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回顾 | 公园的响应式设计

2022-08-02

线上会议

4216 人阅读

活动回顾

《设计与生活》年度策划将以“城市×自然”为主题,将通过城市调研、案例分析、交流活动等形式开展,以城市绿色空间作为话题切入点,构筑规划建筑师、管理机构、市民公众的多角色对话平台,从而推动全链条多环节实践发展。

本期选取成都作为研究对象,与深圳进行对话,通过成都环城生态公园的案例分析,了解成都公园建设思路;在地方面,带领公众参观深圳大沙河生态长廊,还将邀请成都深圳两地设计师展开关于绿色公共空间的营建讨论。

公园的响应式设计主题论坛是【设计与生活24】城市×自然系列活动之一,本次论坛特别邀请了成都深圳两地规划师、设计师、运营方潘越丰、钟南、张毅、潘霞,共同围绕城市的空间特色,讨论设计如何响应。下文为论坛内容回顾,分享给当天未能在场的更多读者。点击文末“阅读原文”,可查看视频回放。


“向海、伴河、连山”——自然的变迁即是城市的变迁

潘越丰   AECOM 景观设计总监

我们把大沙河生态长廊称为时光之河,是想映射一下河道的发展、公园的发展、变迁与升级,让我们看到了深圳从城市化的进程,向再自然化的进程转变,它是深圳未来新的城镇化角度上提出的一种信息。

很早的时候,深圳的定位是想借助香港做制造业和手工业,后来逐渐定位为,要进行全方位的发展。从1996年开始,城市的基本格局,通过山海、自然绿地,城市逐渐形成到2010年的城市格局系统。

深圳总体的山海生态安全格局网络,形成了总体的城市框架。未来,深圳将打造“一脊一带十八廊”的城市开放空间和绿地系统。

大沙河是这个绿地系统当中的一员,现在总建成区域约93.3公顷,全长12.2公里。

从设计之初,我们就想将深圳的变迁与河道的变迁联系起来,我们希望通过河道的设计、生态的修复,再一次带动南山片区新的发展。从1980年以来,深圳的发展速度是非常快的,到2010年的千万人口,在全球已经成为国际发展的奇迹了。改革开放以后,深圳的下一个奇迹应该是什么?

1.0阶段,大家都希望有一辆私家车,以60公里的速度穿越深圳的东西两侧,当时建造绿地系统的主题在于大量修建林荫大道+主题公园群。比如滨海大道、深南大道等有特点的、具有深圳之前代表性的绿地系统。

2.0阶段,大概是1995年到2010年,速度逐渐放慢,从一个主题公园和景观大道,蜕变到滨海绿道+线型绿带群,速度转向为更友好的方式自行车速度放慢到20公里。

3.0阶段,在设计的时候,我们认为2010年到2025年,更多的开放空间应该服务于市民的步行、慢行和休闲,我们希望整个深圳在快速发展的时候,人的身心健康通过慢速修行的方式提升起来,把整个城市的生活品质再一次提升,以行动速度以0.4km/h为设计愿景目标。

我们想打造的是一个共享、开放性的空间,从“速度深圳”转变为“质量深圳”,迈向“共享深圳”。

深圳的绿色空间在逐步被压缩,我们希望每一寸土地通过未来的保护和生长的低干扰设计,也希望人性的空间能够进入保护通廊里,有一定的自然与人之间的互动,整个城市绿色最大化,形成深圳体系下的绿色空间。

回到大沙河本身,我们的研究范围分为三个层次。

大沙河见证了深圳的成长,不同时期扮演着不同的角色,在初期,大沙河本身是采沙航运河,后来由于快速城镇化,大沙河成为一个城市渠道。

大沙河的整治分了四个阶段,引用一下深圳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做的统计。第一个阶段是2009年,防洪阶段时进行了一定层面的水质改善和防洪景观工程,当时对于大沙河河口的建匝挡潮蓄水,增强河道水体交换的功能,同时形成河道水体景观。2009年到2012年,大沙河进行上游综合整治工程,从长岭陂水库到下游中科院桥的2.7公里的地方进行了水治改善。第三阶段,2015年完工了,对主要的截污箱涵工程、堤岸敷绿进行了基本修复。2016年,AECOM中标了大沙河的绿道工程,对大沙河进行了整体重新规划,从历史文化以及城市质感的方面,对大沙河进行了整体打造,2019年全段建成开放,最后形成大型的滨水慢行系统,连接大沙河两岸城市的开发。

©南山区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

基于整个河道周边城市的特征特色,还有未来的发展趋势,大沙河分成了五大特色段,从上游到下游分别是青春段、探索段、庆典段、活力段、思源段。

对于土地利用、公共活动空间提出主要策略,最后通过三个层面,形成了大沙河的总体策略。

从水质上来说,我们对河道本身的水质进行了详细分析,对于未来的蓄水量进行了评估。对于现在水质的挑战还是非常大的,我们也结合周边建设及已有的再生水场,对于河道的补水状况提出了策略。在水安全上,我们希望进行治理,利用南科大上游囚砂区,我们提出河道自然处理囚砂的区域。水安全的整治上,希望通过河道断面的改造,修复原有破损的生态岸线,同时在200年一遇的洪水区,对人类的财产安全和生命安全进行管控。

总述来讲,有三个区域的补水策略,三个阶段的泵水供给,形成了比较好的水质河水景观。

水的洁净策略,结合生态式的处理手段,在西丽再生水厂尾水提升上,建立人工湿地,希望起到展示的作用。在上游区域,也建立了一片人工湿地。下游入河口部分,建立了移动式的应急净化站对水质进行处理。对于整体的可达性,也进行了深入研究,有很多可以改善的桥下空间,沿河可以增设很多河岸节点。基于以上,我们分析了未来的探索活动和使用人群,不同阶段植入不同部分,对周边使用的群体进行了很好的回应。

大沙河在修复原有被破损的生态岸线的时候,着重修复了原有的生态栖息地,希望打造和修复本土一些动植物的栖息环境。

生态水净化区域,同时提供了周边居民可以自然休闲的公园。

室外形成了慢行整车分流的滨河步道,对于自行车和跑步都进行了安全化处理,通过高差、颜色、材质进行区别。
大沙河建成以后,与周边的高尔夫球场形成了整体的景观化打造。

很多鸟类、栖息动物逐渐回归。

河道两边还原到本地的植物品种,让更多的人参与和体会城市野化的乐趣。
下游入河口段,通过活动策划和运营,定期水上会有一些例如龙舟、皮划艇的活动。

我们在设计和规划之初,不希望它仅仅是设计上对于河道有整体的体现,我们更希望它是整体的综合整治,包括城市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都能发挥作用,功能再生,恢复河流生命,这才是恢复城市的生命。

在这里引用深圳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做出的调研成果,非常感谢他们对于大沙河后期建成以后各方面数据的统计和调研。

2014年与2019年建成以后的对比,可以看到步行可达范围的扩大非常明显。©南山区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
从原有的绿地斑块的82提升到99,整体性指数从98.65提升到99.19,各个指数都表明在生态效应上有了质的飞跃。©南山区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

从形象感知上, 2019年和2014年,网络上的搜索词条变得更加丰富,人们的参与度更高。©南山区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

文体休闲服务功能,从原有的黄色斑块,周围带动的区域也在大幅度提升。©南山区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

在生态构建绿地连通性上, 2014年和2019年下方的对比,整体联通性从0.011提升到0.015,绿地可达性从0.03提升到0.07。©南山区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

这就是我想给大家分享的大沙河对于这个城市以及公园如何影响到深圳这个城市的发展,深圳这座城市又如何影响到公园的发展,如何形成现有的总体绿地空间框架。

见证时光的大沙河

钟南   华润置地深圳大区城市运营事业部

大沙河是深圳最大的滨水慢行系统,也是深圳山海城一体建设的重要链接,是受到全市甚至全国瞩目的城市河道项目。以前我们通常去学习新加坡、日本的景观项目,但大沙河生态长廊开放的首月,新加坡城市管理局就来进行了考察和交流,之后也陆续吸引了全国各地的政府、专家前来交流和学习。河道除了亲近自然之外,也正在跟城市发生更紧密的联动,成为生态保护、经济发展共促共赢的项目。

这个项目在设计、民生、生态修复、河水治理等方面,得到了非常高的荣誉。现有的配套服务建筑,我们也跟不同的政府单位、协会和深圳本地的企业家进行合作。

第一版设计共设置了四个具有交流空间的配套建筑,从上游至入海口分别是遇见茶社、自然教室、氮气茶馆和环保书吧。

近入海口的位置,利用桥下灰空间,用集装箱板房做了赛艇基地,具备室内训练、淋浴、艇只存放等功能。大沙河的水治理方面,政府花了非常大的投入,也取得了非常好的成果。赛艇运动的引入,也是在水治理之后还河于民很好的一种方式,能让更多人感受到水上运动的乐趣、亲水的乐趣。


环保书吧里,我们设置了漂流书的概念,倡导市民将图书进行共享和交流,随着交流的增加,发现到大家对大沙河的植物、动物和水非常感兴趣,于是我们有针对性地开展了一系列公益活动,如环保小市集、认识多肉植物、插花、主题绘画、派发免费花种等。

环保书吧里,我们设置了漂流书的概念,倡导市民将图书进行共享和交流,随着交流的增加,发现到大家对大沙河的植物、动物和水非常感兴趣,于是我们有针对性地开展了一系列公益活动,如环保小市集、认识多肉植物、插花、主题绘画、派发免费花种等。

学院段的遇见茶社,以新中式茶饮为主,宣扬中国传统的茶文化。我们在这边开展的很多活动跟中国传统文化有关系,比如我们做过景泰蓝亲子公益手作课的系列活动、《这是我的家》深圳绘本展等等,为此这里也非常受到周边市民的喜欢。因为地处大学城,中午时分,学生们常会成群结队在茶社头脑风暴做课题讨论;又或在下午小学生放学时,一群孩子们过来,占一个桌子开始写作业,他们还会跑到吧台跟我们要水喝,这里的凉白开、热水都是完全免费供应的,也是公园公益服务的一种方式。我们发现正是这样的小举措,体现着深圳这座城市的温度,也是华润运营所希望打造的“城市妙不可言”的场景。

课堂上孩子们专心致志的制作景泰蓝

九祥岭湿地的自然教室中,设置了一个自然教育基地,在这里开展了很多自然课程,比如父亲节我们举办了“和爸爸一起,探索鸟类的世界”,“大自然 小侦探”等系列的自然教育活动,带着孩子们了解水文化、大沙河在地的动植物资源、生态修复措施等,从而建立孩子们对城市及环保的意识。自然教室的另一个空间,目前在规划中,未来可能会打造成党群G+公园生活馆。

孩子和家长们认真聆听自然教育中心课程

大沙河全长13.7公里,加上赛艇,目前仅5个配套建筑,无法很好地服务市民的休憩,为此进行了增加配套建筑的策划。在活动方面,除已有的公益文化、艺术人文(毕业作品展、生活美学课堂)、生态教育、健康运动,我们也在尝试做一些研学的活动,不仅是南山区的教育机构,也包括深圳市的其他区。

便民设施方面,项目也设置了诸如AED、共享雨伞,包括对于市政工人以及有需要的市民免费提供爱心水等,也是希望服务的温度能走入市民心中。

未来我们希望搭建公园文化联盟,欢迎大家跟我们一起参与,把公益组织,专家学者,公众代表等都一起拉动进来,跟政府一起,以公益为基础,把公园运营的资源平台搭建稳固,形成专业化的公共文化服务和管理的生态圈,让公园真正成为城市的生活剧场。

小绿道,大战略

张毅  成都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副总工程师

成都是平原城市,缺乏大山大水,以前周末的时候,需要开车到很远的乡村,才能深度体验到自然环境。目前有了环城生态区,离城市很近的区域,就在家前屋后,融入市民的日常生活,大家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这样的自然环境,所以广受市民好评。

整个公园是187平方公里,生态空间133平方公里,建设用地54平方公里,建设空间这十多年来是在逐渐减少的,基于对城市空间格局的判断,整个环城的生态公园有专项保护条例,保障生态空间的只增不减。成都在开展公园城市示范区的工作中,关键点就是如何实现公园空间的生态价值转化,如何通过环城生态公园这个人工构建的自然空间,来重构城市的空间格局,优化功能结构,实现城园共融,通过营造新消费场景,以城市运营的策略实现经济逻辑。

环城生态公园从2003年开始进行规划,第一版的规划是基于整个城市的发展还在三环区域,城乡一体化,城市和农村之间的建设,重点考虑的是生态防护功能,为了防止城市摊大饼的无需扩张,形成生态屏障。

第二阶段,成都着力于建设现代田园城市,在环城生态区内增加了很多服务业功能,考虑了一些与生态环境紧密结合的产业,但并没有系统性提出构建完整的功能区。

第三个阶段是2012年到2017年,考虑到环城生态区周边的城市建设逐渐侵蚀生态空间,所以当时通过了专项立法,保护生态空间只增不减。

第四个阶段就是2017年之后,开始建设锦城公园、锦城绿道,实现周边城区与生态空间的城园融合,在规划之初就确立了做可进入、可参与、可感知、可阅读、可欣赏、可消费的高品质空间,形成了系统性的以绿色空间为主体的完整功能区。

从2018年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成都提出公园城市理念以来,成都就逐渐开展了公园城市的技术体系研究。其中,生态价值转化是实现公园城市的核心,所有人都觉得绿色空间越多越好,但它需要有商业逻辑支撑,需要跟城市发展融合,需要通过生态价值的转化,兼顾高品质绿色空间和高质量城市发展。

环城生态区的生态价值转化是通过各个层面的传导来实现的,探索生态价值转化是成都建设公园城市示范区的必然路径。

从宏观层面来讲,最重要的是城市核心功能的整体调适,实现从“生态隔离”到“都市客厅”,这是防止城市摊大饼的缓冲空间。在做环城生态公园的同时,成都在做的还有老城区的锦江公园沿线的城市复兴,锦江公园是老城区的几何中心,沿线的更新一方面是缓解老城空心化,另外一方面是疏解老城区高密度的城市人口到环城公园周边,因为环城生态公园两侧,还有很多的增量空间。除了规划层面,还有很多的社会治理、买房政策、拆迁更新政策等系统的搭接,实现城市一江一区的联动与新老城区的互动。

总体层面第一个重要的点,就是以环城生态公园为牵引,培育城市中心体系,沿生态空间聚集。传统中心城区单中心特征明显,环城生态公园的规划逐步将副中心、片区中心,向生态空间两侧布局,让城市功能的集核与生态空间产生化学反应。

第二,落实城市发展战略,布局高能级的公共设施,比如自然博物馆、文化馆,带动周边腹地的发展。

第三,根据产业特征与人口结构特征,差异化地配套公共服务设施,把文化、教育、体育等公共服务设施往环城生态区周边进行调整。

第四,植入新兴产业功能,腾退环城区周边原有的落后工业空间和市政空间,保留与生态空间建设相匹配的企业,进行腾笼换鸟,将最优质的环境资源匹配给最优质的企业,引导新经济。

第二个是中观层面,最近各个区都在同步调整环城生态区周边区域的控规,将周边的用地布局调整到以生态空间为核心的布局模式,形成城园相融,让绿廊空间与城市组团空间相互渗透,周边很多高品质公园周边交通组织车退人进,把主要交通通道退回到城区腹地,紧临公园的道路以生活性慢行交通为主,减少机动车交通对于城园界面的干扰。

第三是政策制度的设定。沿环城生态区100多平方公里的公园绿地高品质建设之后,可以使得城市价值的整体提升。成都市专门出台了政策,对于环生区两侧500米范围内的增量用地,在原有大部分容积率1.5的基础上可以上浮20%,但是需要通过城市设计来进行精细化设计和调整,保障显山露水和疏密有致的空间形态。

第三块是微观层面,通过绿道的串联,将周边的商业空间化整为零,以绿道为载体,进行点状供地,构建绿道生态经济复合走廊。每个片区都有自己详细的绿道规划,主绿道是100公里的完整的闭环,在整个绿道规划设计中,有自己的策划和规划。原有的用地,整体是一个大型商业空间,现在根据绿道策划规划和设计,把环城区周边原有的商业用地化整为零,形成匹配生态空间的新消费场景。

最后一个是经济支撑,就是这么大规模生态空间的“两个平衡”的商业逻辑。第一个平衡是以土地增值收入平衡建设投入。在环城区周边未出让的经营性用地容积率上浮20%,通过城市设计来进行土地的调适,环城区周边建好以后,两岸所有的土地会发生增值效应,周边500米范围之内,未出让经营性用地按100万/亩的标准进行提取,作为生态资金,平衡整个环城区生态空间的建设。第二个平衡是以消费场景运营平衡管护费用。从景观设计来讲,需要尽量采取让自然做功的方式,把公园自组织维护的成本降到最低,但是针对这么大规模的公园,需要通过场景化和市场化的运营来进行日常管理维护,实现经济的可持续性。             

天府绿道生活小美好

潘霞

成都天府绿道集团是成都兴城集团下属二级公司,其实有两个,一个是成都天府绿道建设投资集团,一个是成都天府绿道文化旅游发展集团,一个是负责建设整个公园的,另外一个则是负责运营的。

这么大体量的公园,在全国范围内都是比较少有的,并且是由一个主体单位进行建设和运营。公园建设完开园后,并不代表设计和建设的结束,因为公园仍需持续的运营,并得到反馈以助力后续发展。

整个环城生态公园,我们称之为“5421体系”,这是整个项目最核心的体系骨架。

“5421体系”(包括500公里绿道、4级配套服务体系、2万亩水体及10万亩生态景观农业区)

在此基础下,首先要归类各个建设空间的范围。第一个就是最重要的农田整治区。这里面主要工作就是对田型及数量进行规整,保证耕地的数量不减少、质量有提升、生态有改善,这样的整治有利于对后期的管理和运营。

在农田整治区之后,是生态修复区,包括绿道、水系、景观、场地、基础设施等等。最后一个就是建设用地区域,严格按照规划的要求进行建设管理。

在稳定固化的顶层规划下,三个区域之间的范围界限非常清晰,各自施策,按照相应的要求开展建设。

去年12月17日,随着跨成昆铁路桥顺利完成转体,作为环城生态公园全环贯通的关键节点,跨成昆铁路桥转体成功标志着环城生态公园环线100公里一级绿道全线贯通,78座绿道桥梁串联的绿道画卷就此铺开。

环城生态公园整个服务体系的总面积为2平方公里,建筑面积是200万方,看起来很大,但其实只占总面积的1.5%,而且很多建筑提供的是公益属性。

在场景打造上,提倡场景式畅想,这个设计和园区融合需要有一体性,整个公园体系是以农商文旅体相结合,每个建筑除了作为区域的服务和地标以外,与景观气质的融合也非常重要。

在耕地与保护、生态与建设以及后期的维护成本上,实现生态化以及郊野化的自然生长,减少维护成本,也是我们着重考虑的方面。

在园区特色方面,除了建筑本身以外,也很注重挖掘和周边区域相结合,以建筑为特色形成创意文化业态景观等多元化的场所,是以场所性设计来开展每一个点位上小红斑的方案设计。

在这种公园区域里,比较倡导的是建筑与景观的融合、无限延伸,包括开放式景观、覆土建筑、以及树林里掩映等等各式设计愿景。

在文化方面,和很多国际友好城市联谊,由他们国家的雕塑设计师量身定制,形成友城雕塑,散布在一级绿道周边,很多骑行的朋友喜欢围绕这个进行打卡,目前已有30多处这样的雕塑。

在未来的期许下,环城生态公园每年的生态价值总量会达到200多亿,2028年旅游人次会有5亿多人,包括消费数量、为周边提供的服务就业,以及园区建成本身以后对园区的贡献,包括粮食产量全部提升起来以后,对于市民的粮油果蔬,每个人可以达到10斤,汇总起来会形成整体平衡的3万亿的价值转换。

简单归述而言,在天府绿道这样一个建设和运营一体化的公司,整个思路是按照策-投-规-建-营来做的,就是“无策划,不设计”。

在投资方面,公司要算好一笔账,要精细化测算,降低费效比。

整个园区建成以后,分成121个特色园区,包括特色小镇、特色园和林盘,形成文化设施640处,体育设施1050处,创造一些综合岗位进行运营。

在规划方面,尽量利用现状资源进行量体裁衣,在科学的原则下,为以后期运营为导向,进行资源的最大化利用。

整体规划之下,还有很多专项的规划,包括桥下空间利用、立交节点景观提升、文体设施专项,包括市政类的管线综合、夜景的照明、路网优化,还有概念农业规划、雕塑装置专项、立体交通研究、生态水利规划等等,整个项目的规划随着建设阶段不同在变化,从来没有停下来过。

在建设层面,也秉持着少拆多改、疏补改通,凸显独具本土特色的方式。

位于中和湿地的“小欧洲”网红小白房和在青龙湖的“纪念碑谷”火炮厂,都是在其原有基础上设计改造,植入新的业态,成为现在的人气网红打卡地。

在运营方面,分专项具体运营,有社群类的,有专业类的,还有城市级的。

以公司的绿道品牌营销,开展全球招商和国内招商;形成了新媒体、品牌社群和传统媒体的宣传矩阵;还专门成立了智慧城市公司推行智慧管理,结合物联系统,搭建了管理平台。

在活动方面,举办重大的现象级城市营销活动。

每年夏天的嘉年华活动,已经连续举办三次了,绿道贯通后自行车赛事以及国际级的活动,也会持续经营下去。

在高密度发展的城市环境下,不同绿色公共空间的营建造就了城市在不同发展阶段的空间特色。在“公园城市”规划下的成都环城生态公园,以“生活方式”的植入撬动传统公园模式的转变,让公园成为热门的打卡点。

城市公园总体的引领,实现周末的微度假,真正地让成都人能够在公园里面生活,能够实现一个更开放的和公园接触的生态环境。

讨论环节

Q1

崔国:几位嘉宾都提到了“场景”。“场景”的概念,是从传统上主体设计者思维、管理者思维,过渡到使用者思维。这其中包含了很强的策划能力、发现问题的能力、响应需求的能力。各位嘉宾在设计、策划这些“场景”的时候,有没有一些窍门方法或技术手段? 

潘霞:在选址之初,首先交通方面,是设计师考虑的要求,从长期的运营来说,我们也收集到了一些在前期应该考虑到的方面,比如大型活动举行的时候,由原来的体育馆转变为大草坪,开放式的音乐节。除了交通之外,还有对周边居民的影响。如果周边有很多的动物、自然基地,都是需要考虑的因素。所以在定位一个地方要做这种功能的时候,对周边要素的考虑就要充分融合进去。

建筑和哪些道路相结合作为主入口,看面又是朝着哪个方向形成一个好的视线,就成为后来比较大的难题。对着绕城高速、周边市政道路,一级道路形成好的看面,并且要和园区的动线做好出入接驳,使得这个建筑比一般的单体建筑设计难很多。

钟南:大沙河是一个线性的公园,受各种原因的影响,过河的汀步很少,两岸的通达性不够。后续根据防洪、防汛的要求,跟相关政府部门不懈努力,今年汀步增加了,过河方便了。

在河道上,大家会发现一些非常有意思的生活场景。将来在设计前端的时候,包括参观动线、市民的游玩动线、消费动线、运动动线,可以放在一起考虑。

另外,在试开园的时候,我们认为需要为项目增加更强的故事性,于是请AECOM做了手绘的地图,把一些特别有意思的节点用手绘的方式做出来。这些节点在咖啡吧也做成小的明信片,我们也组织了很多公益活动,比如纸杯上的大沙河,把大沙河代表性的景观、植物、建筑等手绘到用过的一次性纸杯上,倡导环保的同时,也带领大家更深入地了解大沙河。

茶杯上的大沙河

Q2

崔国:早些年,设计行业流行一句话“月薪3000的设计师,在设计总价3000万的豪宅”。这句话背后想说的,是设计师因缺少切身经历,没有沉浸感,设计出来的东西全凭臆想。今天,设计领域又慢慢出现了另一种趋势,用人工智能(AI)等智慧化的方式做城市空间设计(特别是建筑领域),也是不需要切身体验的。但在景观规划设计领域,人的自我体验和自我感受显得特别重要,人工智能似乎无法替代体验。那么,如果设计师经验不够的话,怎么办?有没有方法来弥补?

钟南:模式是有,但是居于某个具体项目而言,会有所区别。我觉得这个活动特别好,可以把前端的设计和后端的运营拉通,建一个桥梁。我们也希望很多项目的设计师在做完项目之后,会定期来回顾一下。因为从设计的端口来看,整个施工图一出完,设计工作大部分就完成了,但是在后面的运营端,不管是市民使用,还是管理单位、业主单位,他们的使用是什么反馈,这个很重要。做大沙河以及人才公园前端设计的时候,我们的设计做了大量留白,为一些将来的活动做准备,这是运营可以提前介入策划的。

潘越丰:场景可以分成一个必然性场景和偶然性场景,也可以归结为运营式场景和自发式场景,更好玩的很多东西,其实是后面偶然发生的。在设计上,我们跟运营团队、策划团队的沟通合作非常紧密,在很多项目上的运营策划都会前置,进行一些前期的考虑,我们会在现在做一些未来的规划,这个是硬性场景、硬性设施。后面发现的这些偶然性的,不管是人类的活动,或者是动物的活动,或者是植被生长的变化,这些都是特别有意思的偶然性场景的变化,是在时间上的变化。结合这些变化,通过我们的一些留白,植入到新的景观元素、生态元素,可以让公园、绿地、生态系统和城市不断进行生长和发展。所以在设计上来说,那个留白、变化以及弹性设计,其实非常重要。

张毅:不管是设计城市、设计景观还是设计场地,它都应该是可生长的空间,可以承载更多的可能性,随着生活的迭代,可以发生更多迭代,这不是设计师可以左右的,我们需要提供的是更多的可能性,其他的就让能够产生故事的地方自己发生。在目前城市的需求阶段,尤其需要注意的是不过度设计。

现在业内都在讲场景营造,公园城市最核心的就是如何营造新经济和新消费场景,空间设计还是要回到如何真正以人为中心的理解。针对目前发展阶段,我们对于精神空间的需求,远远超过于物质空间的需求。以前是解决“有没有”的问题,现在是解决“好不好”的问题,从关注量到关注质,从关注质到关注品,就是对文化认同的需求了,所以城市设计,景观设计不仅仅考量物理空间的基本需求了。

Q3

崔国:前面我们提到的“场景营造”一定不是造“网红”。这不是在批判或否定“网红化”。甚至,“网红”城市空间是一个吸引人们前往的“敲门砖”,是好事。但是,倘若网红效应衰退的特别迅速,会使得原本热闹非凡的地方迅速衰败,没有人关注了,可能造成明显的资金浪费、设施损耗、土地空间浪费等问题。各位嘉宾是否碰到过同类现象?景观设计又如何应对?

潘越丰:我基于公园配套会创造一定的必然性场景。但更多的人文,更有温度的场景,真的非常的偶然。

我在杭州看到了一块废弃了很多年的一块草地,就在今年,我再次到杭州,有一个人抬了一个桌子,放了一堆啤酒,放上音乐,支了几个帐篷,人就开始来了,收费98元,旁边什么都没有,都是空的草坪,非常热闹。通过适合的时机和时间,把运营的关注度和敏感点代入到这块地,发现了它的价值,它就可以变得很活。

另外一个例子,我是在福建看到的,到了周末晚上,有很多开车族的年轻人,他们用后备箱带着这些酒、零食、水果,去那个地方售卖,也形成了一种当下的网红活力场景,跟自然非常和谐,这种自发式的,从一个点开始。这种偶然的东西我们可以去发现、去介入。

什么样的室外空间、环境,是人们喜欢的,他未来会有多种可能性运用它,这种场景就是多变的,不会是一成不变的,所以我觉得运营也可以是多变的。

潘霞:网红要持续发光发热,离不开文化的支撑。我们并没有刻意打造网红点位,包括我们刚刚说的小欧洲,其实就是针对地势梳理出来的场景,进行简单的改造,结果这样的纯粹就被广大市民发现了。我们的78座桥梁,我们把整个场景作为城市艺术形象的展示,一定是精心设计,但不是专门为了追求异质性,希望它的文化底蕴和周边地域相结合的呈现形式,不断为经过这个区域的人们带来艺术享受。

景观设计是一个媒介,在市政、建筑等刚性边界之外对场景、环境进行融合,用独特的手法对现象解读,形成这样一个空间,给大家一个更好的舒适环境。我们很多的场景就是通过景观解读的手法呈现给市民,让大家得到很好的感受和体验。

从运营来看,刚才讲到搭帐篷这个事,这是正反两方面的事情。一方面,我们提供场景。另一方面,我们也希望进行规范化的管理。

我们应该是动态进行设计的,包括景观,它是在迭代的,这种变化的不确定性,会带给我们非常多舒适的感受,同时会激发我们对场景更多的设计考量。

钟南:这个网红概念,在我看来是比较中性的词。我们很多配套建筑和景观相对而言是持续的网红点,热度也一直在线。基于自然的节点,大沙河也有很多。当时AECOM设计了林中栈道,到今天为止开园三年多了,客流都非常客观;九祥岭自然教室也吸引了很多受众,包括深圳自然教育、观鸟协会方面的专家,还有清华大学的教授,他们对大沙河的动物、植物、生态非常感兴趣。

我们也目睹过一些初期非常网红,实地到访后落差大,比如各种配套不足,或者服务不是特别到位,那这种网红反而带来了一些负面的压力。

我们也会造一些网红点,在人才公园,去年底至今年初我们做了LV公益大展,当时的客流量非常高,政府的关注度也非常高,对于整个片区的形象提升,都是非常正向的。类似于这种网红的制造,也是公园保持热点的重要举措,一个好的项目,可以让这个大家感觉常来常新。

Q4

崔国:“双碳”概念在前段时间被热捧。这是面对“气候变化”这一全球议题下,我国的具体应对之道。说到“减碳”,我认为一定要“算账”。如果不算节能减排、低碳的经济账,那么这个事就始终处于一种定性的、模棱两可的境地。对此,我注意到成都计算了公园城市的文化账、经济账,这是怎么算出来的?深圳有哪些计算方式与尝试?

张毅:说到算账,在做规划之初,这块的经济逻辑是一个基本点。不管建公园、建地铁,还是建公共设施还是文化设施,这是回避不了的问题,是城市运营逻辑,并不是赚钱的逻辑,它得有可持续性。

在建环城生态区的时候,出发点一定不是要靠这个公园给城市增加多少GDP或卖地的收入。大家都有个共识,它是建成将是雪山下的公园城市,烟火里的幸福成都最靓丽的名片,其规划建设得有商业运营逻辑,但不是纯经济导向。我们比较慎重地考虑环城生态区及周边的投资空间和城市需求,把它放在城市整体(如新老城区的互动)的视角来算账。如果在建设公园和周边土地资源布局中缺乏经济测算,运营时很难有操作性。但其生态价值远不止带动绿道周边的商业空间,还有很多隐性的账没有算,除了增量空间本身的价值,周边还有很多城市腹地区域都会有价值增值,这些收益是整个城市共享的。公园的规划建设也需要这个逻辑,必须要有良性的制度设定,但是第一步得保证目前能够看得见的硬性投资是具备经济可行性的。

潘霞:如果说把生态量化、价值化,把经济数值体现出来,这个工作我们已经做了。依托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论,城市公园的生态功能价值也可以通过经济货币形式进行量化。我们委托中国科学院成都山地所开展环城生态公园GEP评估,专门建立一套指标体系,测算公园物种产品供给、调节服务和文化服务价值。相比GDP发展模式,GEP为目标导向的公园建设与管理是一种新发展模式,它既要求生态保护与生态功能提升,又强调生态系统给人们带来的民生福祉,并且用经济数字进行表达,例如公园水源涵养、固碳、气候调节、生物多样性、休闲游憩等值多少钱。GEP评估是一项新兴的研究领域,它包含了复杂的指标体系和模型方法,就是把抽象的生态功能价值用简单易懂的经济价值进行表达,让公众明白生态有价,促进生态保护和绿色消费。环城生态公园GEP研究已经有了初步成果,我们正在规范相关指标体系和参数,实现GEP动态评估。

潘越丰:除了深圳大学做的研究,有自己的模型和公式以外,AECOM是一个比较综合的团队,在设计的时候,我们的低碳团队、生态团队,以及经济团队,都会多专业地进行统筹设计。

对于一些物种的回归、水源的变化、动物迁徙的活动路线,或者是本身低干扰以后原有植物,后来慢慢代入新植物的变化,我们都会有一些跟踪。

景观是很低碳的事情,在景观项目里,往往一些配套的建筑,更多是一些耗碳的内容。如何打造碳平衡?做驿站也好,或者是小型建筑、大型建筑的设计,哪怕是立面玻璃摆放的角度、折射光角度的耗热,这些很细微的东西,对碳的产生和消耗都会有很大的影响,我们有一套模型和软件,可以进行模拟,看看这样的角度会耗多少,以及另外的角度又会减掉多少的碳,再加入一些类型的减碳方式,能够达到这个片区的碳平衡。在设计上,我们是有方式去做的,在景观上,我们可以通过宣导的方式,通过间接减碳的方式,包括材料选择的方式,进行更宏观上的低碳贯通和策略的提出。

钟南:我们现在做活动,有刻意在做一些碳足迹的收集,公园其实是可以为低碳做大量贡献的场所。华润内部有一些行业,比如华润电力、燃气,可能有大量的碳排放。例如华润电力在深圳电厂建成年捕集2万吨的CCUS测试平台,成为世界第三、亚洲首个多线程CCUS技术测试平台建设。投运以来,平台累计捕集纯度99.95%的二氧化碳约32000多吨,为国家的节能、减排、低碳做出非常大的贡献。刚好我们要做的低碳城,除了它本身有会展会务的功能之外,它还承载了一些片区的居民休闲,它更像一个公园项目。对于低碳进公园这个事情,可能会是大势所趋。在公园里的很多场景,不管是跑步的、骑行的,还是过来游玩的、拍照的,很多都是低碳行为,相比我们在商场里吹着空调、吃着烧烤之类的,其实公园是一个非常低碳的场景。


*本文图片均来源于讲者。

文章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