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公共艺术展

2017-04-08

雕塑院A座一层大阶梯(福田区中康路8号)

8703 人阅读

摘要:

“光±”公共艺术展于4月7日在深圳拉开帷幕,作为2017年4月份“深圳首届设计周“分会场。“深圳设计周”由深圳市政府主办,是深圳最具代表性的大型文创设计活动的重头戏。

活动回顾

4月7日晚,“光±”公共艺术展在中康路8号雕塑院正式揭开序幕。深圳市灯光环境管理中心副主任吴春海出席了开幕式并致辞,提出了“夜景为谁而亮?”,如何“认真考虑城市空间与建筑形态、充分尊重城市历史与普通市民”的理性思考,并表示艺术展虽不一定能给出答案,但肯定会促进我们思考。深圳市公共艺术中心主任黄伟文在开幕式上发言,预祝本次展览取得圆满成功。

本次展览的主题锁定了一个小范畴的艺术领域——光影艺术,现场一共展出了近二十件室内外灯光装置。展出作品全都以光为核心元素,分别由业界内知名的建筑设计师、室内设计师、景观设计师、灯光设计师来完成创作——“以光为媒,跨界合作”。设计师们把灯光与环境、建筑、空间以及具体的装置作为载体,意图探寻光影与之结合种种可能,并从中国传统文化的角度去发掘其内涵与外延。

展览由深圳市公共艺术中心和“筑光部落”共同发起,将会面向社会公众开放,展期持续到4月30日,开放时间段为15:30-21:30。除了作品展出外,主办方还每周六的下午组织了灯光公开课、互动工作坊等同期活动,让广大市民互动参与,更多去了解灯光的常识,体验灯光妙用,真正让设计走进生活、立足生活、改善生活。

-忆东方篇章 部分作品-

《线条韵》 作者:索氏照明·索斌

横空飘游,随光而舞。“飞天韵”以敦煌莫高窟之飞天壁画为灵感,以光浸染柔美绸带,婉转描绘仙女飞天的神韵,追忆幽远的东方古典文化。

细铁丝网呈现了飘带的通透轻柔,自由弯曲的龙骨及随龙骨安装的LED灯带强化了飘带宛转婀娜的形态。作品旨在创造一种动态平衡的柔美意境,以触动参观者内心深处尘封已久的东方情愫。

《变奏》 作者:华联照明·侯林楠 & 函润照明·余显开

作品以艺术灯光与装置相结合的方式,塑造了一个可"呼吸"、有"生命"和互动的机器现场,开展“火红年代”“复原激活”“诗意畅想”等主题变奏,以一种象征性和波普式的艺术形式,表达了对我国工业转型以及现代性问题的思考、展现东方记忆与未来畅想。同时,作品呈现出强烈的"乌托邦"色彩,极具现实批评意义。

《此时》 作者:大晟环艺·杜健翔

通过光、电、水、声等全息方式 ,虚拟空濛宙宇无始无尽轮回的物像,颂扬中国文化推崇的“道法自然,以天为则”的哲学观。

世间变化无常,躁动不安,时间亘古永恒,人不过是宇宙中的一粒尘埃。在当下的维度里,在“进”、“出”直行线上的片刻,“此时”,属于最真实的自己。

《连接》 作者:四川美术学院·张峰华(在校学生)

信息化时代的今天,人们的信息传递和交流不再那么局限,通过我们看不到的网络连接世界各地。人们在网络上进行信息的传递,思想上的交流和沟通,就像一道道光束从一个地方发射到别一个地方,像一座座我们看不见的桥梁将我们的世界紧紧连接起来。

《日月之美不舍山水》 作者:普邦设计·樊瑾、陈利华

东方之于自然的礼赞,多见于对光明的彰显。日、月作为光之本源,是东方绝美之境中最神圣的存在。日月光耀着生命的丰饶,也蕴养着情智的灿烂。

“清风明月本无价,远水近山皆有情。”断崖残垣间,投射着经由如镜水面反射的温润月光,窥探山间林中若动若静的生灵与栖物,在峰、陵、峦、岭间跳跃得巧妙而隐秘,只留下那暗渺的身影,不止游弋……不达月下。

-跨界合作 部分作品-

《白非白》 作者:筑博建筑·冯果川 & 灯光方程式·黄武军

“眼前的黑不是黑,你说的白是什么白”——视觉成像与色彩混合是个很有意思的话题。一面白墙上,有一个白色的圆形光斑,却在放置入干涉物之后变幻出了色彩……人和光影互动的体验,趣味中探寻色彩本质的小秘密。主创设计师告诉我们,每个秘密都由你来自行发现哦。

《彩虹·拱》 作者:悉地国际·朱雄毅 & 索氏照明·索斌

彩虹是一种光学自然现象,在此我们以灯光和材料的投射组合,使之成为一种视觉呈现。拱的合理受力关系成为一种形式语言,“拱”高约2.5米,宽约2米,寄居在一个废弃的建筑雨棚下。“拱”的西侧以路边的树及其色彩的为起点,往东呈现:绿、蓝、紫、黄、红的色彩变化,使得“彩虹”不仅“视觉”,更是身体可感知,可进入的装置。

《格光》 作者:局内建筑·张之杨 & 翰伟照明·谭翰伟

作品通过“光”结合最简单的“方形”元素,重塑人对视觉、对空间的感知,从白天到晚间,这个空间里会呈现完全不同的视觉体验。当空间内的灯光亮起来的时候,这种极简的,没有侵入感的设计会得到最大的表现,从而重塑人们的空间体验。

文章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