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建筑空间尺度

2015-06-05

规划大厦818

6487 人阅读

摘要:

人的尺度是城市及建筑设计最根本的参照,但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及城市化的进程,生活方式及思想观念随之变迁,巨型城市和超高层建筑因之产生,使得人性化的空间设计逐渐疏离为触不可及的理念标签。除物理尺度之外,人的心理空间尺度也渐渐为人重视。本期酷茶会特邀城市规划、建筑设计等业内人士或专家学者,以期人们对城市及建筑空间尺度的认识产生新的启迪。

活动回顾

于长江:万物的尺度

各位下午好!我从人文社科的角度讲一讲这个话题。说到尺度的问题,从人文角度来说,第一个想到的,一般也是自然想到的,就是古希腊有一个很重要的学者,叫普洛泰戈拉,Protagoras。大家知道,智者时代是众多学术大师出现的时代,人类不同文明都出现了同样的情况,中国就是春秋战国诸子百家,印度也出现了佛陀等大师,当时古希腊也出现很多大师,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大师,就是普罗泰戈拉,他有一句很重要的话叫“人是万物的尺度”,这句话在他的时代就受到很多批评,后来在我们官方的思想体系中也是受到长时间猛烈的批评,就是所谓“主观唯心主义”。他的意思是先有人的感受才有万物,人的主观感受、人本身的一切就是我们对这个世界理解的基础,这和我们原来说的,比如说纯粹唯物主义的客观的世界观,有很大的区别。但是不管人们是批判他还是追捧他,他都不可避免地作为人文主义思想的重要鼻祖而载入史册。这个人在西方也是一样受到批评,直到十八、十九世纪的黑格尔才对这个人做了正面评价,黑格尔认为他的说法并不是这么片面和主观,是具有辩证性的。我今天提这个人,是想为“尺度”找到一个思想史或哲学史上的基础源头。 在现代,在苏联影响下的社会主义国家里,普洛泰戈拉这个人从思想上、哲学上都遭到了长期的批判,这对中国也有相当的影响。我们后来很多东西,不光是规划建筑,还包括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都很否定“人”的尺度的作用,我们否定“以人为尺”,否定“以人为本”,我们把“人”置于更大的客观性的背景中来谈,我们总是谈宏大的历史,谈社会的目标、客观性、物质、规律性等等,“人”在这里边就不作为一个基础来谈……我觉得现在是到了彻底为他平反的时候了! 我提出“以人为尺”这样的观念,因为“以人为本”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难就难在到底如何才能“为本”?其实就是以人为尺度,关键是怎么衡量?从一般常识来讲,我们谈到物质形态的时候,不管是建筑、公共设施还是道路,从物的角度来说,主要是空间大小、体积大小、时间的长度——这个时间是指人在使用时的时间长短——,还有它的难度、它的合理性……物的方面,这些是可以测量的东西。 从人的角度来说,首先是人的身体的尺度,比如一个人1.7米,1.7米的身高就是一个基本的尺度。某一个东西如果是170米,它就是你的10倍,如果是1700米就是你的100倍高,这就是基本的尺度感。还有感官感觉的尺度,我们的视觉、听觉的感受程度和极限,都是基本的尺度。感知能力也是一种尺度,包括我们对一个问题能不能理解认识。还有,我们基本的体能,我们的生活习惯和偏好,等等,这些东西作为人的一些重要的维度和指标,也非常重要。 尺度问题,就是物的指标和人的指标怎么匹配的问题,在现实中,这个问题最后造成的是人的感受,所以说尺度的标准,实际上就是以人的感受为准。 举一例子,比如深圳的深南大道,是在市区内部的一条路,在市区里有一个这么宽、这么大的大道,跟人之间就有一个尺度问题。我们需要提问的是,到底深南大道为什么而存在?为什么搞这么宽、这么大?为何中间这么大的草坪?人们在路边走的时候到底是什么样的感受?我们不是说它对不对,而是先要谈它到底为什么要这样?又比如龙岗大运城,修建完了没有真用,后来一直用于开音乐会,我在哪里参加了几次音乐会,感觉一个很大的问题是音乐会场的尺度太大,走起来太远,有一次是有崔健还有谁的演出,我和朋友要去见他一下,从停车场到大门就走了很久,迟到了,听里面都唱完两个人了!进大门去后又走很远……尺度太大,包括它的空间设计等等,这里我就不详细讲了。

还有像华强北,很多人可能觉得它很好,在一两条街的地方密集地集中了那么多电子品商场,像北京的中关村也是,同类产品大规模集中的区域,人山人海,喧闹不已,拥挤不堪,在这种地方买电子产品的感觉到底好不好呢?如果你一辈子只到过华强北这样的地方买电脑,你不会有比较,但是如果你体会过另外一种购物的感受,比如你在欧美或其它地方呆过,你感受过买这种电子产品也可以像在超市里或在精品店里安静随意悠闲地去选购的话,可能你就受不了华强北那种太大规模太集中太密集的好像抢购批发一样的方式了,你可能到了那儿一会儿就崩溃了……感受也是相对的,你要体会过其它的时候才有比较,没有比较就无所谓判断。 像市民中心也是,市民中心建设的时候是希望市民在那儿附近游玩,但它的尺度根本不适合步行,绕太大的圈子,我经常拿市民中心和蛇口海上世界做比较,没有改造过的原来的蛇口海上世界的尺度就很好,欢乐海岸也是不错的尺度……这都属于建筑尺度跟人的比对效果。像深圳北站,也是尺度太大,我们接人有时候走错了一个口,从一个口再到另一个口要很长时间,艰难跋涉……这都是跟尺度有关。还有大沙河公园,修的地方很好,但是周边道路环境使得你要走到这个地方很绕很难。还有银湖汽车站有个天桥,如果你在北环大道的南边,要走很远的引桥上天桥下天桥才能到大路北边的车站,而银湖汽车站又是一个很重要的汽车站,很多人带着大包小包从这里去外地,天桥设计非常不合人的尺度。还有一些社区的活动中心,实际上太集中于一处,离社区中大部分居民的距离很远,等等。我举这些例子是说在现实中这个尺度跟人的感受。 在酷茶会给我布置这个讲话任务的时候,曾经让我讲一下跟人的心理有关的方面。可举一些例子,比如说一个人的基本身高1.7米,步行是一小时五公里的速度,我们按一个人的这样的能力来比照城市设计的基本情况,至少在现实中,我们经过一些研究看到一些心理效果,我这里面列的是负面的效果,比如空间太大,如果总是那种大广场、太宽阔的大路,远超出你的个人感受极限,就容易让人感觉漂泊和无依无靠,不容易建立归属感。体积太大的东西,人们面对一个无比巨大的东西的时候,或者是建筑、或者是雕塑的时候,会产生自己渺小无力的绝望感觉。某个行为花费时间太长,比如说要从滨海大道北侧到路南海边去,你要走很远才能找到一个地下通道走过去,对面是很好的海滨公园,很美好的地方,但是从路北走到那个很美好的地方很遥远,时间太长,产生不可预期不可控的感觉,就可能很焦虑和愤懑。还有难度太高,比如我们通达一个地方太难,比如在一个城市综合体里面,我们想找到某一个品牌,由于它的体量太大、设计太曲折、标识不清等,造成找一个东西太难,这个难度也很重要,它会造成焦虑紧张愤怒等很多负面情绪;还有一个是某些设施设计太不合理,特别容易让人产生极度荒诞、鄙视和嘲弄谩骂等反应。 我在这里PPT上提出一些比较合适的尺度标准,比如说公共空间多大比较好?那就是人跟人之间应该有关联感,比如说广场,我举过蛇口海上世界的例子,前面那个小广场正好适合人在公共空间中有关联的感觉,人与人和两边建筑都可以直接呼应。我觉得原来的设计不错,现在新改造之后我觉得反而不如原来了,现在有点过于密集拥挤,有些东西尺度与环境不合。又比如地铁与公交、天桥与车站之间,接驳的路多远才好,我列出一个指标,不一定对,至少我认为以这个方式测量,那就是一个人带着一件行李,步行走路而不觉得太累太烦。又比如马路的宽度多宽为好?那就是在红绿灯变灯的时间里,一个老年人也能不太急的步行通过…… 还有一个问题是我们经常谈到的,就是关于“街”、“道”和“路”的区别,一个城市里交通为主的“路”应该是什么样子?而一般的道、街应该是什么样子?人走在一条路上,如果路两边的人是能够随时穿行、交流和呼应,就很容易培养人的归属感和认同感,在这种路上走心理就踏实和舒服;如果路太宽,以至于把这个路的两边隔离成两个完全不相关的世界的话,就会对人的心理产生一些冷漠、隔离和强迫感……所以在这个PPT上,我先从人的感受来谈一个城市的环境怎么让人感觉比较舒服,随便列了几条,都是很感性的。我觉得就算制定一些具体规则,也应该先从人的感觉出发,而不是简单的从硬性的物理地理的所谓合理性出发。 最后我想说,“以人为尺度”体现特定的价值观。实际上就是那些我们感觉并不合理的建筑和尺度,其实也是另一种“以人为尺度”的。人类从古到今没有不以人为尺度的建筑,它们背后真正隐含的,是要达到什么目的!举个例子,某些城市中心的宏大广场,我们觉得它尺度过大,好像不够人性化,但实际上换一个角度说,设计者就是要制造这样的效果,就是要利用这样一个效果,就是用这种宏观的、宏大的、你个人无法抗拒的感受来达到另外一种效果,对你进行心理暗示或控制。最典型的是北京故宫的金銮殿,从天安门那个门走进去,一步一步走,建筑越来越大,大殿前台阶搞的那么长,从低到高那么远,站在下面需要仰视,向上攀爬状,实际上是以这种方式让你一步一步感受自己很低,正走向一个至高无上的皇权,一般心理素质差的人,等一步步走到了太和殿,就已经情不自禁腿软跪在那儿了,更不用说古时还有两边如狼似虎的侍卫在那儿拿着刀枪剑戟……光这个建筑不断加大的尺度设计就把你压到最小,把你压到臣民或者草民的境地。历史上所有大帝国都愿意搞宏伟的建筑,都有巨大的广场,雄伟的宫殿,这也是一种“以人为尺”,但它是一种故意制造的与个体的“人”逆向的尺度,它要使你这个人在对比中变得越来越渺小、越来越觉得自己什么都不是,最后就觉得自己是一棵小草,应该服从于一个无比巨大的、无比辉煌的庞大帝国……所以说今天我们谈的“尺度”是隐含着一个价值,我们说的这个“尺度”,要让每个人作为独立的、有尊严的个体,我是从这个角度来谈“尺度”。我就说这么多。谢谢!

杨小荻:尺度的建筑投射

大家下午好!今天很高兴有这样的机会跟大家谈一谈关于尺度的话题,今天我们从很小的一个点出发讲尺度的问题,之前我们参与了一个项目,这个项目是中国研究庭院的尺度。今天谈的是欧洲庭院,欧洲在发展中有非常多的庭院的样式,我们把目光看到国外的时候,庭院背后有很多有趣的东西,他们对庭院的认识、了解以及庭院背后隐藏的逻辑,今天和大家一起探讨。关于维也纳庭院的研究。

斯特福德修道院,这个庭院的产生背后的故事非常有趣,对天主教徒来说修行是普行,他们需要一种方法达到肉体和精神上的折磨更接近神的领域,他们一开始可能受到非宗教的迫害,纷纷逃到山上,在山顶建立自己的城堡,这个城堡里面有很多庭院,这是庭院最早的形态,因为最早没有庭院的概念。随着时代的发展逐渐被淘汰,本笃教这样的教会也有一定的财政资源,不需要靠土地,但是他们传统的形态保持了这样的象征,之后的修道院基本都是这样的形状,会穿插不同的小庭院,跟原始的没有太大区别。这个庭院象征一定诚信的主题,它的庭院尺度是跟农田的尺度、跟建筑尺度息息相关的场所。现在这个图片的大小是跟当时居住在修道院里的人多少是相关的,因此形成这样的尺度互动的关系。

之后宗教和皇权开始接触,这是一个西班牙的修道院,叫埃斯科里亚尔修道院,是宗教的形式,非常有趣的是宗教这一块在刚才的那个场所中看到它的原形,用十字格网替代了之前的道路。但是皇家不甘示弱复制把宗教仪式的空间形成了皇权的空间,直接产生一个有趣的后果,传统的空间被国王所共享,国王又出于皇权意识相互斗争的关系,庭院大小做到一致,做不到一致也尽量往一个方向走,在这里面皇权的庭院稍微小一点点,那个时候宗教是很强大的。 因为有了这样一些庭院,当庭院引入皇权的思想,皇家开始思考皇家庭院是皇族的象征,这个东西逐渐用在军事上。它产生最早的福利是维也纳综合医院国王把他的土地分给他的军官和追随者使用,民众并不占有这些土地,他们有在这些土地上玩耍的权利。欧洲很多都采用类似的形式,转换成了军事的堡垒或追随者休息的环境。

对于街道来说,过于狭窄的街道限制了他们对空间的追求,庭院尺寸和一个人的社会地位尺寸是息息相关的事情。这是赫林格佐夫庭院,在这个图上看不到任何走道,这个庭院是家人的场所,是权利和财富的象征,它的尺度比宗教和皇权的尺度小得多,这作为一个核心的商人并不能去对皇权和宗教挑战,但是庭院已经深入到更下行的阶层。 

随着城市发展,越来越多的人进入到这个里面,就会有其它的一些方式,比如像个人产权和集合产权的转变 然后来到工业革命时期,这是集大成的转变时期,大量农民进城和工人的产生,一个小尺度里出现城市空间,出现一个个小宅,这个小宅的产权还是属于个人,为了迎接新时代的到来,在这些小宅里也有一些变化。比如工人房,之前的农村变成城市,这个地方从农村用地变成城市用地,居住的都是工人,有了走到每一户人就住这么一个小房子,把我们平时生产的器具这些东西(放到里面)。为了迎接更多人到城市来,因此这个房子改造成下面的方式,

我们看到这个庭院变成中间的一个洞,作用是通风和采光,转化成了一个功能性的东西。我们可以看到它周边的流线,不承担任何公共空间的功能    维也纳非常特殊的一个时期,二次世界大战之前维也纳的政权是纯左派的,他们称之为红色维也纳,早期的共产党和现在的共产党有很大的差别,但是是基于同一个思想,称为红色维也纳时期。这个叫做拜北庭院,

非常早,是红色维也纳政权修建的第一批房子,它的尺度比较大,是通过设置中间庭院组织一些社会功能。但是这个地方是有功能,跟后面有截然不同的地方,因为它的目标用户非常狭窄,就是工厂工人,掌权者觉得有两个天然的问题,一个是他们觉得太小需要大房子,让他们过上王公贵族般的生活,二是他们觉得这些工人缺少教养,必须有中间的东西教他们怎么适应现代的生活。 在这样的情况下,传统的庭院大概是50米×50米,但因为政权掌握力量以后觉得这个尺度不能满足它的需求,试着合而为一,变成了200×200的,在中间是按照单独分割的方式,从心态上并没有对里面的空间进行过多的修正,对这个尺度来说已经足够满足他们的正常需求。    

然后到了卡尔马克思庭院,这个建筑的尺度就非常大,前后有两三百米的空间,就是作为红色维也纳时期的一个发展到最巅峰时候的象征,这个时候权利达到了顶峰。它的形状比皇宫这样一个建筑,因此在很多文章里把它称之为工人阶级的皇宫,它其实是有五个小的联合在一起,中间有一些活动中心,有一些承担着教育的功能。

现代主义,现在很多批判非常粗暴的对城市的干扰,现在很多人重新反思它的东西,它并不是提出了建筑空间上的概念,而是对现代生活的重新定义,科普希的生活三原则,这三件事情跟以前一切都是不一样的。在第一次界定了三元素和建筑形态的三元素投射到地图上以后的城市区域,有些提供给工作的,有些提供给住宅的,现在所有城市的原形包括规划的逻辑基本都是源于这样的方式,我们会设定不同的区域,每个区域会配多少学校、产业用房、工业用房等等,这是对城市设计的构想来的。我们可能从中得到一个更新的东西。 维也纳受到光辉城市一系列的影响,出现社会木屋,跟之前的红色维也纳时期是完全不同的,设计者甚至放弃了主要是为庭院走的愿景,中间就是一块空地,形成一个空洞,在很多现代主义的规划里都能看到,就是没有任何东西在里面,变成了纯粹空的体验。

70年代后,社会上反思现代主义的东西,全世界人民开始反击建筑师或生活家,他们需要有更多的个性,需要知道我是谁,因此这个时候产生了后现代的思想。庭院作为一步一步传承下来的空间,作为存在社会功能的一个东西,逐渐变化了一个被戏谑、被恶搞的东西,这个时候就提出了“无的庭院”,因为没有办法建立所有东西,人确定了之后功能性和之前我们看到的接触到另外一个阶段的情况。 这是现在的房地产开发商喜欢的东西,和红色维也纳宫廷式的尺度是很接近的,是一种美好的、和谐的、无忧无虑的生活,和空洞式的还是一样的问题,并没有特定的人使用,是这样一些方式。功能有不同的分类    因此,我们总结尺度是社会经济的投射,这个投射有大有小,跟经济的关系是息息相关的。同时尺度还是人口的投射,尺度大小跟我预想的在这儿生活的人群多少有很大的关系。 我们提出不一样的社会环境、不一样的尺度的表现形式。我们有两个态度,这两个态度在当下找到一些源头和想法。一是可爱的,像很多开发商和城市建设者妄图使用去掉复杂性和矛盾性的空中花园安抚群众,这个东西是可爱的、有效的,是通过减少矛盾来制造幸福,我们建立很封闭的社区,这个社区里有一切美好的东西,社区的人是不需要跟外面的人接触的,社区的人就在从上古时代营造的一些愿景,假装幸福的这样一些东西。    

第二是现实主义,不能再通过原来的方式,一定要去分析它为什么会这样,产生它的愿意是什么,我们也愿意通过这些方式解决问题。我们当时做了关联性设计,它大概的逻辑就是我们把前面的庭院形式,把不同等级的居住模式,原始共享的庭院尺寸这么小,然后逐渐放大再放大,我们去掉了中间的庭院空间,这个空间形式讲述的是人和人之间的关系,是社会的反应,并不真正需要有这么大,这个庭院拆借成一个个流线,试着发挥,但不是以庭院的形式出现。我的庭院是空间中的象征,并没有真正存在这个庭院空间,庭院被空间流线所取代,用这样一种方式避免简单的把庭院植入进入。

我们曾经做过一个香港中文大学的投标,采用中国庭院的方式,提出了不同的庭院,不是空间形态,而是作为一个关系是什么样子,提出了相交的概念,最后由不同尺度组成的校区的规划。谢谢大家。

吴超:岂止于高——三例有趣的超高层建筑空间

我今天带来的是几个关于超高层的内部空间的例子,超高层建筑是这个城市里面竖向尺度特征最明显的建筑类型,也往往受到公众的关注,深圳市跟超高层比较有怨,很多人知道深圳市,就是听说“深圳速度”这个词,这个词一直延用到今天,最早在国贸的时候“三天一层楼”这样传出来的        超高层不仅是在业界,或者是从开发的角度需要,其实我觉得从公众的层面大家也很喜欢高楼,我们可以看到网络上有很多自发的论坛这反应了公众对于超高层建设的参与度,不仅是中国,包括外国,除了城市建超高层,乡村也建超高层,华西村的例子,一度成为一个笑话,但是我觉得这种现象不一定是中国的农村才有,最近我看到瑞士在瓦尔斯也要建一栋超高层。

超高层建筑蓬勃发展的同时我们业界围绕超高层有很多的争议,以我自己的亲身经历,争议主要是三个:

第一个是效率,超高层的诞生本身就是效率追求的结果,大家觉得普通的房子在用地效率上已经不能够满足我们的需求,所以我们把这个高度提高,但是随着这个房子高度的提高,它的使用效率反而是下降的,所以超高层诞生这一百多年来所有的建筑师、工程师都是千方百计提高它的效率,超高层的效率分两个,一个是平面效率、一个是竖向效率,我觉得超高层的效率没有很明显的提升,除非将来有划时代的科技的发展,我们知道超高层的出现就是因为电梯的诞生,未来如果有跨越性的科技发展效率可能会提高。实践当中250米到300米的超高层平面效率只能到67%-75%之间,75%的很少,一般70%,不是很高的效率。 第二个是关于环境心理,超高层出于成本、经济以及安全性的考虑通常是比较封闭的,这么长的时间待在一个封闭的环境里面,给人的感觉也不是很好,虽然现在的科技已经让室内的环境各种指标达到人类的需求,但是这种心理的感受是没有办法克服的。所以现在的超高层有一些人研究怎么样在超高层里面有一些缓解心理焦虑的方式。 第三个,超高层也是一个形象的比喻,是一个贵家千金,很难养,它的能耗以及维护费用都是非常惊人的数字。超高层因为它的量非常大,消耗也是非常大,大家也是在想办法怎么让超高层的消耗降下来,降到大家接受的范围。 总的来讲,围绕超高层大家在效率、环境心理以及维护上花了很多精力。 我今天带来的三个例子差不多是在这三个方面有一点点启发意义,这三个项目都是我们和境外公司合作的项目,也都在深圳。第一个是深交所,深交所这个楼很大,最引人注目的是这个平台。这栋楼给我印象最深刻的或者最容易打动我的还是当年钢结构这种状态就是从尺度感来讲它的震撼程度,今天它已经装修完了投入使用了,再走进去这种震撼感至少打了六折,比如这个地方的空间当年是这样。

这样的空间展现在面前是纯粹的钢结构,而且结合到整个空间是完全悬挑在空中的,这个楼板底下是空的,这样一种震撼,今天再走到这里找不到这种感觉了。 举一个例子说明深交所抬升裙楼的尺度,当年做方案的时候跟OMA讨论要不要在中间设天桥,以及跟业主讨论。这个楼是有尺度的,160米乘以100米,很多人对这个概念不是很清楚,我们做了一张分析图,就是它能摆十架波音737,这下领导们就明白了。

我们做了另外一张图是从电梯里出来以后走到最远的办公室是152米,正常人大概需要走3分钟。设了天桥以后缩短为87。

在这么大的平面里面除了抬升裙楼本身外观上的股市上升驱动平台上升以外,还解决了另外一个问题按照建楼的时候深交所规定一层已经可以把所有的员工都解决完毕。这样带来非常大的好处,平常上班在部门之间进行交流的时候他们不用坐电梯,走过去就可以了,比如说两个部门开一个临时会议,都是在一个平面完成。如果把抬升裙楼所有走廊涂上颜色,可以看到它几乎像一个小型的街区,设计比较巧妙的地方是在160米×100米里面所有的办公室都是自然采光的。除了这两个大的天井以外还有四个小的绿化天井,从城市的角度是一环、二环,在所有环之间添加联系。整个平面是上下和左右对称,如果把局部放大会发现这里面有管理层的办公、员工的办公,同时在办公区之间还会放置一些会议,在所有办公区的空隙里设置很多休息的空间,这些休息空间是全部对外的有自然采光的,甚至包括跨着楼梯直接走到大的空中花园,在这么大的平面里同时解决了效率问题、解决了人的心理感受问题,在这个地方办公应该说感受非常好。

第二个是在深交所旁边的南方博时基金大厦。这个楼比较大的特点是在传统的封闭的玻璃盒子中间增加了汉堡包式的夹层,这个夹层都是花园层,和普通的写字楼没有太大区别,花园层是由办公室和各种各样的挑的阳台、类天井组成了立体的花园。在超高层里做这种花园代价比在平地上或多层里高得多深圳是有台风的,地面风速五米的时候,一百米高空可以达到十五米,高空种植绿化的难度可以说非常高。。第二,在政策层面消耗也很大,深圳市的阳台面积是有规定的,不能大于12平米,它这里每个阳台都超过了12平米,最后说没问题,就把计容面积种树做花园,这才是真正的土豪,把计容面积来做绿化,将来他们的办公室就是这种感觉,刚才讲到的庭院,空中会有小庭院做绿化。 

最后再说一个大厦。这个楼比较大的特点,从外观上看是竖线条的变化,立意是掀开窗帘的一角来看这个城市,建成以后应该是比较亮眼的房子。

今天我们讲的是它的内部的空间,这是目前它的施工照片,它的楼板是锯齿形的,这个是比较少见的,这个楼的朝向是朝东西的,这边是会展中心,那边是香港,东西向就会有一个问题,而且它的业主是深能源集团,能源集团建一栋楼如果耗能大从哪个方面都说不过去,建筑师在这方面动了很多脑筋,直接把窗帘的原理运用到幕墙上面,这个锯齿形的有一半是实的,有一半是透明的,根据不同的角度,比方说在朝西的面,西南面是实际,西北面采用通透的玻璃等等,比如说东面把东南打开、东北封上,通过这种方式让整个幕墙起到窗帘的作用,这是这个楼的剖面,基本整个锯齿状是一圈,南北层短,东西很长,这个建筑的耗能非常厉害,而且深圳的东晒和西晒非常厉害,这也是我们经常提到的叫做低技的节能方法,不是靠技术节能、投资节能,而是靠设计本身利用的一个基本的设计原理。 比较有意思的一个细节,这种锯齿形的符号被用到了每一块铝板,把铝板的每一个小块放大,未来楼建成以后即使离这个房子很近也能看到这个楼由一个非常小的锯齿到非常大的锯齿,是一个锯齿形的大楼。这是我们的一个核算结果。

如果是普通的玻璃幕墙,我们可以看到四周的能耗很厉害,一年下来接受日照辐射强度的图(见PPT),深圳的北面受到的日照辐射也是很强的,通过我们这种方式可以看到基本降了三个档,效果还是非常明显的。它同时也得到了非常与众不同的室内效果,顺着玻璃的这一面看过去非常通透,反过来看又是像竖向的百叶一样一片一片的,这是样板房的效果图。在一些角度看到像实墙,反过来一个角度像窗帘一样展开,整个空间效果是以一种非常优雅的方式实现让整个大楼的能耗降低了一个数量级。这是我今天的分享。

林丹:从尺度到尺度化的转型及其实践表达

首先非常高兴有这个机会跟大家分享一下这个主题,尺度这个概念在日常生活当中随处可见今天我想跟大家探讨一下到底尺度是什么。 从人文地理学的角度来说对尺度是做过一定的定义,定义为一种表征的层次,听起来是挺悬的概念,我们试图从尺度的分类做解读,有很多学者是从本体论的视角把尺度分成了不同的类别。

首先是客观空间的尺度概念,然后是基于社会建构的尺度概念,与客观的空间尺度概念最紧密的一个概念就是地理空间的尺度,地理空间尺度强调的是尺度本身跟空间是客观的一一对应的关系。在这样的基础上面我们看在地理信息系统中还有对于空间的分析尺度,这个分析尺度在整个研究当中是非常关键的要素,也是一个研究的核心,除了尺度效应的探讨之外还有对于地理空间数据处理当中会涉及到的尺度的问题,甚至对于多尺度的数据空间的挖掘。 除了基于客观的层面对尺度进行的认知之外,还有就是抽象的分析尺度的概念,他们觉得这种假设前提似乎是有问题的,在他们看来尺度更多的是一个社会空间的载体,是跟人的社会活动、人的主观感知也就是刚才说的人的心理的尺度,甚至是话语权等等这些要素。社会建构的尺度实际上也包含两个不一样的认识的方向,一种是把社会建构的尺度也就是社会建构的关系看作一种自下而上的等级化的模型。

第二是从水平面的,消磨掉这些垂直关系的水平间的网络尺度的关系。在等级化的尺度概念当中,首先是有三级化的尺度概念,就是刚才说的从地方到国家到全球,这种尺度概念的提出是基于原来我们在地理学当中对核心跟边缘理论的认知之后,重新基于政治经济学的视角把它拉起来,从垂直关系上对它进行抽象,这个是三级化的等级化的尺度概念,随后的一些学者进一步把个体、家庭和社区以及地方四个等级加入到了三级化的等级尺度概念当中,进一步延伸为七级的等级制度概念。 当我们重新认识尺度把它不再看作是一个物质空间的概念,而是跟社会建构相关联的这样一个理念的话,我们就会发现尺度这个名词就变成了我在题目当中所提到的“尺度化”这样一个过程。 在这样一个过程当中它的背景是所有的政治活动,而它的整个过程本身我们可以用尺度政治这样的概念进行一个解读。在尺度政治的概念当中有一个非常关键的基本逻辑,这个逻辑就是说我们可以通过尺度这个看不见摸不着的分析尺度也好、工具也好,把它作为权利博弈的运作的载体,通过它的策略性的运用来谋求自身主体的利益,改变它现在有的权利尺度的格局,在这个过程当中实现尺度化,通过尺度的跃迁、尺度的模糊来实现尺度化的过程。

尺度化的过程当中刚刚说包括尺度跃迁、尺度的模糊和尺度的重叠过程。我们重点看一下尺度的跃迁的概念,这在尺度化的过程当中是很关键的要素,为了理解这个要素,我们先看一下依赖空间跟互动空间这样一个组织体系。

所谓尺度跃迁是指为了能够保障依赖空间,就比如说我们地方这一块的相关的利益,我要通过刚才所说的上一层级的国家层级或世界层级的互动跟联动保护现在地方层面的依赖空间,通过这种方式尺度就出现了跳跃跟跨越和突破。 我们关心的问题是在这个尺度化过程当中一些具体的工具跟手段是什么。

在整个尺度化的过程当中有两种具体类型的工具跟手段,第一种是自下而上的再尺度化跟尺度的突破;第二种是基于这个结构化要素。这张图给大家展示的是一个关于自下而上我们怎么样实现再尺度化以及尺度突破,这里画了一个流浪者,这是关于纽约的流浪者他们怎么样改变自己的尺度权利空间的过程,因为流浪者他们在一个城市和一个区域的空间范围是被国家和地方政府所限定的,他们所采取的博弈方式就是把超市外面的手推车做了一定的改进,然后成为了他们居住跟他们的交通工具,原来如果没有手推车的话他们的交通范围是限定在一定的尺度范围内的,但是有了这个东西之后就直接突破了国家政府对它的制约,创造了它自己的权利空间,这个是自下而上进行直接尺度突破的方式。还有间接的尺度突破的方式,有一些机构和主体通过这个媒体和互联网、社会关系网络进行间接的尺度突破,从而创造它自己的尺度的空间。 这是基于个体进行的尺度再创造。还有一种是基于结构性要素,就是从政府层面它是自上而下进行再尺度化和再管制政策的,这个地方它的核心就是国家的权利分配到它的上级层面    综合上面的理解,把尺度政策、尺度政治也就是尺度化的过程模拟成这样的模型,模型的核心是基于地理空间的一些资源,它是不可动的,围绕这些资源有不同的行为者跟相关组织机构进行介入,这样的介入实际上是既有关系网络就是水平的尺度化之间的互动,也有垂直的三级或者是七级尺度化之间的互动,通过这种方式实现政策的介入。 在接下来的PPT当中跟大家分享我们基于对尺度的理解,给大家讲述两个关于尺度化的故事,就是对于尺度化可能产生的视角的变迁引发的思考。一个是基于城市层面的,地方的管制是作为再尺度化的过程,还有是基于城市内部空间在改造的过程中怎么利用尺度的社会化建构这样一个理解来进行突破。 首先看城市增长管理的尺度政治,如果我们用社会建构化的尺度来理解的话,这种基于核心边缘的城市体系就会转化为在资本运作背景下面的网络化的城市的体系构成,这意味着什么呢?就意味着每一个城市在新的背景下面乐观都有机会重新寻找它的定位,这样一个认知就对我们政府的介入,政府在对城市进行增长管理时候的介入提供了契机。

像深圳市所展示出来的就是利用这种尺度重构的方式对深圳的城市增长做了管理。我们说深圳的第一次尺度重构是出现在建立特区的阶段。在发展了二十多年之后,深圳市政府又进行了第二次的尺度重构,帮助深圳度过了第二次面临的城市的竞争。当中央政府的政策不再向深圳倾斜,早期的优势被抵消之后,深圳面临着区域范围甚至全球范围内都面临的转型需求,这时候深圳市政府利用了一系列高速路的政策对深圳市进行了第二次尺度重构,这次尺度重构就是把早期劳动密集型产业向知识密集型、技术密集型、文化密集型、经济进行了转型,通过政策的引导实现了尺度重构以及城市的重新定位。我们认为目前深圳实际上在经历第三次尺度重构,第三次尺度重构我们可以把它概念化为生态国家重构的过程。第二个关于尺度化的故事是基于城市空间内部层面上的。这是前两年做的城市内部街区的设计性的研究,这是武汉的汉正街,它早期的时候是通过很著名的商品交易小镇,在城市变更过程当中它的尺度原来是基于商品交易的尺度,逐渐被商品跟居住混杂的活动方式所解构,形成非常恶劣的条件跟状态。当时我们做这个研究的时候面临最大的挑战就是我们该怎么样对这个地方进行一定的政策或设计手段的介入改变它现在的困境。

在这个过程当中社会化建构的尺度为我们提供了比较好的切入跟思考的角度。当时我们研究整个空间的时候不再把它当做物质建构的空间,而是把它理解为社会建构的空间,对于它的街区的租金的调研,我们找到了租金的最低点,这个最低点以及这个界限本身就是现状层面上整个区域范围、整个地块范围内的价值尺度的格局。所以我们的思考就是利用这个尺度的分界点引入相关的结构要素,来打破,然后模糊掉它的价值尺度的边界,重新对它进行再尺度化。所以我们采用的方式是引入了功能墙的建构试图做到这样的工作。

这个功能墙有一些相应的活动空间,插入的地方就是我们在调研过程当中所看到的价值的边界跟最低点,然后我们用这个墙的介入给他的一个新的尺度的分布。除了价值的重新再尺度化之外,我们实际上也从时间的尺度跟空间的尺度的相互转换当中,为当地的居民特别是这些行动不便所创造的捷径空间,从而也是在时空的尺度概念当中对它重新进行了尺度化,通过这种方式给当地的这些老人跟孩子们创造一个不一样的空间的结果。

章牧:人本理性的城市阅读——以深圳为例

今天我讲的题目很大,说到人本城市、人本建筑,我今天讲的是“人本理性的城市阅读--以深圳为例”。这是我回国以后十几年在深圳的一些总结,可能有些不妥。其实我们谈了很多,中国现在一个最大的问题是没有科学理性的工具研究,各个数据统计是没有口径的,没有一个理论平台,今天大家谈的很High,最后各谈各的。 我们先谈实际的,首先谈三个案例,中信城市广场、万象城及KK MALL,这三个位置大家都很清楚。从传统规划背景来讲这三个是有可比性的,因为他们先后的时间和区位,跟深南大道的区位关系,这三个是极大的不一样,用空间具法的模型做这样一个统计的时候。为什么?作为城市的管理者和城市的开发者必然是一个重要的决策问题,是不是因为某种原因造成了这三个的不一样,至于小圈和大圈是空间的理论的一个主张,实际上也可以套用有机体来讲,一个良性的城市或者一个可持续的成长的城市应该像一个有机体一样,应该有不同的生物体的级别,从小往上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个体,如果我们认为这是一个有机体的话,它必须有不同的次一级的结构和再次一级的结构,这些小结构和大结构就像生物体一样,各级系统和层层搭建关系必须是畅通的而且合理有效的。我们拿的是一个结构图,最小的一级结构的时候是五个地方。再大一些结构的时候有三个圈,这三个圈层再形成一个整体的时候,我们看到万象城是在非常关键的一个节点上,传统的蔡屋围包括荔枝公园北和西南向的南华路和人民南以东包括以东门中路为轴的实际上已经建构在市民的或使用者的认知地图里的三个成形区域的中间地带。KK MALL虽然相差可能不超过一公里,但是它的中庭的商业流量与它跟城市的关系比万象城逊色很多,可以想象中信是会更差。万象城和KK MALL做比较的话,万象城的主街和KK MALL的比值相差2倍。中信城市广场的主街,基本上没有流量,红色线按道路等级来分,我们凭直觉自然认知,中庭的流量是大背景,市政府是流量的沙漠,没有人没事会在那里逛,深南路断开了南北的关系,这个是到了中信的塔楼截止了,并没有带过去。 这是万象城,我们选的这三张图片,很重要的流量,是穿过深南路连接南北的三大扶梯。实际上它是目前可以说唯一的打破了深南大道隔离的一条联系的走廊,而不只是一条隧道,它很好的承接了蔡屋围包括地王这样一个成熟的流量区域,通过这样一个东西起到了这样的作用。一样有数据支撑,假设断开其中的某一条街它的流量立即衰减    我想补充,为什么说这些东西呢?刚才这个模型最基本的就是人的视线,我们说认知的区块、城市的区域,没有算其它的因素,整个区域人公共开放空间的人的视线的足够关系。不用看人多人少,只要到这个中庭看人数和步行的速度就知道,从嘉宾路很快速的穿过深南路,两边的流量都在这儿了。 KK MALL就是介乎两者之间,它是一个内部流量的聚散地,并没有搭配到全市的关系。实际上成功的万象城就是从量变通过快速的引渠把城市的流量搭接起来。    

第二个问题,说到深圳必然要谈的标志性的东西,拿一张最简单的图反应深圳的空间格局应该是这样子的自然或者不自然,主动或者不主动的建设,是一个低地,是山跟河之间形成的空间,80年代我们的前辈给我们做了一些绿带。一个城市的自然特征是深深的,只是我们习惯了,拿这个图跟中国其它的城市,只有在深圳有。 具体来讲就像音乐节拍一样,从强到弱,有一些你可以讲有规律,是有一个节奏关系,就是我们说的深圳的特点,就是深圳的精神。为什么说人本理性,刚才说的空间具法,空间具法也是人本理性,它是理性的工具,不是工具理性,不是纯粹的规划有功能,而是以人的感受,这是国际的理论界已经发展到这一点,我们这么多人,几百万人,人的感觉最后能不能有规律寻,通过我们现在的技术调整发现找到规律。到了今天这样一个理论的时代的背景。 深圳的文化很简单,深圳的文化为什么跟国内的老城市比单薄了呢,因为我们的建造逻辑单薄了城中村是有文化的,我们的城中村跟全国任何一个城中村不一样,我们城中村毋庸置疑是这个城市中的贡献最高的,而且城中村跟产业园,或者政府很自豪的说华强北、车公庙,这些政府并没有想象会有这么高的回报。  

深圳是以车为本的城市,90年代初过来实习的时候很骄傲,这个城市看不到自行车,那时候我们也觉得很骄傲。现在回过头来讲这个城市确实以车为本,到今天来讲这个并不是完全的低端,有大量的控制性的机动车道,这是资源,我们现在有技术可以很好的运用,我们可以展开谈。现在内地解决私家车带来的冲击的时候变得非常难,要扩,我们的条件是老早就有消防车道,现在走出去规划大厦也一样的,两个楼挨的很近中间一个隔离栏。 万物最后都是同一个道理,从城市来讲有机生长与等级安排的互动,这个是在工具理性之前,工具理性规划之后在城市意像、新都市主义、空间句法、城市拼贴。建筑也是一样,一路走来像一左一右,古典跟文艺复兴,文艺复兴跟新古典,现代主义跟后现代,我们不是一路狂奔不知道方向,这是多年来的一个理解。人本理性从理论背景来讲以后现代主义为主要依托背景,但它实际上也就结构主义,结构主义现在还没有完全定形,还是属于自己在找方向的发展状态。这个是伦敦城市发展史的十大原则,我觉得是有相通性的,城市需要复杂,建筑需要简单。我们现在正好相反。复杂性是因为有多远的需求,城市自组织的无时无处不在。还有就是建筑需要灵活和艺术。十大原则我觉得最重要的是三个,稳固的城市构架。二是空间的重要性大于建筑,这有挑战,我们现在才认识到刚才说的空间是有自主权的,从来不是一个附属品。三是简单元素也可以构建复杂空间。我今天就谈到这儿。

文章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