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文1|香港:“自然大都会”的规划与城市设计

2022-08-25

2442 人阅读

活动回顾

《设计与生活》年度策划将以“城市×自然”为主题,将通过城市调研、案例分析、交流活动等形式开展,以城市绿色空间作为话题切入点,构筑规划建筑师、管理机构、市民公众的多角色对话平台,从而推动全链条多环节实践发展。

本期选取香港作为研究对象,与深圳进行对话,通过香港“自然大都会”规划案例分析,了解香港城市与自然融合的规划思维;在地方面,将带领公众参观深圳宝安滨海廊桥,还将邀请设计师展开关于城市与自然连接的设计讨论。

引言

高密度、拥挤、垂直、立体……这些可能是香港作为大都市给人的第一印象。但谈论这些关键词,离不开香港的地理条件,尤其离不开山、海、水塘等组成的自然地景。

放眼全世界,极少有一个大都市像香港这样做到了与自然无缝亲近,又与自然保持高度平衡的状态。都市与生态、人工与自然的紧密结合,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时至今日,香港土地总面积1106平方公里,建成开发土地不足300平方公里,林地、灌木林和草地则高达733平方公里,占全港总面积约66%。香港可谓名副其实的“自然大都会”。

一处典型的香港城市风貌。近处为金山郊野公园和九龙水塘。(图片来源:discoverhongkong.com)

但自然与城市在香港既高度紧张又平衡的状态,并不是像经济那样自生自发、自由调节的产物,而是历史传承下来的一整套严格的规划和设计思路。没有这些基本思想和政策做指引,香港城市与自然的良性关系不可能走到今天。

《香港报告》:确立战后香港空间格局

二战前,香港已经成立了规划委员会,但城市发展仍缺乏全面规划。二战后,港英政府邀请编制伦敦“田园城市”计划(大伦敦计划)的规划师艾伯克隆比(Patrick Abercrombie)来港,为战后城市重建提供全面指导,定出长远的规划原则,史称“香港报告”(艾伯克隆比报告)。报告提出三大重点:改善交通配套,发展新市镇,完善城市规划法例和机制。除此之外,“香港报告”还延续了“大伦敦计划”中在中心城区与新市镇中设置间隔绿带以控制城市无序扩张的思路。这一思路,确立了日后香港城市发展的总基调,即城市和自然空间平衡发展、维系生态环境,严格限制土地开发。

“香港报告”中的规划建议图(图片来源:wikimedia)

《香港2030+》:成为自然大都会

最新的《香港2030+:跨越2030年的规划远景与策略》开篇即指出,本报告不但为香港未来的规划、土地及基建发展,也为塑造跨越2030年的都市和自然环境,提出策略性空间规划框架。

香港希望提升蓝绿资源系统以成为自然大都会,成为能适应气候变化和生物多样性的城市。其中概念性空间框架的指导原则指出,要把发展集中在发展走廊及枢纽,形成紧密而具互补功能的网络,积极管理特定具高生态价值的地区。《香港2030+》还提出实现愿景和达致总规划目标的三大元素,其中两大元素均涉及自然与城市空间的关系。


元素一

“提升集约高密度城市的宜居度”

要营造一个容纳发展和自然环境的城市,拉近和蓝绿资源的距离。将蓝绿元素引入新建及现有发展区,提升市民健康与福祉,缔造香港为自然大都会;改善位处现有蓝绿空间的康乐及配套设施,并提高其可达性;倡导和谐的“城-乡-郊-野”共融脉络以彰显香港的独特性和多元性。

“城-乡-郊-野”四位一体


元素三

“创造容量以达致可持续发展”

自然环境及生物多样性对城市的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因此,需要创造、提升及再生环境容量,充分考虑基建和环境因素以支援土地用途规划;要在规划及发展过程中把气候变化、生物多样性和其他环境考虑因素主流化,并积极管理特定具高生态价值的地区,减少对生态敏感地区或珍贵蓝绿资源的影响。

香港生物多样性概览(资料来源:渔农自然护理署)

加大土地供应,继续保育郊野

香港的土地一直以来供不应求,但在战后至今的规划思想和框架的指引下,土地开发没有大举侵入绿色空间,而是围绕谨慎的填海和其他方式拓展城市用地。根据《香港2030+》,包括填海、人工岛、撂荒农地、棕地、石矿场、储备用地等在内的中长期可能供地项目合计有4100公顷,已经超越估算的2600至3000公顷的短缺。因此,未来很长一段时间,香港现有的自然与城市空间的格局不会改变,反而会进一步提升对自然生态的保育力度。比如,为配合北部新市镇的规划,政府预计收回位处私人土地及具高保育价值的湿地和渔塘,并透过设立如湿地保育公园,海岸保护公园,以及扩展现有的自然保育区进行积极管理,并拟议新增一处红花岭郊野公园。

拟定红花岭郊野公园所在的地貌环境(图片来源:laughtraveleat.com)

拟定规划标准手册

香港自1960年代人口激增,经济开始高速增长,人地关系压力也不断增加,因此有必要对日后的土地用途和人口分布模式进行全面检讨。在此背景下,政府在1965年开始编制《土地利用计划书》,于1971年完成。1974年,政府对《计划书》作出大幅修订,并重新命名为《香港发展纲略》。1982年,《纲略》再次易名为《香港规划标准与准则》(以下简称《准则》),延续至今,内容向市民公开。

绪论中认为,《准则》是规划未来的一项工具,为分配匮乏的土地资源提供一个公平的基础;同时也是规管发展的一项工具,为厘定各类发展的规模、密度、地盘规定和所需的配套设施提供指引。除了订明发展目的之外,《准则》也就环境规划、保育自然景观和生境、保存文化遗产和市景提供指引,从而提高香港居民的生活品质。

康乐、休憩与自然保育的关系

《准则》第四章《康乐、休憩用地及绿化》规定,康乐、休憩及绿化用地的法定用途地带,包括郊野公园、自然保育区、海岸保护区、绿化地带(指位于市区边缘地区和郊野地区的林地和植被土地,用以限制城区发展无计划地扩散)。但同时又指出,在郊野地区,当局应权衡发展与自然保育之间的优劣,并须小心保护郊野地区,免受会造成滋扰的发展影响;乡郊与市区接壤的地区内的任何拟议康乐发展,应与自然地形及天然草木融为一体。

第十章《自然保育及文物保护》认为,树林、湿地、河流和溪涧,天然海岸、红树林和泥滩都是需重点保育的自然景观及生境。在法定图则上划作的自然保育地带内,包括郊野公园、海岸保护区、具特殊科学价值地点、自然保育区、绿化地带,根据一般的推定,均不宜进行发展。除了管理天然资源所必须的用途外,只准作极少数的用途,而部分用途须由城市规划委员会审批。

与自然保育有关的法例和行政管制措施

法例 权力机关(行政机关)
《郊野公园条例》(第208章) 郊野公园及海岸公园管理局总监(渔农自然护理署)
《海岸公园条例》(第476章) 郊野公园及海岸公园管理局总监(渔农自然护理署)
《野生动物保护条例》(第170章) 渔农自然护理署署长(渔农自然护理署)
《水务设施条例》(第102章) 水务监督(水务署)
《城市规划条例》(第131章) 城市规划委员会(规划署)
《林区及郊区条例》(第96章) 渔农自然护理署署长(渔农自然护理署)
《环境影响评估条例》(第499章) 环境保护署署长(环境保护署)
行政规例  
具特殊科学价值地点 渔农自然护理署署长(渔农自然护理署)
发展大纲图/发展蓝图 规划署署长(规划署)

山坡尽量种植树木

香港的丘陵地形,使得城市建筑往往紧邻各种斜坡。《准则》第四章认为,不论是天然或人造斜坡,应尽量种植草被。应在适当情况下增加种植树木和灌木,以保护及加强现有的植被,从而优化斜坡的外观,并且促进斜坡植被在生态上可持续发展。绿化植树工作的持续进行,使得香港的山体基本被绿色全覆盖,几乎没有岩石裸露。山坡和山腹茂盛、多样的树林和灌木丛林,吸收了可能导致滑坡风险的强降雨。部分路段,在山坡与建筑之间还有护坡、管道、道路等设施作为过渡,使得毗邻山体的建筑可以放心居住。

香港随处可见的城市与自然山地/斜坡交汇地带。(图片来源:谷歌街景)

保护山脊线轮廓

除用地规划外,《准则》第十一章《城市设计指引》(以下简称《指引》)还专门讨论了城市设计对于自然与城市关系的作用,重点在于城市形象,人的视觉、空间体验。

香港绵延的山脉构成城市的天然背景,并将城市分割成数个各具特色的景色区。围绕维多利亚港和背靠山脉的发展,树立了香港城市的基本面貌。《指引》认为,城市设计应着重表现香港优美特色的基本设计要素。

维港两岸太平山和狮子山的山脊线,构成香港主城区的天然背景,是香港著名的景色。但随着日益增多的高楼大厦,山脊线视觉上受遮挡。香港市民普遍认为,山脊线/山峰是香港的珍贵资产,在进行发展时必须格外考虑,加以保护。在香港采用发展高度轮廓,目的正是要维持并加强城市与天然景色,特别是与山脊线/山峰的关系。

香港都会区与山脉的空间关系(图片来源:谷歌地球)

香港《都会计划(1991年)》提出了保护山体轮廓的概念,建议设立一个20%左右山景不受建筑物遮挡的地带,但个别可灵活放宽,容许在适当地点出现地标建筑物以突出山脊线。《指引》指出,港岛北岸发展应配合太平山和其他山脊线/山峰,以保护从九龙望向港岛的景观,应避免无限制高度及破坏“不受建筑物遮挡地带”的发展。建于山上的住宅、建筑物,也应避免破坏山脊线景观的连续性。在城市设计的指引下,如今港岛的城市天际线与背后的山脊线基本协调一致,形成富有美感的自然都市风光。

《指引》中关于山脊线的城市设计规定

港岛的城市天际线有两处地标建筑物明显突破山脊线,即1992年的中环广场(左)、

2003年的国际金融中心二期(右),其余均和山脊线起伏相协调。(图片来源:wikimedia)

电梯与廊道的广泛使用

城市与自然在物理空间上的临近,是两者产生互动的必要前提。但空间上的亲近并不意味着互动关系一定发生,这中间需要大量的、完善的基础设施做支撑。

相比于九龙,香港岛的地势更为陡峭,直逼维港的山地让城市变成线性状。作为立体都市,香港楼宇间的各种空中连廊令人印象深刻。而在连接城市与自然之间,这种连通设施同样丰富。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中环至半山扶手电梯及行人道系统(Central to Mid-levels Escalator and Walkway System)。全长800米的运输通道,爬升高度135米。扶梯的开放式结构,使得行人可以便捷而省力地到达那些原来无法到达或必须经过令人头疼的中转才能到达的地方。这套扶梯系统被认为成功地对城市空间起到了革新的作用,也成功地将活力带到了难以到达的山坡地带。

置身于建筑之间、街道之上的半山自动扶梯将原来临海的平地与半山连接起来,欣赏城市空间的同时,
扶梯设施本身也成为一道城市景观。(图片来源:shutterstock)

充分利用地形,各类电梯、楼梯、廊道的设计建造和极高的使用率,带来城市与自然的空间整合,让各种运动、流动要素在自然与城市间便利通畅。连接性基础设施,在香港超越了单纯的交通出行,形成了一整套公共运动基础设施服务。

文章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