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回顾 | 连接与重塑主题论坛

2022-09-22

线上会议

2744 人阅读

活动回顾

《设计与生活》年度策划将以“城市×自然”为主题,将通过城市调研、案例分析、交流活动等形式开展,以城市绿色空间作为话题切入点,构筑规划建筑师、管理机构、市民公众的多角色对话平台,从而推动全链条多环节实践发展。

本期选取香港作为研究对象,与深圳进行对话,通过香港“自然大都会”规划案例分析,了解香港城市与自然融合的规划思维;在地方面,带领公众参观深圳宝安滨海廊桥,还邀请香港深圳两地设计师展开关于城市与自然连接的设计讨论。

连接与重塑主题论坛是【设计与生活26】城市×自然系列活动之一,本次论坛特别邀请了香港深圳两地设计师刘兴达、成行、陈泽涛、翁锦程,分享他们在高密度建成区通过连接而重塑空间的设计策略为城市公共空间的更新和提升提供了新的可能性的一些实践经验。下文为论坛内容回顾,分享给当天未能参与的更多读者。

香港的绿道建设

刘兴达香港顾问园境师协会主席、泛亚环境有限公司董事长、太平绅士

我们要重新去探索人与自然的关系。从我的角度来说,人就是自然的一部分,所以没有人与自然之分,我们要重新探讨,从日常生活里,怎么能够挖掘出我们是自然的一部分。

我们在香港推动了很多绿道建设,最初的时候,我们都是做一些郊野方面的建设,方便人能够去到郊区。今天来看,从规划和设计方面把这些连接更好地优化,更方便人与自然环境结合,就是我们在内地经常说的绿道。

先看看香港的情况。香港经过160多年的发展,开发的土地非常有限,不超过香港总面积的25%,其中45%左右定为郊野公园,香港的城市密度很高,700多万人集中在很小的地方。所以今天在城市发展、城市规划方面,大家有很多争论的地方。

一种想法是为什么要那么多地方作为自然环境的保护?这些自然环境的保护对人的生活会带来什么影响?而另外一些专家认为,就是因为这些土地上的限制,能够带动很多不同的开发理念以及新创意。如果没有自然环境作为需要保护的地方,就没有动力去想怎么好好利用有限的土地资源,这两种说法到今天还在争论。

香港郊野公园在全世界很有名。为什么有郊野公园?过去香港的水源很缺乏,要靠雨水,所以当时的香港政府就一定要把大部分地方划出来做集水区,不允许其他的开发和发展,要把雨水集中起来,这是一个方面,但它不是整个郊野公园的基础,因为把集水区变成保护区就可以了。为什么要把它变成一个公园?一直到了60年代,差不多是1967年,当时香港发生了大规模暴动,这个事件结束以后,香港政府就想到,把这些郊野地方开发成郊野公园,让所有市民特别是年轻人能够多一些活动的地方减少城市的压迫感,就不会跟政府产生一些大的矛盾,所以它现在变成了非常著名的户外活动的地方。如果大家有听过“毅行者”的活动,全世界喜欢这些挑战的爬山人士都会来参加,是一个100公里的比赛,变成了一个香港品牌。

郊野径把所有郊区主要是山体的地方连接起来。每一个居住区都很方便去到郊野公园。几年前国际评级机构把香港定为全世界最宜居城市,大家都觉得很惊讶,观感上认为香港高密度环境并不宜居。其中一个宜居因素,就是香港城市里面的居民跟郊野有很好的联系,他们很方便、很容易就能感受到郊野的生活,这是香港作为宜居城市最大的特点。

香港有一个北部都会区计划,北部都会区是跟深圳连接的很大一块地,现在还没怎么开发,准备做大规模的发展。很多年前我们做了一些连接项目,在新界的东北区,计划跟深圳盐田以及大小梅沙,联系作为生态旅游区的一部分了。我们当时希望能够把这些很有价值的郊野,经过我们的规划连起来,这就是当时整个郊野公园开发的方法。

首先要考察地形地貌,有一些值得保留的地点,让人可以走过去的地方,把它一个个连在一起,先把这些重点连起来。基本上就是按照我们景观的概念,比如某一点会有一些景观特色,让人走过去的时候会觉得非常丰富和舒适,跟郊野公园有一种很有灵性的联系,这是我们想要达到的目的。

另外是一个交通连接点的设计,让人很方便到达。可以看到这些设计,都不是很豪华,很有特色的设计,但需要融入环境,这是一个连接点,停车的地方,我们把它变成一个开端。

现在做郊野公园的绿道,标志牌非常重要,尽量要很清楚去到哪个地方,以及需要留意的地方,我们都会在这里标识得非常清楚。碰到有古树,有生态价值的地方,会影响到土壤,所以我们在这些地方会放一些步栈道,不影响土壤和地貌,让人在这里可以休息。

另外还会遇到一些留下来的建筑,比如一些乡村的学校,我们都会尽量去利用,把它变成生态教育中心,里面会展示这条绿道上会遇到的不同的生态环境和物种,特别是环境教育方面,能够提供得丰富一些,这也是我们做设计要提供的重点工作,把这些建筑利用起来变成教育中心。

我们做景观研究的时候,碰到有特色的风景。我们可以做一个小的观景台,设计非常简单,没有什么很有刻意的东西,我们只需要它能够融入这个自然环境,这是非常简单的设计,然后配一些当地的树木。

另外,你走过香港郊野公园,有些地方不容易走,没有什么树,只有一些灌木丛。这些地方,我们也是配合当地的环境,按照地貌把它变成比较容易上的山坡,因地制宜,用我们经常见到的花岗岩,加上这里的地形,进行一些小路的建设,这就是我们说的郊野公园的绿化。

还有很多边缘地带,以保育角度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缓冲区。其中一个也是在新界,是北部都会其中的一个部分,从深圳看过来香港,有很多鱼塘,这就是其中的一个鱼塘。作为郊野公园的一个地带,可以看到我们的规划,很接近地铁站,规划的路径很方便,不需开车,通过慢行系统,可以骑自行车或者走路。锦田河新的下游变成了鱼塘,现在很多生态专家来研究这个鱼塘对生态带来的影响,可以看到现在还是保护得很好,它里面有很多不同的地方能够参观和游览,是很自然的绿道,我们不用再去建设,它本身就是一个非常漂亮的地方。

另外一个项目在新界北部的荔枝窝,现在非常有名。因为它过去很多年没有开发,所以保护得非常好。以前都是农田,后来农业不行了遗留下来的都是一些非常漂亮纯朴的村落景观,但现在人又多了,这个位置将来跟深圳的盐田、大小梅沙是一个生态圈。

另外一个非常有名的是香港的海港,山跟海是密不可分的关系,有山有水有河流,汇流到滨海的地方。城市发展中出现问题,都是因为大家喜欢在海边盖房,山体跟海滨断开了。现在我们要把山和海用绿道连接起来,这样在城市生活里,也不会忘记我们是自然的一个部分。现在香港政府大力地把香港海岸线变成滨海区。因为大家也知道,整个香港的经济非常依赖海港经济,把工作的海港变成休闲的海港,这是非常大的一个思维改变,现在每天都在把整个海岸线的开发慢慢转变成能够给市民享用的滨海绿道,包括旁边的尖沙咀变成星光大道还有西九龙文化区等。

这是我们刚刚完成的一个项目,在湾仔跟金钟政府总部,一直到会展中心的一段,我们就是用郊野自然的方法,希望它能带来跟郊野的一种联系,在城市以及海滨感受到我们自然环境的一部分,这些结构跟郊野公园的结构很像,能够带来跟自然的联系,我们希望在香港和海滨多做一些这样的动作。

现在都在说大湾区规划、大湾区发展,香港作为大湾区的重要组成部分,怎么用景观、绿道,把香港跟大湾区很好地融合?这个就是深港两地要共同面对、共同探讨的问题。我们经常说,景观是没有边界的,包括生态环境,也是没有边界的,我们是一个整体。如果大家有留意,看到这个航拍,我们的八仙岭山脉跟深圳梧桐山是同一个山脉。为什么隔断了?因为中间有一条河,跟两边有一些开发,把本来是同一个山脉人为隔开。但现在有一个机会,我们刚开了莲塘口岸,所以我们非常想利用这个机遇,把这些绿道重新连起来,现在北部都会发展也是一个机会。我刚才说到,像前海湾,包括盐田,可以在景观生态方面更好地重塑。

这张图大家也可以感受到,过去二十多年的发展,出现了一个非常奇怪的现象,深圳的发展非常快,都是高楼大厦。但我们在香港北部还是保留山体、鱼塘这样的位置。现在北部都会的开发会重新研究一下用什么样的发展方向,这个是需要很谨慎的,因为今天不是二十几年前那样要做高速发展了,我们现在有很多新的创意,也有很多明星设计师,他们会提出一些新的想法,让我们重新去思考怎么去开发,以及要尊重自然环境,就像我们今天的话题,人与自然能够很好地连在一起的开发模式。在整个深圳河两岸,我们都要一起去研讨,把这里变成全世界的典范,这是我的一个梦想。

滨海廊桥,一种步行生活方式

成行深圳成行建筑设计有限公司 主持建筑师

宝安中心区西侧有滨海文化公园二期,是一大片的红树林,自然条件得天独厚;南侧有滨海文化公园一期-欢乐港湾,是城市级的商业活力水岸:中部有城市级别的宽至300-400m的大型城市绿空间-宝安中央绿轴。宝安中心区的绿化公共空间,是有比较好的基底的。

但是滨海廊桥并不在这个第一级别的话语体系里,它的区位是在中央绿轴的左侧。这一片区的居民其实并不缺少大型自然绿地空间,所以怎么精确定位,怎么在小狭缝里把城市的活力、城市跟自然的关系做得比较好,是这个项目的挑战。

有两个案例大家会当做对标案例,纽约的高线公园和首尔MVRDV改造的高速桥。这两个项目是有它自身的特殊性,因为它本身是基础设施的遗址,底下也没有跟它配套的空间,是个基本一层的空间。而滨海廊桥是一种新的模式。

前海区还有另外在建的叫深港文化广场,也是类似的城市公共空间。中标的方案是一个大板,直通到海边的立体空间,这个形态明确有力,把城市的能量聚集起来。同时公共空间更复合,在屋顶有绿色,底下有两到三层甚至是四到五层的商业设施,但它更多像是建筑师的力量的表达,并不是一个亲人的城市尺度。滨海廊桥需要用另外一种姿态来体现城市跟自然的关系。

这是最终完成的总图,整个立体的系统穿梭在城市绿地里,纽约高线公园可能是十几米宽的,如果我们做一样宽,会牺牲桥下空间的品质,所以我们把桥控制在3-4m过街桥这样亲人的状态,但它又需要找到自己的特点,既然不能把宽度、造型或存在感放在第一位。那更重要的事情是把自身空间位置和周边城市资源和互动优势发挥出来。

廊桥其实分为三层,地面以上一座桥是大家最容易看到的一层。地面层有近八九个地块的城市绿地,本来是被很多道路切开的,现在被这个桥连在一起,地下层还有一个连续的地下通路,串联一些配套空间,所以它是比纽约高线更复杂的3层立体复合系统,但是相比前海那个大板,是更有目的性的更克制更精确的串联系统。

这个图纸里面蓝色的就是桥体,起到了连接所有地块建筑和路口的作用,地面的绿空间分成了很多小块,每一块都有自己的特色主题。地下空间有点复杂,要考虑很多地下车道以及地下轨道线的穿梭,还要把周边的地下商业和地库连接起来。这个项目还有一套复杂的分期建设计划,目前呈现出来的,只是这个项目三分之一或三分之二的内容。目前看到的更多人认为它只是一座桥,但它其实是一个复合的系统,把人跟城市绿地还有地下空间做了立体的连接。

在设计的时候,我们明确了一个目标,不是做一个地标构筑物,而是像题目所说的,想打造一种城市步行生活体验。所以我们把本来就碎片化的地块做得风格更加多样一些,不想有很强的统一语言,我们一直认为高线公园有很强的形式语言贯穿,来源于它自身基础设施铁路这个强大的意向。但是在这个项目里,每个地块自己的特点更重要一些,所以地面有9个风格不同的公园。设计中还确立了一个比较重要的模式,地块的核心就是一个三层衔接的下沉广场。桥上设置了正对下沉广场的休息空间,配有廊架,有立体视线对望、围绕中心的体系。过街的地方,在一些没有被大楼和树遮挡的地方,也暴露出来桥身,尽量把它做得稍微标志化一些,形成比较连续的视觉语言。

从布局来看,我们更关注的是这个桥引来的人,怎么跟经过的地方发生互动关系,这个互动关系是自然的,也是城市的,所以所有的桥都很规律地排在市政人行道的一侧。这样做的好处是可以借用已经成型的市政路的大乔木来遮荫,同时把桥和地块内建筑物中间空出来了一层的景观绿地,所以每个建筑物前面的绿化空间,是一个被桥和建筑物环绕的观赏空间,中间核心是下沉广场。每个地块都形成了回字形立体结构,这个结构的就是等待地下商业、地面人流产生互动关系之后,人在桥上和地面有多维的视线关系。所有的遮阳体系、坐凳体系、艺术品体系,都围绕每个地块的核心结构来做的,本质上这个桥的走线,更像城市活力体系最直接的推导关系,它摆脱了想做异形或复杂形式语言的单一想法,我们做的是背景和舞台,希望更重要的事情发生在以艺术品和下沉广场为核心的商业绿化一体的空间里。所以这个桥的平面,看上去不太激动人心,没有特别帅气的大弧线,基本都是直线段。

可以看到这个桥现在建成的部分,还是有很多地块没有被开发,将来会有新的楼出现,我们对这个桥也有一个比喻,希望它像一条河,在河两边,自然会生长出来城市和村庄,这种生长的关系,体现的是这个桥所带来的人流和活力。

后面就是桥目前建成的一些照片。这个是从宝安体育馆上来的大台阶,从宝安体育馆有很多人流上来,是很宽大的台阶,有凤凰木的乔木,也蓝色的网状艺术品。桥上没有采用百分之百的遮阳遮盖体,因为这个桥不完全是停留的空间,是快速通过的空间,还是要有一点点阳光的。我们也希望在城市的塔楼上往下看这个桥,可以看到人的走动,而不是一个完全封闭的连廊。这些廊架还有构筑物的方向,更多还是指引人去观赏周边的景观。我们选择在城市景观不好的那一面放单侧桁架体系,在景观好的一面布局玻璃栏杆。在现场也达到了这个效果,更多的人会趴在栏杆往外望,可以看到特别重要的城市景观。

往前走会变成在密林中穿梭的状态,所以这个桥基本是在植物体验中不停切换。在桥上走的时候并不枯燥,会有一些不断变化的植物类型。这些植物很受市民欢迎,很多人会停下来拍照。周边全是现状树,把原来区政府跟市民之间保持距离的绿化带,变成了市民有很好体验的植物空间。

右上角是宝安区政府。宝安区政府把自己放在最重要的活动空间的正中轴线上,用一种开放的姿态,迎接城市的活力。

再往前走,进到建筑地块之后,桥会变得比较狭窄,这个立体的楼梯间,它这个完成的形态并不是我们希望的最后使用的形态,现在只是幕布的架子,我们希望有内容和活动可以完全把它装饰起来。在这样的关键位置,自然就有广告牌的效应,很多人在用它的时候,会变成艺术品或装饰,跟人穿越桥的活动完全结合在一起。

另外,桥上有一些栏杆的变化。我们比较喜欢在桥面上做栏杆,因为植物可以穿进来,最后栏杆会消失。但是我们最近去看现场的时候,物业管理人把植物都裁剪掉了,又变成了干净的栏杆。

继续往前走,植物变化更加明显一些,我们在这里做了一个雨水花园,希望在城市中有更明确的对自然的响应,这里面一棵灰白色的艺术品的树。所有桥面的遮阳系统全部控制在2.5m净高左右,我们觉得低矮的遮阳才能起到遮阳和避雨的效果。设置大坐凳是希望更多的人在这里能躺下,或者能用随意的姿势来欣赏自然。

这一段的地面景观设计用了比较自然的形态。我们用了钢格栅体系,希望植物能够长出来。从桥上拍的时候还有很多草,后来这个钢格栅就消失掉了,以后人多了来走一走,草就会磨平掉,体现出来人跟自然的一种的关系。目前受制于周边有很多工地没人来,显得有点点野。

E地块,我们尝试另外一种立体绿化的方式,把桥和地下广场用台阶式的绿化串联起来,形成重要的环形转折点。这个点的垂直绿化还需要再长一长,但我们可以看到,这个点里的商业活动,还有一些展示的地面水景,都是配套打造的,我们希望这个点是比较重要的城市观望点,包括夜景和灯光。

EF过街段是廊桥的转折点,有比较有趣的看城市的视线通廊,我们在这个点加了一些遮荫设施。特别长的过街段我们考虑了行走的舒适性,可以看到这个桥跟周边建筑的架空层是一种互望的关系。

后面这些地块,相对来说周边环境开发得比较成熟一些,我们做了比较精致的下沉空间,包括桥面的扩大平台,正好跟桥下的商业广场是完全互动的。人在坐凳和半下沉体系这里自然停下来,扶着栏杆往下看,可以看下沉广场里面的活动。所以我们也期待下沉广场开放之后,会有很多立体观望的状态。

最后H地块接向滨海湾,是整个宝安中心区比较重要的位置,在这个桥型绿化带中,我们挤出来最奢侈的地方做了一块大草坪,希望它能成为整个廊桥重大活动的展示点。

刚开始的时候只有一些小型活动,时间长了之后,周边的物业就开始用起来了,有一些大型的活动,这个点有比较好的位置优势,需要一个比较适度的城市设计来激活。过于复杂的城市设计、景观设计或建筑设计,可能很上相,但不好用,不会有这种持久的活力。

在连接滨海文化公园的这段桥,大型的桥板下面设置了坐凳,这些坐凳周边有大树遮荫,不是在日晒雨淋的环境下。桥上有一些花箱,用的是玻璃天窗,桥底下做的是微微晃动的秋千,坐这个秋千凳子的人可以通过玻璃看到上面的人影,形成了比较有趣的互动关系,小朋友很喜欢在这里玩。很多公园会有一个问题,每个人在公园里做自己的事情,但如果我们创造一些机会,让这些人不得不互相看,有一些视觉关系,这个才是公共空间的意义,不然它就变成健身场所而不是社交场所。

栏杆也是有细节的。朝向城市景观面,更多的是玻璃栏杆,强调视线的通透。朝向植物的这一面,用的是格栅栏杆,希望植物将来能够渗透进来,变成完全消失的栏杆。

廊桥现在是70%的建成状态,但可以看到,逐渐会有一些内容按照我们最开始期待的方式去发展,城市设计、景观设计,包括这个桥的建筑设计,核心还是制定规则、放置引线,让以后的活动和人跟自然的关系,都在这里面自然发生。

在内心深处,我们希望所有人都可以认为,宝安中心区不是一个建筑物或建筑大师的聚集地,更多是生活内容的旅游地图,这个旅游地图有廊桥,有摩天轮,也有一些有趣的建筑。所有设计最后的核心,就是在人的心中打造趣味地图,这个趣味地图会让你对这个城市产生幸福感,也会让你理解海在哪、山在哪、建筑物在哪,以及这些建筑物长什么样子。

连接·复合·重构基础设施的另一种可能

陈泽涛   FCHA创始合伙人、创意总监

我们身边最大的基础设施就是城市道路。因为我们的城市,特别是200万以上的像深圳这种超大型城市,基础设施和道路,占城市用地的15%-20%。虽然基础设施快速道路提供了整个城市穿越通行的便利性,但它还有一个很明显的问题,把整个城市切割成了板块,同时这种沥青道路、水泥道路也是高蓄能的面状,会形成高温蜃景。

在这个背景下,未来的城市随着智能化交通、智能出行、电动车的普及,未来道路有更多的可能,它应该向智能化、精细化、人性化、可持续发展的方式去发展。当然那么远的愿景还没达到,现在我们通常看到的是,在整个规划层面,通常是用公共天桥的连接来产生,连接是整个天桥的精神内核,是整个效率的体现,解决我们这个城市“过不去”“受不了”的问题。

“复合”是建筑师或城市规划设计师有机会提供的价值体现,可以复合更多的功能,这也是天桥功能的外延。在重构这个内容里,我们理解天桥是一个契机。可以把天桥作为触媒,连接不同的机会去重新组织,通过规划的思维达到另外一种可能性,它也可以重构都市生活的场景,重构城市生态的价值,重构土地的价值,也可以重构人与自然的关系。

接下来分享一下2011年到近期的基础设施的探索。2011年在做保障房的项目,希望通过复合廊桥与保障房之间的融合,把保障房居民重新融入到城市之中。从这个规划总图中可以看到,我们在整个城市非常核心的区域里,提供了不同类型的桥梁,这是桥梁城市也是保障房居住的场所。

这个概念的出发点源于最早深圳保障房的十二五规划,当时把保障房放置在整个城市比较偏远的用地,但会带来一些交通成本、时间成本。我们提出 “远售近租”的策略,把一部分的保障房融入城市中心区,我们分析城市的土地、道路宽度和现状组团的关系,发现道路上空的这些用地,有机会置入新的桥梁城市。

我们提供了几套桥梁方式。第一条桥梁是单向桥,用来替代传统的200m间距的规划天桥,它既是通过型的桥梁,同时也是有街道、有生活、有氛围、有配套的。上面是一个复合的多种类型保障房人群居住的社区,下楼就可以在共享城市公交以及周边社区的配套。

在巨构桥上,我们构建了新的多重地面。首层是整个城市架空的配套设施,屋顶可以成为周边高密度办公楼的屋顶活动场地。

在平台桥上,我们连接了高密度的城中村和对面车公庙的办公楼,希望提供多样化的通过场景,同时也复合了一些保障房的居住。

滨海大道上空的退台桥,享受了整个城市景观的同时,通过连接,扩展了滨海公园的设施,包括篮球、运动、游泳等功能,丰富城市设施的同时,也提供了居住的可能性。

可以看到这四个不同的类型案例,都在探讨连接城市、复合保障功能。同时,我们希望它可以成为另外一种开发模式和开发的可能,也是对土地资源的再利用。这个项目当时也获得了保障房竞赛最高奖,同时也鼓励了我们不停地去思考新的可能,这也是作为建筑师去探讨城市问题的一种思维方式。

在2016年参与了湖里大道的竞赛,湖里大道是厦门一个老工业区的中央大道上的创意走廊。这个位置在厦门湖里老工业区中心,是工业遗址的留存。我们直接把基础设施通过提升、复合,把现在的湖里大道变成立体的方式,通过地下停车复合、地面交通以及屋顶公园绿化,形成一个强大的连接,激活周边社区的基础设施。

大家可以看到剖面,下面是车库,中间是车道,两边重新去围合商业界面,屋顶是一个大公园,同时还复合了非常多的公共节点,我们也考虑了将来这个基础设施对接周边工业园区的连接方式。

在这个项目里,我们跟别的规划单位非常不一样的策略是加强基础设施来激活城市活力。我们希望未来的土地,以及这些工业厂房的更新,不是由规划师主动提前把它做完,而是随着城市慢慢发展,这些经济以及土地价值慢慢提升,这个策略当时也得到了市政府很强烈的支持和认可。不管是这个项目,还是刚才讲的保障房项目,因为土地权属,在道路上实施有非常大的困难,所以这些探讨属于比较乌托邦的理想,但确实都有现实中的借鉴意义。

2019年参与龙华红山天桥项目,我们希望这个基础设施成为城市与自然弥合的宣言,我们提出“城市与自然的握手”的概念。场地左边是龙华红山公园,右边是龙华核心区,我们希望重构整个城市的连接。设计核心区是在北站以北,铁路干道切割了整个城市高密度跟山林自然资源的联系,自然资源跟城市是两种非常极端的城市形态。我们在这里构建他们之间的连接,这也是一次城市与自然言和的行动。不仅仅是建一条桥,也希望它是一个城市宣言,通过彼此相望、连接的桥,把它的活力和自然连接在一起。

可以看到这个动作本身,不仅强调设计的概念,同时也是一个事件,因为要求在一个晚上就通过转体形成合体,可以看到新桥的握手形态。屋顶公园跟下面桁架的结构形成了灰空间,它跟周边自然公园的连接也是非常生动的,形成了一些灰空间和室内空间。这个就是我们在红山天桥构建的另外一种可能性。

最后这个项目是2020年龙岗中心区的天桥系统,希望激发公众参与和城市活力。这个项目叫“九龙连城” ,我们希望它成为城市活力的触媒。周边已经是成熟开发的城区了,有非常多的自然公园,也有非常多的绿地,但他们都是一些散落的体系,同时周边有一些地铁站已经建成了,但他们中间也是被道路割裂的状态。这个系统跟刚刚说的滨海大道不一样,它是多段连接在一起的,通过广场内部的街道,比如现状的一些二层连廊,重新构建了这个系统。它是一套交通分流、地铁连接、商业活力,以公共空间为导向的空中连桥,总共包括9条桥。我们在龙岗借鉴了传统的舞龙制作工艺,形成在龙岗区最独特的表皮和构造机理。总共包括4种类型,旋转桥,延展桥、起伏桥和平台桥。

第一条桥连接了地铁站跟现在二层连廊的系统,它也是空中无缝衔接的走廊。通过这个旋转的形态,可以看到它从地面的标志性景观与屋顶上做了非常动态的曲线,覆盖了ETFE的膜,希望提供更舒适的整体步行体验,通过这种构建形成序列感,这是从整个城市看过去的独特性。

这张也是前段时间刚好去回访了整个项目场地,我们希望通过这种特殊的构造以及特殊的空间处理让人更有兴趣,或者更有意愿从空中连廊进入整个项目。

三号桥跨越区政府和龙岗现状的红立方,它也是很重要的一个连接通道。从地面看过去,它是一条起伏变化的连桥,遮荫的效果结合了不同的表皮、玻璃、太阳能板,还有一些局部的镂空。希望通过整个过程中光影的变化以及趣味性,提供更多的体验。

最后这座桥是飘浮在德政路上的一个大板,我们希望它成为整个都市里休闲的存在,希望它是非常独特的存在,也是人工里的自然。这座桥,我们直接把板抬升,形成一定的退让,因为底层有车道和人行道,需要更多的采光和通风,所以缩减了板的面积,结合周边地块,有一些景观台阶的连接,还有一些通道的连接,形成了跟周边地块更好的连接复合。我们通过一个大板,通过这种最短路径,把每个不同类型的功能全部连接在一起,通过流线的划分,形成最短路径,划分出了整个桥上这些功能多样性的存在。我们把这些不同的功能结合不同的主题,形成活力岛、游乐岛、水雾岛、语林岛四种不同的岛屿。

从剖面上看,是一个架起路面的纯钢结构的构造,顶上有覆土和局部绿化,树池抬高地面,减少整体覆土和荷载,整体使用水磨石构造和风雨连廊连通在一起。

这是最近建成的二号桥项目。整个项目非常纯净,材料非常统一,同时也有非常多的活动广场。当时刚建成的时候,绿化还不是很多,现在绿化长得好了一些。

游乐岛结合岛状的坡度空间,是现在周边居民非常愿意到达的,也是极限运动、滑板运动爱好者的天堂,据说每天有几十组的人在这里练习。这些喷雾的设计非常动人,场地微微下凹,有一定的积水作用,下雨之后这里有一些积水,小朋友可以戏水。夜晚的时候水干了,可以结合灯光承载户外活动。

这个项目的开发还有一点非常有意思,是政企合作非常成功的案例,因为万科的物业基本都覆盖周边的商业、住宅和学校,他们希望通过建设桥梁系统提升商业流量来反哺运营和变现。但政府也希望在这个城市高密度中心区里,构建新的连廊系统,提升居民的幸福感和出行效率。

最后简单做个总结:我们在桥都市生活原型这个项目里复合保障房,在基础设施上复合更多功能;在湖里大道上通过复合立体设施激活城市活力;龙华红山天桥项目是希望它成为一个城市文化事件的可能,不只是再建一条桥;二号桥项目刚刚说的是政企合作的模式,也是提升基础设施品质的模式。

作为城市设计师和建筑设计师,希望基于我们的城市愿景、专业知识,还有责任与担当,通过重构去探索这些天桥更多的可能性。当然我相信,随着未来整个城市的密度越来越高,会有更多的天桥以及基础设施的建设,也会提供更多的可能性。

打造客厅激活中轴,多维立体开放空间

翁锦程  深圳市规划国土发展研究中心 主任规划师

前几年在做这个项目的时候,福田中心区已经按照历次的规划进行了建设,形态是基本确立的,我们是踏着前辈的步伐延续历次规划,并对现状以连廊为代表的立体步行系统存在的不足进行完善和提升。

福田中心区是按照规划建成的,是中国当代城市设计与建设的样板,当时有很多超前的规划理念,在建设过程中有预留。

市民对福田中心区的感知,得益于众多重要的事件都发生在这里,包括《春天的故事》,开放包容的市民中心,深港建筑的双年展,世界最具权威的植物学大会,葵花田,以及市民喜欢的灯光秀等。作为福田中心区的脊梁,市民和游客对福田中轴线上的高耸办公楼所展现出来的经济景观叹为观止。但它作为城市重要的公共空间,中轴线还应该发挥它更重要的使命,成为让市民可以自由进入、停留、漫步的交往空间,也成为连接城市和自然的重要纽带。

规划范围紧紧围绕4平方公里的福田中心区,40公顷的市民广场是核心中的核心,但它被深南大道分为南北两片。市民广场虽然叫广场,三分之二的面积都是绿地,业内人士称它是福田中心区一朵绿色的云。

福田中心区目前已经形成了各具特色鲜明的功能区,北区是文化艺术行政,中部是绿地和广场,南部是金融办公及商业。福田中心区聚集着大量市级公共服务设施,是市民熟悉和喜爱的一个公共场所。

福田中心区现状的轨道密度高,还在规划加密中,未来将形成十线三枢纽的地下轨网格局,公共交通的可达性和便捷性都是非常高的。

福田中心区的硬件非常好,但还是存在一些问题。100多米宽的深南大道横穿中心区的中部,造成了福田中心南北空间的割裂,中轴线到现在还未实现空间上的贯通。除了北区公共艺术区域人流比较多之外,中轴中区的市民广场和南区的活力明显是不足的。市民对城市客厅(市民广场)和福田中轴整体的感知度也比较弱,再加上福田中心区立体慢行系统的衔接以及服务设施不完善,例如上不去下不来,不知道出入口在哪,甚至有公共通道被封等现象,市民的体验感欠佳。可以说,福田中心区的核心问题聚焦在市民广场上。

因此,城市客厅应该回归市民,通过多层次的连接,提高空间可达性和便捷性,增加社会的活动,促进市民参与的积极性,打造深圳的新形象。城市客厅能否建成,南北的连接是非常关键的。规划下沉深南大道,市民的南北广场在地面就可以连成一体,地面保留公交及礼宾专用车道,用于机动车通过市民广场的仪式感和欣赏中心区地标建筑群的景观体验,将市民广场北段的地下公共步行通道向南进行打通,下穿整个市民南广场,也就是刚才提到的“那朵绿色的云”,连接中心区南部最为活跃的地下商业空间。从地下上到空中,建设一个直径500m的慢行大圆环,增加人群上下穿越的便捷性。这个空中慢行环应该是轻盈和通透的,并带有飘浮感和科技感,以彰显深圳的创新、科技、设计等城市性格。

除了优化空间硬件外,还需要通过管理和运营提高利用率。通过丰富中轴平台上的各种功能,承办各种社会活动,增加中轴的吸引力。在传统平面设计的基础上,增加面向实施运营的活动策划专题,为政府的后续管理出谋划策。中轴的北区,策划文化体验、青少年活动、民间艺术表演等活动项目。而在中区,以展示深圳的城市形象,体现城市魅力的活动为主。在地面,我们通过一些最小的干预,在市民的南北广场增加一些休闲活动的场所和市民活动的小型建筑来提升城市客厅的活力。

像刚才提到的空中慢行环,可以承载企业的展示、创意集市、漫游观景等多样活动。市民广场的中心还可以作为表演舞台,提供独特的观赏视角。而中轴南区,这些活动要契合片区金融办公的特征,策划新进科技的产品发布会、秀场的舞台、策划会展等。

在连廊体系的完善方面,我们也通过数据模型,并结合现场调研来识别通勤和休闲的人流,找出工作日和节假日不同时间的吸引点发生在哪里,并研究人流出行的方式。出行方式中,轨道交通占一半以上,这得益于中心区高密度的轨网站点。不同的站点在工作日和休息日的客流量差异也比较大,侧面反映地面的功能。有了数据在手,识别出人、车矛盾最为剧烈的路段和交叉口,再通过现场的调研相互验证,对慢行廊桥和衔接点提供合理的落位。在此基础之上找准立体的连接点,并结合业主意愿、建筑方案,通过适当的连接,完善和缝合现状破碎的不连通的连廊体系。而在这个项目之前,福田中心区的地下、地面、空中的慢行空间,是没有一处可以直接连接的垂直设施。因此我们结合人流、现状设施,设置必要的垂直设施,让这三层可以互联互通,方便市民使用。

以平安组团为例,该立体轴视图显示人流如何从轨道地下站台上到站厅,再从站厅到达地面,再到建筑的二层三层等,最后通过空中连廊到达其他商业体或办公楼。

为了提高规划实施性,真正实现立体连接,我们在规划阶段就与建筑师合作。像红荔路连接莲花山公园和书城屋顶平台的节点,人流量非常多,特别是老人和小孩,无障碍设施的需求强烈。因此结合少年宫F1出入口、公交站点、中轴平台、公园入口,我们规划设置垂直电梯、双向自动扶梯,并对现有的楼梯进行改造,使之成为一个公共交通换乘的小节点。

通过立体连接,间接地将不同标高的开放空间串联起来,各层之间的连接将不再是单纯的步行通道,也会变成一些好玩的交流场所。福田中心区有很多类似的开放空间,像政府主导的公共通道、公园、广场,包括地块的内部空间、建筑群楼的屋顶花园等,我们希望未来整个福田中心区可以形成互联互通的多维度开放空间的大体系,福田中心区可以成为市民休闲和都市旅游的首选。

从2017年开始陆续开展相关的建设活动。首先打通了被人为阻隔的空中连廊。目前一期中轴的九处垂直交通设施在2020年底完工,受到市民的喜爱。像中轴北段的红荔路、南北两侧的垂直设施,为市民穿越道路提供了便利;红荔路北侧的电梯和自动扶梯,便捷了大量从地铁站和公交站出来到莲花山公园的人群的使用。以前市民都在吐槽中心城和皇庭广场的屋顶公园缺少出入口,现在我们在四周设置了明显的垂直设施,直接打通了地下、地面以及空中的步行空间,市民的反响也非常好。我们项目也指导相关建筑的报建,增加连廊与建筑的互动关系。以平安产险大厦为例,将产权人被动连接连廊的局面,转化为积极与连廊进行互动与对话,建筑与连廊衔接处设置了公共空间可以对外开放,形成了局部城市的活力点。

最后再看今天的主题“城市与自然”。福田中心区的市民广场,可以说是城市与自然的一个典型范例。整个市民广场的硬质广场部分不到6公顷,20多公顷的用地都是郁郁葱葱的绿地,很难想象在市政府附近,有水渠可以抓蝌蚪。抓蝌蚪的时期,刚好正是水渠旁海南蒲桃树的花期,纤细的花蕾不时会落到行人以及游客头上,更不用提树林中众多的鸟类了。深圳高温高湿的环境,也很适合菌类的生长。一场大雨过后,各种蘑菇就长出来了,如果刚好你带小孩过去,可以跟小孩来一场发现蘑菇的比赛。

作为市民,我和我的家人很喜欢这块像郊野公园一样的绿地,它充满了野趣,很适合城市里的人们去感知自然。但也有很多人认为这块绿地太安静,没有很好地发挥它的价值,最好改造成热闹的市政公园,让更多的市民来游玩和使用,这也是一直困扰我们项目组的问题,刚好也可以作为一个开放的问题跟大家进行交流,就是城市的中心区需要什么样的公共空间。

讨论环节


崔国

《城市中国》执行主编

Q1:在刚才几位嘉宾的讨论过程当中,虽然各位分享的项目尺度不一样,切入点也各异,但我注意到这些讨论都有一个共同点:即大家都在尝试进行分类,尝试理解自然,尝试理解自然和城市之间的关系应该被如何处理或实现。在超大规模城市——深圳这一语境中,我们在现在这个阶段理解“自然进入城市”这件事会不会跟以前有区别?比如,以往我们理解自然,“绿色”的数量越多,占比越高就是好的。而今天我们讨论的“城市和自然结合”,这个“自然”到底是什么?应该如何去体现?

刘兴达

香港顾问园境师协会主席、泛亚环境有限公司董事长、太平绅士

我们二十年前都在争论,深圳跟香港是两种发展方式,最初的时候他们都很惊讶,香港经过一百多年的发展,开发的土地为什么还是那么小?怎么把自然跟人在城市发展中的关系做好?从一开始的时候,我们一定要从城市尺度去探讨。香港是用自然环境来定义红线的,就是我刚刚讲的郊野边缘,用这个生态来定,你的发展不能超过这条线。

另外我想提的是,刚才讲到生态连接有两种,一种是交通的连接,另一种是心灵上的连接,可以感觉到你跟自然非常接近,你就是它的一部分。我开场的时候有说,一定要有一些制约才能发挥创意。大家也知道,也有很多专家来香港进行分享,基本说所有的商业楼都要用连廊连起来。这个是怎么来的?就是一种限制,土地贵的不得了,不可能把路面大量的面积放给步行的行人,要发展的连廊就是这样来的,所以我们觉得这样的做法很好,这也是一种限制带来的解决办法。现在我们也要重新这样思考,现在有很多红线的机会,包括罗湖区的,跟深圳河南部非常接近,过去有一些问题出现,或者有一些发展的矛盾。今天的讨论非常好,大家可以反思一下应该怎么做这方面。


陈泽涛

坊城设计FCHA创始合伙人、创意总监

主要的疑问在于现在对自然的理解,以及以前有什么不一样。城市在发展的过程中,我觉得有一个很大的根本性转变。是拿深圳为例,深圳在快速发展的过程中,在讲究效率的同时,原来基本是以车为本的。在深圳刚刚建设的时候,已经提前把深南大道规划成100m了,我们是完全效率优先、以车为本。现在很明显,不管是深南大道下穿,包括最近在做的滨海大道下穿,所有的核心是以人为本。我们要让人更好的体验,更容易到达。因为城市从来不缺这种公共资源,特别是在深圳,我们有两三百公里长的海岸线,但是在深圳,就在十年前,深圳人完全感觉不到在海边,甚至想走到海边,都几乎是一个奢望。现在深圳的山海通廊,深圳有非常多的资源,从山到海,还有这些河,现在重新焕发、重新激活,为了让人更多地到达河边,很多的楼盘以及公共天桥,也形成了新的联系,让人更容易到达。所以我们原来并不缺自然的元素,只是缺到达的途径。

我们这些项目里,为什么还自然而然地会引入自然的元素,我觉得核心的因素还是在于,人的尺度所需要的自然感受并不需要很大。这种大的公园,不管是绿地还是海边的公园,离家都是有一定距离的。虽然形成了体系,但是想去海边,还要走两三公里,但人的需求并不需要那么大,楼下也有公园,楼下也有很好的绿化,就可以很好地满足人们了。我们认为需要的是更多的活动空间,以及可以释放他们活力的空间。我觉得能创造更多的活动地面、聚会场所、交流场所,可能会更重要一些。所以我觉得自然在这里已经延伸出更大的含义了,让人可以自然而然地发生活动,去享受这个城市带来的各种交流、各种便利以及各种复合的设施。

成行

深圳成行建筑设计有限公司主持建筑师

我个人感觉是,在城市这个尺度上,我觉得这些问题没有什么特别明确的答案。举个例子,最开始做滨海廊桥的时候,我们是有点排斥的,我们觉得在这种城市的公共设施建设里一窝蜂地去做立体连廊,有可能会把最原始的街道活力丧失。所以我们也在不停地和实际的运营单位以及政府一起在优化这个形式。核心的优化方式就是在观察和预期人究竟是怎么用这个桥的,我们觉得现在没有一个特别明确的判断可以现在在这里讨论,还需要进一步的关注它的后续使用。

第二,自然的事情。我觉得这个事情是一个城市整体的问题,特别是在房地产价格比较高,城市的主体人群每天受限于很小的居住面积时,他对自然的渴望就是一个稀缺资源的渴望。如果去大理或其他的地方,那些人也不谈自然,他们每天都在自然里。所以我认为自然没必要再去扩展它更新时代的含义,它就是一个最纯朴的人类地球的基本状态。我们虽然做的很多工作是在修补这件事情,不是在做一个更好的自然,而是让这个自然再回来,所以不需要在回归自然的这件事上有过多的犹豫或者添加。

第三,我比较重视的一件事是,在这种城市比较拥挤的时候,产生什么样的公共文化这件事情很重要的。说到小,就是人和人之间的交往。说到大,就是一种公共文化的,所以公共空间是具有教育意义的。在这个空间里,你需要让小朋友知道这个城市里可能还有小鱼小虾,也要让小朋友知道他在这个游乐场地去玩的时候需要排队。所以公共场地的设计,不是建筑师或景观设计师造型的表现,而是要设计更多场景,让人在这个场景里产生一种心智的成长,我觉得这个是教育的意义。在城市里,做公共空间的人应该有更多的责任心和敏感度,他设计的是这个城市的公共文化。到了这个层面的时候,自然是吸引你过去的最初始原因,你乐意去到这个自然里进行的一些类型的公共活动,是这个空间最大的责任。


崔国

《城市中国》执行主编

Q2:各位嘉宾设计的项目中,都在强调一种设计方法论——元素的复合;区别则在于,不同项目对“复合”的方式和元素不一样。那么,当设计师面对多样繁杂的大众诉求的时候,“复合”是否是唯一的回应方式?在设计手法上,还有没有别的回应方式?或者说复合本身能走多远?

成行

深圳成行建筑设计有限公司主持建筑师

我觉得这个行业里,设计师还是有挺多类型的,有商业设计师、地产设计师、文化建筑设计师或者公共空间设计师。目前我见过的好多设计师目前面临一个问题,甲方往往更加有判断力,导致设计师现在变成了一个比较技术化、实现甲方想法的角色。当然设计师以及设计团队是服务行业,这个定义可能也没有什么问题。但是在某些尺度和空间上,设计师有可能还是可以有一些很强烈的一些个人判断放进去的,比如在城市设计或城市公共空间设计上,设计师反而更有可能会回到空间环境设计最核心的问题,基于一些责任感或者是一些研究,可以提出超越当下的一些判断。我观察到这个现象,我觉得设计师的地位越来越低,反而在很多开发商和政府牵着走,就是因为他们更多在做技术性服务,而没有产生最开始的价值判断。

我觉得城市公共环境上,一百个人有一百个人的判断,在人的这些判断细分了之后,我们是可以形成一个系统的,而不是简单地全加遮阳,或者全做空调。这个需要设计师从人的基本体验来权衡,而且它一定不是百分之百都受大家所有人欢迎的东西。这个就是对公共空间的价值做一些清晰的取舍,它不是永远都是要讨好所有人的。如果要讨好所有人,这个东西最后一定会在另外一个方面丧失掉价值。

陈泽涛

坊城设计FCHA创始合伙人、创意总监

今天成行非常批判地反思了设计师行业。刚才提到,现在好多领导好像眼界更宽、思路更广,设计师更完全是执行的方式,其实也不完全是这样。我想提一点,今天在任何一个设计里,都有非常清晰的任务书,他可能已经想清楚要这么做了,执行就好了。但刚才我们很多的提案里,都是突破任务书的。比如保障房,他们希望做在郊区,我们想看做在中心区有没有机会。再比如开发,我们考虑把道路变成基础设施去复合。

我觉得这个复合不只是复合功能,或者说这个重构,不只是把这些功能关系重构。以前的廊桥,通常是由市政单位做的,毫无疑问市政单位是完全技术化执行的路径。但为什么今天像成行、像FO这种单位来做?因为它已经复合了不只是景观设计,包括这里面的基础设施,大跨度钢结构的设计,植物景观学的专业、生态学的专业,活动事件的策划,公共艺术景观的植入,灯光、节点的工艺等,所以它已经是一个全新的领域了。

所以我还是积极乐观的,设计师并不只是在执行一个任务,我们希望专业设计师还是需要有这种责任和担当去思考城市的问题,用我们的专业知识去提供解决方案。当然我觉得今天也有一点是很好的,任何一个方案不会只是委托你来做,一定要通过公共竞赛,有一堆专业的评委来评审这个方案是否合适。哪怕你是天马行空的想法,你也有机会得到认可,也有机会落地,所以我整体上还是积极的,对于我们这个专业,我还是有信心的。


翁锦程

深圳市规划国土发展研究中心主任规划师

规划师首先考虑的是绿地的尺度对城市的作用。首先是生态优先。如何发挥这种绿地的生态功能?基于城市的角度,绿地的尺度不会太小。如果看深圳的总体规划,可以看到它有几条巨大的绿带。像刚才提到的大沙河也是一条绿带,起到了非常重要的通风廊道,以及减少这种热导效应的作用,这些绿带的尺度都是比较大的,这样才能更好地发挥它的自然廊道的生态价值。现在这些大尺度的自然空间,都已经留下来了,我们深圳的智慧城市也建成了,城市的发展阶段也从以车为本到以人为本,因此这些自然空间也发挥了它的新作用。在自然绿地中,就以这种最小的干预来复合、建设设施,为生活在城市中的居民来使用。如果是以个人角度来说,自然是无处不在的,就像阳台中的一个植物。

陈总刚才说了楼下的街角公园,都是可以感受到自然的。因此对于生活在城市中的居民来讲,更加多样、丰富的、5分钟可达的公共绿地是更重要的,它可以提供更多户外场所、交往空间,也直接促进了居民的身心健康,对于生活在城市中的这些居民来说,它可以发挥更大的作用。因此我们现在的这些规划师,已经开始有这种大的尺度,向这种社区级别的多一样开放空间进行转变。而我们把这些小地块留下来之后,就可以交给这些建筑师了,把我们留下来的这些小的开放空间设计得更有意思。


*本文图片均来源于讲者。

文章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