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甘坑、大洋、凤凰看特色小镇的建设

2018-10-26

规划大厦818

15392 人阅读

摘要:

特色小镇作为推进中国“新型城镇化”和产业升级的重要载体,以燎原之势在中国迅速展开,然而在建设过程中也出现了盲目发展、依赖政府、建设迟缓、特色不足等问题。目前,深圳计划重点打造15个特色小镇,如何把握机遇、直面问题、创新思路、培育和建设富有特色的小镇,是需要面对的现实问题。 本次酷茶会邀请深圳特色小镇建设者,共同分享特色小镇理论与实践经验,探讨如何理性的规划、建设特色小镇,热潮褪去后的特色小镇该何去何从。

活动回顾

从边缘区到IP Town——甘坑新镇的空间与价值重构

梁雯璟(华侨城文化集团  总规划师)

甘坑新镇是华侨城文化集团实施“文化+旅游+城镇化”战略的重要项目,以“IP Town”模式,塑造IP的实景文旅空间,获评2017年中国特色小镇项目品牌影响力第8名。

现实与理想

甘坑新镇的驻地所包含的甘坑村有着350年的悠久历史,是客家人主要聚集地之一。区域拥有较好的外部交通条件、优越的生态资源和的独特的客家传统文化,但其城市功能不健全、内部交通割裂、生态遭受蚕食、文化融合较弱等诸多问题仍亟待解决。与此同时,区域的政策需求赋予甘坑新镇项目较高的发展定位与发展目标:粤港澳大湾区数字创意产业中心、国家文化产业创新实验室核心区、中国文化旅游融合先导区。现实与发展的碰撞,区域与项目的关联,是发展的起点与需要逾越的障碍。

空间价值重构策略

2016年,华侨城文化集团入驻甘坑客家小镇,采取“IP植入,以点带面,小镇优先”的策略打造甘坑新镇,发挥自身优势,统筹片区开发,与周边产业统筹协调、差异定位、互补发展。在产业选择上,依托甘坑新镇的发展,以数字创意产业(文化、VR、AR)为核心,集聚企业资源,进行全产业链布局。

区域建设

IPTown

IP Town立足甘坑凉帽的发展历程,通过文化提取及IP形象的塑造,以文旅项目实景打造为重要出发点,结合地缘IP虚构元素,打造实景与虚构营造相结合的五维多感文旅目的地。

IP塑造、应用及衍生

在实景营造方面,结合文化梳理,对小镇进行分区规划和改造提升;修旧如旧,尊重原生态和本土客家文化;营造公共文化氛围,提供公共活动空间。

实景营造

在虚构营造方面,通过挖掘和开发本土文化IP凉帽,以凉帽宝宝亲切、萌态的形象代言甘坑,通过动漫产业和旅游产业相结合等途径,推动特色城镇和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现已推出小凉帽绘本、VR电影、TV动画、AR古诗、游戏及衍生产品,并创办小凉帽国际绘本奖。

VR电影

虚构与实景交互营造方面,打造了“IP+科普教育”的小凉帽亲子都市农场、“IP+互动娱乐+科技体验”的小凉帽V谷乐园、“IP+VR”的小凉帽酒店、小凉帽绘本馆/小凉帽之家。

深圳发展特色小镇的思考——以大洋产业特色小镇为例

王志(深规院城市设计研究所 副所长)

挑战与策略

深圳宝安大洋产业特色小镇地处黄金商务带上,连接“两城”,毗邻立新湖,遥望大空港,具备优越的区位条件。规划范围内老厂房难以适应新的发展需求,需通过城市更新供应成本适度的创新产业空间,在存量空间内,同时满足三方面发展需求:产业可持续、创新的活力、城市的品质。

大洋产业特色小镇区位图

针对特色小镇面临的三个挑战,分别采取对应的三个策略:以产业可持续发展与城市质量为导向的更新用地潜力评估,明确需要保留的对产业链有用的工厂和需要通过一系列规划措施进行更新的区域;以活力为导向的采用富有创意及前瞻性的空间设计,如滨湖空间的设计、城市和轨道交通的衔接;以产业邻里单元为主体的特色小镇实施路径选择。

三个特色创新

复合式更新。综合运用多种更新方法,为小镇量身定制精明、务实的复合式更新策略和计划,确保为小镇提供多样性、集约高效的产业空间。

产城街区单元。以产城街区为“空间——功能”单元,融合工作、生活、休闲的混合功能,建立高品质、国际化的产城街区单元。

产城街区单元

空间导控。以提升城市价值为导向对城市公共空间界面和高度控制进行导控,实现具有均好性的城市景观界面和富有想象力的城市天际线。

城市公共空间界面和高度控制

存量地区特色小镇建设的具体实践

大洋产业特色小镇的更新规划已通过政府审批,相关规划正在编制,相关建设已进入启动区实施阶段。深圳特色小镇的建设,需要确定存量挖掘的起点;明确特色小镇的特征,如产业小镇需要基于现实的产业情况开展工作;特色小镇乃至产业新城规划建设,在技术方法上,需要做到深圳的创新引领示范作用。

生活都市

周俊(中规院深圳分院规划设计一所所长)

区域视野下的乡村发展

在中国区域经济和城市群质量发展迅速的区域,城市化的浪潮带走了村里的新生力量,祖辈们耕作的土地上,昔日鲜活的生活画卷不再,唯剩山居日渐凋敝。然而城市消费转型外溢为山村带来新的机遇,山村的生活方式和情怀为城市所向往,为昔日鲜活兴盛场景的重现带来了可能性。

深圳语境下的特色小镇

近三十年来,在珠三角大规模建设,产生巨大的增量开发的同时,许多传统文化特色濒临消亡。深圳没有像其他移民城市,如杭州、上海、香港,依靠几百年的时间积淀蕴养出自身独特的城市精神气质。在这个“着急”的城市中,空间的“生产性”强于“生活性”,与自然环境相对应的城市形态未曾展现。与以乡村为基底的特色小镇建设不同,在存量时代的背景下探讨深圳特色小镇,更多的是探讨如何打造特色的生活场景,如何将空间场所与人类生活紧密相连。

从80年代大批农民工,到现在的程序员、高级白领,到未来可能的创业群、设计群,深圳产业、人口结构快速迭代进阶,场所需求有很强的复杂性和多变性。

凤凰古镇改造

深圳与国际大都市的差距在与丰富多元的文化场所及文化活动。凤凰古村,是深圳文化溯源地之一。因此凤凰古镇的改造以“古村活化”的模式,将山水、交往、市井与文化作为关键要素进行整体设计,以山水格局作为生态基座,将国际会议、金融、文化艺术、市井街区、大众体育分别置于其中。并建立凤凰山—凤凰古村—立新湖的文化活力路径跨越107的文化平台将成为与环湖公园相呼应的人文公园,最终形成了“生态互联+多元复合+互促成长”的空间结构。

凤凰古镇

古村/社区共建的改造与活化模式

丁煜峰(古村之友联合发起人、项目总监)

古村之友是一个以古村保护活化为载体,以新乡贤工程为抓手,以乡土文化复兴和激活民间公益慈善土壤为目的的生态系统公益组织。

文化共建

在乡村建设的特色小镇,特色项目趋于同质化,特色项目缺乏在地文化的支撑。以往文化包办的形式,群众参与度不高,运营难以为继,投入与效果不成正比。文化共建从祠堂、书院、民俗活动入手,挖掘文化共建题材,吸引当地人参与复兴当地文化,自下而上的激发文化自觉。由政府、村民、外出乡贤多方共建,有利于化解村庄内部矛盾,推动民主有序的公共事务决策,形成不断生长的互帮互助的社区氛围。在农村人才流失的情况下,互联网成为吸引其他涉村人员参与文化共建的新途径。

互联网公益PNPP模式

PNPP,即Public-NGO-Private-Partnership,借助互联网平台,由专业枢纽组织完成社群搭建和资源搭接,打通政府、企业、社会多方资源互助合作的渠道,实现领捐、引捐、配捐、物捐、智捐五捐合一,成倍扩大资金及资源使用效能。第一阶段,举办社区公益创新大赛,孵化出一批诞生于社区、服务于社区的公益服务项目;第二阶段,通过社区创业大赛及招商引资发掘特色项目;第三阶段,项目入驻社区,落地运营。PNPP模式筛选出的项目更具备当地特色,避免了市场同质化,发起人主动性更强,提高了项目运营可持续性。

文化共建实践

在PNPP模式下,一系列的文化共建项目得以发掘实施,如老宅、名人故居活化,农产及古法加工复兴,非遗复兴、社区营造,修编家谱、修缮祠堂、出版传记等。在萧山凤坞村,通过民间力量集聚、乡土内容挖掘,公益筹建了抗战纪念馆,出版了族人抗战传记,重塑地区精神。凤坞村从默默无闻的小山村现已成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浙江省3A级景区村庄,围绕抗战主题的观光旅游、拓展训练、民宿农家乐、民俗节庆等把乡村旅游带动了起来。

众筹出版族人抗战传记

现场讨论

观众:以甘坑客家新镇为例的特色小镇,应将客家人融入到小镇的餐饮、民宿当中。以生活为主导,不断变迁的结构特色,是否有机会成为深圳特色小镇的新名片。以产业转移为导向形成的产业小镇,在城市郊区或更远的地方既保持了产业经济,也缓解了中心区的人口压力。

结语

特色小镇是一个庞大的话题,产业、旅游、生活,甚至特色开发模式都可以成为特色小镇的“特色”基点。特色小镇开发应秉持系统思维,对全链条涉及的“规划、建设、运营、融资”通盘考虑。本期酷茶会围绕存量时代的特色小镇建设进行了初步探讨,面对目前“高口号、低落实”、“特色趋同”等问题,还需要政府、企业、设计院与社会大众共同探索。

文章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