户型标准化,目标是像造汽车一样造房子

2017-07-14

规划大厦818

7796 人阅读

摘要:

以人为本的户型设计绝对不是从建筑开始的。

活动回顾

酷茶现场

■■■

酷茶会的开始,陈元安简要说明了黄奇帆楼市论中的十个失衡和五个长效机制。他认为黄奇帆的观点可以解决国内大部分城市的楼市问题,但是无法解决深圳的,最核心的原因是人口密度。

他结合人口密度的概念(每平方公里单位面积上的人口数)比较国内外城市。如东京人口密度1.6(3600万人/2155平方公里),超过了警戒线1,新加坡人口密度0.85(600万人/714平方公里),上海人口密度0.5(3000万人/6000平方公里),广州人口密度0.4(3500万人/7400平方公里)。

目前深圳具体的人口数据未知,保守估计有2500万人,面积1997平方公里的深圳的人口警戒线已经超过1。如果五年之后增长到3000万人,深圳的人口密度就像东京一样紧张了。深圳要怎么应对呢?陈元安提出了几个对策:一,高效利用容积率资源;二,控制人口,毫无节制地引进人才反而形成高房价;三,改变户型,提高小户型的占比。

深圳要提高小户型的比例吗?现场有听众补充,讨论户型时要考虑到住宅分为两种,一类是政府给中低收入者提供的保障型住宅,一类是开发商的商品房,不能将这两者混在一起考虑。但是,不管是哪一类住宅,如何在小户型中住得舒适、整洁、不拥挤?来看看家协的办法。

18㎡极小户型,视频来源:关永康

在18㎡中拥有干湿分离的洗手间,容纳36双鞋的鞋柜,超大容量的榻榻米,1.6米×2.4米的大衣柜,2米×2米的大床。为什么可以达成这样的设计?

关院长先举了三个例子:

第一,欧洲所有的建筑完成之后高度距离地面不超过2.7米,同样,日本所有的建筑层高不会超过2.4米。因为欧洲制造家居的板材是七九尺,而日本的是四八尺。无论做的是衣柜、橱柜,一张板立起来的高度刚好到天花板,不需要再做切割,这是工业化体系的延展。

第二,二十年前日本就规定所有建筑物以完成面定位法计算(中国以轴线定位法计算),建筑的两堵墙之间的距离必须是150的倍数,各类规格的榻榻米都可以在任何超市买到,所以日本没有定制榻榻米的行业。

第三,如果把洗手间的长度、宽度跟高度任何一个维度的变化称之为一个全新的规格,全中国至少有超过几十万个洗手间。但在日本只有七种规格的整体卫浴尺寸,这说明了日本户型的标准化。
这三个例子说明这些国家建造住宅时采用逆推,而不是顺推的方式。它的部件非常标准,物品和建材的模数都提前植入。把家具的功能以及外表两个部分切割开,通过更换不同的地面、墙面、顶面来实现个性化,但是统一其功能的共性。比如说一个柜子,柜体是功能,装饰面是外表,柜体跟装饰面之间其实没有绝对的关系。
住宅市场的趋势及痛点,图片来源:关永康

以家协优化万科商品房的方法为例,他们将所有的模数都控制为150的倍数,外墙全部采用300的倍数。这样一来,一根6米长的铝合金可以用完,所有户型的洗手间和厨房都可以使用300×300的瓷砖满铺,不需要切砖、磨边。这种提前植入模数的方式不仅让万科的精装标准C标从850元降到720元,有效地节约时间和控制成本,也减少了资源的浪费。

有调查显示,每装修一套毛坯房倒出来的烂瓷砖、水泥砂浆、铝合金等加在一起至少有两吨重。瓷砖损耗、板材损耗、大量的灰尘,如果要系统解决这种问题就应采取集成设计——集合部品、室内和建筑设计。而在中国,这三个领域各司其职、各自为政。精装房不能拆改的特点可以减少浪费,但精装房的户型设计难度远高于毛坯房,需要逻辑推演出户型。关永康认为:“以人为本的户型设计绝对不是从建筑开始的”。于是,他们从消费者的生活模式出发,统计生活用品,研究什么家具真正适配,根据不同的功能设计不同的空间,再用动线规划,形成户型。

户型设计的科学流程,图片来源:关永康

关永康认为,现在的户型设计都是从外到内的,没有考虑到内嵌。对比中国和日本的固装收纳部品:日本的做法是把这个柜子嵌进墙里,做完之后墙面和柜面是平的;而传统的中国收纳就是在一堵墙上做一个柜子。轴线定位法导致了尺寸是随机的,完成面是随机的,于是建筑装修都是随机的,产生大量不规范的户型空间,于是消费者的需求点都在家具行业爆发了,出现了定制家具。

右图黄色部分为收纳位置,图片来源:关永康

为了体现如何由内向外做设计,关永康设计了一个儿童房。

一个儿童房需要一张1.2米×2.1米的床,一个0.6米×1.2米的杂物柜,一张0.6米×1.2米的书桌,两个1.2米的挂柜,一个0.9米×2.4米的衣柜。决定好这些家具的摆放位置之后,在床边开一个窗户,衣柜边开一个门,就是一个功能最齐全且空间最集约的儿童房,尺寸符合家具界最精致的开窗方法,并且刚好是3米×2.7米的净空完成面积。这种配套的产品符合大规模工业化生产,而且品质好、成本低。这就成为了整个万科系统所有儿童房的标准配置。

家协把这一儿童房在万科的建筑研究中心搭了出来,图片来源:关永康

延续了刚才关永康的模数化,范林才重点分享了建筑标准化的数学原理,从数学的角度去思考工业化建筑的问题。范林才说:“我们谈论标准化的时候到柯布西耶就停了,但我发现还没到头,还要到数学、几何那里去找。”

其实国家在《建筑模数协调统一标准》里已经有了规范,基本模数的数值为100mm,整个建筑物和建筑组合件的模数化尺寸,应是基本模数的倍数。对导出模数应分为扩大模数和分模数也有相应的规定。而问题在于100mm是公制单位,而四八尺是英制单位,并且是12进制,与我国建筑、装饰、家具等的设计中的公制标准矛盾,每块板材切割后的浪费就成为必然。

全面系统的标准化设计和建造体系,图片来源:范林才

范林才认为,建筑标准化、模数化的基础其实是一系列的数学原理。首先是度量衡,它是相对固定的构架,但度量衡的量值却常处于变化之中,还衍生出多种多样的单位。范林才介绍了地砖、木地板、玻璃等建筑用材的尺寸,除了地砖有国家标准以外,其他建筑用材的标准都“惨不忍睹”。如木地板,所有板材和加工的机床都是国外进口的,和国内的标准不同。而度量衡和进制这些基础的问题没有解决,就很难做到关永康提出的“模数化”。

有什么转变的方式呢?范林才认为关永康他们把部品、部件模块化是一种方式,另外,编码化也很重要。比方说, 某一块地砖坏了,只需要知道型号就可以买回同样的地砖。除此之外,还有坐标系、工艺等问题。标准化想达成的目标就是像造汽车一样造房子,同时把材料的利用率提高,把建造的时间缩短。

度量衡的变化,图片来源:范林才

那么建筑师是怎么考虑标准化设计的?曾耀松分享了CSP(中国建筑设计院建筑体系平台)标准化设计。这是一个集合相关产业资源的从策划、设计、制造、施工到维护的全过程的体系平台。曾耀松认为,由国家来标准化所有尺寸是不可能的,因为这是市场化的行为,而CSP是一种“取巧”的方法。

CSP首先考虑这一住宅的使用人群以及使用特点来进行设计。从建筑到内部空间、装修、柜子全是一体设计的,设计完之后用BIM模型输入给厂家,厂家在工厂里面生产,批量生产后送到现场来进行自主安装,干作业施工。这样的做法不仅节省空间,也节省了人工成本。最重要的是,CSP是一个平台,可以实现建筑师、室内设计师、家居设计师跟室内工程师、工厂和现场作业人员的对接。

接下来曾耀松分享了CSP的具体技术标准。创新之处有摒弃传统的剪力墙结构,使结构与内填充分离,在平面和剖面上均使用S形墙体,用空间错动的手法实现柜体部品的灵活布置。可以看到S形墙体不只是在平面上S形的,垂直的S形墙体可以让出更多的空间给储物柜使用。

S形墙体在空间和平面上的使用,图片来源:曾耀松

在结构和机电方面,可视检修不仅可以迅速安装,也方便日后的维修、拆除。CSP主张将电线从结构中分离出来,减少管线预埋,并集中检修;还有成品水供水系统,通过分水器连接到各给水点,形成一个集合的平台。另外,采用小降板系统,解决排水的异味、噪音问题。

在精细化设计方面,强调多功能的复合设计,包括门厅的置物架和电箱,卫生间的干湿分离,餐厨的功能分区,甚至是收纳空间的自由组合。最重要的是,所有的设计均使用BIM进行绘制,所见即所得。

可自由组合的收纳空间,图片来源:曾耀松

其实,曾耀松介绍的CSP标准化设计和关永康介绍的设计创新都来自同样的理念——集合部品、室内和建筑设计,让精装更加标准化等。目前,CSP已经在北方的城市开始推广,18㎡极小户型也在成都落地,并且在2017年深圳时尚家居设计周暨第32届深圳国际家具展上亮相。

酷茶会嘉宾

从左到右为陈元安、关永康、范林才、曾耀松

以上内容为酷茶会现场录音整理,未经发言嘉宾校对。

文章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