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自然、艺术,孩子接受公民教育的多种可能性

2017-12-02

龙岭初级中学图书馆

13139 人阅读

摘要:

公民参与城市建设已经不再是停留在纸面上的一项课题,其实际操作方式和影响评价亦得到越来越广泛的重视。而公民参与公共事务需要一定的条件基础——具有主人翁精神和城市责任感的城市公民。本期酷茶会试图将城市教育与中小学第二课堂结合起来,一方面培养新一代具有城市意识的城市公民,一方面积极响应素质教育的号召,拟邀投身于城市教育方方面面的专家前辈,共同探讨将城市、自然、摄影和艺术等主题引入学生第二课堂的可行性和重要性。

活动回顾

本期嘉宾

酷茶会现场

朱淑桢:艺启改变——博物馆里的终身学习

今天跟大家分享的话题叫“艺启改变”,这个命题是我从一个英国的博物馆活动中盗取的,这个活动叫“艺术启发改变(Art Inspiring Change)”,是2016年英国当代艺术馆做的项目,项目主要参与人就是小学生。作为小学生,能不能改变这个社会呢?能不能去参与这个社会的发展呢?在英国他们做了这样的尝试。

通过这个项目我来聊一聊博物馆的终身学习。什么叫终身学习?很多教育学研究把教育分三种范畴:正规教育、非正规教育和非正式教育。正规教育是指学校的教育,学校里面会有课程表、考试,会有一个目的;非正规教育包括去与学校相似的教育机构学习技能,目的是获取技能、得到认证。而非正式的教育,没有课程,没有提纲,也没有认证,也没有考试,没有最终目的,这种教育在哪里会发生?博物馆。这三种教育形式放在一起就是终身教育,教育专家对终身教育的定义是人一辈子所有的教育加上个人和社会生活的全部教育综合。社会生活的教育其实讲的就是非正式教育。

朱淑桢与现场的小朋友

21世纪最重要的就是终身教育的态度和状态。终身学习在中国已经被定为非常重要的国家教育政策,深圳也启动了全民终身教育的活动。我们的目的是构建学习型社会——当社会出现了新的产业、新的学习议题,我们鼓励社会上所有人去重新学习。在座有没有哪位妈妈最近学会了烘焙,是从小就学的吗?不是,而是你希望为家人做面包、蛋糕所以去学,这就是学习型社会。网上有很多素材,学习的资源在很多地方可以获取,我不一定要去教育机构拿执照,这就是一个学习型社会的状态。

而非正式教育中的博物馆到底能够让一个人学到什么东西?开头提到的“艺启改变”计划找了一个小镇上四所小学的小学生,每个学校命名五位文化大使代表学校参加这个项目,主要目的是做社区建设。

“艺启改变”计划,图片来源:朱淑桢

文化大使需要改变什么呢?首先通过艺术启发改变,他们先去认识一些艺术家,看艺术家是怎么工作的,思考怎么表达想法。这个小朋友在看艺术家创作的时候就把自己的想法画出来的。这个小朋友可能觉得社区最大的问题就是面包店里的面包长得都不像兔子,他去学烘焙,做兔子一样的面包。还有小朋友去户外采风,去了解这个社区有什么,寻找他们认为社区里面有问题的地方。还有年纪大一点的学生,做一些编织的工作。

表达自己的想法及解决社区的问题,图片来源:朱淑桢

接下来他们去考察一个好的社区是什么样子,他们选择了伦敦。他们出行的时候穿统一的衣服,这让他们非常有使命感——“我是一个文化大使,我是来考察学习的”。他们去看博物馆,在夜晚伦敦泰晤士河边跟艺术家交流。结束后他们开始思考,我们的社区有什么问题?他们来到社区中心,跟社区里所有人交流,他们学会了公众演说,去告诉大家他们自己的想法。

有了这些想法以后怎么办?他们去拜访政府,跟官员交流,并尝试去搭建一些东西解释自己的想法。问官员我的想法能不能实现,你能给我什么样的支持?这就是文化大使去参与社区的建设工作。

考察伦敦和拜访政府,图片来源:朱淑桢

在这个过程当中,这些文化大使慢慢从一个小学生、一个社区里的小孩被教育、训练、引导成一个能够站在政府里交流社区发展的小公民。他们参观完政府,定了项目,就把自己的想法做成了展览,家长、老师、博物馆工作人员、艺术家一起帮忙把他们的作品做出来。

做成展览,图片来源:朱淑桢

这样的流程要在中国实现有困难,需要时间,但是我们可以在博物馆做。在博物馆里面对待观众有两种方式:一种是作为家庭观众来安排活动,另外是一种作为学校学生来给你安排活动。

在博物馆里面怎么样才叫终身教育的状态呢?举个例子,有个住在福田区鲁班大厦的小朋友不明白鲁班的意思,木头跟鲁班有什么关系?小朋友的爸爸妈妈解释了好久,他就是听不懂。有一次他在英国博物馆里看到一个全是木头做的展览,他很惊讶木头可以做那么多东西,这些木头是谁做的?妈妈告诉他是木匠做的。他就说,中国有没有木匠?妈妈说有,鲁班。绕了一年的时间,这个小朋友终于明白鲁班是谁。回到家,他说要好好了解一下鲁班,因为英国的木匠都能做飞机了,我们中国的木匠能做什么呢?他主动要求看鲁班的书,爸爸妈妈还找来50年代拍的黑白电影《鲁班的传说》。一个小时的黑白电影对于小朋友来说是很大的挑战,但是他非常喜欢地看完了。

通过一个博物馆的活动打开了这个小朋友的好奇心,他不断追寻,不断找答案,这是博物馆提供的一种机会。终身学习的意思是不断参观不同博物馆,启发对不同的知识的兴趣,对不同的知识产生获取答案、去学习的动力。哪怕博物馆的参观结束了,也不代表这个学习就结束了。如果在这个展览里面爸爸妈妈一直在跟孩子讲英国的木匠,孩子可能连那个英国人的名字都记不住,所以他真正学习到的知识是他参观结束之后看了鲁班这部电影。

博物馆的教育机会,图片来源:朱淑桢

还有个小朋友得到了一把在博物馆买的60厘米长的尺子,尺子上从汉代到清朝排了一个顺序。他一开始拿到这个尺子时看不懂,直到有一天在深圳博物馆看到西周青铜器的展览,他第一次认识到西周,发现西周的人好厉害,可以造好多青铜器。这个小朋友开始对西周感兴趣,他认得尺子上“西周”旁边的“三国”,于是他回到家把他爸爸妈妈在一两年前给他买的《三国演义》翻出来看,他觉得西周太厉害了,三国肯定比西周更厉害。他每天晚上听了评书才睡觉,并且他理解了这把尺子的作用。这个小朋友就是我小孩,他就是一直这种学习的状态,非常的有意思。

带着小朋友在博物馆里可以做什么事?首先是大人的态度,我们希望孩子在这里能够找到好玩的东西,鼓励孩子表达看到的东西,参与跟博物馆展览有关的游戏。大人有了这种态度之后,带着小朋友去到博物馆。小朋友可以跟旁边的小朋友或者大人一起交流讨论。成人可能觉得我们的常识比小孩多,其实不然,你去看青铜器的展览,你会发现我也不知道青铜器可以干什么,在博物馆里面带着小朋友,我们是一起学习的关系。

让孩子享受博物馆,图片来源:朱淑桢

对大一点的小朋友会有任务型的活动——给他一个任务,分小组讨论,最后给出一个答案、想法。大家会临时组成小组针对不同的课题分工、协作。这个过程当中每一个学生都是在学习的。一个平常在学校不怎么说话的小姑娘好像变成一个领导的角色,开始指挥大家,这就说明一点这个孩子可能对展览内容特别感兴趣,这是赋权的结果。最后更重要的是分享,要像这样,在这么多人面前脸不红、心不跳的,要很清楚地跟大家说自己要说什么,这也是很好的训练。

奇域博物馆的往期活动,图片来源:朱淑桢

从英国的案例分享讲到现在,博物馆里的日常状态让人很羡慕。我们机构现在扎根在深圳,努力在博物馆里推动学生跟家庭观众去博物馆参与活动。12月14日希望大家有时间去南头古城举办的深港城市\建筑双城双年展,特别是小朋友,我们设计了一个可以带回家的游戏,希望到时候在双年展见到大家。

郝爽:博物探究课程的系统化实验

其实站在“酷茶会”的讲台上作为嘉宾很亲切,我之前也是城市设计促进中心的员工,本来是一个景观设计师。今天来的这些嘉宾都是各自领域中的专家,而我在教育领域还算是新人,在这里跟大家分享一些教育方面的实践和心得。我梳理一下我这几年的心理路程,为什么转到做科普的工作。

首先介绍一下我的专业背景,本科是学园林设计的,植物学是我很重要的专业基础;研究生是北京大学的景观设计学,在市场上来讲和园林设计差不多,都是户外环境的设计,实际上作为一个学科,景观设计强调大尺度的景观规划,涉及到生态学和地质学。这两个学科有什么特点呢?一方面是研究对象尺度大、范围广,还有就是思维上强调系统性和联系,从这个角度来讲,景观设计超越了传统设计领域的局限性。

除了专业背景之外,最近三年有两个对我个人影响比较大的身份转变,一个就是我当了妈妈,当了妈妈之后情不自禁地会关注教育,会想怎么教育小孩。同一时期我参加了深圳植物园志愿者,在志愿者活动中,我会看到小朋友对植物、对自然的这种热爱以及大家想要进一步了解和学习关于自然方面知识的热情,但是事实上一个完全公益性质的植物园无法满足这种强烈的渴望。

而孩子们一周五天都在生活在学校里,学校的课程有没有相关的内容、知识给他探索的机会?我小学时有一门课叫自然,但是那时候很少自己去动手或者去实地考察。当我去了解这个情况之后,我发现现在的小学生已经不上自然课了,他们上的是科学课。改了一个名字,内容变化是不太大的。

《自然》和《科学》,图片来源:郝爽

开始关注教育、特别是自然教育领域后,我接触到北京大学的哲学系教授刘华杰,他写了一本《博物人生》推广“博物”的概念。他从哲学的角度探讨了博物和哲学的关系,从知识论的角度解释博物学其实就是和科学相对立的概念。那自然课为什么改名科学课?这不仅仅是改名字那么简单,还代表了教育系统的文化价值导向。

举个最典型的例子,中医和西医,就是博物学和科学。头痛医头、脚痛医脚,这就是典型的科学思维——理性,用证据说话,研究思路是线性的。中医不管哪儿疼肯定要先号脉,他给你开的药其实也是可以治病的,这是为什么呢?这是思维方式上的差异,中医把人体当做一个整体看待,整体中的各个元素之间互相影响的,这是博物学思维。中医和西医同样能治病,其实博物学和科学是两种不同的探索自然的思维方式。

这样就不难理解自然课改名科学。教育系统的人可能希望提高国民的理性思维、科学素养。其实任何一种文化都有一个适合它生长的特定时空范围或者说历史阶段。在过去的200年间科学主宰了整个世界,带来天翻地覆的变化,但是它在带来便利的同时,大自然被破坏得千疮百孔。所以历史的车轮滚动到了21世纪,地球已经千疮百孔,或者我们依然需要科学,但这时候我们更需要善待自然的博物学情怀,还有能够系统看待问题的博物学思维。这就是为什么我想在学校里面开博物学的课程。刘华杰教授是倡导博物学复兴的人,他的理念对我影响比较大。博物学和科学是东方和西方对待自然的差异,西方把自然作为一种课题研究,它强调的是人定胜天,但是我们中国讲的是天人合一,所以博物学是尊重自然,热爱自然。

为什么要复兴博物教育,图片来源:郝爽

大家可能好奇我的博物探究课讲什么,我们之所以叫博物,就是说它的概念非常广。现在的学科教育是分了地质学、植物学、动物学、生态学等,但是在古代可能都是一个学科。我们经常提到一个理念就是跨学科教育,就是在一个主题下融入很多学科的东西,而不是单一的去挖掘。我们的博物课是最跨学科的,它融合很多内容,所以素材很多。

博物课怎么上?最主要是两点:一个是跨学科,不限于某一个学科,而是在一个主题下面把各个东西融汇起来;另外一个是强调学生自主性,老师是教练的角色,引导小朋友自己去做,所以我们的课叫博物探究课。博物探究课一般理念上强调的是:情景设计-启发引导-自主学习-小组合作-总结提高。

我理解的情景设计是设定主题,让小朋友觉得这个东西跟我有关,调动小朋友的感官。比如说,在上食物主题的时候,带小朋友去菜市场是比较理想的形式。但是因为要留在教室,我们就会准备很多教具,去菜市场买很多菜。

像这节课在讲种子,我们会设置一个游戏叫“种子在哪里?”我们带来各种各样的菜、土壤,小朋友自己去找种子在哪里。小朋友看到真实教具的时候就疯狂了,超级快乐,虽然最后收拾的时候很辛苦,但老师们也非常开心。

真实教具,图片来源:郝爽

提供观察和感知的机会只是起点,最重要的是培养思考的方式。博物最重要的是思维方式的培养,我们会设计很多游戏和任务卡等等,这些游戏当中就会运用调动小朋友的对比、分类、联系等系统性思维。最后要达的效果是让大家获得一个多样的看待自然与生活的视角。每次我讲到大蒜是茎、椰子是种子的时候,我特别希望看到大家那种“哇,原来如此”的表情。

观察和感知只是起点,图片来源:郝爽

我今天的题目里面的三个关键词我已经讲完了两个,最后还有一个系统化。刚才朱老师提到的非正规教育多数是以活动的形式发生,活动之间关联性没有那么紧密。如果我要在学校里面开一门课程,这个课程必须是系统化,有完整的大纲,系统化是从活动过渡到课程的一个关键点。

那怎么让它系统化?最主要的是设计主题,我们现在的主题是关于食物的主题,里面可以涉及到植物、生物、营养、生态、化学甚至环境地质的。我不仅会讲植物属于哪种食材,生长在什么地方,还会讲各地的饮食特征——为什么广东人喜欢喝汤,北方人喜欢吃馒头,南方人喜欢吃米饭?设计一个跟生活相关的主题,通过严密的逻辑把丰富的素材串联起来。比如第一学期的课程可能用“植物器官”组织起来,第二学期可能用“地域方式”组织起来。

■■■

交流

观众:我们学校有一个邮票博物馆就是朱老师打造的,刚好今天郝老师讲博物课程。既然有一个邮票博物馆,怎样根据现有条件打造邮票博物馆的课程?

朱淑桢:从长远来考虑其实有两个方向,一个是可以基于现在的收藏里的物件,比如植物学、动物学等主题,把它整理在一起就可以做探索、认知的课程。另一个可以从学科研究本身的角度去补充收藏,比如学科里面有一些植物学体系的东西,如果收藏不完整,其实可以反过来推动我们做得更加完整。

郝爽:做课程开发肯定是从邮票这些内容入手的,因为邮票上面的图案有很丰富的历史故事或者自然文化等等。其实我刚刚没有展开讲,我们这个课程这学期是跟食物相关的,还有一些正在开发的课程比如传统文化当中的茶文化、传统建筑、中药、二十四节气、博物文学等等,比如古诗词当中涉及到哪些植物的问题。这些都是丰富的素材,需要找一个逻辑把它串联起来,邮票其实就是这些博物内容的物质载体,课程可以把这些东西活起来。

李成:大自然——我们身边的第二课堂

非常高兴今天下午能和大家一起聊一聊大自然。我讲的内容是刚才两位老师的一个延续,他们一个提到了博物馆,一个提到了博物课程,大自然其实就是一所没有围墙的博物馆,里面的内容就是博物课程的内容。前面老师理论上的东西多一点,我可能主要从一些案例上来讲。

为什么我说大自然是第二课堂呢?首先从传统科目讲起,可能大家认为传统的语文、数学、物理等科目和大自然、户外的环境是最没有关联的,只有生物和地质这两门课程大家可能会想到自然。其实,走进大自然是对基础科目的补充和深入。

首先是语文,我有一个朋友的儿子每一门科目成绩都非常好,但是不会写文章。我建议他多带孩子去野外,走进大自然里,孩子会接收到非常多以前没接触过的信息,思维会变得活跃。通过什么来表达?让他写文章,有这种表达的欲望后,经过梳理和引导,作文就会写了。其实语文来自传统文化,传统文化更深层次的来源是大自然,比如一些古诗词里面讲述的一些场景。我们在我们城市里待久了,对大自然没有一个概念,他对古诗词里面或者文章里面涉及到的意境没有认同感就进不到语文的内容里。另外,大自然其实是很多语文名词的来源,比如说用“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来形容一个场景,但如果没有见过就体会不到意境和内容。

其实我的数学不太好,我在工作层面遇到一些问题才发现数学真的非常重要。我讲一个黑脸琵鹭的例子,黑脸琵鹭栖息在红树林里,要在浅海的滩涂环境才能生存。因为它的嘴巴像琵琶一样,是扁的,它用扁扁的嘴去水里面抓鱼,所以叫琵鹭。琵鹭是濒危物种,全世界共3941只,而深圳、香港、台湾是它非常重要的越冬地点。我们参与黑脸琵鹭野外调查的过程中就会涉及到数学的应用,如何统计一大群鸟的数量呢?首先我们规定统计黑脸琵鹭的时间段,比如11或者12月的时候黑脸琵鹭已经稳定下来,我们会在规定的一两天分头行动,台湾的团队去统计台湾的,香港的团队统计香港的,深圳的团队统计深圳的,通过这种方式避免统计上的重复。我们统计的时候会拿计数器,不让我们重复统计或者忘记刚才已经统计过的数字,因为鸟的情况是非常杂乱的。黑脸琵鹭还好统计一点,要统计平嘴鸭的数量就是一个非常宏大的科研课题了。

我再讲一个物理的案例,壁虎大部分时候都在墙上,在很垂直、很光滑的地方,有些甚至直接是倒吊在屋顶上。壁虎没有很锋利的爪,它靠什么趴在这些地方?这就是物理学里非常经典的题目——范德华力。用微距镜头拍壁虎的脚观察这些“凸瓣”,其实壁虎的每个脚趾有数百万根细小纤毛,它的纤毛能够和看起来光滑其实凹凸不平的墙面产生范德华力,然后把它吸附在上面。高中的时候没有掌握好的物理知识,在去研究壁虎的脚掌结构后,就会留下非常深刻的印象。

对传统科目教育的补充,图片来源:李成

刚才讲的是大自然怎么帮助我们提升这种传统学科的深入和一个补充,接下来我讲的是大自然能够锻炼我们综合思考的能力。现在的教育,包括现在的科学体系,包括整个社会的分工体系其实都是越来越细化,但是综合思考能力也非常重要。

这种植物是天南星科的,这是它的佛焰苞。为什么它要进化成这样?大家可能见过类似的结构——猪笼草,猪笼草的叶子进化是为了抓昆虫,而这个植物是为了吸引昆虫进到它的苞片里传粉。它花开以后会发出一种臭味,对于昆虫来说相当于是食物的味道,吸引昆虫进去。它并不是把它吃掉,而是要它在里面等雄蕊成熟,变得粗糙,让昆虫有抓的地方,才能爬得出来并且传粉。这个长长的苞片形成一个限制让它在里面爬不出来,而“盖子”的结构起到防水的作用,因为它生活在广东南昆山,是广东下雨最多的地方之一。长条的部分是一个柱头延长下来的结构会一直拖到地面,帮助虫子爬进去,甲虫或者蚂蚁直接通过这条“桥”爬到里面帮它传粉。在苞片里面有一只蜘蛛,这种是一种适应这种花而进化出来的蜘蛛,它专门躲在这个洞口捕杀被吸引过来的昆虫。

这种花看上去普通,但实际上牵涉到各种生态关系。从这一朵花就能看到整个大自然是一个互相关联、相互联系,是一个密不可分的系统,通过观察才能够感受到这种联系。如果从分类的思维看,这个是佛焰苞,里面是花蕊,上面是它的叶子等等,我们只能看到一方面。

一种天南星科植物,图片来源:李成

大自然还能激发人的创造力,我们从鸟类学来飞机的结构、空气动力学等等。这张照片里有一只在小水池里产卵的蜻蜓,它的尾部有一只石螺,是一种小型的螺类。这个小水池里面,生活着非常多的螺,这一片栖息地已经达到了饱和的状态了。但是石螺的生活离不开水,它要采用什么方式扩散到其他水域呢?搭乘免费的“直升飞机”!当有蜻蜓或有鸟类停在这里,螺就会主动附上去。因为蜻蜓不会只在一个地点产卵,当它再飞下一个池塘产卵的时候,它再从它的尾部滑下来。

达尔文曾经在他的《物种起源》里面提到一个现象,一个地方以前是没有水的,那里突然下了一场暴雨形成水塘,两个月以后他就看里面有一些小鱼小虾和小螺,他思考过这些生命是从哪里来的。我们这张照片就有了一个非常完美的解释。

搭上蜻蜓“直升机”的石螺,图片来源:李成 

走进大自然还能提高小朋友的观察能力,现在的小朋友非常缺少这种观察能力,或者只看表面,没办法看到深层次。

我们知道昆虫和植物的关系是非常密切的,其实很多的昆虫都是靠吃植物来生活、来成长,但是植物不会动也不会躲,那它用什么办法来保护自己?图片中的植物叶子又大又肥厚,对于虫子来说是非常好的食物,图中红色的昆虫想来吃它,它就利用蚂蚁来保护自己。因为绝大部分的蚂蚁都是吃肉的,对植物来说蚂蚁是益虫,但是蚂蚁也喜欢吃花蜜。大家都知道花可以产生花蜜,但是这种植物的叶子也有蜜腺,它通过这个蜜腺吸引蚂蚁过来,每一天都有蚂蚁爬上来吃蜜,顺便把这些吃叶子的虫子也吃了,这也是一种保护机制。

进化出蜜腺来保护自己的植物,图片来源:李成

走进大自然锻炼我们的交流协作能力。如果你去野外做饭的时候要有一个好的分工,要找地方洗菜,要找柴火,所以走进大自然进行一些活动能够锻炼我们的交流和团队协作的能力。

走进大自然还能释放我们的压力,缓解我们的情绪。我们走进大自然呼吸新鲜的空气,观察到有趣的东西,沉浸在大自然里的时候,会忘掉很多烦恼。

野炊,图片来源:李成

最后一点也是非常重要的一点,为什么我们要走进大自然?很多的小朋友在城市里面生活长大,他并不知道大自然、野外曾经有过什么。

这张照片是在深圳湾拍的。假如深圳没有自然保护区就没有这么多鸟来这里越冬,我们就不知道这曾经有过这么精彩的画面,曾经有过多么精彩的故事。我们也不会保护它、了解它,所以我们走进大自然,最重要的一点就是保护自然环境。

在深圳湾越冬的鸟,图片来源:李成

郭兆凡:第二课堂与批判性思维训练

相信看了这个视频大家有很多感受,我觉得这个视频里面是反映出特别多问题,跟教育有关,也跟社会有关。今天我想跟大家分享的是大家一直在讨论的第二课堂和批判性思维。我曾在清华和伦敦政经读书,以前是做金融,后来转行做公益,过去几年全职做教育,策划了LIFE创新峰会。在峰会过程中,我研究了国内外一百多个不同教育创新的案例,对教育有一些理解和思考,后来我创立C计划,就是教学生和家长怎么样能够独立思考。

因为我接触了很多教育项目,我想先谈一谈我在第二课堂中发现的东西。今天谈了博物馆教育、自然教育都非常好。我们首先要肯定这些课本身是很好的,但同时,很多课程里也会有一些问题。第一,设计的课程在过程中有没有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如果这个学生从小眼里就没有问题,没有解决问题的意识,我们很难指望他长大了以后突然变成一个有问题意识的人;第二,这个活动对孩子的价值观和综合能力有没有影响?作为课程设计者,在设计的课程有没有去回应和解决现有的城市问题?课程能不能解决现有教育的弊端?最核心的是有没有培养学生的公民意识?作为一个公民应该怎么思考问题,这个是公民教育的内容,是我们的教育里缺少的。

第二个问题是很多学生缺乏研究问题的能力和方法。第二课堂教育有很多项目式学习,简单来说,就是围绕一个社会的问题或者是学校里的问题,让学生组成小团队做研究、呈现结果。但我们现有的教育里没有涉及到关于这些研究的过程。

这两个是我想说的教育问题,我们再深入想,为什么没有公民教育,为什么没有教孩子们怎么研究和解决社会的问题?我觉得一个很核心的东西是缺乏批判性思维。

现场的小观众认为:缺乏批判性思维是因为现在中国体制内的教育中学生几乎不能反驳老师,老师说啥,学生就得听着,但是按照批判性思维,学生必须对老师说的一些知识提出任何的质疑,老师应该很善于回答学生,而不应该责骂他。

批判性思维除了小朋友提到的挑战权威,还有质疑,质疑是批判性思维很核心的东西。其实我们在分析问题的时候,会很简单地归结为一个原因,比如说你看到孩子在玩游戏就觉得他成绩下降一定是玩游戏导致的。如果我们真正分析这个问题,他可能是有更复杂的或者是其他原因导致的,比如说可能夫妻两个人老是吵架导致孩子压力很大,玩游戏可能只是他释放心理压力的一个出口而已。批判性思维是让我们在找一个问题的原因时不要简单看表面,要看更深入的东西。批判性思维还会教我们怎么样做判断,简单来说,批判性思维告诉我们很多时候直觉和感觉是不可靠的,因为我们的感觉会被社会操纵,会受到周围人的影响,它是不独立的。

我们倡导的批判性思维这种思考是不要模仿别人,也不要过度依赖自己的感觉,要先独立思考,用思考的结果决定要做什么行动,才能避免问题、解决问题。

解决问题的路径,图片来源:郭兆凡

美国伊利诺伊大学教授对批判性思维的一种简单定义,批判性思维是一种合理的、反思型的思维,它决定了人应该信什么和做什么。其实在西方各个学校、国际机构包括国家都意识到21世纪最核心的能力是批判性思维。美国整个学科教育都贯穿了批判性思维教育的,但是中国现在还没有。

我最后简单分享一些教材。美国的中学生教材,会教什么是权威、什么责任、什么是正义、什么是隐私,是公民教育里面非常核心的内容。这是法国的一套教材,台湾有出版。还有德国的教材,内容跟法国是差不多的。香港的地质教材,会讨论很多跟社会相关的话题。有关于饥荒问题的,会从头开始讨论世界上有什么样的粮食,这些粮食在什么国家是什么状况,在不同国家之间的贸易,不同粮食的营养健康等。会讲到经济问题,最后还会谈到科技问题,它会围绕饥荒这个话题把的学科结合起来,背后包含着需要学生们思考的包括社会的公正、责任等公民教育的内容。台湾从小学到中学都有一门社会课,这本台湾的教材里面讲到联合国永续发展的计划。这样内容是跟其他学科紧密结合的,它是更底层、更基础的教育,是其他学科教育更根本的深层的东西。

这些其实是我们现在的教育里特别缺失的,也是我们机构特别想要做的事情。我现在成立的机构其实就是教学生思考的方法,包括公民教育。我们现在针对家长和老师做一些课程,未来也会针对学生。今天我想核心分享的是我们有很多教育都是非常好的尝试,但是我认为所有尝试的背后应该要加入更多跟公民教育相关的内容,在这个过程中培养孩子独立思考的能力,因为21世纪变化非常快,但不管社会怎么变化,应对什么样的挑战,都需要他独立做出判断。

■■■

交流

观众:我们德育组讲到批判性思维实际上有点像我们德育课,我希望她跟我们德育组的做一些交流。

郭兆凡:批判性思维在小学阶段其实跟各个学科是有关的,而联系最紧密的是德育课和班主任班会课。传统的做法是说教,简单跟学生应该怎么做,问题在于学生并不真的理解,只有他真正理解了以后,即使没有监督他也能去做,这也是批判性思维要教育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和老师是平等的,我们充分讨论了以后,学生会真心接受,保持挑战权威的勇气,但是会更加复杂地看待问题,有自己的是非判断过程。

观众:在现行教育体制之下,没有美德法这样的教材,怎么更好开展公民教育?

郭兆凡:首先老师可能需要补一补跟公民教育相关的课。第二是,我们需要教给学生的是一种方法,这个方法不是完全知识性的东西,比如我们教学生的是怎么样收集信息、发现问题、怎么样分析信息,在这个过程中就可以带着学生训练这套思维。这套思维方法跟我们老祖宗物的思维方法是不太一样的,他们更加工具和理性。

虞鑫:E-STEAM(环境主题的青少年跨学科教育)来了!

首先简单介绍一下大自然保护协会,它是一个专业的环境保护机构,发源于美国,应该是规模最大的环境保护组织,在72个国家保护了超过5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以及河流8千公里长的水域。我们今年刚刚来到深圳,有两个主要的工作,一个是做生态城市专业方面的环境保护工作,另外一方面是青少年的环境教育。

大自然保护协会,图片来源:虞鑫

为什么要做环境教育?我这儿有几个数据,是我们做的调研。“30分钟”是美国都市里面的孩子平均每周能够跟大自然接触,去互动玩耍的时间。“6小时”是美国城市的孩子每天会面对电子屏幕的时间。“1000VS10”,是美国的青少年能够辨别出一千种品牌和他们认识的自然界生物的种类。“14%?”,是两年前深圳红树林基金会做过一个调研,他们分析出来深圳有14%的孩子患了自然缺失症——孩子跟自然没有关系,对自然是无知、不了解的。打了一个问号是因为过了一段时间后,红树林基金会也不用这个数字了。美国的调查认为都市里面大概80%左右孩子患了自然缺失症。如果孩子们在年幼的时候没有充分接触自然,想要他成年后站在环境的角度看问题的可能性就会更低。

大家知道我们关注环境问题是为什么吗?保护地球?其实地球不需要我们保护,地球已经有差不多70亿年的寿命,人类文明也就是几万年,所以地球不需要人类保护。我们关注环境问题其实是保护人类自己。今天我讲的主题是E-STEAM,有的地方叫STEM,区别是这个A,A是艺术,除了A以外,STEM指的是科学、技术、工程还有数学领域。

E-STEAM,图片来源:虞鑫

E-STEAM,就是把环境的主题在不同的学科里做一个相关的课程。刚才郝老师已经对比过,其实这套课程对标的是小学的科学课,中学的物理、化学、地理。我们希望能够开发一个与环境主题跨学科的,适合青少年的综合素养课程,配合上刚才郭老师提到的批判性思维训练。这是为了未来能够向可持续或者生态文明真正迈出坚实的一步,在做决策的时候不再只想着经济这一个角度。

我们的方法是什么呢?我们在美国的一个实践方法是从知识学习到行动执行,以及未来引领的培养过程。简单来说就是我们在国内有这样一个计划,在学习部分把课程融合进国内的学校,把环境主题融合在科学课里,把知识和基本技能带给学生。实践部分就是利用我们在国内的项目保护地(在内蒙、云南、四川、浙江等都有这样的水源自然保护地),我们会设计让孩子融入到保护地里做实践的培训课程。最后是我们希望能够跟高校合作,现在已经有一些美国高校对这套课程非常感兴趣,他们希望能够从中国招收的学生有这些课程经历。

春藤环保课:学习-实践-领导力,图片来源:虞鑫

知识的学习绝对不是简单灌输,是由老师在课堂上做一种教练的角色引领孩子进行兴趣化学习,更重要的是有一个系统的构架能够带他进入系统学习。实践特别有意思,在国外的受欢迎度特别高,就是让孩子融入自然环境中,去玩泥巴、种树,研究学校里的花园怎么建设得更好,怎么在学校里开辟出一块菜地种菜,所有这些东西里面都有问题、都有项目。在真实的世界里面学习、解决,我们认为对于孩子来讲是最好的一种实践学习的方式。另外,我们会通过保护地或真实事件的环境问题,围绕环境问题和社会发展问题去设计主题,给孩子提供实践,培养领导力。

分享几个国内的案例,我们在罗湖百仕达小学里面做了海绵社区的改造,让学校海绵化——对雨水进行收集、管理、释放,在此基础上让孩子参与进来,安排他们参与问题的设计和解决,包括设计、种植学校里面的雨水花园。

杭州水源保护地已经成为了阿里巴巴的实践学习地,每周末都有员工带着孩子去。在水源改善的同时,我们让孩子进入到生态社区形成的过程里,让他们知道他们参与的工作在一个可持续发展的社区建设中起到真实作用。在这个过程中,孩子跟我们一起探索问题,也许没有人知道答案,但是孩子锻炼了能力并跟当地社区产生互动,带来了经济、环境多方面的收益。

最后是今年夏天在香港开启的环保创新领袖计划,把20个内地孩子放到100个香港孩子中,进行为期15天的集中培训以培养领导力。我们把在校园看到的环境问题全部丢给孩子,给了必要的引导和技能后让他们自己提供解决方案。这些孩子过两个月会汇报,他们回到自己学校以后对周边环境问题实施了项目成果以及创新的想法。



声明:主办方对本文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


文章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