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05.12
10227人阅读
筑博设计有限公司筑博工作室分享了深圳市第六幼儿园的场地现状体征及该幼儿园园方的空间需求,其中令大家印象深刻的是提出了围墙标准化及增加标识性的新颖想法。专家建议,是否可以利用围墙这个切入点,赋予围墙识别展示性的功能之外的其他功能,如活动性的功能,使一个空间复合多种用途,以解决现今幼儿园用地紧张的问题。
奥意建筑工程设计有限公司比较全面系统地介绍了多家幼儿园的现状问题,并且通过健康卫生、安全保护、高效利用、进阶发展、场所记忆等层面对幼儿园的需求及空间提升的可能性做出研究分析。专家建议,可以进一步对空间尺度做深化研究,以满足幼儿的切身需求。
PHA湃昂国际建筑设计顾问有限公司分享了许多优秀的国内外幼儿园设计案例,其中有创意地提出了建筑设计可与场地已有资源增加更多联系。如现在幼儿园里的树木,除了作为景观,亦可作为幼儿活动空间的一部分,丰富幼儿的空间体验。专家建议,下一步工作需要考虑将一些局部的提案与未来的方案设计结合、梳理和深化。
幼儿园可以说是一个塑造幼儿习惯的地方,深圳市现象建筑设计有限公司以幼儿的“生活习惯”作为研究的切入点,梳理了幼儿一天生活行为的时间表,以分析幼儿行为与流线的关系,具有一定的启发意义。 此外,华艺设计顾问有限公司、深圳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深圳市建筑设计研究总院、深圳大地创想建筑景观规划设计有限公司、深圳市建筑科学研究院、中国建筑东北设计研究院深圳分院、深圳市坊城建筑设计顾问有限公司、深圳市赛尚建筑师事务所有限公司也做出了他们对幼儿园研究的第一次精彩汇报。
深圳市第六幼儿园的孙雪梅园长听完设计师们的汇报后,提出了一些宝贵的反馈意见,其中针对餐厅空间合用的想法回应道:“一些设计师提到的餐厅合用空间的想法不太合理,因为不同年龄段的孩子具有不同的用餐速度、自理能力和习惯。如果将所有孩子安排在同一个大空间用餐,不方便老师们的管理,希望设计师也要考虑幼儿不同年龄段的因素,为幼儿做出更加周到的设计。”
工作坊结束后,专家提出,在下一步工作当中,可考虑一下几点: 第一,明确对幼儿园的价值观,例如,安全性和趣味性之间如何做到明确划分?一个好的幼儿园的标准及定义是什么? 第二,各设计单位拟定设计指引图集框架,通过决策小组(包括园长、家长、专家、建设单位等各方意见),择优取之。 第三,不同设计单位根据各自的优势和兴趣点,选择各功能原型做研究,提炼出各单位的优秀成果,取长补短、整合资源。
“幼儿园空间多样性及共性研究”第二期工作坊任务正在逐步明确当中,并计划于5月底举办。工作坊优秀成果将汇编成幼儿园设计指引图集,欢迎更多设计师加入!
5月7日下午,“幼儿园空间多样性及共性研究”第一期工作坊在雕塑院圆筒二楼举行。本次活动共召集了12家设计单位代表、项目中11所幼儿园园长、2位专家(深圳筑博建筑设计有限公司副总建筑师冯果川、悉地国际东西影工作室高级设计总监朱雄毅),以及项目建设单位深圳市建筑工务署的参与。 这次工作坊也是设计师们的一次分享会,设计师们针对自己所参观及配对的幼儿园,发现场地问题,结合使用者需求,做出解决问题的策略方案。其中不少设计单位的汇报颇具亮点,具有一定的启发性意义,为下一期的工作坊及后续的竞赛做好了预热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