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5.17
13816人阅读
2014年至今,<城中村更新对低收入家庭及城市系统影响评估>不断的跟踪与记录着城市中城中村的变迁。 2016年伊始,在白石洲区域再开发不断在被讨论的同时,沙河集团片区即沙河工业区及附属住宅区域的改造步伐加快,虽然在土地属性上此片区不属于城中村土地开发的类别,但因为发展历史和空间利用上与白石洲村落有着共生和辅助的特点。此处调研内容是在原有<城中村更新对低收入家庭及城市系统影响评估>的研究框架下进行开发。
建国之后,广东省政府在白石洲沙河区域成立沙河农场,当时的耕种区域包括了华侨城、西至大沙河、北到北环大道、南至海边。沙河农场管理白石洲、上白石、下白石、塘头、新塘五个自然村。在70年代,今华侨城及深南路以南部分被政府调配资源给华侨城用于产业开发。在1982年自然村成立集体股份有限公司后,白石洲村集体办公室拥有上述五个自然村和东部工业区的管辖权, 沙河农场成立沙河实业股份有限公司管理沙河工业区西区及部分单位房。
2016年拆迁片区所属与沙河实业股份有限公司。 西至沙河东路,南到新塘街,东至沙河街,西到新中路,还有包括东南角星河小学及周边住宅,此片区开发商为深业集体,属于深业世纪山谷城市更新第一期的旧改范围,目前我们调研区域为第一期拆迁的区域,拆迁范围包括工业区西区、沿沙河街部分商业及星河小学南边的两栋集体管理住宅楼、西边的一所公寓和老年活动中心。
该更新单元主要规划为居住、商业、学校功能用地。
我们在调研的过程中发现,位于星河小学南边的两栋集体管理住宅楼起着跟城中村一样的功能。在和这里的保安交谈中得知,这两栋楼原是租给公司作为员工宿舍的,现在也有部分外来的人员在这里租住。这里房租便宜,而且相对于城中村,这里的通风采光会更好。城中村中的电费是1元/度,而在这里则是0.6元/度,对于低收入和刚工作的人群来说,这是一个不错的住所,但是如今他们不得不面临一个问题——拆迁。现在他们需要找一个新的落脚点,根据调研了解到,60%的人员选择新的居住点的原因和考虑因素是物价租金便宜,在已确定搬迁的调查人员中了解到,他们会搬到白石洲的城中村中,或者搬到关外,因为那里房租便宜。现在还没有搬迁的人,是因为他们的孩子在星河小学或者附近的学校上学,于是他们就和房东商量等到孩子放暑假之后再进行搬迁。不管对于他们还是住在城中村的低收入人群来说,拆迁意味着灾难,他们这次会搬到附近的城中村,可城中村拆了,他们又该搬去哪里呢?在这个大城市中他们该何去何从?他们的孩子该何去何从?
沿街90%商户住在附近的城中村中的,他们从居住的地方到店铺步行也就几分钟的时间。拆迁目前对他们居住问题影响不大,主要是店铺的选址以及今后的生计问题。有的商户在当地已经开店十年左右了,对他们来说,他们已经习惯了当地的生活模式,孩子在当地上学,经济的来源就是店铺的收入,一切都井然有序的进行着。可是拆迁却打破了这一平静,他们需要面临孩子上学、店铺搬迁、以及商铺是否还会开下去的问题。其中有一家店铺是两夫妻开的,他们是浙江慈溪人,男的今年65岁,来白石洲这个地方开店已经十几年了。当我们问到拆迁后会搬去哪里时,他们表示会回老家:“重新找一个地方需要投入成本,年纪大了也折腾不了,不开店经济来源就断了,只有回老家。”在调研过程中几乎所有的店主都表示拆迁对自己的影响很大,重新找一个地方,店铺转让费就是二十几万,而且地方也不好找,还有就是对于孩子在附近上学的人来说,这又是一个问题。对于拆迁问题,有个店主向我们举了大冲的例子,当时大冲拆迁,开发商给了租户六个月的时间找新的落脚点,并免除这段时间的房租费用。他说道:“即使不给赔偿,也可以给我们安排一个地方继续开店,现在让我们去哪里找,可是开发商什么都没做,只是告诉你说这块要拆迁,你要搬走。”
在拆迁的工业区中,31%是电子科技类公司,其次就是设计类,物流、汽修也占一部分,主要是位于工业区一楼,其余像加工制造和互联网等产业。因为这里租金便宜且交通方便,是创业者和中小型公司最佳的选择点,如今他们面临着公司新地点的选择以及相当大一部分的支出。调研中发现有的公司刚来几个月,就被通知说拆迁,装修就花了很多钱,得不到任何赔偿,他们也只好搬走。对于已经决定了搬迁地点的公司,他们新地点的选择主要以科技园、关外为主。“找不到地方搬啊!我们搬过来三年,刚起步就要又搬迁,现在在关内不容易找到这么大的地方了,而且关内房租贵。后面还有几台机器,搬迁就得花费好几十万,老板现在每天出去找地方,现在还没找到合适的,你说拆迁不赔我们钱,至少给安排地方吧。”一个做厨具酒店设备公司的员工说道。一家已经来白石洲二十多年的汽车修配公司的员工表示,在关内已经找不到这么大的地方,如果搬去关外,一辆车在关内熄火、出问题,那也得等一两个小时才能赶到。如果这类产业因为拆迁最终不得不都搬到关外,这样会不会造成城中区产业链的断裂?对城市的经济发展会不会带来影响?
对于拆迁我们只考虑了房屋拥有者的权益,是否有考虑到租房者的权益问题?城市本是以人为主,提供人们衣食住行的地方,如果一个城市一味发展经济而不考虑人们的生存,他是否已经失去了他本来的性质,他又是否能一直发展下去?
2014年至今,<城中村更新对低收入家庭及城市系统影响评估>不断的跟踪与记录着城市中城中村的变迁。 2016年伊始,在白石洲区域再开发不断在被讨论的同时,沙河集团片区即沙河工业区及附属住宅区域的改造步伐加快,虽然在土地属性上此片区不属于城中村土地开发的类别,但因为发展历史和空间利用上与白石洲村落有着共生和辅助的特点。此处调研内容是在原有<城中村更新对低收入家庭及城市系统影响评估>的研究框架下进行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