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01.29
12697人阅读
2012年12月21日,由深圳市规划和国土资源委员会 城市设计处主办、深圳市城市设计促进中心承办的“趣城·深圳城市设计地图”媒体发布会在华侨城创意园的旧天堂书店举行。
当天邀请了包括晶报、南方都市报、深圳商报、香港商报、深圳晚报、深圳特区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华夏之声、0755消费周刊、深圳22度社区 等媒体,以及深圳市规划国土委 城市设计处处长:张宇星;深圳市公共艺术中心 及 深圳市城市设计促进中心主任:黄伟文;深圳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院长:饶小军;深圳市勘察设计行业协会秘书长:李良胜;华森建筑与工程设计顾问有限公司总建筑师:王晓东;《世界建筑导报》编辑总监:杨阡;都市实践建筑事务所研究部总监:林达;局内设计创建人:张之杨;杰赫建筑创办人:张健蘅;香港建筑中心总监/elseesign事务所建筑师:冯国安;山河水团队创建人兼创意总监:黑一烊;朗图品牌整合传播总裁及深圳建筑联盟理事:冯志峰;黄扬设计创办人:黄扬;海天出版社副社长:于冬风;香港建筑科学出版社编辑主任:黄夏炎;南山商业文化中心区管理委员会办公室:黄主任、尹然;旅德艺术家:滕斐 等到场。
深圳市城市设计促进中心总监王星晨(致辞):本次活动的主办单位是深圳市规土委城市设计处,承办单位是深圳市城市设计促进中心。
项目工作人员方嘉(项目介绍):这是地图第一版,包括在内容选择和编辑排版上有很多不足。以下会用“趣城”、“深圳”、“城市”、“设计”、“地图”六个词汇来延伸介绍我们的项目。
趣城在哪里?哪些城市算趣城?深圳算不算是一座趣城?如果是,我们是否缺乏发现的眼光,如果不是,能通过什么手段让它更有趣?深圳真的是变成设计之都了吗?
深圳拥有的资源?我个人理解的有趣好玩的城市空间和文化生活。深圳拥有世界上都罕见的富有活力的人群。南山是深圳最重要的城区,高教资源最集中的区域,也是深圳的历史之根,是城市历史的发源地,还有深圳湾公园自然资源;福田区拥有大量的地标性建筑、文化中心等,同时福田也是宗教场所集中的区域。罗湖区是半城山林半城城,另外罗湖也有涂鸦墙,是全国最长的涂鸦墙之一。盐田区是山海资源很丰富的区域,有大小梅沙、东部华侨城等新的观景去处。宝安区是广府文化最集中的区域,还有创意文化中心。光明新区是原生态的地区,主要是呈现自然风光的场景。龙华很多历史资源都集中在观澜,有古德宗祠,龙岗区是深圳典型的客家文化区域,创意文化也很出名,很多大企业的总部也在龙岗。另外它的大型公共设施也在龙岗。坪山的客家文化业很集中,革命历史遗迹也很丰富。大鹏的山海资源是无敌的,历史文脉也很难丰富。
城市需要我们关注什么?对人性空间的考虑,提高市民的生活品质,公共空间的环境质量,城市记忆。华侨城是深圳有代表的区域,体现的是高品质生活。东门有全中国第一家麦当劳,也代表深圳近现代的发展。南山婚礼堂是反映公众生活和参与的建筑。
地图里面包含设计,设计能改变什么?比如规划大厦最有特点的是是入口的处理,它没有政府标志性的大台阶,很有突破性;万科中心是底层的架空。
最终在地图上呈现的东西?六个分类,从不同的方面体现公共开放空间的形态。地图的创新有3点:第一份以广义城市设计为主题的专项设计。第二份是以手绘方式。第三点是小的分区反映深圳的特色风貌区;有蛇口、中心区等。 这个地图接下来的衍生,不只是纸质地图,第二版希望能做到真正的公众参与,我们希望能通过网络投票等方式决定。可以在专业指导上能成立一个专家组。在信息系统化可以制作更多的专题地图,比如美食地图;拥有更清晰的检索分类系统,同时希望在网络上有更多的应用可以产生。可以进行导航标注、标签等功能。在手机应用上,也可以扫描二维码。趣城在哪里?只要我们用心去发现,身边处处都是风景,我们能发现深圳更多隐秘好玩的地方。
深圳市规划和国土资源委员会城市设计处处长张宇星:
非常感谢很多媒体记者来参加这个发布会。这个地图是很简单的一张纸,但实际上我们做了大量的工作。为什么做?深圳从一个快速发展的城市到现在,发展的速度在逐渐放缓,深圳的发展在不断的增加包容性和城市魅力,每个人都希望深圳更加美好,更加能适合人民居住。但我们这个城市里面的人很忙碌,因此很多地方其实大家都没去过。如果用一种发现的眼光来看深圳,会发觉这个城市是很美的,大家用这种有趣的眼光看深圳会有很多有意思的地方。 在这个过程中,需要每一个方面去努力,我们城市设计希望能挖掘更多更美的地方,创造更多有趣的地方。我们地图分成6个部分,有一些很抽象的概括,也有很多地方值得挖掘,希望今天到场的媒体能帮忙宣传,深圳不是一个枯燥的城市,也有很多有趣的地方,美丽深圳需要我们去发现。
陈秀贞:关于第一个问题,点击率我们还没有做过统计,但是微薄的转发是300次;地图的标注点有461个。关于第二个问题,发行渠道我们已经到达了一级批发商,到零售商的时间我现在还无法估计,但是应该到本月底能在各个报亭买到这份地图。
方嘉:我们之前有做个详细的选用标准。简单来说有如下几点:第一点是非商业性,我们基本没有标准商场、酒店、酒吧等场所。第二点是非日常生活性,我们没有选取住宅区、写字楼、工厂等场所。第三点就是公众性,我们希望这六大分类更多体现的是公共空间。第四点就是历史意义和价值,以及城市地标级别的建筑。
陈秀贞:这个价格是根据同类型、同尺寸的地图市场价格来订的售价。 王星晨:我们这份地图的印刷费用和我们通过发售渠道给出的费用是持平的,甚至是部分亏损的。政府在这份研究成果的投入是完全免费的,但在物料方面会有些成本,这个地图的售价是覆盖每张地图的制作成本,但我们的研究成果是政府来投入,是完全公益的。
方嘉:遗憾的地方,就是这版地图是纯粹的纸质的地图,我们希望在以后更新的版本中能加入更多公众互动的元素。譬如:加入公众投票;增加手机应用软件等。我们都希望在以后都能尝试。 徐文:可能很多原关内的很多地点都是在CBD。我们在做这份地图的时候,确实发现很多有意义或者有趣的地点的分别不是很均匀,在关内确实比较集中,而关外一些比较有历史价值的地方也不在一些工业发达的地区。另外,我们在标注这些地方时,基本上都是选取的能向公众开放的活动空间,比如说华侨城,OCT,你来这些地方可以不用消费,去感受这些公共空间也不会收取任何费用,我觉得有时间来这边感受一下也是可以的。像关外这些地方,大家周末踏青的时候也可以过去。这相当于给市民一个选择,凭大家的兴趣爱好。 另外关于费用的问题,我们希望这份地图能形成周期性的、可持续的出版,可持续性就包括经济的可持续性,因此也必须保证出版所需的基本的人工费用、出版号等有一个稳定的来源,也能保证以后在出版的时候,不需要政府不停的作出财政补贴,因此收取的费用也是希望老百姓在享用地图这份研究成果的时候,也能为地图作出一些贡献,使地图出版可以长久的进行下去,也是一个良性的循环。
张宇星:现在我们还没有考虑那么多,希望先发行第一版,根据市民对第一版的反应来考虑接下来的做法。如果市民觉得这个地图很有价值、对城市很有意义,希望我们继续编制,我们就还会继续做这个工作,因为这是个公益性的工作,我们也希望将这个工作变成长期性的,这个地图上只有461个地点,但实际上远远不止这么多,我们希望能一直进行这个记录工作,我们的工作人员从初选的2000多个地点,到现在的461个地点,其中的工作量很大,如果每年都进行铺开再筛选,会耗费很多人力。但最终还是根据公众的反应来开展接下来的工作。
张宇星:这是一个系列。在地图发布会之前,我们在考虑另外一个会议,叫趣城深圳建筑导览,这是一本书,我们希望能在2013年底完成,这本书会比地图的内容更丰富,侧重点是在记录深圳有意思的建筑,现在已经着手做这件事情了。另外还有一个工作是趣城美丽都市计划,现在国家也提出了美丽中国,我们去年也提出了美丽深圳,这个计划实际上是实施性的,为深圳创造一些有意思、有特点的场所。我们也提了很多构想,但需要投资和实施的路径,最后将所有的内容整合起来。最后一项是叫趣城都市田野调查,这项工作还没有开展,我们的想法就是希望将深圳这个城市里面发生的跟城市有关的事件记录下来,这些事件和活动都是跟空间发生关系的,我们希望通过田野调查将这些事件挖掘出来,为这个城市增加内涵。
张宇星:现在我们的地图已经可以在网上下载高精度的版本。我们也希望媒体能够广泛宣传,让更多的人知道这个下载渠道,如果下载的越多,也说明地图的需求大。但是我们还未开发手机版,只是有这个构想,需要根据大家对网络版和纸质版地图的反应。
《趣城•深圳城市设计地图》网络版已经上线啦~ 戳导航栏上的“深圳城市地图”,或者:https://www.szdesigncenter.org/city_buildings 即可访问~
2012年12月21日,由深圳市规划和国土资源委员会 城市设计处主办、深圳市城市设计促进中心承办的“趣城·深圳城市设计地图”媒体发布会在华侨城创意园的旧天堂书店举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