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招募



Metro

【最后一公里】调研总结

2016年11月28日 19:48

调研方法及总结。

白石洲

【白石洲】《深圳城中村人口迁徙对城市影响分析》白石洲片区搬迁研究

2016年5月17日 23:46

2014年至今,<城中村更新对低收入家庭及城市系统影响评估>不断的跟踪与记录着城市中城中村的变迁。 2016年伊始,在白石洲区域再开发不断在被讨论的同时,沙河集团片区即沙河工业区及附属住宅区域的改造步伐加快,虽然在土地属性上此片区不属于城中村土地开发的类别,但因为发展历史和空间利用上与白石洲村落有着共生和辅助的特点。此处调研内容是在原有<城中村更新对低收入家庭及城市系统影响评估>的研究框架下进行开发。

15 5

【最后一公里】第二轮网络吐槽征集征集与总结分析

2016年5月10日 02:10

调研结果显示,深圳市民对于“最后一公里”需求按照强度可归纳为:可达性(接驳方式)、安全性(过街通道、路面平整度)、识别性(标识系统)、功能性(服务设施、休憩设施)、趣味性(空间品质)。我们通过对这些专题的依次整理,希望能引起广大地铁使用者的关注,投票选出深圳最糟糕地铁站点,进行下一步设计改进。

2 14

【公共空间】杨·盖尔PSPL调研法-城市公共空间和公共生活质量的评价方法简介

2016年4月13日 01:52

PSPL调研法(Public Space & Public Life Survey,即“公共空间-公共生活调研法”)是一种针对城市公共空间质量和市民公共生活状态的评估方法。该方法旨在通过了解和掌握人们在公共空间中的活动和行为特点,以定性和定量的分析相结合,为公共空间设计和改造提供依据,从而达到创造高品质公共空间、满足市民开展公共生活的需要。本文简短地介绍和总结PSPL调研法的目的、内容及具体方法,为改善和提升城市公共空间品质提供借鉴和参考。

Metro4

【最后一公里】您不满意的“最后一公里”地铁站点网络吐槽汇集与总结分析

2016年4月07日 01:47

目前深圳市已建成运营轨道交通总里程178公里,站点118个。至2014年底,深圳市的轨道出行有398万人次,占公交出行比例已达27.8%,构成深圳市公共交通的骨干。但既有轨道交通出行链的“最后一公里”却存在公共空间环境品质不高、步行及自行车接驳系统尚不完善等诸多问题。课题组今年三月通过网络针对深圳既有站点的“最后一公里”存在问题展开网络问卷调查,得到市民的热情反馈, 现将网络调查问卷完整版和...

Timg  2  副本 1

【公共艺术】深圳湾滨海休闲带西段公共艺术设计需求研讨工作坊召集

2016年3月16日 18:00

为进一步提升项目价值,打造富有人文气息的城市名片,南山区城管局计划将深圳湾休闲带西段项目中加入公共艺术并进行公开研讨。

21 4

【最后一公里】研究工作坊记录

2016年3月08日 20:10

在倡导实现由“城市速度”向“城市质量”的深圳,快速发展的轨道交通给人们的出行带来了极大的便利,也使得地铁成为了城市的重要交通方式。在为城市居民带来快速便捷环保的交通服务的同时,地铁与其它公共交通之间的接驳难,与办公场/住所之间的“出行难”却严重限制了轨道交通的使用。 针对这一问题,UABB非常学院和未来+ 请来智利Pontificia Universidad Católica de Chile School of Architecture 两位教授,同非常学院院长Jason Hilgefort一同带队,同促进中心招募的学员一起开展工作坊,从城市公共交通、慢行系统、公共空间等方面提出对城市交通"最后一公里"问题的解决方法。

最后一公里

【最后一公里】课题研究(汇总)

2016年3月04日 19:50

目前的轨道交通运营里程达到178公里,日均客运量超过300万人次,已成为城市交通系统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但由于规划和实施层面的脱节,使得既有轨道交通出行链的“最后一公里”却存在车站周边城市公共空间环境品质不高、步行及自行车接驳系统尚不完善等诸多问题,影响乘客选择轨道交通出行的意愿。因此,亟需系统地梳理原有规划,进一步优化完善轨道车站周边范围的公共空间设计及交通接驳设施布局。受深圳市规划和国土资源委员会市政交通处委托,深圳市城市设计促进中心和深圳市交通研究中心联合完成《最后一公里》课题。

捕获 副本 1

【新遗产,新价值】大鹏所城创意设计工作坊记录与方案展示

2016年1月30日 00:37

通过特殊手段进行节点设计,形成一系列可实施的概念方案,以创新方案来激活所城活化的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