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06.27
11650人阅读
二号路位于福田中心区CBD,西起九号路东至八号路,被“十三姐妹”商务办公楼群所环绕。1998年美国著名建筑规划公司SOM曾对二号路所在街区进行规划设计,规划的总体目标是创造一个生气勃勃,令人流连忘返的步行街道环境。此次二号路的改造工程希望通过设计与艺术激发街道活力、恢复此街区的步行可能、回归原本规划用途,作为示范项目推进深圳的国际化城市建设。
借助来到深圳领奖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新锐设计师在2号路工作坊中贡献的创意,深圳市公共艺术中心正与本地一家设计公司合作,深化二号路改造设计方案。设计工作围绕解决问题、低冲击及趣味性三项原则进行。设计人员首当其冲的任务是仔细勘察场地现状并对其进行分析,其后对二号路作为步行街投入使用存在的问题提出改造建议。改造方案将尽可能的保留原有街道设施,以处理高差、绿化、消防及行人过街等现状问题是设计方案的重点。
第一组概念:立体绿化 第二组概念:移动服务设施 第三组概念:休息长桌 第四组概念:汽车考古遗址
1、解决二号路现有问题的原则:发现问题并且针对问题做出有效的应对措施及设计解决问题
2、少折腾、不破坏的原则:以最经济的方式解决问题,保留原有好的没必要拆除的设施
3、趣味性原则:增加趣味性,吸引人群
1. 缺乏绿化、无处乘凉
2. 人步道不连续,行人给车“让路”
3. 广场活力不足,缺少遮荫
4. 建筑与道路间有高差,灌木绿化带隔离两边通行
5. 建筑与道路间高差处理不当
6. 市政设施与道路衔接不当,破坏步行环境
7. 骑楼业态单一,大面积为实墙,公共空间使用率低
8. 绿化密度过大,设备机箱、草坡限制公园使用空间
1. 增加绿化范围、乔木遮阴
2.延续人行道铺装
3. 添加具有互动性、遮阴功能的公共艺术装置
4. 搭建步行平台,平台上方设长桌,下方展示废弃汽车
5. 搭建步行平台,从骑楼地面一直延伸至绿化带乔木上方
6. 艺术化井盖:井盖涂鸦/井盖改造成迷你剧场装置
7. 陈列新锐设计师作品,展示本地创意活动
8.搭建林间走廊
借鉴2014年威尼斯建筑双年展中国馆的单元化“桌子”系列,通过高度的变化和不同的组合方式,“桌子”呈现不同的功能及形态,如凳子、吧台、T台、天桥等。整条二号路,将会以“长桌”的概念贯穿,各种功能、高低错落的“长桌”组合,不但能够给中心区的白领提供更好的空间环境休憩用餐、活动交流,还能与周边业态相配合,营造更加有商业氛围的步行街道。
2013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创意设计新锐奖在深圳颁奖,获奖新锐设计师为二号路的改造提出了很多创意想法,我们将新锐设计师们的设计概念再做深化并且应用于二号路,希望二号路能够成为新锐设计的一个展示地点,也希望通过与创意文化中心、福田城管局的合作,让创意设计得以实施,将二号路打造成创意设计步行街。
文宣策划:艺术家涂鸦 / 一年一度公共艺术装置竞赛
定期召集艺术家在二号路进行井盖、马路涂鸦活动,让二号路更加具有创意和生活气息。
每年举行公共艺术装置竞赛,将获奖装置放在二号路展示,与行人产生互动。
图1: 彩虹过街涂鸦 at Davie Street of Vancouver Downtown
图2: 艺术装置 at Robson Street of Vancouver Downtown
立体绿化、移动服设施、休息长桌、汽车考古遗址。