员会)

根据英国资料显示,半个世纪以前,选择私家车出行的人数是选择公共汽车出行的2倍,而现在这个数字则变成了14倍。目前,运输行业所消耗的能源占到所有能源消耗量的三分之一,并且这个比例正以令人吃惊的速度上升。 

过去的城市是以人的尺度设计。工业化与汽车的出现,催生了勒柯布西埃 Le Corbusier 的光辉城市和现代主义规划,通过快速道路与立交桥,来满足汽车的速度。 

私家车拥有量急速上升,而步行、自行车和公共交通出行持续减少,同时大片的城郊居住区因缺乏公共交通而大量依靠货车与小汽车满足交通需求,从而产生了大量的能源消耗。人们将大量时间花费在交通、停车上,而且通常为了使住所尽量靠近交通畅顺和有免费停车场的道路沿线而大费周折。 

汽车占用的城市资源

道路: 占城市总用地20-25% , 占城市建设费用约20% 

还有地面停车场及乱停车

以及地下地上停车场。配建停车建筑面积通常免地价,优惠条件堪比保障房。

现代主义规划理论主导的深圳,同样由汽车统治。深圳第一景观大道深南路甚至无法行走,3.5公里长路段有5个立交桥。前几年无车日深圳某领导想从一办走到五洲宾馆,结果发现无法行走。

行人、自行车不便行走的细节:深南路建筑后退空间

行人、自行车不便行走的细节:相邻建筑物之间

行人、自行车行走不便的细节:规划大厦与土地交易大厦之间

路权的颠覆——对汽车霸权的不满

杨盖尔,人性化城市倡导者

可步行城市

越来越多的人在城市中行走 

行人道和自行车道穿越城市街道,让城市更加亲切和舒适

公共空间——让城市更有活力和吸引力

对照差距:需改进人行环境的细节

提问:关键是谁都知道这座城市有问题不宜居,我们也知道很多问题,这座城市有没有真正决心和具体一些办法改造,以车为本,以人为本,这件事情,你看全世界的城市地图,你一看就知道哪一个是中国的城市,特别简单每个街区的转弯半径特大,人行车是这么走,转一个圈这么过去,这是一个情况。原因很简单,消防车转弯半径,小汽车开着三档拐一个弯,以香港和纽约转弯半径一米不到,他们消防车比我们还大也能够过去,实际上这些问题大家都知道,在城市规划层面,包括规划局是否真的有办法或者是交管局消防局真的想改这件事情,这件事情改起来特别容易。

王芃:很重要是观念的问题,本人是做规划,国土局长谈这个问题,我们干的是老百姓批判的对象,城市的状况和我们有很大的关系,不是一方力量可以解决,但是是不是开始,就要在规划实施里面往这方面转。我们刚刚做的规划两年之前做的,然后就藏起来了,不知道干什么,我们以前做的规划,规划的执行和实施跟我们什么关系,基本上是没有关系,我们干的事情是一个项目,一个项目,你送过来,我同意不同意,这两个中间是完全断了,割裂的东西,你希望是一个好的规划,这个过程中你都不去管,没有人关心,比如说深圳中心区,我始终觉得城市设计我们积累了非常多这种工作,但是现在实施的情况并不好,原来有一个中心办,起码关注一下有人规划关心项目,现在肯定没有人去做,下面怎么调整,孟大师所说是观念还有工作机制,政策导向的东西其实都是很缺乏的,我觉得咱们开始做这件事情,但却是要走的路非常长,什么时候能够把八车道,六车道都减少一半,能够通过的小汽车,我们应该反过来做测算,所谓宜居城市里面在土地管理方面各种结构,哪一种结构最合理,差不多是20-25%占据汽车道路,还是各种产业,各类用地反过来再推算我们能够提供给汽车的资源有多少,反过来的这种约束比前三十年向往是自己开车,我拥有一台比别人更好的车,跑得比别人还要快,我印象很深的,那时候我们每年广东各个领事馆大使和太太到深圳来,有一个老太太60岁喜欢在深圳,为什么在深圳开车太过硬,在其他的地方没有这种体会。还有一个个案非常有意思,中旅老总退休了,原来在深圳搞一个项目,包括中心区项目对我们非常不满,小汽车停车这么少,他开车非常不方便,总部招到香港工作大概不到两年,我们又见到的时候,他说那说得还是对的,香港可以停的车就是这么大地方,你停不下来怎么办?那是你自己的事情,我想着还是步行,所以我觉得有些个案,当然这种生活方式不一样,经历不同会改变很多人,我们希望是一个好的城市,就必须要起到政策导向,有的时候先教育自己,把一个观念转变,我还是觉得搞规划同志如果不关注事实,只关心审批,其实是非常不称职的,我觉得不仅仅是城市规划一个行业,中间的市场到底是怎样,跟我们完全没有关系。大家应该更多的去了解市场,了解普通市民的需求。

问:现在我们的发展能不能慢下来,奥运会、世博会、亚运会、大运会都有目标,后来提出了快速城市化,上海讲了快速城市化16年,快速过程中,城市质量是需要时间的,这样快的。

王芃:好像国家现在的导向“十二五”会把增长的速度调慢,不仅仅是经济发展,但是能不能慢下来,我觉得以我国目前的制度很难,因为各地竞争的是什么东西?就是谁比谁快干得快一些,谁抢得大的项目多,谁经济增长快,干部考核要求进步都看着这个,所以什么时候我们这种制度,我们国家发改委功能区划,建设部城乡建设规划,还有涉及到空间规划很多,如果所谓功能规划要深入一点,在城市的层面落下来,我觉得应该解决哪一项地区对考核干部也好,对工作主要的内容跟经济没有关系,把这些东西分得更加清晰,有些地方干这件事情,这就好很多。


深圳二期    

主讲人:孟岩(都市实践)

以城中村为典型,同时观察城市,其实还有很多特别别空的地方,就是极度的空的这些场景。 

大家也知道本公司来到深圳十年前盖的第一个公共空间,两年以后被万象城取代了。

其实万象城并没有什么不好,问题是出在这样的东西越来越多,大剧院那边现在又在做,其实不在于有一个万象城,也不在于有两个,当所有小东西都没有的时候,都变成这种大东西的时候可能就出事就有问题。

城市里面这些空的地方,实际上有问题的地方,正是未来发展最有机会的地方,这是我今天想讲的核心话题,往往这种地方又有高速公路穿过,又有铁路,一直是一个很大的地区,但是通过城市设计,这张照片非常好,这个火车还是在这里,又照了同一辆火车,改造以后,火车也可以影响,高速公路也可以影响,但是人非常舒适到达海边,这是通过城市设计,把很糟糕的一个地方变成很好的地方。

再有一个是纽约的案例,几十年架空的铁路,有很多事情发生的地方,很糟糕,很脏乱的地方,通过城市设计,整个变成了十几公里长穿越城市的隧道,现在变成了纽约最时尚的地区,很多人到这里底下有酒吧,人在上面提供观看城市的地方,这个照片照得非常的方便,现在都是人,在这上面找一个位置都没有,城市灯光、植物搭配非常好,像野花一样生长非常有诗意一个城市。

城市填空

“空地是未实现的承诺和无限的机会;空地是我们期望的投影”

——Hans van Dijk汉斯·范戴克(1)

“一个没有明确界限,目前没有使用且在城市居民的集体认知中几乎没有印记的地区,它通常在城市肌理上形成某种断裂。它另一方面又是一个可以利用的地方,充满期待而且有很强烈的城市记忆,它具有天生的潜力,是充满无限可能性的未来的空间。

我们这么多年一直在干这件事情,包括我拿一个案例翠竹公园也是小城市的填空,对面有一座山,这块是百事达花园,政府跟百事达谈,这个地是你的,但是不能盖房子,最终可以盖公园,政府给他提供50万辆停车位在下面,就这么一个交换,这件事情成了,百事达的人将来和所有人都可以通过这个路口走100米到达翠竹公园里面,建筑本身也是用这么这种手段,这是非常简单的,这是原来的一个山的一部分留下来的,深圳过去都是这样的,这是原来山的一部分留下的。

最后是在龙岗中心城这么一个地方没有地方逛的,怎样可以逛就是由适当的尺度,在这种条件下用不同的肌理形成可以逛的,这就是城中造。

问:刚刚你说到城市建筑空间里面有没有可能有填空,这一栋大楼有二楼展厅,比如说食堂旁边那块,有没有可能改成办公,在里面填呢? 

孟岩:你这个可以委托我们来设计,这肯定是可以的,我经常听的一句话,反正我听各种人,无论是从规划局、建筑师、开发商老爱说一句深圳没有地了,我们每次一听这件事情就互相一笑,没有地,我怎么看到到处都是地,你比较一下,你比较香港跟深圳,纽约跟深圳,东京跟深圳,你不觉得到处都是地,而且是浪费的地,其实填空真的这样,不管是城市,还有建筑也应该填,因为浪费的地方太多了,市民中心也可以填,我觉得填空应该到处填,真的是这样的,前三十年盖城,后三十年填孔,我觉得应该是这样的。

主持人:作为城市再开发的问题,城市是否一变就可以建好,只要不断的增加修改填空见缝插针,但是有一个问题,我们现在产权意识的高涨,哪怕我们一个小区现在不是说用地红线内,就是用地红线外,地铁从旁边擦肩而过都说NO,就说香梅路也是不让你过,还有更多的是一期二期的业主,这是城市二期,城市一期业主不让城市二期建楼,因为觉得这个空是他的,你填满,可能他觉得空间受到了挤压,这有一点像搭公共汽车的效应,先上车的人上去以后很开心,就会说下面的别挤了,别上了,这是一个产权的问题,如果没有产权意识那么高,所有的土地U和产权随时可以往里面加,但是现在在往里面加,在新楼盘再往里面加几乎不可能。

孟岩:能不能再搞一次土地二次革命。

主持人:知道采取极端的,有些住宅区可以插建,但是一插建就摆不平,最简单的办法就是全部铲平再来建。

问:我觉得要政策,新加坡有些老房子有政策优惠的,你改了功能不用改地价就愿意流着,填空允许填不用交地价,深圳有边边角角的人。

问:我觉得王主任走得太久,我觉得中国大陆缺乏谈判的一种机制,所有东西不是自上而下,就是自下而上,大家很多事情可以谈判的,你刚刚说到新加坡的问题也是谈判的结果,建筑师拿到规划设计条件,规划设计条件有多少空间跟灵活度、弹性可以允许大家谈判,我觉得这是要研究的。

第二,我现在不了解公务员系统,我觉得会不会过于孤立,像交通部门和规划系统部门之间会不会在谈论一个大项目之前在设计规划条件之前是否大家有一个坐下来谈判或者是有一个共同指标,我觉得没有缺乏谈判的机制也是各说各的,大家就会把责任放到其他人身上,例如权属的问题,就是把自己所拥有的权利让给第三者,第三者也是一个没有权利的部门,到底问题出在哪里?我个人觉得是否没有谈判机制去建构这种对话,这种对话最后转成一个规划图纸和设计导则具体操作。

主持人:谈判的问题你提得很好,因为我们实际上这个规划,这个规划的过程就是做房子的过程,做房子的过程就是希望杜绝谈判的过程,想把什么事情都通过图则建立清楚,尽可能不要改变,要强调刚性,这是中国城市规划的一个趋势要求刚性,不希望谈判,因为你说得是谈判,但是在中国规划管理可能会把谈判换成自由裁量,而自由裁量是从行政监察角度尽可能避免,我们行政监察部门会每个月都调查我们改法定图则的数据和案例作出解释为什么会改变呢?因为不能讲,因为规划一旦制订一旦颁布就必须要改变,这是和我们管理制度,管理职能、管理观念有关。等于是从防腐败的角度把所有的规划都按死了。

问:城市游戏规则在制订前有没有三层的管理制度—一种是不能改变,一种是弹性的,还有一个是可以改变的。

主持人:有些指标是刚性的,有些指标是弹性的,但是最关键的指标还是希望刚性规划与指导,中国式的城市规划与指导,还没有建立起谈判制度或者是奖励制度这些都没有。

问:绿地规划导则专门做了有关深圳路网道路的宽度问题,道路的宽度,就像中国香港、新加坡很多地方的道路宽度都比我们窄,但是效率各方面都要非常好,所以城市管理的问题,还有道路宽度的问题,我们道路宽度比他们都要宽很多,甚至有0.25-0.5甚至是1米的宽度都超过了,除了公交外,其他小型车的宽度都不需要那么宽,就会有些断面,两个车道三辆车互相压缩,他们也提到一个问题,有没有可能把城市的次干道和支路网道路宽度压窄,留宽度给自行车道或者是人行增加更宽的宽道,因为曾经把我们的非机动车道给取消了,我们也是非常希望未来实施道路的时候能够做。另外是深惠路120米宽,其实真正的有效宽度是36米,有些段是70米,大部分是120米,120米的用地红线会12-15米宽,一个大马路大广场一样,深圳的支路网密度非常低,而且高快速度路网的指标相对比较高。

深惠路两边可以填房子,不要得相思病一样那么远,可以近一点有主干道的街道感觉,这是未来填空的工作。

主持人:其实填空有几种填法,第一种是容积率建设用地,第二种是道路用地,立交桥用地,2005年双年展设计处的题目华侨北上,还有是在深南路,因为深南路后背红线从9米到30米,30米后背空地绝对可以盖房子,例如(京都大厦)就有一个立项就要推倒从来,但是地块周边也是非常的开阔,直接在空地上盖好,我们曾经在2008年科技馆选址的时候我们也曾经尝试过能不能把科技馆选在立交桥上面,让这种建筑快速路的匝道上面,因为你会看到万科建筑中心这一栋大楼其实像一个桥梁一样架起来,底下是空的,但是快速路、高速路,立交匝道从底下穿过去是没有问题的,建筑本身是可以跨越道路畅通,高速公路基本上就是被新建的建筑慢慢的盖住了,当然还有一些是专门把高速公路买下来,所以有很多道路上的用地,道路转弯半径的用地都可以利用的,有些是被厌恶的设施,所谓被厌恶的设施,例如变电站这样的设施,我们7-8年前在研究当中就曾经设想过,是否把这种变电站放在立交匝道上,可能有几千平方米到一万平方米,这个匝道现在做绿化,园林公园进去建,没有什么用,其他人坐车时看一眼。

实际上有很多地方的垃圾站,变电站这种被大家都记住的设施完全可以放的,到那里在设计好一点其实可以解决这个问题。现在基础设施用地和道路用地都是单一化,是这种道路功能就是道路功能,不能做其他的,没有可以利用的土地。如果我们仔细去核算建设用地的话,我曾经叫人帮我策划过,实际上一平方公里的土地,放房子的地方,你们猜想一下,城市最密集的地方买房子能占用土地会多大。一般是20-30%,也是说70%土地是空的,是不盖房子的,我们的密度很低的。但是我们以前都是在本地里面算密度,但是你要说把范围放大一点,把道路和立交桥都算进去,我们用来盖房子实际上比例太小,用来做这些基础设施,单一用途基础设施的土地太多,所以我们土地是严重不足,我同意孟岩的主张,我们可以见缝插针,我们并不一定非要去突破生态线,我们没有多少生态的土地。我们还不如说精耕细作,把已经开发建筑的土地利用足,我们是一种粗放状态,很粗的就扔掉,实际上可以捡过来再吃一遍。

问:我简单谈一下城市公共空间这块,因为今天的主题是深圳质量,我现在看到有很多大的广场,大家都很注重城市空间和公共空间,是否有考虑到城市公共空间的人从哪里来?什么时候来,来干什么,其实从很多建成的中心区,大广场也好,炎热的地区很少人在上面走,我到广州看到珠江新城绿化做得很好,尺度非常好,但是平时有什么用它呢?为什么有些人喜欢逛商场不喜欢逛公园,这是有原因的,刚刚从填空的角度,我建议填,但是怎么填,不一定所有的地方都填成公共开敞,好像觉得空气很好,能不能一半给人乘凉的,例如古代的走廊、凉亭,人们留在那里玩,从这个角度去做,实际上我们做的每个城市设计都是想象效果图看起来非常好,但是做好了以后没有人去检验到底是这个地方有多少人来,来干什么,能留住多少,还有一块想补充一点大家对道路空间这个占用,因为我本身也是做城市道路这块,为什么道路空间占了这么多?我们路段空间的宽度并不是很宽,十字交叉口比路段的空间拓宽一倍以上,从交叉口的红线来讲,我们法定规划里面只能规定红色宽度,如果我规定只是路段的宽度,交叉口能不能用呢?整个道路空间真正全国来讲高速公路来讲双向八车道以上规范是没有的,但是我们为什么又到做到这块,不是说被小汽车被迫,可能还有一方面是我们公共交通发展比较的慢,包括深圳,深圳现在做轨道交通做了很快,花了很多钱,到现在比较的困难,因为不可能一段时间内集中全建设,但是我们做的道路空间有多少,道路空间是按照城市的格局来建设,就是按照原来的设想,现在是做出来的,但是以后可能会慢慢的弱化和增加非机动车道,当时也是想为什么非机动车那么少去用,因为我们深圳天气是热,用的热相对还是少。从这个比例来讲,目前这个角度,在公交不发达或者是其他配套设施不完善的情况下,我们还是希望有些部分能够让出来,让出有需求的车辆可以用,等到公交发达的时候,我们希望市里面肯定要做这方面的决策,比如说限制小机车,增加调控的费用,比如说现在限制的时机不成熟,公交系统的布局还没有完善,只有大运量和低运量,没有中运量,这都是城市的缺失,我们不可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都可以完善,所以从公共空间到道路这块就谈一点个人的想法。

 

我们对中国深圳和韩国光阳的感受    

主讲人:宋明钟、柳贤亚

这次我们来深圳市交流,我们是5月4日来到深圳已经过了一半,我们来到这里国土管理局学到很多东西,下面简单的介绍一下光阳市和深圳市的感受。

光阳市是位于韩半岛最南端的正中央,面积约452平方公里,约15万人口,气候是海洋性气候14.4摄氏度,平均降水量1820mm,旁边有首尔、釜山、光阳市GDP是38亿美元,人均GDP无是3万1千美元,财政自立度是48.1%,位于全国第35位,全罗南道第一位。

2003年10月30日指定为光阳湾圈经济自由区,在11个地区营造总面积达1430万平方米的产业园区,这是李舜臣桥。

光阳市100年的跳跃,向世界向未来,发展蓝图是打造共同富裕的幸福城市,建设东北亚自由贸易城市。

光阳市位于韩半岛最南端的正中央,由世界规模最大的POSCO光阳钢铁厂,也有亚洲第一类的丽水石化园区,光阳集装箱码头,光阳港位于连接欧美和东南亚主航道上,位置比较好。

POSCO光阳钢铁厂单一规模位于世界第一,面积17.2平方公里,生产能力是1820万吨,建设POSCO厚板工厂一年300万吨以上的生产规模。天然深水良港,水深16米,规模是世界第14位,韩国内第2位,拥有5万吨级16个泊位,年处理能力一达到548万TEU计划截止到2020年共建设34个泊位。

光阳市有白云山1222米的海拔,白云山有四大溪谷,夏天的时候很多人在这里吃、玩。梅花村是每年3月举办梅花庆典,很多人在这里来看,梅花非常美,所以有很多人来看。

今年韩国和日本汽车轮渡,所以我们在光阳到日本之间,李舜臣大桥中间距离是世界第四规模的桥1545米。

我们对深圳的感受,深圳成为中国南部一颗璀璨的明珠,创造了世界工业化,城市化,现代化发展史上的奇迹,2010年7月1日深圳经济特区范围扩大到全市。

城市规划委员会高效运作,关联部门的公务员互相交流讨论。制订具体的详细规划,在城市核心地区建筑设计均采用招标方式,要求建筑物设计跟周边建筑物、环境相和谐,服务于市民的建筑设计。例如这个骑楼,我觉得非常深,因为夏日的时候太阳很晒,所以市民觉得非常方便,对这个印象深。

深圳的绿地是全市面积的约50%,2010年全面完善绿道网,注重环境保护和市民便利,深圳市绿道网建立4R原则(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更休闲)我觉得这是比较好的。

还有交通方面,目前深圳市机动车160万辆以上,建议构造智能化交通系统如巴士信息系统、智能交通系统,对市民很好,还有建议构筑U-city基本设施,红绿灯时间表示系统。过马路的时候有这样的,开车的车没有那个系统。所以我觉得这个在光阳市比较好。

深圳文化方面成为四大支柱产业之一,2010年文化产业增加值达到637.23亿元,占全市GDP6.7%,每年举办国际文化博览会,将于2011年8月举办26届国际大学生运动会,这座城市是三十年的新城市,所以我觉得没有古老的遗迹,建设成了很多文化产业基地园区,把不用的工厂改造为艺术展览馆,让艺术家使用,我觉得这个想法非常好。

中国午休时间是2个小时,韩国只有一个小时,吃完饭马上工作,下午有点困,我觉得这个挺好,还有上下午都有体操时间有利于身体健康,韩国没有。形成会议制度,员工之间沟通的时间多,好像现在这种活动非常多,互相交流意见。会议室也很多,办公室设备好,深圳和香港不是竞争的关系,而是合作的关系。韩国有些市之间是是竞争的关系,深圳和香港的关系是一起发展,我觉得非常好。

建议:

§ 来电话的时候赶快接电话(包括别人来的电话);

§ 办公楼的标示系统需更为明显、清晰,以利于外来人员办事;

§ 加强垃圾分类,在深圳市食堂吃饭后剩下的菜和垃圾一起扔掉, 引起;

§§ 环境污染:在韩国饮食垃圾和一般垃圾分开扔掉(再使用饮食垃圾)。

感谢深圳市政府的公务员。

主持人:非常好,尤其是最后三页非常精彩,跟我们提得很多很好的建议。  

提问:我们问一个比较愚昧的问题,我刚刚因为没有听见前面那一段,这个交换学者,比如说韩国是交流公务员,韩国可以在这边当官吗?当一个处长什么的,局长的能够交换吗?因为我听这个公务员特别兴奋,中国现在真正开放了。  

主持人:你们介绍一下在韩国光阳市是怎样的职位,是管什么部门呢?  

提问:宋明钟是UIT研究所相当于副处长,他们的科长相当于局长,柳贤亚小姐是比较新的公务员,比较年轻,他们属于行政公务员。  

孟岩:有可能将来公务员真的交换吗?我们到韩国去,他们公务员到我们这里来。换一下思路有时候就不一样,纽约的市长到这里当官,中国历史是这样的,唐朝的时候有很大的官都是外国人,元朝的宰相是外国的。  

主持人:我们不愿意。因为GDP人均不到1万元。  

提问:韩国公务员多少钱一个月?  

柳贤亚:我的工资一万一千多人民币,他们的工资比我们高一些,他们的牛肉180元/斤。  

孟岩:他们的规划管理跟我们有什么很大的区别吗?  

柳贤亚:我们跟香港差不多。  

孟岩:转弯半径比我们小。  

提问:确实是因为国家的规范,因为我国以前道路规范都是沿用苏联的,我们国家九十年代移植过来的,所以爬坡和转弯的,也是用很多年,一直到80-90年代我们都一直在提,现在都是这样的车,也不是以前的那个,交通部和建设部两个口在管,公路由交通部管,城市道路由建设部管,建设部也没有搞出一、二、三,每条到宽度按3米75,我们现在压了很多是3米,但是交通部门觉得执法没有依据,还是有国家的规范。  

主持人:国家这一套规范,公路规范,根本不是城市街道,街道的概念根本不在我们的规划范围和交通数据里面,就是快速干道,快速路。  

提问:还是城市交通的问题。  

主持人:从源头上,从规划上都是公路交通的规划道路。  

提问:打一个比方说,特区外都是交通局在做道路,他们是按公路的标准做的,他们是没有管线的,而且是比周围的地块要高一点,我们的城市道路是两边往里面排的,包括交警执法,公路的执法,比如说公共车就要求必须全部人坐着,因为是按照公路的规范,对比向长途车一样不能站在公交,为了这件事情打了好几年最后没有办法,哪几条路按照城市道路去执法吧!深圳还是这么一个过程。  

孟岩:我们以前上学学的政治经济学学马克思主义,有一条体会特深,生产关系阻碍生产力发展,这是特别准确。  

提问:归各个部门管的。

主持人:包括刚刚说消防车转半径,其实也不用说,因为地段的时候,他们计算的时候是说消防车是人右边的边道右转,其实司机可以换里道转外道,开到对面的路上去转,完全是可以的。为什么非要限定一条边道,这个边道的广泛性,你们看香港的大公交车在小路上绕到最外面那条道,然后自己再跑过去,这是非常简单的事情,但是我们制订规范的。  

提问:其实跟我们消防规范是差不多的,为什么我们的消防规范要比人家的严,为什么香港的楼能够那么很密的建起来,按照我们的消防规范根本建不起来,我们有些设施分散一点,可以放在大楼的底下,这是不允许的,可能跟体制的问题,二是跟设施。  

提问:标准和管理水平,别人放在一起没事,我们的管理水平就不能放在一起。  

主持人:我再问韩国客人一个问题,刚刚有一个大桥李舜臣大桥,李舜臣是韩国的抗日英雄,不知道现在建新大桥没有以抗日英雄命名,我们已经没有这个传统,但是韩国还是有这种传统吗?还是说李舜臣跟光阳市有什么关系呢?  

柳贤亚:为了这个桥的名字打过架,三个城都想争着命名,后来扯不清楚就叫李舜臣,找一个历史英雄。去年在丽水有一个海洋世博会,今年园艺博览会在中国西安,韩国欢迎中国朋友去看,光阳去那里非常的近。  

主持人:感谢广告时间结束。 我们了解了光阳市,我们有时间去找柳小姐和宋先生。

 

美术馆是城市,城市是美术馆

主讲人:刘珩

研究生时期必须要看的两部电影,一个是1927年德国《大都市》电影,这部电影实际上1927年是西方工业化跟城市化鼎盛时期,但是在那时候已经提出了一种预警,就是说在鼎盛期人和城市的关系,整个城市的发展其实分成两个阶级,城市鼎盛期的西方城市是两个阶级,一个是统治阶级,我们就成为了统治阶级一部分;另外一个阶级,我们统治阶级坐在高层属于很优秀很豪华地方,一般被统治阶级生活在平面,更接近地面的一种情形,所以通过电影反映城市化过程中只有强调物欲的空间,缺乏一种社会的危机感,其实是隐隐存在的,这个片子是把这种预警式的东西提出来,但是城市给予了很多空间,也给予了城市的内容,缺乏社会和哲学性的反思。

1966年必须要看的一部篇《BLOW.UP》这个片子是属于城市化或者是资本主义达到一种成熟期的一部片子,这部片子很有意思发生在伦敦,实际上是讲时装摄影师漫游闲逛,其中在伦敦的公园里面拍摄很多照片,回去冲洗的时候发现一个谋杀案尸体在照片里面,当时没有看见,连续几天就会重复回去拍这个片子,最后一天发现那个尸体不见了,本身在城市空间发生一宗谋杀案,想追踪谋杀案,但是线索不断的拍摄不同的模特儿,各种人被干预掉,最后发现这种故事本身好像是真实的,又好像不是真实的,所以城市化发展到一定成熟期间,人跟城市其实是很陌生的感觉,人与人之间是一种真实跟虚幻还是可以发展一点东西,就是游离状态的一些事情,就是个体和群体的关系。

为什么还需要社区美术馆?

可以把三种人穿越者、使用者、漫游者很和谐的放在一个空间里面之间不会发生冲突,而且很和平的相处。

我们作为现在体会城市一种怎样的身份,我用了城市漫游者,这是城市化跟工业化社会出现以后才出现的一种名词,其实是人对城市或者是个体跟群体之间一个反思的名词,这种名词城市如果没有体验的话,这座城市是否还在,或者城市的空间还是有意义所在呢?所以用这个名词界定了其实每个人两种身份:一种是旁观者的身份,一种观察者;另外一种身份是参与者,我就觉得现在在珠三角跟深圳或者是跟香港的关系就是属于又游离又参与的身份,也是界定作为建筑师其实也是有两种身份,带着这两种身份进入设计的过程,也许我们就会重新以一种漫游者身份审视城市,然后把城市观察到的东西转化到设计里面,我是作为设计两个不同的过程。

城市生活我们不断的被单一性和效率抹杀个性,我们只是对现代生活的一种批判,我们是比较强调更加缓慢,更加差异性当代的生活。所以作为建筑师,需要的是一种观察,作为一种观察者的身份,更多是一种参与者,就像我们刚刚所说时代美术馆主动的去传播一种冲突,让另外一个对方通过时间去弥补这种冲突或者是自行解决这种冲突。

城市生活 单一,速度效率和抹杀个性(匿名)的现代生活的一个批判。

未来城市 多元, 缓慢和差异的当代生活

最后的结论是:我们建筑师最后是属于步行道边一位园艺人。


城市细节    

主讲人:闫晋忠

“城市是一本打开的书,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读法”

读城,也就是读人、读文化。

生活是最好的文化,再有名的名城也得由人的生活来构成。

没有“人为关怀”和“以人为本”精神的城市,是称不上文化名城的。

要想“人文关怀”和“以人为本”精神落实到实处,关键的关键,在于细节。

只有注重细节的城市才是人性化的城市,才能够充满魅力、充满活力,才能成为一座真正意义上的名城或者说是我们追求的国际化城市。

城市的细节无时不在,无所不在,不管是多么小的细节都需要我们最大限度的重视。

在细节上做出功夫,做足功夫,少一点浮躁,少一点花架子,重视小事,从细节做起,于细节处开始设计,时时处处注重细节,每一座城市都必须成为一本让人手不释卷、爱读爱看、看了读了还要回头再看再读的好书。

引用易中天撰写的《读城记》

毫无疑问,深圳是国内城市细节做得较好的城市之一。城市细节是城市质量的最好体现。

华侨城的城市细节

但对比香港的细节

我们公共空间的细节仍有较大的差距

施工篇

走道篇
设施篇
地铁篇
香港麦理浩径

看过一个这样的故事,讲述内地的一位父亲到香港看望自己的儿子,由于香港的天气很热,而他儿子家的旧空调坏了,于是从商场订购了一台,让安装工人来安装。他们家住十二楼,他的父亲发现,工人们背上许多铜管,足足有五六十米长。老人家不知道这些铜管是干什么用的。儿子说,使用空调的时候,会产生滴水现象。为了防止空调水再流到楼道上,他决定引水到楼下的排污管里。

老父亲听了,大惑不解。空调完全可以用胶管,为何要选用价格昂贵的铜管。再说,这房子只是租住的。儿子说,如果选用胶管,那么短短几年就需要更换,而选用铜管,却可以几年至十几年不需要进行更换。这样,以后住进来的人,就不会因为空调水的问题烦恼了。

变化总是从细节开始。每个城市都应关照人们细微而平凡的生活。城市应该有时时让市民激动甚至感动的细节。这些细节虽然是微小的,却也是温暖的。这些细节像血一样流过我们的身体,像水一样滋润我们的生活,使置于其中的人们因此产生过城市的认同感和幸福感。

 

退步动力  

主讲人:金心异                        

主持人:今天都讨论了城市质量要达到一个好的还存在哪些问题,这些问题我不知道是不是里面的原因探讨比较少,我们请金心异作为政协的角度或者从外部的角度来看看城市质量有问题的话,到底是什么问题,或者是到底是什么原因呢?

金心异:我听说城市设计促进中心再把叽喳酷茶,我一直说要过来考察学习先进文化和先进经验,来到了以后感觉确实是非常好,它有一个非常好的形式,也是有非常好的细节的活动。

我是完全的门外汉,对于规划也好,设计也好,建筑也好,完全是门外汉。所以原来告诉我这个主题——深圳质量,我还以为是政治性的活动。因为这个题目切合当今政治市场,但是听到了半天才恍然大悟是城市问题,跟深圳质量不是一个部分,我想应该谈到什么,其实刚才几位都已经切入到了。

现在分享几个片断:

第一个片断是,昨天在民治街道办跟刘斌书记一起聊,就接到几个电话,说王荣陪黄华华去踩线路,然后路过民治看到一大块地,路是裸露的。打电话给某委的王主任,然后王主任又打电话给宝安分局局长,宝安分局局长打电话给刘斌处理一下,这是一个片断,这个片断我想说的是行政体系是运转的,这块地如果王荣没有看到,但是指望王荣看见这是非常小概率事件,刚好看见,这是一个分享的片断。

第二个片断是中心区,大家都知道中银大厦5-6栋红色的楼,万科有三栋绿色的高楼,大家可知道红色和绿色是怎样来的?可能有些人知道,我在这跟大家分享一下:处于某种原因,深圳市政府觉得那块地卖给中银卖亏,一直到90年代末,中心区只有两处建筑:一是中银大厦,二是投资大厦,所以以极低的价格拿到这个地,盖成一片建筑,然后赚了大钱。据说政府让中银拿一点钱出来,中银不干的话,想办法要罚一下找理由——光污渣,要罚款8000多万,最后是双方互相磨合与博弈,最后罚了一千多万,这是真的罚了!这是深圳三十年历史上唯一的一例光污染的罚款事件,因为罚了它之后,后面再有的污染都视若不见。万科的那个楼,仔细看看,下面是深绿色,中间是浅绿色,但是往上是很淡,就是因为中银红色是光污染。万科的绿色难道不是光污染吗?万科的楼当时弄绿色是,进行了大概1/3不到2/5,还是往上刷,还是装玻璃,中银一投诉,说红色是光污染,绿色也理应是光污染,所以就去找万科,王石听到了之后如果是罚款又不愿意,想了一招说我不全搞成绿色,我这个已经搞得绿色这1/3就深绿色,上面一点大概敲了1-2的层玻璃重新换,但是越往上越淡,所以不构成污染。于是万科就逃过了罚款,中银却没能幸免。这件事情讲的是政府和企业的关系。

我再说一个现状,我是在新闻大厦上班,在那十几年了,我们楼下是荔枝公园,所有的同事都羡慕,说那是最好的办公环境:有无敌湖景,我们写字写长了以后就会去公园里面散步。

但是最近2-3年很少去。荔枝公园原来是完全开放的,但是大概3-4年前,却被铁栏杆全部围起来。围起来之后,我们进出非常不便,我一直在想为什么要围栏杆?为了深圳治安?能够解决社会治安的问题?如果真是有劫匪,那是一翻就过去的,挡的倒是老百姓。当然我对这个是很有意见,但是无处去说的,我去找谁呢?我不知道找谁。我相信跟我一样感觉的人非常多。但没办法,因为城管办下面某个处某个人做的一个决策影响到普通人的生活,并且没有建立一个意见表达的机制,这又是一个片断。

第四个片断:我原来住在景田,景田北以前建了很多小公园,小公园都建得很好,但是小公园无人管理。为什么这些小公园不可以委托给居委会管理?而不是工作站,工作站还是政府,委托给居委会来管,居委会范围,居委会经过居民一致同意,在里面要加一点什么东西就要居委会同意才可以加,要减一点也要居委会同意才可以减。所以我当时就想,如果是委托给居委会来管,也许可以申请某天写了一首小诗,能不能我搞一个碑,把我的诗刻在上面放在小公园,如果大家同意,那么就可以有一首诗流传不朽。但是我知道这是不可能的。因为政府绝对不会把小公园委托给居委会。

这两个片断讲的是政府和普通市民社会的关系。

讲来讲去想说什么问题呢?回到今天下午从王芃主任到闫主任的发言,王芃主任发言的时候,我就想,如果他的发言放到网上去,一定给人骂得狗血淋头,你抱怨深圳城市规划不好,建设不好,设计得不好,你不就是规土委的主任,这不就是你的责任吗?你还要批评谁呢?各位工作是管这块,要么是建筑师,设计师,你们抱怨城市很丑,细节很差,这不正是你们的责任吗?哪一个不是规划师规划出来的,难道是市长直接规划吗?哪一个建筑不是建筑设计师设计出来呢?你们可能会不服,王芃主任没有在这里,一听我这样批评他,他也不服,你不要看规土委是管,规土委管不了类似于这样的问题,结果市长管得了,市长管得了吗?实话实说,因为我本职工作跟全国的这些企业接触非常多,我就知道不要以为市长很牛,书记很牛,地产商想让你干就干,不想让你干,真的把你搞下来,那不是一件很复杂的事情,所以说市长也可以推卸责任。刚才有人讲,这里面有一个循环管理,这个循环是怎么循环?是权利和责任的循环,实际上问题在哪儿?问题出在整个城市的治理体系有问题。

什么叫做治理体系?治理体系就是各种权利在此进行平衡——冲突。这样互相达成平衡,企业是一种权利,财富是一种责任,每个市民是一种权利,政府群众是一种权利。但是事实上,我们城市现在什么事情都没有人管,然后什么人都没有责任。

最后城市进入一种完全无序的状态,一边完全无序,一边繁荣,然后无序的繁荣,这里面是什么问题呢?是治理结构。行政、政府、企业、人民社会之间是没有一个权利结构的,我们只有一个统治体系,还算不上管理体系,因为一讲管理就涉及科学,我们只有一个统治体系,所以就别说治理体系了。所以讲到深圳质量,如果没有治理体系的话,质量的责任只能在政府,企业如果产品质量不行,服务的质量不行,企业管理的水平不行,那就要被淘汰;政府执政质量不行,却没有人把它淘汰下去,因为没有竞争者。所以就没有竞争就没有质量,这句话我觉得是毫无疑问的。所以现在讲深圳质量,我一直不太接受这个词,因为只是一个时期的政治口号。因为之前我们也喊过这个效益深圳这个词,我一直在想效益深圳和深圳质量是怎样的关系,我想效益深圳是一个结果,所谓的深圳质量是一个为了达到结果的手段而已。我们要追求一个高质量的过程,而达到最好的效果,实际上也就是说深圳质量没有新颖之处,还是原来的东西,并没有像我们现在所预期的所谓新的纲。

现在讲深圳质量关键是我们政府的质量、执政质量,所以刚刚闫处说了,为什么大家感觉明显感觉这两年什么事情都变得不好了呢?包括细节以前我们很自豪,我们一些细节,做得很好。打一个比方说,这个地方路挖了后有土出来,会有土出来,会有一个坑,我印象中,十年前的这个坑很快一天半天两天之内就可以填上,然后恢复原样。现在却可以搁置那三个月,甚至半年。问题在什么地方,为什么这两年我们深圳质量变差呢?或者说我们退步了呢?我也一直在思考这个问题,我不敢说诽谤现任的领导人,一说这两年好像就是这两年就是本届政府,但是这两年我们确实深圳行政体系的变动特别大,一个是贪腐事件换届换人,另外一个是搞大运会,还有一个是我们行政体系改革,翻来覆去改革质量变差了,这里面有非常多的问题,敢说得太多。总的来说我们需要反省一下,我们一讲深圳质量的时候,政府不要老以为这是别人的事情,首先是政府的事情,首先应该想想如何把行政体系变得效率高一些,质量高一些,这才问题的关键。

这里面我一直期盼的看到我们政府可能有一个治理的概念,治理概念就不是管理的概念,而是应该让社会和市民参与到整个治理体系里面。

大家共同为城市负责任,刚才很多人讲到随手拍也是一个公共参与治理的形式而已,但是很遗憾也许由于大运会导致整个城市的管理有一个大倒退的原因。我一直在想,你也不能说就想把这个城市搞乱,就想把这个城市搞退步,想来想去只有一个原因,就是钱多的,因为卡两会的时候看到财政预算报告,全市的财政可支配收入1500亿,市本级财政支出今年1000亿,这是非常的可怕。因为内地大部分的市都不拥有这样的财力,包括广东省本地财政花的钱都没有深圳财政花的钱多,这么多钱要花出去,成为了政府的需要技术创新,各种创新的一种原动力,所以刚才我讲不要怪大运会,大运会总是花钱的一种手段创新而已,如果要说退步的动力是什么?就是钱多了,钱太多了。

不要看乱糟糟大运会的建设,里面全部都是钱,我先说这么多,我更希望能够跟各位好好的有一个多沟通交流一下,我认为在深圳市政府组成部门里面,规划素质最高也是最开放的一个局,我4-5年来这个观点一直没有变过,我来到这里真的跟大家讨论讨论。谢谢!

刘珩:其实我是想起了纽约,因为我也是刚刚从纽约回来,纽约曾经有一次大跃进,战后有一波时间,就是市长时有几大的项目,就是搞了一个林肯的艺术中心,整个场区拆掉重新换成房地产的项目,当时是一个很强势市场,为什么遭到强大的挫败,因为《美国大都市生与死》就是组织一帮学者和精英,上千人上书反对市长拆迁的事情,那是美国规划界的一个转折点,就是市长与普通精英学者这样一个转换点,以学者的胜利为告终,最终还没有拆掉,我觉得这种事情还是需要一个转折,我就觉得深圳这件事情三十年是一种强势政府,基本上是受到中央政府的财务支持,然后不断的生产,不断的生产,实际上现在三十年之后财富积累到一定程度,必须要向另外一个方向转化,这种转化的动力不可能在来自于我觉得政府本身的这种系统,必须要靠外力,这种外力我觉得是要靠公民的参与或者是精英的一种参与能够促使政体,应该是一种观念上的转变才会带来深圳三十年的转折。如果不是从这几个角度来换一种思维方式的话,还是按照大跃进的方式,我觉得这种退步会越来越明显。

 

欢迎大家来叽喳酷茶会!  

相关信息可在以下网址中搜取

外网地址:http://www.szdesigncenter.org

微博:http://weibo.com/1930097187 


深圳市城市设计促进中心

2011年5月27日

文章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