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 Community Space

2021-06-05

线上

6064 Reads

SUMMARY:

存量发展背景下,“以人为本、共同缔造、社区微更新、公众参与”等关注于小型化、微观层次的社区规划研究实践日趋增多,通过空间改造、艺术创意、社区互动有机融合,激发建筑活力、提升社区品质、完善城市功能,从而构建城市美好生活。本期酷茶会相南、谢双霜、唐煜、黄杰斌四位嘉宾结合社区微更新的经典案例,共同探讨如何将艺术设计作为“触媒”为空间赋能;如何连接在地居民,激发邻里与街区的互动。

ACTIVITY REVIEW

相南:愚园路墙馆,上海

相南
本构建筑事务所主持建筑师

上海愚园路是一条具有文化底蕴且历史悠久的社区道路。愚园路承载了很多当地老上海人的生活状态,居民生活环境非常丰富和复杂,建筑形式多样。街道包含不同年龄层的路人以及产业园区的分布,社区环境比较复杂。

墙馆的设计契机是2017年的城事设计节,我们接到的设计任务是在一条人行道上做一个和社区发生关系的装置。人行道宽2米左右,社区街道办要求此装置在保证通行的情况下,不能占用人行道。作为建筑师,我们并不想以类似涂面设计的方式来实现街道与行人的交互。于是我们设想在墙上做出一个很暗的腔体,留一个洞或一条缝,光从中散出,引起路人的好奇与窥视欲。人往里看时,可以看到藏在里面的展览空间,也就是墙上的美术馆。

© 本构建筑事务所

上海对于街道的管控是非常严格的。这个装置的设计条件之一是:装置落地超出墙面的距离不能超过10cm。我们按照这个要求将装置进行深化:装置落地部分宽10cm,在1.5米即人眼高度处凸出。整个装置的结构分为两个部分,一是由钢架组成的内部腔体,二是玻璃钢材质的外罩。

© 本构建筑事务所

开馆日当天,墙馆边人头攒动,大家充满好奇。第一场展览是摄影师席子老师的摄影展——“铺”,展示了上海老街坊的生活场景。之后主办方城事设计节也进行了摄影作品的征集及展出,捕捉到许多路人与墙馆的互动瞬间。墙馆在之后很长的时间里,由青年艺术平台UNITU长期策展,由它延伸出的组织方式也非常简单:在墙馆内复制二维码,路人可以通过二维码向机构投稿,由UNITU每个月从投稿中选出一份作品进行展览。换展的操作也非常方便:内部展板墙通过滚动滑轮,从墙馆左侧滑出,在展板上更换新的展览内容,再将展板推回墙馆内即可。

© UNITU、陈颢

愚园路墙馆一直持续运营到2019年,之后搬迁至深圳玉田村。我们也在2020年收到其它城市的邀请,比如2020年年底,新的墙馆落地于合肥市的合柴1972园区。

© 合柴1972园区

观众:墙馆的后期维护以及2019年后墙馆在深圳城中村的运营情况如何?

相南:墙馆的外壳采用金属氟碳喷涂,是极其抗氧化、抗污的材料。因此装置本身维护的成本是很低的。后期墙馆在深圳城中村由于缺乏当地机构的持续运营,因此一定程度上被搁置了。像墙馆这样的社区装置能够成功实践,需要两个方面:首先是需要一个契机使它得以建造并落地生根,这是很难的一部分;但我认为它最难的部分在于后期运营。装置永远只能是内容的载体,至于内容,才是所谓的社区运营文化的结果,最终运营和内容在社区更新里起到决定性的作用。

观众:通过扫二维码向UNITU进行投稿使运营层面变得可持续,这样一个模式在其它地方为什么不能进行推广呢?刚才讲到深圳这边好像遇到一些阻力,有没有向他们推荐这样一个模式?

相南:有时候很多城市更新的设施运营昙花一现,缺乏持续性。比如UNITU的运营第一是非盈利,第二是出于兴趣,但缺乏的是专业性和持续性,像这样的机构能持续运营一年已经非常不容易了,如果没有得到社会和资金的支持,持续运营其实是很难的,这是很客观的事实。墙馆到深圳之后,开始的时候也有运营,但最近一次去深圳我看到的墙馆里面的灯熄灭了,内容也比较陈旧,应该没有再继续更新和运营了。我当时还是觉得挺遗憾的。


谢双霜:巷子里·外,成都

谢双霜
一介建筑工作室品牌总监

玉林是成都比较老旧的区域,但同时也存在很多新生的可能性。在巷子里前期策划期间,我们对玉林东路社区的残障人士做了基础调研。我们了解到,社区登记在册的残障人数在250人左右,年龄集中在40+与80+,主要以听觉障碍与情绪障碍为主。

基于调研结果,我们进行了空间设计。面对肢体残障的朋友,设计了进门的坡道,缩小了高差、做了斜坡,让轮椅可以很顺利地通过。另外还设计了贯穿整个空间的扶手,上面贴有盲文标示,让视障朋友可以知道自己是处于吧台区域、休息区域,还是展览区域。在吧台部分设计了可以升降的操作台,满足不同人在操作时的使用需求。比如后期残障人士来这里创业,可以根据他们的身高做调整。

关于情感障碍,我们选用了膜结构作为顶棚。白天有阳光的时候会投下树影,让人感觉惬意;晚上散发出温暖的微光,伴着人们回家。我们尝试着用设计语言传达情感上的亲切。

ICY © ICYWORKS、XIAOZHI © ICYWORKS

在内部设计之外,我们与社区共同进行空间“外部”层面的运营与拓展。自2020年5月巷子里开放运营以来,我们采用快闪的模式进行月度活动策划。不仅邀请了成都多家独立咖啡平台进驻,为大家带来不同的咖啡风味;还联合设计机构、青年艺术家、个人爱好者策划了一些兼具趣味与艺术的展览。另外还举办了一些线下活动,比如盲人电影院活动中,我们邀请了18位盲人朋友和周边居民,一起坐在巷子里外面,用心感受了一场电影。

ICY © ICYWORKS、XIAOZHI © ICYWORKS、成都Big榜

2021年,一介和巷子里所在的玉林东路社区共创了“玉林东路串串计划”。以巷子里为代表,社区里的商家也是非常重要的一环,项目的主要目的即是活络居民和商家之间的关系,提升街区的商业氛围和价值。今年我们策划了三个板块:第一是“街娃逛街”,选定八组代表性的人群,以巷子里所在的玉林东路社区为主,展现本地人的生活轨迹;第二是“阿姨计划”,招募阿姨们在巷子里进行个人技能等就业培训;第三是“撒子市集”,邀请社区商家进行故事会分享,通过交流让居民和商家的关系更近。

从巷子里空间的内部设计到外部运营与延伸,我们希望让更多年轻人进入到社区里来,发现和感受社区的美;让更多的在地居民体会到社区生活的幸福感;更希望每个来到这里的人,都能够拥有美好的生活体验。

观众:作为运营方你们的收入和投入精力是怎么样做到平衡的?

谢双霜:在巷子里进行快闪活动的阶段,我们邀请咖啡品牌入驻,收取一定比例作为空间运营支持的费用。目前吧台部分由一介运营团队独立进行商业运营、自负盈亏。而“玉林东路串串计划”属于一介的创意策划板块,有一定社区资金的支持,所以可以以巷子里空间为基础延伸开展相关活动。


唐煜:永嘉路口袋广场,上海

唐煜
阿科米星建筑设计事务所合伙人、主持建筑师

永嘉路位于上海老城核心区,周边分布着众多老住宅区,街道尺度宜人,绿树浓密,沿街多为生活配套小商业,生活氛围浓郁。场地原用途是两排残旧的住宅,有很多消防隐患。借老城区风貌整治的契机,政府部门决定拆除将其改造成公共空间。场地周边除了街道,缺乏属于居民使用的公共场所,对我们来说能够设计出一个尺度宜人,可供日常开放使用的广场,对社区来讲也是一件好事。场地拆除后开口基本约18米,进深约40米,差不多700平方米,跟街道处于垂直关系,空间呈口袋状。

© 吴清山

我们把设计作为发现城市生活的一种过程,会设身处地的和这块区域形成共情,或者是非常细致的去观察它,这个区域到底需要什么。用灵活的手段做弹性的设计,同时观察它使用上的反馈,始终把如何长效使用作为出发点或同时作为一个目标去做。

对于永嘉路口袋广场我们将场地抬高0.5米,希望它建立一定的领域感。虽然它是开放的场地,但我们希望周边居民去使用的时候,能体会到这种领域感带来的归属感。关于围廊,它是四个单坡被组合在一起,用一种单向的类型化的断面全部做完,围廊最低的点在2.1米左右,人坐在下面会有一种舒心、安心的感觉,社区感也非常强烈。

© 吴清山

咖啡软性管理方面,中心广场地面抬高0.5米与街道形成有趣的视觉效果之外,由于绿篱比较低矮,行人走过的时候也会被吸引。广场开放面通过缓坡与街道连接,紧贴人行道为标志墙与低矮的灌木花池,东北角设置便于管理的铁移门,每晚10点关闭。广场之所以要关闭,主要是担心夜晚的安全隐患,同时为了防止扰民,根据不同时段选择开启或关闭,软性控制广场的使用方式。在整个广场的尽端,口袋的最深处,藏着一个咖啡馆。为什么会设计这样一个咖啡馆?因为我另一个身份是那行文化的合伙人,日常经营和管理这样的文化空间。所以在设计的时候,我们向街道提议,保留这样一个小的商业服务空间。咖啡店对于街道来讲也是非常幸运的,店主进驻口袋广场后,非常爱惜这里,不仅对广场公共设施的日常维护起到管理的作用,同时还会和街道做活化内容。在这样的生态被建立起来后,网络上也有非常大的反响,后来慢慢的这边无意之间就变成了一个网红打卡地,但又不同于平常的网红点,大家来这边不仅仅是拍照片,还会坐下来和周边的人交流,或者喝杯咖啡。

©吴清山、陈平楠

广场开放已经一年了,在实际使用的过程中,更多社区的生活活力在此显现。周边的市民、接送孩子的家长或者是周边工作的人会来这边放松一下或者喝杯咖啡,周末的时候广场还会有一些市集活动。使用下来广场整体状态非常好,大家都自觉去维护它,最后社区变得非常活跃,我们也很开心看到这样的结果。

©吴清山、陈平楠

观众:广场与街道与咖啡馆三者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

唐煜:咖啡馆与街道是承租关系。由于咖啡馆的介入,所以对社区是有感情的,他会主动去维护周边的环境,制止一些不文明的举动。这在我们做设计之前就有强烈的意识到在实践的过程中,咖啡馆对周边起到的积极作用,可以主动肩负起对广场维护的责任。这条街道在上海来讲,是非常开明的且非常活跃的,有时会主动搭线咖啡店共同组织活动来运营广场,所以说街道办也是非常重要的环节。由于各自找到了共生的方法,所以形成这样一个很好的互动关系。


黄杰斌:墙美术馆,深圳

黄杰斌
南沙原创建筑设计工作室项目总监

项目位于深圳城市中轴线北端,从市民广场到莲花山后。场地在中康路与北环大道交汇处,是道路转弯的一个围墙。项目场地是个新建城市很典型的界面状态,市政道路与地块围墙间的灰色地带:墙里面空间被作为区内停车使用,而墙外面也是无序临时停车的功能被利用殆尽。

要改造的围墙与市政道路有8米左右的距离,临街长度方向约是20米。市政人行道宽度是3米,除掉人行道和围墙有约5米的距离,这也就是模糊的市政空间:在没有太硬性的规定的情况下,这里会是绿化、停车或是临时设施等。所以我们在想:为什么不把这部分“灰空间”结合城市的公共功能,同时服务临近的社区?

于是设计考虑把现状单片的墙体延伸成有厚度的“墙”,其厚度利用了上面所说的市政“灰空间”。通过设计切分、挖空,形成一想系列可通过穿越,可停留遮雨的小个体灰空间。如此也产生了多出原来围墙3倍左右的墙面面积,可以结合陈列展览,形成一个复合功能的“墙美术馆”。

© 南沙原创

设计方案是一系列的小个体,我们实施上优选考虑预制构件现场吊装的方式,但由于市政运输和施工工作面受限无法实现。经过多种现场实施技术的放样和研究,最后用外装饰塑型方式完成了项目。

项目完成投入使用,第一个举办的是社区组织的城市公共雕塑40年的图文展。随后,我们在项目回访时发现了空间里挺有趣的情况:在开放展览还在的同时,这里变成快递外卖小哥们最喜欢的地方,这里是他们的休憩地,也是座驾很好的停放处。这种对空间最直接的反应,来源于这些日常在这个社区活动和工作的人。

还是成为了“停车场”,这样有点诙谐的场景,也是给设计者幽默地上了一课。

© 南沙原创

这样来源于对空间最直接反应的情景,让我们也想到了工作室另一个市政设施和社区改造有关的项目:2019年我们在深圳双年展宝安展场里做了一个“地表的记忆”的景观装置。项目是展场沿街面一个比较长的公共场地,因为下面原来是这里河涌,城市发展原因做成了地下河涌箱涵,地面上只能是市政景观绿化的区域。

我们也是结合新城市发展中这样的“会空间”,提出了抽象还原河涌记忆的艺术景观装置方案“地表的记忆”。在制造一个人工河涌的场景同时,也是地块所在城市道路和城中村之间的交集之地。

项目在建筑双年展公众参与后,也出现了后续社区居民对它直接回应的场景:大家都会自然的上下游走于高低不同的河道面。小朋友攀爬玩耍,在下雨积水的时候更是兴奋忘形(当时设计故意留了一个蓄水高度,也做了相应的技术处理,下雨时刚好能够蓄到浅浅的水面),也许是这里有着大家乡村里小河戏水的快乐,而它却又是在深圳这样的新城市里。这样的有点意想不到但又好像是意料之中设计尝试,也会带来我们在设计上的再思考。

© 张超
© 王子耕

“墙美术馆”和“地表的记忆”共同地方都是在市政设施和社区之间的灰色地带进行了设计空间营造,同时为城市和社区提供了多一种介入可能的公众活动场所。


观众:墙美术馆在前期项目定位时是怎样确定以美术馆形式出现的?

黄杰斌:项目本身遇到区域市政道路改造的契机,所以当时希望改造是不是能够给道路带来新的可能,一些公共性的事件是否可以在这里发生,当然拓宽厚度的本身也是与规划、街道有商讨,其实它应该不算一个永久性建筑物。


观众:墙美术馆后期社区街道有没有参与管理?内容上面有没有进行更新?

唐煜:我觉得是否可以组织团队,例如一些高校的大学生,作为他们社会实践的一部分。从社区甚至从全市来进行征集作品,或者说是征集需求这样的方式,可能会达到长效机制。


主持人:各位老师对于社区改造/社区微更新有什么心得可以与大家共勉?

相南:城市更新及社区改造是我们事务所一直非常关心的一个设计类别,它的设计永远不只是设计师的事情,它的设计贯穿从前期的策划到后期的运营,是一整条线的设计。墙馆其实在前中期的时候走得非常的好,但后期也是因为运营的接力棒没有递好,到最后还是留有一些遗憾的。运营需要建立一个由发起方、甚至是政府街道和民间一起合力寻找和设计的长效机制。长效机制一定是和金钱挂钩的,一定是和收益挂钩的。长效机制和盈利机制就可以使得我们每一个更新点都有主人,当这个点有主人之后,其实它的整个长期运营的面貌会发生完全不一样的变化,这个是我们的一个经验和观点。作为设计师,我个人觉得每个项目并不是我们的一次尝试,而是一次努力。我们并没有太多尝试的机会,因为在我们接手的时候,每一块地、每一个项目都只有一次机会。

谢双霜:作为一个以建筑设计为主的多学科创意团队,我们更想做的是策划、设计、运营一体化的内容,在这个过程中探索社会化和商业性层面的机制。这里的机制不仅是指设计的机制,还有整个后期运营的机制。而一旦我们把这个机制做地比较透彻、有持续性,就能够联合更多内部、外部的力量共创。比如内部可以加入更多当地的居民、社区的工作人员,外部可以联合更多品牌、机构等多元化社会力量。
对于大众,我们希望他们可以因为我们的一些努力,切实地去感受、关注生活本身,提升生活的美好度。如果能够做到这些,已经是一件让我们感到很幸福的事情了。

唐煜:社区更新需要从社区的使用出发,通过设计、运营、维护甚至迭代的模式形成闭环的长效机制。社区装置形成产品化的迭代,它未必一定是社区更新里的敲敲打打,或者做天翻地覆的大动作。有可能会形成一种产品化的迭代,来对社区进行一种微更新。不管是从产品本身还是从运营模式本身,都可以形成迭代。如果这个迭代能够走得通,它其实能够反过头来影响传统的社区更新,从而形成一个有闭环的长效机制。

黄杰斌:我们在做城市基础设施项目改造和研究时发现,城市有很多的市政基础设施都是在社群里,占用的空间和社区密切相关。如何能结合项目需求和场地因素,利用和活化原来相对模糊和消极的市政设施空间,用设计的方式为城市和社区提供多一种公众活动介入可能的场所。

这也是南沙原创在深圳这个新城市社区活化方面的实践和探索方向。


以上内容根据速记及演讲资料整理,发布前经发言嘉宾校对。

文章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