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08.18
9740人阅读
作为香港保障房工业化的前期考察。2011年8月17日、我中心随行参观了:
1.深圳海龙建筑制品有限公司
2.万科西乡部品配套生产厂
3.永易通水泥制品有限公司
等预制建筑部件工厂。
这次参观的工厂均运用“先装法”。比后装法更适合中国国情。现技术可达到85%以上预制。工业化住宅也分高端和低端。如下图的外墙是普通材料造价的10倍。
1.容积率奖励政策:在北京如使用预制部件有3%的容积率奖励。
2.建筑面积赦免。预制外墙可不算入建筑面积。这样、销售面积可增长6%。对开发商来说是很好的动机。
1.标准图集的编制
预制部件的图纸需要建筑师绘制。不但费时间,对技术的要求也很高。这也是阻止住宅的工业化普及的原因之一。构件和户型的标准图集可节省建筑师的设计时间。而且,由于图纸、模具可重复使用,可降低住宅工业化的成本。
2.总结建筑师、生产厂家、施工方的合作模式和经验并进行推广
由于预制部件一旦投入生产,无法更改建筑方案。建筑师在设计初期就需要和各行专家合作。很多建筑公司会由于和以往设计过程的不同而很难开展住宅工业化的业务。可借鉴香港、国外的经验,但更要充分考虑中国建筑行业模式的特点.
3.推广设计感强的预制部件
国内预制主要是为建筑的快速建设。而在美国等国家,“prefabrication”更是一种设计美观造型和装饰的手法。如下图中的具有装饰性的水泥外墙是传统建造方法无法制造的。
住宅工业化的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