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11.08
10161人阅读
中国第十二个五年计划确定2011-2015年全国建设3600万套保障性住房(可容纳上亿人)。由此自上而下分解,深圳的任务是同期建设24万套(容纳超过80万人)。这一自上而下、突如其来、大干快上的保障房建设任务,带来计划/需求/政策/土地/资金/规划/设计/建设/分配/管理等一系列困惑——设计在其中能做些什么呢?
受深圳市规划和国土资源委员会委托,深圳市城市设计促进中心(以下简称设计中心)开展保障房建筑设计创新课题,经过前期的系统研究,现提出“一户•百姓•万人家” (1unit100families10000residents)设计竞赛策划方案——
“一户”题目针对的是居住空间内的效率设计;
“百姓”题目引导关注以百户为邻里单元分解消化保障房任务的策略设计;
“万人家”则侧重探索在典型大社区中受忽略但又至关重要的低成本生活环境的规划设计。
这一简称“一•百•万”竞赛题目的提出,是基于对现状保障房政策、规划、建设、管理整个链条存在问题的梳理和提炼,兼顾城市策略与政策研究、社区规划与建筑设计、住户需求与技术应用,还紧扣了通过前期研究梳理出的以下焦点难题:保障房的必要性与真实需求、存量房屋/土地资源的善加利用、资金和房源的可持续流通、住房的低成本控制及相匹配的低成本生活环境的营造、以及如何汲取国外低收入社区/住宅的经验教训等等。竞赛目的是通过这一创新活动,促进保障房问题得到更加理性与系统的设计解答,体现了设计中心“设计用来解决问题”的主张。
“一•百•万”竞赛活动欢迎任何人参加,特别鼓励跨专业联合团队(如建筑师+开发商+政策、社会、经济等领域研究者)及其补充调研,以拓宽设计解决问题的思路。参赛者可在三个题目中任选或多选,也可将三项当一个整体来综合设计,或仅提供一张A0图幅的概念设计,或对相关规范标准政策提出改进提案。
竞赛评委会成员将包括海内外著名建筑师、评论家、政策、社会、经济研究学者,如美国南加州大学建筑学院院长马清运等。获奖成果将在合作建筑期刊上发表,并在深港城市\ 建筑双城双年展中专题展出,并有机会被推荐实施,优秀提案也会推荐给政协人大代表,作为代表提案的参考素材。
根据保障人群对住房的具体需求和支付能力(参见附件1或自我补充调研),为单身、双人、三口之家、三代同堂之家(夫妻、小孩、至少两位老人)进行设计或户型改造。
资源巧用——在满足同等功能、居住人数和最基本的人体工程舒适度的情况下,对空间容积、材料及能源的利用越巧越好;
使用弹性——空间灵活性(如配合可变隔断/家具设计)及后期改造扩展的可能性越大越好;
绿色技术——相同成本下,绿色节能减排技术(尤其是被动式技术)的应用越有效越好。
研究提示:前期研究发现,深圳曾出现两拨保障人群通过资格审查却退选退购房子的现象。其中前一拨是因为房价超出其承担能力,后一拨是因为最新一期保障房比前期建筑面积及申请人预期小而抗议和退选。对前一拨人群来说,房屋租金/售价总数的能否可承担,优先于面积大小。调查发现大城市核心地段紧凑超小住宅或经过再分隔的房中房,每平米租金反而可能比宽敞大户型高。因此保障房如何控制成本使其真正可负担至为关键,而控制户型的面积/容积是控制成本比较直接有效的手段。至于后一拨保障人群最近抗议保障房面积过小的案例,即说明保障供应要与需求相匹配,小户型空间效率及适用性的设计有待提高。
相关案例:深圳城中村住房户型、市场出租房“房中房”改造、商品房小户型新探索、万科15平米极小户型、可变家具设计、香港公屋最新户型、香港张智强百变自宅、日本胶囊公寓/酒店。
自由选择深圳具体地段,根据保障人群不同收入层次(参见附件1或自我补充调研),提出100户(约数,80-200户区间均可, 下面提到100户时相同)邻里组成的单元土地供应策略。该策略可以是
(1)对现有房屋(空置房屋/烂尾楼/城中村/老住宅区等)资源的充分利用或改建/扩建/插建;
(2)利用城市边角、闲置或难以利用的土地新建(新建建筑占地不得大于3000㎡)。可选择临时/一定年限可拆卸回收/或正常年限的建筑方式。在完成以上其中一种策略的详细设计同时,利用所选策略或多种组合策略,提出在全深圳分解消化2011年6.2万套保障房任务的空间布局示意图。
资源巧用——在满足100户保障家庭需求的情况下,对土地、空间、资金、材料及能源的利用越巧越好;
城市共享——所选择的基地、房屋资源及提出的空间/经济/社会策略尽可能有利于保障人群融入已有社区、分享已有城市设施、减少通勤交通;
技术应用——鼓励节能减排、标准化工业化探索和其它先进材料技术应用。
前期研究发现,从统计看中国城镇人均住房面积已达30 m2,深圳甚至达到40~47 m2。因此,保障房不足及商品房价过高问题,实际非源于住房总体短缺,而是结构性的失衡。而自上而下大干快上的保障房建设,对各地城市土地和财政造成极大压力。仓促开展的保障房项目目前普遍存在位置偏远、配套缺乏、就业机会少、通勤成本高、保障人群将来集中化和边缘化等问题。充分利用城市住房存量及已有城市设施不仅事半功倍,而且有利于城市空间与社会结构的和谐共存,促进城市的多元活力。
深圳城中村布局、万科土楼公舍、集装箱住宅、波兰“狭缝住宅”、巴塞罗那菜市场公寓、鹿特丹大市场混合建筑、菊儿胡同改造、园岭新村福利社区自发改造。
根据保障人群的居住、就业和生活的具体需求(参见附件1或自我补充调研),在4ha(+0.2ha)用地内(参见附件4或自选基地)安排10000人(约3000户)的住房、生活和部分工作环境。此题目针对深圳保障房目前绝大部分选址偏远、功能单一、简单复制商业地产小区等现象,重点研究和解决好保障人群大社区普遍被忽略的问题:商业与部分就业/创业/谋生空间、生活服务设施(教育、文化、医疗、环卫、邻里交往等)和自治管理设施用房的需求研究与配置。
混合使用——土地性质与社会结构多样化;
便宜生活——自治管理,创造低碳可持续的低成本生活环境,增加就地工作机会,减少通勤时间;
社会融合——与周边城市融合,避免社区封闭化、人群边缘化。
研究提示:前期研究最重要的发现,是保障房除了要控制成本使住户可负担之外,还应通过规划设计为保障人群提供其所需的低成本生活就业环境(例如在小区内开设店铺作坊、种养、摆摊、相互提供服务、以及预留摆摊谋生者的营业车/工具收纳空间)。目前新建保障房小区普遍存在对商业楼盘的模仿简化(总图布置、建筑类型、园林绿化、封闭小区、物业管理等)的现象,并没有根据保障人群需求发展出相对应的建筑类型、配套标准以及规划、建设和管理模式。
深圳桃源村社区、深圳龙华保障区、深圳水围社区、香港天水围新市镇。
|
“一户”设计
|
“百姓”策略
|
“万人”规划
|
方案设计
|
(1) 文字说明:
不超过800字,包括方案特点、规范标准改进、结构材料设备及技术创新应用等;
技术指标:套型建筑面积、套内使用面积、使用面积系数和各房间/区域使用面积等。
(2) 图纸:
单人、双人、三口、三代同堂4种户型平、立、剖面图:1:20 (需要表现基本材料, 鼓励提交同比例工作草模);户型组合建筑标准层示意。
|
(1) 文字说明:
不超过1000字,包括策略选择、地段分析、方案空间资源/产权/政策/社会/经济的可行性分析、全市6万套保障房任务分解消化说明);
技术指标:用地面积,改造或新建建筑面积、100套户型比例等。
(2) 图纸:
基地区位图;改/插/新建100户邻里单元总图1:200;建筑平、立、剖面图1:200(鼓励提交同比例工作草模);设计分析图(策略示意图、交通、 使用流线、日照等)。
|
(1) 文字说明:
不超过2000字,包括地段选择与分析、规划构思、人群构成、生活配套、就业谋生空间、社区交往、节能环保等;
技术指标:用地面积、建筑面积、总户数、户型配比、覆盖率、容积率等。
(2) 图纸:
基地区位图:规划总平面/剖面图1:300(鼓励提交同比例工作草模):主要建筑平、立、剖面图1:200;设计分析图(构思示意图、现状分析、交通, 使用流线、日照等)。
|
(3) 除以上图纸要求,其余必要的设计详图、三维示意、图片、图表等,数量不限,但不鼓励提交商业效果图。每个题目文字、图纸均按2张A0竖向图版打印提交。
(4) 以上设计涉及政策/规范/标准突破与改进的,如“一户”题目涉及住宅相关规范中关于人均面积、房间最小面积、层高;“百姓”题目涉及空置房、旧城旧区旧村改造、城市用地功能管制;“万人”题目涉及住宅区指标(配套/绿化率/覆盖率);以及所有题目涉及的日照、消防、人防规范,等等,除应在文字说明中提示外,还须将更详细理由(包括调研或相关案例)按要求的格式填写提案,并参加政策提案部分的评选。
|
|||
政策提案
|
对保障房整个链条还涉及的土地、资金、现有存量房利用及分配制度、开发模式等议题按格式提交提交政策提案(政策提案格式详见附件),字数2000~20000以内。
|
||
“A0”设计
|
任选以上方案设计及政策提案所涉及的保障房题目,在一张A0竖向海报中展示理念、构思、方案,表现内容及风格不限。
|
注:1、以上成果需提交电子文件,格式为:word、PDF、JPG;
2、所有成果文件不得有任何参赛者的标示信息。
奖金 (RMB)
奖项
|
金奖
|
银奖(1名)
|
说明
|
|
佳兆业“一户”设计奖
|
40000
|
20000
|
4000
|
针对的是居住空间内的效率设计
|
佳兆业“百姓”策略奖
|
40000
|
20000
|
4000
|
引导关注以百户为邻里单元分解消化保障房任务的策略设计
|
佳兆业“万人”规划奖
|
40000
|
20000
|
4000
|
探索在典型大社区中受忽略但又至关重要的低成本生活环境的规划设计
|
佳兆业 最佳综合设计奖
|
100000
|
60000
|
4000
|
需综合完成“一户”设计、“百姓”策略、“万人”规划三个层次/尺度设计,并提交至少一项政策提案。以考察参赛者对保障房问题的系统研究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
佳兆业“A0”设计奖
|
20000
|
10000
|
2000
|
主要面向学生及所有非建筑专业人士,以A0竖向海报方式考察参赛者对深圳保障房问题的理解、主张和表达效果
|
佳兆业 最佳政策提案奖
|
20000
|
10000
|
2000
|
按固定格式提交政策提案(详见附件)
|
佳兆业 最佳技术呈现奖
|
|
|
|
与开发商合作或得到开发商资助的优秀方案,可以在双年展中搭建样板房,以向公众展示创意户型及开发商的住宅研发技术,并接受公众/专家评议与投票
|
注:
1、评委有权决定奖项空缺或并列的情况;
2、各奖项获奖者同时将获得荣誉证书;
3、此竞赛奖项名称可增加赞助机构冠名。
参赛者拥有其参赛作品的著作权,主办、承办单位有权对参赛作品进行展览、展示、出版并在新闻媒体进行宣传报道;
竞赛成果文件中的所有内容均由参赛者原创,不得包含任何侵犯第三者知识产权的材料;
本次竞赛活动相关文件和提交成果一律采用简体中文为准;
奖金将于评审公告发布之日的60工作日之内支付,主办方以人民币方式支付;税金由获奖者承担;
参加本次竞赛活动的设计单位均视为承认本文件所有内容,提交的所有文件均不退还;
经评选优秀方案作者可获得参展补贴并按策展人要求补充提交适于展览的作品;
与开发商合作参赛或获得开发商资助的优秀方案,可搭建样板房或材料/技术样本参展。参赛的样板房在成果展览后需要参赛者自行清理和拆除。所有产生的费用均由参赛者或其赞助商承担;
本竞赛文件所有内容的解释权归主办方。如果竞赛内容有变更,主办方会通知所有参赛者和在官方网站公布。
公告 2011年9月30日
报名截止日期 2011年11月20日17:00时
(请参赛者将电子报名表发送至竞赛邮箱,见附件6)
答疑截止日期 2011年11月20日17:00时
成果提交截止时间2011年11月25日17:00时
评审日期:2011年11月26—29日(暂定)
评审公布:2011年12月7日
请参赛者将报名表纸质原文件和成果文件在2011年11月25日17:00时之前提交至承办单位(地点,深圳市福田区红荔西路8009号规划大厦一楼,邮编518034),以实际收到日期为准。
所有的时间均以北京时间为准,主办方保留更改活动日程安排的权力。如有改动,将提前1 周通知。
主办方:深圳市规划和国土资源委员会
承办方:深圳市城市设计促进中心
联系人:马先生 姚小姐
联系电话:+(86)755-8394 9495(9432)
邮箱地址: affordable-housing @szdesigncenter.org
官方网址:http://www.szdesigncenter.org
基于对现状保障房政策、规划、建设、管理整个链条存在问题的梳理和提炼,兼顾城市策略与政策研究、社区规划与建筑设计、住户需求与技术应用的设计竞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